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執(zhí)著遠大的理想,且有不達目的絕不終止的意愿,便能產生驚人的力量。 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六年級課堂上講的勵志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永遠不說放棄
有一個小男孩,他一生下來就是一個殘疾兒。他的右腳只有一半,而且右手還 變形扭曲。然而,他從小就銘記著父母幫他樹立起來的信念:“我能夠做事,我也會有成就的!”
他酷愛橄欖球運動,為了增強自己的體質,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參加了“童子軍”。他不顧自己身有殘疾,堅持和他們一起參加每天往返十六千米的加強訓練。經(jīng)過刻苦訓練,他逐漸掌握了打球的技術。
于是,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的職業(yè)橄欖球隊。教練勸他不要參加,而他決心已定,并滿懷信心地對教練說:“相信我,我能行的!”結果,教練只好默許,讓他當上了候補射手。開始,球隊只不過想讓他試一試,以為他適應不了球隊的激烈競爭之后,會自動退出。但是,大家完全沒有料到,他的球藝絲毫不比其他球員遜色,他甚至能在五十米開外把球踢進門里。因此,教練就安排他在各種表演賽上出場,他越踢越好,竟然曾在一場比賽中創(chuàng)造了奇跡。
那是一場關鍵性的比賽。當時新奧爾良隊落后一分,比賽只剩下最后幾秒鐘,可全體隊員還 沒有過四十五、七十二米線。正巧對方犯規(guī),教練毅然換他上場罰任意球。他上場后,一記猛射,球從五十七米外直飛球門,中了!結果,新奧爾良隊以19比17獲勝。他就是美國運動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橄欖球運動員——湯姆·登普西。
勵志故事2:成功沒有時間表
這是一個德國人,自小喜歡演員這個職業(yè)。二十歲那年,因為天生麗質加上杰出的演技,她被當時的納粹頭目相中,“欽點”成戰(zhàn)爭專用宣傳工具。幾年以后,德國戰(zhàn)敗,她因此受到牽連,被判入獄四年。刑滿釋放之后,她想重回自己喜愛和熟悉的演藝圈。然而,盡管她才華橫溢,演技出眾,可由于歷史上的污點,主流電影媒體處處對她小心提防,敬而遠之,大好的金色年華就這樣付諸東流。
一晃十幾年過去,她的身份仍然走不出刑滿釋放囚犯的影子,沒有人敢啟用她,沒有人敢收容她,甚至沒人敢娶她。年近半百,她仍然獨來獨往,形單影只。
她的五十歲生日就這樣悄然而凄然地來到了。那一天,她大醉了一場,醒來之后,突然做了一個誰也意想不到的決定:只身深入非洲原始部落,采寫、拍攝獨家新聞。這之后的兩年,她克服重重困難,頂住心理、生理上的巨大壓力,拍攝了大量努巴人生活的影集。這些照片一舉奠定了她在國內攝影界的地位。
她的奮斗精神和曲折經(jīng)歷深深吸引了一位三十歲的小伙子,他和她是同行。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讓他們超越了年齡的隔閡,拋開外界的輿論走到了一起。在接下來近半個世紀的時光,他們遠離人間的一切是是非非,相敬如賓,出入戰(zhàn)火和內亂交困的非洲部落,深入大西洋海底世界探險,書寫下了一段浪漫而美麗的愛情故事。
為了使自己的攝影才能與神秘的海底世界融為一體,在六十八歲那年,她開始學習潛水。隨后,她的作品集中增添了瑰麗多彩的海洋記錄,這段海底拍攝生涯一直延續(xù)到她百歲高齡。最后,她以一部長達四十分鐘的精湛短片《水下世界》樹立了紀錄電影片的一座里程碑,也為自己的藝術生命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就是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百位藝術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名字叫萊妮·麗勞斯 塔爾。
勵志故事3:讓心靈先到達那里
在美國西部的一個鄉(xiāng)村,有一位清貧的農家少年,每當有了閑暇時間,總要拿出祖父在他8歲那年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那幅已摩挲得卷邊的世界地圖,年輕的目光一遍遍地漫過那上面標注的一個個文明的城市、一處處美麗的山水風景,飄逸的思緒亦隨之上下縱橫馳騁,渴望抵達的翅膀,在那上面一次次自由地翱翔……
15歲那年,這位少年寫下了他氣勢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和麥特荷思山;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fā)明專利;給非洲的孩子籌集一筆100萬美元捐款……”他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列舉了127項人生的宏偉志愿。不要說實現(xiàn)它們,單是看一看,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了。難怪許多人看過他自己設定的這些遠大的目標后,都一笑了之,大家都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孩子天真無際的夢想而已,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快就會煙消云散的。
