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坐落于中國自治區(qū)的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下面是小編搜集的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1)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們的導游,我姓楊,叫楊靜雯,大家叫我楊導游吧。希望我的服務能給你們帶來方便,帶來快樂。現在我們在布達拉山腳下,布達拉宮就是建在這座山上的,所以這座宮殿叫布達宮。布達拉宮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了。大家只要爬上這座山就能領略到布達拉宮的風貌了。
登上山的游客就可以看到布達拉宮了。它是不是很壯觀呢?它高大雄偉,金碧輝煌,在陽光照射下還能閃閃發(fā)光,當然很壯觀了。大家可以走近看看。
這四周有紫紅色的柱子,上面雕刻的金色飛龍栩栩如生。五世__靈塔的塔殿,位于紅宮西側,有5層樓高,兩旁陪襯著銀質佛塔。靈塔用金皮包裹,球寶鑲嵌。僅包金塔,就耗費黃金11萬余兩。整座金塔極其輝煌壯麗,稱為“世界一飾”。塔高14余米,朱玉寶石遍綴塔身,十分華美,靈塔的前面,保存有一座用20萬顆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是十分珍貴的工藝品。這說明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大家來到后山,后山是一片水明林幽之所。這里花木繁茂,林中一潭碧波,清澈見底。潭中有島,建有龍王宮。這里是布達拉宮的后山花園。
這次旅途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如果開心的話,請記住這里的美好風景吧。
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2)
女士們、先生們:
歡迎你們來中國拉薩觀光旅游,在這個旅程中,你們將能愉快地領略到獨特的風光和文化。今天將陪同大家參觀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
布達拉概念
“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相傳,藏傳佛教徒認為紅山可與觀世音的圣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個殊勝的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
布達拉宮是一座融宮堡和寺院于體的古建筑群,它由紅山南麓奠基,緣山而上,依勢而起,從地平直達山頂。主樓高13層,高113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遠望宮宇疊砌,巍峨聳峙,近看氣勢磅礴,壯麗漁業(yè),登觀俯瞰全市,傲視群山。
布達拉宮相傳始建于7世紀的松贊干布時期,當時叫“頗章瑪爾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間,連同原有建筑紅樓共1000間。宮堡之間復道行空,甚為壯觀。東宮門外,有寬18丈,長300丈的跑馬場,砌磚為基,鋪木而就,馬行其上蹄聲囂囂,雖僅一馬或數馬飛馳,卻有萬馬奔騰之勢。后被雷電及戰(zhàn)亂毀壞,成為一般寺廟,一直未得到認真的恢復。
1645(藏歷木雞年)五世__在青海蒙古酋長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權,為鞏固政孝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宣布重建布達拉宮,并由第悉?索朗熱登主事。重建時,拆毀了吐蕃王朝時期的古遺址,保存了松贊干布時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觀音佛堂,并以此為中心向東向西光建白宮,從此,布達拉宮就作為歷代__喇嘛生活起居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是舊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權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__以后的攝政修建了紅宮和靈塔,以后布達拉宮又多次增修與改建,始具今日規(guī)模。如果說7世紀的“布達拉宮”,作為宮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顯示了人間奴隸主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__重建的布達拉宮就由人間變成佛域,整個建筑就是一座神權的偶像崇拜。
布達拉宮城包括四大部分:紅山之一的紅宮、白宮、山后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紅宮為歷世__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位于整個建筑的中心和頂點,顯然是須彌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白宮合抱紅宮,有歷世__的宮殿、大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__的寢宮位于白宮最高處,又稱日光殿。龍王潭為布達拉宮后園,方圓公里,中為湖,湖中有小島,島上建有龍王宮和大象房等。
“雪”在布達拉宮腳下,安置有噶廈政府的監(jiān)獄,印經所、作坊、馬廄,周圍是宮墻和碉堡。在藏傳佛教中宣傳的有“三界”之說。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我們可以看到布宮的整體布局,把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段縱向排列,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的“三界”之說。布宮又通過建筑藝術體積的無限夸張和極度渲染,布局的強烈對比和互相陪襯,盡情表現了佛法神威,告誡人們,惟有超脫塵世,皈依佛門,才是通向天國的境地。
在下面的參觀過程中,我將分不同景點向大家作詳細講解。
曲結竹普與帕巴拉康
我們現在去參觀曲結竹秋和帕巴拉康。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達拉宮建筑群中吐蕃時期保留下來的僅的建筑。
曲結竹普建于7世紀,是布達拉宮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邊保存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是吐蕃時期的雕塑品。這些塑像表情生動,衣褶流暢,手法與風格與晚期松贊干布及妃臣像迥異,極有可能是吐蕃時期留下的藝術珍品。
這個室凈高3.7米,原有的兩柱現保存完好,柱上正面的獸面雕刻有明顯的吐蕃時代的風格,為加固梁椽屋頂,后世先后添加了粗細不等的9根柱子,從而使這間不足27平方米的建筑內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個建筑卻留下較多的原貌。(由此再上一層樓)這便是帕巴拉康。帕巴拉康也是早期建筑,已經維修已失原貌。主供像是帕巴?洛桑夏燃佛,相傳為松贊布的本尊佛像,亦是布達拉宮的主要供佛。殿內四面的佛櫥內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__、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蓮花生、宗喀巴、幼年十二世__的腳石印。佛殿前掛的是“福田妙果”的匾額,乃清朝同治皇帝親筆題書所賜。
