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都會有自己的奇特婚禮習俗,在巴基斯坦也不列外。在巴基斯坦當地有著許多奇特的民風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巴基斯坦結婚禮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巴基斯坦婚禮習俗
巴基斯坦的婚禮通常在新娘家舉行,但現代的婚禮已經不那么嚴格了,塔蒂姆的婚禮就在他家舉行。與其他一些伊斯蘭國家一樣,巴基斯坦新娘要在婚禮的前5天進行一次正式的沐浴。沐浴之后,由女性至親好友為其梳妝打扮,并在手上和腳上染指甲花油。她們還用一種特制的褐色樹脂油在手背、手腕和腳背、腳腕上繪出美麗的花紋,來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記者剛到巴基斯坦時還以為這是在文身,后來才知道涂料是天然的,花紋可以洗去。
傍晚時分,賓客陸續(xù)到來入座,一邊攀談一邊欣賞小舞臺上動人的歌舞演出,來賓如果有意粉墨登場,也可趁著這個機會一展歌喉或舞姿。在婚禮這樣的場合“獻藝”被看作是對主人的尊重和對新人的祝福,主人會很高興的。
月上中天,新人開始與賓客見面。先是盛裝的新娘在自己親姐妹的攙扶下圍著新家繞3圈,這意味著從今往后她將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
接著,新郎新娘坐在小舞臺上用鮮花和樹枝編制成的“秋千椅”里,每一位來賓都要走到新人面前呈上自己的溫馨祝福。按照巴基斯坦的風俗習慣,新娘在整個婚禮中即使心里充滿喜悅,臉上也必須表現出哀愁的樣子,而且愁容越重越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塔蒂姆的親戚告訴筆者,這是為了表現新娘對自己娘家人戀戀不舍的心情。
婚禮上還有一個保留節(jié)目:新婚男女在接受完所有來賓的祝福后必須同喝一杯“結發(fā)酒”,然后用全身力氣把酒杯摔碎,碎片越小越多,意味著夫妻生活會越和諧圓滿——此時新郎的兄弟向新婚夫婦拋撒花瓣,
客人們會齊聲歡呼:“祝你們幸福!”新郎的父母會小心地拾起碎片贈送給自己的兒子兒媳,有的夫妻一直珍藏著這些“愛的證物”直到去世。
摔杯之后,全體來賓一齊享受豐盛的大餐。傳統(tǒng)的巴餐是則用手抓。
結婚習俗
1.面帶哀傷,哭哭唧唧
在巴基斯坦結婚時,婚禮中新娘要時刻面帶哀傷,哭哭唧唧的。中國也有的民族會有哭嫁的風俗,不過往往需要號啕大哭的是親人,那聲音撼天震地,讓人不由覺得嫁女兒也是個體力活。而巴基斯坦是新娘哭,來表達對家人的不舍和留戀。其實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去參加婚禮,也會看到女兒父親母親哭成一團,或者默默掉淚,這里雖然沒有這種習俗,但也是人自然而然的表現了。
2.繞圈
月上中天之時,新人開始與賓客見面,先是盛裝的新娘在自己姐妹親人的攙扶下圍著新家繞三圈,意味著從今往后她就是男方家里的成員了。而中國卻是如果離得近的話,新娘必須從自己家等著對方來迎,讓新娘背上車邁過家門檻就代表嫁出去了。在這時才可以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能回頭啦。
3.結發(fā)酒
巴基斯坦的結發(fā)酒可跟結發(fā)一點都沒有關系,新婚夫婦在所有人的注目下喝下這碗酒,然后當著眾人的面用盡全身的力氣將瓷碗摔碎,碎片越多就代表婚姻越圓滿月幸福。這莫名讓人想起中國兄弟間金蘭結義的豪放場面,當然在中國這樣的習俗也不僅僅用于結拜,比如西安,那里的民族在喝酒前將碗高高舉過頭頂,同時許下心愿,將酒飲盡,一把將碗摔碎,大喊“歲歲平安”!其實這種習俗第一次接觸,也是有點懵,中國男生“不習慣”
這樣共通的意義是我們感到更加親切,溫暖無比。并且他們的父母在摔碗后,會無言撿起這些碎片,悄無聲息地珍藏一輩子。或許各地文化習俗各有不同,但卻父母卻是一樣的舐犢情深,無怨無悔。這些結婚風俗每一道程序都是一道祝福,正像中國以前結婚各種走火盆,放鞭炮,在這些繁瑣的規(guī)矩上樂此不疲地進行,因為無處表達人們對一段美好感情圓滿的滿滿希望。
結婚風俗
一、求 婚
在巴基斯坦,男方尋找對象可以大張旗鼓地進行,而女方卻只能悄悄地進行。過去,由于盛行家族內逼婚,女方都是坐等男方上門求親,無須多方尋求?,F在,由于時代發(fā)展了,女子教育水平也提高了,家族內不易找到令人滿意的對象,所以,女方也開始設法從家族外尋找。
求婚必須由男方提出,女方是絕對不能主動提出求婚的。在為男孩子物色對象時,姐妹們有很大的發(fā)言權。正式求婚前,男方往往要通過一個雙方共同的親戚或朋友進行試探。如女方沒有異議,男方的父母姐妹再正式登門求婚。女方答復同意后,男方再登門商議訂婚日期。
