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無論就其內(nèi)在的本質(zhì)或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都源自于閩粵。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供大家參考。
祭祀習俗
臺灣的神農(nóng)大帝祭奠,分兩天舉行,臺北市保安宮后的神農(nóng)殿,每年都在農(nóng)歷四月二十五舉辦莊嚴正統(tǒng)的三獻禮祭奠。三重市的先嗇宮、宜蘭的神農(nóng)廟及其他許多神農(nóng)殿,都在二十五日舉行出巡繞境活動或其他祭奠。
臺灣神農(nóng)大帝的廟宇有百余座,每年農(nóng)歷四月二十六日是神農(nóng)大帝的誕辰日,各地的神農(nóng)廟在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祭奠活動。
除了廟宇組織的法會外,一些相關(guān)的機關(guān)團體也沿例舉行隆重的祭奠。以臺北為例,臺灣省糧食局、臺北市米商公會、臺北市中藥公會等機關(guān)團體都參加大典。典禮后與居民一齊抬著神農(nóng)大帝塑像游行,是日晚上,還與居民一齊設(shè)宴款待賓客,人山人海、絡(luò)繹不絕。
崇拜習俗
臺灣的瑤池金母信仰,源于1950年(一說1948年),據(jù)傳某日王母娘娘突然顯圣降臨在花蓮縣吉安鄉(xiāng)北昌村,附身在一位久病的婦人身上,明示:“吾乃天上王母娘娘,欲在此地駐蹕,解救人間苦厄,宣化度眾,勿相驚駭?!?/p>
據(jù)稱鄰里間凡有來問病、求治、詢?nèi)恕柺碌仁?,王母娘娘都能顯威靈,無所不驗,民眾立即擺下香案,燒香膜拜、信徒日益增多后,就分靈成兩家,即身穿素衣、以黃色為令旗的慈惠堂;身穿黃衣、以黑色為令旗的勝安宮,各自塑金像奉拜。
瑤池金母是臺灣民間信仰中組織最嚴密、系統(tǒng)最單一、服飾最統(tǒng)一的一支。至20世紀90年代初,慈惠堂在全臺灣的廟堂已達五六百座,勝安宮分靈出去的分堂也有一百余所。
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八日為瑤池金母誕辰日,雖也有部分堂回總堂謁香,但多數(shù)都在本堂接受善男信女的慶祝膜拜。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八日是慈惠堂的總堂堂慶,也是各地分堂回總堂朝圣之日。從十六日起,就有各分堂執(zhí)事率各地信徒組成龐大朝圣團,不辭千里,紛至沓來,慶典連綿數(shù)日,熱烈隆重。
臺灣喪葬
沿襲古代中國大陸的傳統(tǒng),以周朝的禮儀為根本,又混和了道教、佛教、陰陽家、風水先生等種.種說法,自成一體,別具風格。喪禮的全過程是相當繁瑣的。
搬鋪。病人病重臨危之際,須將病人移到正廳臨時搭起的板床上,俗稱“搬鋪”,若死在臥室,據(jù)說“冥魂”會吊在床上不能“超度”。而臺灣人相信正廳是家中最好的位置,若能在此瞑日,可謂光榮、幸福。男人要移到正廳的正旁(右側(cè)),女人移到正廳的側(cè)旁(左側(cè))。
燒銀紙。銀紙是供亡魂在陰間的旅費,稱為“腳尾錢”;還要放一香爐,燒香點燭,為死者照亮赴陰間的路。
人死后,有所謂“哭路頭”之俗,即父母亡故,女兒聞訊需立即返家,一邊大哭一邊訴說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和自己的悲痛之情等等,一直要哭到有人拿茶給她喝或拿毛巾給她擦臉才能停止。但家屬哭嚎,忌淚水滴在尸身上,否則據(jù)說此人會發(fā)瘋。而族中人來到死者身旁,男人在死者床位的東邊,女人在床位的西邊,一律去掉身上的飾品,著素服,集體號哭。
開魂路。請道士(俗稱“烏頭司公”)或僧侶來念經(jīng)。為亡魂超度,開路,引導至陰間。乞水沐浴。親族穿上喪服以后,就到河邊排隊取水,稱之為“乞水”?;貋砗笳垺昂妹恕庇冒撞冀鰹槭耪卟潦蒙眢w的模樣,同時口中念念有詞:“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神明了,已能和祖先見面”等,這就是“沐浴”。
套衫。為死者準備的衣服(壽衣)有五七件之多,最多可達十一件(但必須是奇數(shù)),先由孝男套上試穿,稱為“套衫”。孝男穿好壽衣后,拿一個秤子,好像要稱衣服似的,這就是告訴死者壽衣是子孫買的,要他穿了去見祖先。
抽壽。“套衫”后,親人們都要吃用面線和黑砂糖混和而成的食物,因為面線很長,象征長壽,所以稱為“抽壽”?!俺閴邸蓖旰?,要把笠帽和箍丟到屋頂上,表示已將死者的年齡加進了子孫壽命里,以延長子孫壽命的意思。
張穿。孝男“套衫”之后,請“好命人”為死者穿上壽衣。壽衣是于老人生前就準備好了的,有的甚至是出嫁時由別人送的,有的是做61歲大壽時別人送的生日禮物,俗稱“張老衫仔褲”。另外,女子出嫁時穿的白布衫白布裙也可做日后的壽衣用。
辭生。尸體納棺前,死者還要在陽間吃最后一餐,代表與世人告別。與“食酒婚桌”一樣,有12種菜肴,依舊由“好命人”做出夾菜的動作,口中還要說些吉利的話。入殮(納棺)。入殮是整個葬禮的重要時刻,必須請算命先生來選擇良辰吉日。
之后的順序也是非常嚴格的:棺材的底部放草絲;草絲上面放燒過的灰;灰上放銀錢;銀錢上又放庫錢;放上寫有七星的薄板,力“七星枋”,七星代表太極;放上桃技,用以驅(qū)逐陰間惡狗;放一塊石頭、一個煮熟的雞蛋、一碗醬油曲,表示人死后不能復活;放“過山褲”;放上用紅布和白布縫成的枕頭,還有銀紙,稱為“雞枕”。
上海搬家的風俗禮儀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臺灣的祭祀禮儀知識
下一篇:汕頭的結(jié)婚風俗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