薩松朗杰和其美甘丹
我們現在已上到布達拉宮最高的殿堂,這里被稱為薩松朗杰(意為勝界),宮殿內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畫像,畫像前供有皇帝“萬歲”的牌位,牌位用漢、藏、滿、蒙4種文字書寫。自七世__桑嘉措起,各世__每年藏歷正月初三凌晨到這里向皇帝牌位進行朝拜,以表明對皇帝的臣屬關系。
(由薩松朗杰向西便到其甘丹)這個殿堂叫其美甘丹,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__倉央嘉措的經堂。六世__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出生在門隅拉沃宇松,從小資質聰穎,曾拜五世班禪為師,落發(fā)受戒,取法名羅桑仁青結嘉措的直接培養(yǎng)下,學習天文歷法、醫(yī)學、文學等,對詩的造詣很深。25歲時,成為上層統(tǒng)治階級爭權犧牲品的倉央嘉措,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流浪到青海、甘肅、蒙古、四川、印度、尼泊爾等地,曾當過乞丐,送過尸體,生活極為艱苦。由于接觸過廣大的勞動人民,有豐富的生活實踐,他從而寫出著名的《倉央嘉措情歌》,情歌優(yōu)美動人,廣為流傳,已被譯成英、法、俄、日、印地等文字。
再見,布達拉
觀過薩松朗杰其美甘丹,我們現在對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的功能、歷史背景及其地位、文化價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會給大家留的印象是深刻的。事實上,以布達拉宮價值論,幾乎是用金子堆起的宮殿,它的整體布局顯示了佛法的神威,鼓勵人們回避現實矛盾,一心追求超脫塵世,飛向佛國的境界,那么它的空間組合向人們宣傳禁欲主義,它的裝飾設置更向人們展示了佛教中的極樂世界。它綜合了一切藝術手段,都是為了形容彼岸世界的富麗堂皇,佛境福澤的極樂勝事,用人間的財富誘惑人們向天國祈求幸福。
布達拉宮的建筑藝術,主要顯示了藏族傳統(tǒng)的建筑形式和石木結構等風格,同時也吸收了漢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頂、藻井等特色。它不僅是藏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藏漢人民團結協(xié)作的佐證。
為了更好的保護布達拉宮這一民族文化遺產,1961年國務院把它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撥款維修,特別是年,國家對布達拉宮進行歷史性的維修,歷時5年,先后投資5300萬元,派出10多個省、區(qū)的150多位專家技術人員直接參加維修工程,維修部位100余處,維修規(guī)模是布達拉宮重建后(300年來)最大的一次。工程本著整舊如舊的原則,對這一民族遺產進行及時有效搶救,使古老的布達拉宮更具魅力。
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3)
這里就是美麗又圣潔的布達拉宮,請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達拉宮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
在布達拉宮的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幾乎都可以看到壁畫。布達拉宮分為兩大部分:紅宮和白宮。居中央是紅宮,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務,紅宮內安放前世__遺體的靈塔,在這些靈塔中,以五世__的靈塔最為壯觀;兩旁的是白宮,__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就是在這里。
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后參加壁畫繪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佛教發(fā)展的歷史,無世達喇嘛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篆。布達拉宮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無世達的靈塔,座落在靈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并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它幾座靈塔雖不如__喇嘛靈塔高大,其外表的裝飾同樣使用大量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
宮內珍藏大量佛像、壁畫、藏經冊印、古玩珠寶,具有很高的學術和藝術價值。是最寶貴的宗教和文化寶庫,已經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墻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巖層。墻身全部用花崗巖砌筑,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墻體抗震能力,堅固穩(wěn)定。屋頂和窗檐用木制結構,飛檐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蝎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采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筑風格。屋檐下的墻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滿了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不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達拉宮坐落于紅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據山勢蜿蜒修筑到山頂,高達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結構,下寬上窄,鎦金瓦蓋頂,結構嚴謹。從山腳仰望,更覺其建筑巍峨雄偉,氣勢磅礴。宮墻由花崗巖砌成,潔白的白宮環(huán)護上座的紅宮,在藍天雪山的陪襯上,顯得格外壯麗,仿佛是圣潔和莊嚴的化身。
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4)
嗨,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馳名中外的布達拉宮!今天,就由我?guī)ьI大家游玩吧!大家好像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聽聽了吧?那好,請大家亮出您的順風耳吧!
