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道路上,肯定會有失敗;對于失敗,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和對待,不怕失敗者,則必成功;怕失敗者,則一無是處,會更失敗。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10-12歲兒童勵志故事,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故事1:事業(yè)心讓他長高二十厘米
才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的教練就告訴喬丹:“邁克爾·喬丹,你身高不夠高,沒有超過一百八十厘米。所以即使你球打得再好,以后也不可能進入,我們決定不要你這個球員。”
邁克爾·喬丹想:“怎么可能?我未來要進北卡羅來納州大學隊,怎么可能我連高中的校隊都進不去,你嫌我身高太矮?”
邁克爾·喬丹就跟教練講:“教練,我不上場打球,可是我愿意幫所有的球員拎行李。當他們下場的時候,我愿意幫他們擦汗。請你讓我在這個球隊,跟這些球員一起練球,我有了強烈的事業(yè)心?!?/p>
教練發(fā)現邁克爾·喬丹的事業(yè)心的確超過任何人,所以他接受了邁克爾·喬丹的建議。
有一天早上8點鐘,籃球場的管理員跑去整理球場,發(fā)現有一個黑人倒在地上睡覺。他問道:“你叫什么名字?”這個黑人一臉疲倦地說:“我叫邁克爾·喬丹?!彼麑嵲谑翘哿?
邁克爾·喬丹早上練球,中午練球,下午跟著球員一起練球,晚上還 要練球,他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后來邁克爾·喬丹的父親講,喬丹全家人的身高沒有一個人超過一百八十厘米??蛇~克爾·喬丹想要成功的事業(yè)心,讓他長到一百九十八厘米,長高了二十厘米。
后來邁克爾·喬丹果然如愿以償進入北卡羅來納州大學,開創(chuàng)了的完美新時代,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所以各位,假如你想要長高,假如你還 沒有實現,可能是你的事業(yè)心還 不夠強。
勵志故事2:跳出心理怪圈
1945年,岡德·哈格就創(chuàng)造了4分零1秒4跑完一英里(約合一點六千米)的成績,但多數人認為,這超出了人類的生理極限,甚至連生物學家也紛紛提出假設,說明這確實是人類身體和心理的極限。漸漸地,四分鐘一英里演變成了體育界著名的“四分鐘障礙”理論。
在那之后的九年里,一英里跑的紀錄始終徘徊在略微超過四分鐘的位置。
然而1954年羅杰·班尼斯 特以3分59秒4的成績打破了這個“不可逾越的極限”,奇跡終于出現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四分鐘障礙”的神話被打破后的四十六天,又有一名運動員打破了班尼斯 特的紀錄。從此四分鐘極限一次又一次被超越,不到一年,就有二十六名運動員,六十六次突破了四分鐘障礙。今天世界上能夠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的人有數百名。
班尼斯 特比哈格僅僅快了兩秒鐘嗎?不!班尼斯 特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他突破了人類心理定勢的束縛。他的兩秒鐘證明,長久以來制約運動員速度的不是生理極限,而是人類的心理壓力。沒有班尼斯 特的這兩秒鐘,就沒有后來數百個突破四分鐘極限的人。生活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四分鐘障礙”,如果你敢于挑戰(zhàn)自我,跳出心理怪圈,就會發(fā)現沒有突破不了的極限。
勵志故事3:地下八日
