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jié)與春季的清明,秋季的中元節(jié),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jié)”。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一起來看看今年寒衣節(jié)是哪一天2020,歡迎查閱!
寒衣節(jié)是哪一天
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農歷十月初一
寒衣節(jié),每年農歷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jié)”、“冥陰節(jié)”,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漢族傳統(tǒng)的祭祀節(jié)日,相傳起源于周代。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jié)與春季的清明節(jié)、上巳節(jié),秋季的中元節(jié),并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jié)”。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各地寒衣節(jié)傳統(tǒng)習俗有哪些
北京
“十月一,送寒衣”這句老話最早就來源于老北京,大概在明朝的時候,老百姓們就有送寒衣的習俗了,每年天氣逐漸變冷的時候,人們都會穿上保暖的衣服,而這個時候也應該為死去的親人們送去寒衣了。因此,每年的十月初一,人們都會用紙糊制成寒衣,在寒衣包袱上寫上名字和地址,為死去的親人焚燒。
南京
南京的人們在十月初一這一天,將各種顏色的紙糊成衣服、鞋帽等,并且裝在一個紅色的紙袋里,寫上死去的親人的名字和身份,晚上把紅色的紙袋供上祭奠一番,然后再焚燒,以此來表示對親人的記掛,保佑親人。有的人們還會用收獲的糧食做一些羹來讓親人們嘗新。
洛陽
在洛陽有一句古話:“十月一,油唧唧”,這句話是說,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這一天,人們會炸一些食物,包餃子,用這些食品來供奉祖先,由于這些食物比較肥膩,因此會弄得“油唧唧”。在洛陽,部分地區(qū)的人們不去墳頭燒寒衣,而是在家門口或者十字路口的地方燒寒衣。在十月初一這天的傍晚,在天快黑的時候,人們會抓一把土,在家門口撒成一個圓圈狀,然后焚燒寒衣來祭奠祖先。一些熱心的人們還會到十字路口,為沒有后人的死者焚燒送去寒衣。
各地寒衣節(jié)傳統(tǒng)習俗有哪些
山東
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山東人為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日子,他們會將自己秋收的物品為死去的親人供上,向祖先報告一年的豐收成果。除了這些之外,他們也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為祖先焚燒,表示“十月一,上墳燒寒衣”的意思,為死去的親人送去過冬的衣服。在山東的淄川地區(qū),他們除了上墳祭祖之外,在傍晚還會到野外的路口,為那些沒有后人的死者添送寒衣。
山西
在晉南地區(qū),人們習慣用五色紙做成衣服,然后在紙里加上棉花,意思是說為去世的親人做一些棉衣、棉被,也好讓他們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而在晉北地區(qū),人們講究用五色紙做成衣、帽、鞋、被等各種御寒物品,有的人們還會用紙做一套房屋,有門有窗,為死者焚燒,非常精致美觀。
“寒衣節(jié)”節(jié)俗地域差異與演變
自秦朝統(tǒng)一,至滿清覆滅,帝制終結,古代中國,常為大一統(tǒng)、多民族的國家。文明歷史悠久,國土面積廣袤,地域文化眾多,導致同一節(jié)日的節(jié)俗,往往因時代、地域差異,而有所不同。如“寒衣節(jié)”為逝者焚送紙制寒衣的節(jié)俗,在不同的地域,在主要節(jié)俗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呈現(xiàn)出不同的地域文化觀念和特色。
今北京一帶,人們大多在十月初一日前,去紙店買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粉紅色、黃色等)蠟花紙,印上不同顏色(粉紅色紙印白色圖案,白色紙印青蓮色圖案,黃色紙印紅色圖案)的牡丹、菊花、蝴蝶等圖案??梢詫⑵浼舫梢卵潬?,也可以不剪,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里。祭奠時,焚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次序,行四叩首禮。祭畢,將包裹或送到墳地,或在門口焚燒掉。
今山西南部地區(qū),在用五色紙裁制的寒衣中,要夾裹一些棉花。當?shù)厝苏J為,只有這樣,逝者穿著才會暖和;山西北部地區(qū),不僅要用五色紙做成衣、帽、鞋、被,還要用紙制作一套房舍,與紙衣一并焚燒給逝者。晉中平遙、臨縣等地,是在凌晨時焚燒寒衣。同時,婦女們要在門外放聲大哭。當?shù)厝嗽鴮懺娒枥L這一場景說:“粘紙成衣費剪裁,凌晨燒去化灰埃。御寒泉臺果否用?但聞悲聲順耳來!”
今河南洛陽一帶,有“十月一,油唧唧”的民諺。這天,家家戶戶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餃子,作為祭祖的祭品,祭品以油膩為佳;洛陽市區(qū)、偃師等縣,人們不在墳上,而是在家門口及十字路口焚燒寒衣。具體做法是:傍晚,人們抓把土灰,在自家門前撒一個灰圈;然后在圈內,焚香上供,燃燒紙衣、紙錠,祭奠先人。洛陽一帶方言叫做“十月一兒,燒寒衣兒”。也有人在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焚燒些紙衣、紙錠,為“游魂路鬼”送寒衣,賄賂他們不為禍祟,且能與自家的亡人和平共處。為所謂孤魂野鬼燒寒衣的風俗,在今山東中部地區(qū),也比較流行。洛陽新安縣一帶,則流行新婚女子,流行十月初一去為丈夫家去世不久的老人墳上添土;若在家廟中祭祖,還要請樂隊奏樂助興等節(jié)俗。
今山東西南部地區(qū),寒衣節(jié)除要為逝者準備寒衣外,還要以逝者生前喜愛的戲曲或神話故事為題材,制作紙扎,與寒衣一并焚燒給逝者,供其在陰間娛樂。
有些地方,不僅流傳十月初一為逝者送寒衣過冬的風俗,即便健在的人,也要做一些象征過冬的事情。婦女們要拿出做好的棉衣,讓丈夫、兒女換季。如果此時天氣暖和,不適宜穿棉衣,也要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子則多在此日整理火爐,疏通煙囪。,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寒衣節(jié)的民間風俗
吃面條
民間在十月一日,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tǒng)活動。民間改善生活,山區(qū)興吃蕎面、莜面。寒衣節(jié)吃面的習俗習俗由來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營養(yǎng)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
紅豆飯
后人把十月初一當?shù)客龉?jié)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
金銀包袱
下跪磕頭,然后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于圈內,點火焚燒。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一邊燒,一邊念叨對逝世故人想說的話。
燒寒衣
也就是準備供品,一般在上午進行。供品張羅好后,家人打發(fā)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干凈,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今年寒衣節(jié)是哪一天2020相關文章:
★ 2020寒衣節(jié)是哪一天
★ 2020年寒衣節(jié)是哪一天
★ 2020送寒衣是哪一天
★ 2020寒衣節(jié)是哪一天
★ 2020年寒衣節(jié)是幾月幾日農歷
★ 2020寒衣節(jié)是什么意思
★ 寒衣節(jié)是什么節(jié)日
★ 寒衣節(jié)有什么習俗
★ 2020寒衣節(jié)的風俗
★ 2020寒衣節(jié)的七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