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山”屹立在首府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紅山上,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筑群。
布達拉宮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后,布達拉宮成為歷代__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布達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的殿堂。
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內,既記載有佛教發(fā)展歷史,又有五世__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還有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等等,說它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毫不為過分。
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5)
在神秘的青藏高原,有一組當今世界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筑群,它就是雄偉壯麗的藏傳佛教宮堡建筑--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建于公元七世紀,是藏王松藏干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安歼_拉”,是梵語的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因而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布達拉宮修建于拉薩紅山之腰,海拔達到3700米。它依山而建,占地36萬多平方米,由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組成,紅宮居中,白宮橫貫兩翼,紅白相間,群樓重疊,異常壯觀。
在布達拉宮的最中央,也就是紅山的最高點,是松贊干布修建的修行室。這是一座巖洞式佛堂,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大臣祿東贊等人的塑像,這都是七世紀吐蕃時期的藝術珍品。
布達拉宮雖然是藏傳佛教典型的宮堡建筑,但同時也保留有漢族建筑雕花梁柱等特色,它是1300年前藏漢聯姻留下的印跡,同時也是藏漢民族團結的歷史見證。無論是藏族還是漢族,人們都在傳說著1300年前那個美麗的故事。
公元七世紀,當時正處于吐蕃王朝時期,藏王松贊干布勤政愛民,吐蕃日益強大。為了與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關系,引進中原先進技術和文化,松贊干布決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求婚使臣祿東贊帶著禮物到了唐朝國都長安(今西安),才知道唐朝周邊幾個國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雙全的文成公主求婚。唐朝太宗皇帝決定讓各國使臣比試智慧,他出了三道題,全部答對的才能被許婚。
第一道題是,花園里有十棵木頭,兩頭一樣粗細,使臣要區(qū)分哪頭是根部,哪頭是尾部。聰明的祿東贊將木頭放入水中,因為樹木根部密度大,所以向水里傾斜,于是他就分出了木頭的頭和尾。
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題,他拿出一塊玉,玉中間有一個轉了九道彎貫穿整塊玉的細孔。唐太宗讓使臣們將細線從孔的這頭穿到那頭。使臣們都瞇著眼捏著線往孔里插線,只有祿東贊很特別,他在孔的一頭涂上蜂蜜,又將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然后把螞蟻放在孔的另一頭,螞蟻聞到蜂蜜的氣味開始向孔里爬,祿東贊
又對著孔不停地吹著螞蟻往前爬,于是螞蟻把細線帶到了孔的那一頭,祿東贊又贏了。
唐太宗又出了第三道題,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混在一起,區(qū)分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使臣們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長相分,都不對。祿東贊將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起來,隔了一夜,才把母馬一匹一匹放出來,馬駒一看自己的媽媽出來了,忙跑上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
唐太宗一看祿東贊都答對了,又加出一道題,就是使臣必須在五百名用面紗蒙頭的宮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們誰都沒見過文成公主,這題太難了。但是祿東贊已經了解到文成公主喜歡用一種獨特的香,蜜蜂很喜歡這種香味。辯認公主那天,祿東贊偷偷地帶了一些蜜蜂在身邊,他將蜜蜂一放,蜜蜂便飛向有獨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祿東贊又一次贏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聰明,能用這樣大臣的國王肯定也很英明,于是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喜出望外,下令修建有999間殿堂的宮殿迎娶文成公主,于是在拉薩建成了布達拉宮。而松贊干布派使臣祿東贊向文成公主求婚的故事,也被生動地描繪在了布達拉宮的壁畫上。
布達拉宮導游詞小學生作文5篇





上一篇:中國世界遺產布達拉宮導游詞5篇
下一篇:布達拉宮導游詞200字左右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