礦井塌方的第八天,人們終于找到了那個挖煤工,他是七名被困者中唯一生還 的人,而他當時的處境又是最艱難的——他一個人被堵在一條廢坑道里。
當他被蒙著眼睛抬出來時,第一句話就是:“真亮啊!真熱啊!”他虛弱地與別人握手,說:“這世界還 在。”
其實,他并不知道自己在礦井里待了多少天,他后來回憶說,當時發(fā)現塌方,心中十分慌亂、絕望,但他很快就控制住情緒,安慰自己說:不要緊,井上面的人肯定會下來救助我們。正好那天他很累,就躺在木板上睡覺。醒來后,他在坑道里來回走動,仔細傾聽有沒有外面?zhèn)鱽淼穆曇簟?/p>
這樣的情形不知過了多久,除了水滴聲,坑道里靜得像墳墓。他毫無辦法,就唱歌自娛,學明星在舞臺上喊:“左邊的朋友,來一點兒掌聲;右邊的朋友,來一點兒掌聲?!比缓笏托ΓX得怪好玩的。唱累了,他又躺倒在木板上睡覺,想念著他的親人、愛吃的食物,希望能在夢中看見這些。
再次醒來時,他又豎起耳朵聽,漸漸地,一些他盼望的聲音出現了。他喜悅地向發(fā)出聲音的地方跑去,大喊大叫,希望引起注意。但是,這些聲音有點兒怪,只要他想念什么聲音,那聲音很快就能“出現”。原來是回聲。
時而恐懼,時而平靜,時而絕望,時而欣慰他一直在與自己的內心作斗爭。為了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他想方設法,除了唱歌、講故事、幻想美好事物,他還 堅持在坑道里玩射擊游戲——將一片木板插在壁上,然后在黑暗中向它扔煤塊,如果聽到“啪”的一聲,就是打中了。他給自己規(guī)定:只有打中一百次才允許睡覺。
他不知道多長時間沒吃飯了,口袋里那塊巴掌大的鍋巴成了精神寄托,他每次都是數著米粒吃它,目前已經吃了三百七十粒。他回憶道,坑道里有水,口袋里有鍋巴,更重要的是,我堅信人們會來救我,我決不能害怕,決不能發(fā)瘋,決不能自殺,我一定要控制住我自己
他是在夢中聽見響動的,然后他就看見洞口射進刺眼的光芒。他緊緊地捂住眼睛,但仍然感覺光是那么強烈。當他確信自己得救時,一下子就軟了
人們深為這名挖煤工感動,很明顯,僅有外界的救助是不夠的,重要的是他的自救。他無法控制災難,但他能控制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是通過控制自己,才控制了他的整個世界。
勵志故事4:把“不”擦掉
1971年2月22日,在芝加哥圣易市70號州際公路發(fā)生了一起車禍,麥雅西——《華爾街日報》的西部經理在車禍中受到重創(chuàng)。他的頭部因為被撞而凹陷兩厘米,生還 的可能性極小。
然而,麥雅西挺了過來,但從胸部以下都癱瘓了,大部分身體失去知覺,雙手也幾乎不能動彈。人們斷言,他的余生將在輪椅上度過。
麥雅西本人也很沮喪,這位曾經充滿活力的人在經歷了消沉、恐懼、痛苦與自卑自憐后,終于從內心找到了勇氣與決心:他要重新站起來!
他的決定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因為別說當時的醫(yī)療條件,就是現在也不可能做到。最初的結果不出人們所料,他試過無數方法,吃了不少藥,換過許多治療醫(yī)生,都沒有一點效果。麥雅西再次陷入絕望中。
這時,一位叫瑞佛士的心理學教授來為他治療。經過前期的準備,他把麥雅西推到一間掛著黑板的空屋,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上兩個大字“不能”,然后問麥雅西:“你想重新站起來嗎?”
麥雅西回答:“想。”
“那么,你認為你能夠站起來嗎?”
麥雅西猶豫不決,因為他對此已經沒有多少信心了,但他還 是遲疑地點了點頭。
“那你上前,用手把‘不’字擦掉,留下‘能’字?!比鸱鹗棵钏f。
麥雅西雙手略微動了動,抬不起來。
“如果你認為你行,你就行!上前來,把‘不’字擦掉!”瑞佛士用強硬的語氣再次命令他。
奇跡出現了,麥雅西全身竟有了反應。他哆嗦著試著推動輪椅,來到黑板邊,顫顫悠悠地拿起粉筆刷,一點一點地擦掉了黑板上的“不”字,最后留下一個醒目的“能”!