然而,少年的心卻被他那龐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舞得風帆勁揚,他的腦海里一次次地浮現(xiàn)出自己暢快地漂流在尼羅河上的情景,夢中一次次閃現(xiàn)出他登臨乞力馬扎羅山頂峰的豪邁,甚至在放牧歸來的路上,他也會一次次沉浸在與那些著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沒錯,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緊緊地牽引著,并讓他從此開始了將夢想轉為現(xiàn)實的漫漫征程……
毫無疑問,那是一場壯麗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場異常艱難的無法想象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壯志,一路風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空想的夙愿,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xiàn)實,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擊與成功的喜悅。44年后,他終于實現(xiàn)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個愿望……
他就是上個世紀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當有人驚訝地追問他是憑借著怎樣的力量,讓他把那許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腳下,讓他把那么多的絆腳石都當作了登攀的基石時,他微笑著如此回答道——“很簡單,我只是讓心靈先到達那里,隨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只需沿著心靈的召喚前進好了。”
“讓心靈先到達那里”,約翰·戈達德道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哲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最終領略美妙風景的,必然是那些強烈渴望登臨并為之不懈跋涉的追尋者。
勵志故事4:最后一周的糧食
在古希臘的城邦國家時期,各個城邦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殘酷的戰(zhàn)爭。其中有一次戰(zhàn)爭,雅典城邦被敵對的城邦圍困了半年之久。這時,雅典最高長官命令負責供應軍糧的官員認真統(tǒng)計一下他們還 有多少糧食,雅典還 能支撐多久。沒過多長時間,官員驚慌失措地來報:我們的糧食僅僅還 夠支撐一周的時間,一周以后全城的人就會被餓死。
最先聽到這個消息的一些官員也恐慌起來,他們的臉上布滿了悲觀和絕望,仿佛城邦的末日就要來臨。他們紛紛向長官進言,與其被圍困餓死,還 不如開城投降,保住一城百姓的性命。
最高長官站了起來,他的臉上充滿了自信和樂觀。他說:我們還 有一周的糧食儲備,太好了,難道我們不能在這一周內突圍嗎?敵人的軍糧難道夠一周嗎?難道一周內我們還 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嗎?
是啊,還 有一周呢,一周,也許敵人就會堅持不住了,我們就會不戰(zhàn)而勝了。大家開始這樣議論,一種樂觀的充滿希望的氣氛在城邦里彌漫開來。大家開始為如何突圍獻計獻策,為如何節(jié)約糧食出謀劃策。
正如最高長官預測的那樣,到了他們的糧食還 能夠支撐三天時間的時候,圍城的敵人開始撤退了,原因是他們的軍糧已經(jīng)用盡了。雅典人靠信心和希望戰(zhàn)勝了敵人。
勵志故事5:跳出心理怪圈
1945年,岡德·哈格就創(chuàng)造了4分零1秒4跑完一英里(約合一點六千米)的成績,但多數(shù)人認為,這超出了人類的生理極限,甚至連生物學家也紛紛提出假設,說明這確實是人類身體和心理的極限。漸漸地,四分鐘一英里演變成了體育界著名的“四分鐘障礙”理論。
在那之后的九年里,一英里跑的紀錄始終徘徊在略微超過四分鐘的位置。
然而1954年羅杰·班尼斯 特以3分59秒4的成績打破了這個“不可逾越的極限”,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四分鐘障礙”的神話被打破后的四十六天,又有一名運動員打破了班尼斯 特的紀錄。從此四分鐘極限一次又一次被超越,不到一年,就有二十六名運動員,六十六次突破了四分鐘障礙。今天世界上能夠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的人有數(shù)百名。
班尼斯 特比哈格僅僅快了兩秒鐘嗎?不!班尼斯 特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他突破了人類心理定勢的束縛。他的兩秒鐘證明,長久以來制約運動員速度的不是生理極限,而是人類的心理壓力。沒有班尼斯 特的這兩秒鐘,就沒有后來數(shù)百個突破四分鐘極限的人。生活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四分鐘障礙”,如果你敢于挑戰(zhàn)自我,跳出心理怪圈,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突破不了的極限。
2019有關于人生選擇的勵志故事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2019六年級課堂上講的勵志故事
下一篇:2019學生課外閱讀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