在巴基斯坦,也有不少私人辦的婚姻介紹所。到婚姻介紹所來尋求幫助的以女方的父母為多,也有移居歐美的巴基斯坦人通過婚姻介紹所在本國尋找對象?;橐鼋榻B所只幫助男女雙方父母建立聯系,事成之后,再收取相當的費用。婚姻介紹所如果在本所的表格檔案中找不到合適的對象,還負責在報上刊登征婚廣告。
二、訂 婚
訂婚儀式,在男女雙方家中舉行。只邀請關系最密切的近親參加。
首先是男方家人的上女方家里,給姑娘戴上戒指和紅色頭巾,有的還要送首飾和衣服。過一、兩天,女方再去男方家里,給男孩子戴戒指。訂婚時,雙方都要互送大量的甜食,向親戚、向鄰居們報告喜訊時也要分送甜食。
訂婚以后,雙方家庭間的來往很多,但未婚夫婦不能見面。訂婚以后,直到結婚這段時間,每逢節(jié)日,雙方都要互贈禮物。男方要給姑娘送節(jié)錢、手鐲、衣服,在手上染花紋的顏料等,甚至還要給姑娘的妹妹們送手鐲等。女方也要給男孩子送節(jié)錢、手巾、毛巾、甜食等,還要給他兄弟們送手巾等?,F在,許多人家不再送實物,而是送幾百盧比現款。
三、婚 禮
巴基斯坦的婚禮十分繁瑣,主要環(huán)節(jié)有如下幾種:
(1)“芒恰”或稱涂油的儀式
在婚前三、四天舉行,男方的婦女、姑娘帶著黃色衣服、甜食、手鐲和一種涂在皮膚上的黃色香料到新娘家去。這種涂擦皮膚的東西是由面粉加油以及一種黃色香料制成的。可使皮膚柔嫩,容光煥發(fā)。先要由七名丈夫健在的婦女用這種涂料給新娘擦臉和身體。新娘在涂油后便不能出門,也不能曬太陽,一直要到過門那天才能洗掉。因為這種涂料會弄臟衣服,所以,衣服和被褥都是黃色的。舉行“芒恰”儀式時要唱歌慶祝。
現在,城市里許多人只是象征性地往頭上涂點油應景而已。有些則把“芒恰”和“滿享迪”合并進行。男方也要舉行“芒恰”儀式,有些就在家里由自己的姐妹往頭上抹點油就算了事。
(2)“滿享迪”或稱染手的儀式
婚前兩天在男女雙方家里舉行。在儀式上,要用搗碎的“滿享迪”的葉子制成的顏色在新娘新郎手上描上美麗的花紋。新郎家的大隊人馬于傍晚到達新娘家,前面是七個姑娘或年輕婦女,每人手托一盤,上置“滿享迪”,并飾有紙花,周圍還要插上蠟燭點著,她們邊歌邊舞,進門以后,還要在新娘家的庭院里歌舞一番。
新娘出來時,要由幾個婦女在她頭上張著紅色頭巾,新娘坐下后,新郎的母親就往她嘴里塞一個名叫“勒杜”的黃色球狀甜食,然后在她手心里染上一點顏色。新娘回房后再用“滿享迪”在手上描上花紋。次日晚上,再由新娘家的人上新郎家去為新郎舉行同樣的儀式。在舉行“滿享迪”的這兩天,雙方家里都要歌舞慶祝,直到深夜。
(3)迎親和簽訂婚約
“滿享迪”結束后的次日,便是迎親的日子。這天早晨,還要舉行為新郎戴“薩哈拉”的儀式。新郎的父親或親屬中的長者先給新郎戴上一頂金絲小帽,并纏上很長的包頭布。然后再在頭上系上“薩哈拉”,這是一種用一串串茉莉花和金色紙條做成的“面幕”,茉莉花串和金色紙條垂下來把新郎的臉遮住。這時,賓客們都要出喜錢致賀,稱做“薩拉米”。
迎親的隊伍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往新娘家。在新娘家門口,還有一幕非常有趣的場面。新娘的妹妹要給新郎送上一杯牛奶,新郎必須拿錢給小姨子。新郎不肯多給,小姨子嫌少,新郎的朋友們從旁幫腔,吵吵嚷嚷,十分熱鬧。
新娘家的院子里或附近空地上,早已搭起了彩布大棚,接待賓客。男女賓客完全分開,不容誤雜。宗教法官和證婚人到后,儀式正式開始?;榧s一式四份,事先已經填好。宗教法官就有關內容向新郎詢問三次,新郎答復三次“同意”,然后在婚約上簽字,宗教法官和證婚人也要簽字。接著,大家起立祈禱、祝福,并和新郎握手,擁抱,表示祝賀。這時,新郎家的人要給全體客人分發(fā)甜食。新郎簽完字后,再由證婚人持婚約入內室請新娘簽字。婚約簽訂完畢后,女方要請全體賓客吃飯。
(4)婚后宴請——“弗利瑪”
婚后次日,男方要舉行大規(guī)模的宴請,叫做“弗利瑪”,邀請雙方親友出席。賓客們要給新娘喜錢。這一次由男方記錄并負責歸還。“弗利瑪”結束后,有關婚姻的禮儀就算結束了?!案ダ敗钡拇稳?,新娘家的人要接新娘回去小住數天,稱做“回門”。然后,雙方的親戚輪流請新婚夫婦吃飯,這種活動一般要持續(xù)近一個月。
四、嫁 妝
巴俗十分重視嫁妝,出不起嫁妝的人家,女孩子出嫁就很困難。即使男方不要嫁妝,女方也得準備。因此,對于女孩子多的家庭,為她們準備嫁妝成了父母十分頭痛的事情。現在,嫁妝的花費越來越多,家具,被褥,若干家用電器,廚房用具,首飾,甚至電視和冰箱都包括在嫁妝之內。加上從訂婚到結婚的花費,開支十分浩大。雖然政府規(guī)定不得鋪張浪費,人們也抱怨不勝重負,報刊屢有文章對此提出批評,但收效甚微。
白族結婚風俗禮儀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巴基斯坦結婚風俗禮儀
下一篇:俄羅斯婚禮風俗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