“看啊,你能!”瑞佛士激動地說,“你做到了,因為你已經把‘不’字從心里擦掉了。從此,世上再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你重新站起來?!?/p>
1971年10月29日,也就是麥雅西遭遇車禍之后的第三十五個星期零五天之后,他回到了工作崗位。
勵志故事5:我必須成為總統(tǒng)
他出身在法國巴黎一個移民家庭,父親是匈牙利移民,母親是法國人。他的名字帶有明顯的外國人的特征,這使他從小遭受到歧視和嘲笑。十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在郊外穿梭。正在他興奮快樂的時候,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孩子攔住他,強硬地命令他下車。一個孩子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摔倒在地上,還 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丟下這句難聽的話,便揚長而去。他看著自己傷痕累累的山地車,不停地哭。
傍晚時分,他拽著父親的衣襟,哭喊著問:“為什么總是我受欺負?為什么我不配有山地車?”父親幫他擦去臉上的淚水,問他:“你反抗沒有?”他搖搖頭?!盀槭裁床环纯?對于那些帶給你屈辱的人你應該勇敢地去還 擊!”父親一邊說一邊扶起地上的山地車。
“他們總是一起來欺負我,而我從來都是一個人,他們說我是外來的小崽子!”他委屈地說。
“外來的小崽子?這又怎樣,沒權利騎山地車嗎?不!別說騎山地車,就是總統(tǒng)也一樣可以當!”父親大聲地說著,然后把毀壞的山地車扛在肩上,顯得那么有力和威武。
年僅十歲的他并不太理解父親的話,但是他知道總統(tǒng)是一個國家最有權力的人。他想,沒人敢把總統(tǒng)的山地車摔倒在地上,更不敢用腳去踹。那天晚上,他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這樣一句話:“我不是想成為總統(tǒng),而是我必須成為總統(tǒng)!”他幼小的心田里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成為總統(tǒng)。他沒有把自己的夢想告訴任何人,因為他害怕受到嘲笑。連他自己都覺得這個夢想對于他來說實在是太高遠了。
十二歲那年,父親失業(yè)了。家里的境況越來越差,他常常去一些酒館里幫忙,以討到好吃的飯菜。家里沒有電,他就在一個木墩上墊上一塊羊皮,在小小的煤油燈下苦讀。只要有書讀,不論多苦,他都不在乎。在他看來,讀書也許是改變現實的唯一出路,而只有有知識的人才可以當總統(tǒng)。
然而,現實卻再次給這個少年一個沉重的打擊,十五歲那年,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來供他讀書。告別學校的那天,他的眼里流出絕望的淚水。他對父親說:“爸爸,我沒有什么希望了,再也沒有什么希望了?!备赣H沒有對他說一句安慰的話,反而怒斥他:“不許你說這樣的話!你的未來還 很長,你現在就絕望了,認輸了?這不是我想要的孩子?!彼f:“我不認輸,可是我有什么辦法?”“孩子,要改變現實,你就必須先勇敢地面對現實,否則,你一輩子只能是這樣,貧困而可憐?!?/p>
他擦干眼淚,有了新的開始,放羊、當樂隊號手、做泥瓦匠和糖廠工人。他飽嘗了生活的艱辛,還 有社會對移民的歧視和虐待。他哭過,泄氣過,但是他沒有退縮過。在半工半讀的情況下,他考上巴黎政治學院。畢業(yè)后,他進入政府部門的愿望沒能實現。一位校友拉他一起去做生意。經過將近十年的打拼,他和校友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固定資產近億法郎。然而,在生意場上春風得意的他卻轉身離開了,去參加議員選舉。當總統(tǒng)的夢想一直在他心里蓬勃地生長著。
校友帶著公司的幾位董事去他家勸他。他拿出一個發(fā)黃的日記本,翻到其中一頁說:“你們看,這里記載著我的夢想,盡管我從來沒對任何人提起過,但它一直在我心里,我要去實現它,請祝福我吧?!毙S押投聜冋l也沒有再勸他重回公司,而是用掌聲鼓勵他去參加議員選舉。從此,他走上了自己的從政之路。他的仕途并不平坦,遭遇到不少風波和危機,但他都挺了過來,從不曾言退。
在2007年5月6日舉行的法國總統(tǒng)選舉第二輪投票中,人民運動聯盟主席薩科齊勝出,當選新一任法國總統(tǒng)。誰能想到,薩科齊就是當年那個在日記本里寫下“我必須成為總統(tǒng)”的孩子呢!
10分鐘青年勵志故事大全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10-12歲兒童勵志故事分享5則
下一篇:5個中學生勵志故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