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jīng)受著苦難,到了最后所有親人都先后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精選10篇,歡迎閱讀和分享。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1
余華的《活著》無疑是眾多文學作品中閃亮的一顆星。一讀:樸實、白話易懂;再讀:發(fā)人深省、感觸至深…
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富貴,一個地主家的兒子,娶了漂亮的城里女子家珍為妻,本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卻整日沉醉于賭博之中,無法自拔。最后敗光了家產(chǎn),過上了一貧如洗的生活。也正是因為他的賭,也將自己父親的生命作為了賭博的犧牲品。賠光了所有財產(chǎn)的富貴開始逐漸醒悟,從此不再涉賭。后與母親、妻子家珍、兒子有慶,女兒鳳霞靠種地為生。雖然生活貧苦沒有之前的顯貴,但一家人卻團團圓圓,這段日子應(yīng)該是余華筆下富貴一生中最幸??鞓返臅r光。
天有不測風云,萬事總不隨人意。好日子在富貴的身上總是不長久。母親重病,在去給母親抓藥的路上被抓去當壯丁,這段時期的富貴經(jīng)歷了太多的煙火炮彈,太多的生生死死。他畏懼死亡,更加堅定了要好好活著的信念。等他回到家時母親已仙逝,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老天對富貴最痛苦的懲罰。但這只是對富貴懲罰的開始:女兒發(fā)燒至啞、兒子在校優(yōu)秀卻被抽血致死,喪子之痛于父母而言最大的哀莫過于此。對于富貴而言遠不止于此:女兒嫁于良婿卻難產(chǎn)而死,繼而女婿工傷致死,妻子因病而死,給富貴最大的眷顧便是留下外孫相依為命;但是對于富貴上天卻是如此不公,連唯一的親人都不給他留下—外孫因吃毛豆過多而死。親人的一一遠去,只留下富貴一人在這世間同老牛相依相靠。
富貴經(jīng)歷了人生最大的痛,但卻沒有因此而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沒有消沉,而是奇跡般的選擇好好的活著。對于富貴而言,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活著有什么意義,他只知道活著就是為了經(jīng)歷這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百態(tài)百味。很多人認為活著是為了金錢、名譽、富貴、愛情…一旦這些沒了,活著便無意義,一旦為之奮斗的目標失去了,很多人會選擇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他們認為,活著只是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追求而活。究竟人活著是為了什么?余華曾在作品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钪牧α坎皇莵碜杂诮泻?,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去忍受,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
是啊,活著真好,只要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無限的希望。人生再悲也悲不過失財失親的富貴,人生再富也不過為地主時的富貴。大起大落也不過如此。此時的富貴仍能以一個講述者的身份向問者娓娓道來他的一生,就像在訴說著別人的經(jīng)歷一樣淡然處之,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是要經(jīng)歷了怎樣不為人知的痛處之后才能如此。活著或許只是一種狀態(tài),或好、或壞;或喜、或悲?;钪?,承載了多少人的希望,多少的情感,多少的喜喜悲悲,多少的悲歡離合。不論經(jīng)歷了什么,只要活著,你的人生便是現(xiàn)在進行時,便會充滿無限的可能,活著真好。
讀《活著》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活著的意義,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嶄新的規(guī)劃。"人終究要踏上死亡的道路,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將臨的節(jié)日".因此在這個所謂的"節(jié)日"來臨之前,我們要好好珍惜現(xiàn)在活著的每一天,不要去懷疑、不要迷茫、更不要放棄自己,我們現(xiàn)在活著的每一天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但卻無法實現(xiàn)而奢求的明天?;钪鸵?jīng)歷人間的酸甜苦辣,各種的辛酸苦痛,面對這些,我們?nèi)砸獔詮姷幕钪?,云山蒼蒼,江水泱泱,一草一木都在為活著而堅強的茁壯生長,我們更應(yīng)該如此。因為堅強才應(yīng)該是活著最好的證據(jù),才應(yīng)該是活著大寫的最好模樣。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2
王爾德曾經(jīng)說過:“生活是世界上最罕見的事情。很多人只是存在,僅此而已?!碑斘易x完《活著》這一書后,很慶幸主人公福貴不是那很多人之一,他真實的活著,而非簡單的存在過。
余華所作的《活著》從福貴自敘年輕時游手好閑嗜賭成性為始,以暮年時與同樣垂垂老矣的老牛作伴消失在暮色中作結(jié),期間伴隨著父母﹑妻兒﹑女婿﹑外孫先后離去的失親之痛,又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土改﹑人民公社﹑饑荒﹑……這是他的一生,又或許可以說這是那一代人的縮影。只不過相較于他人,福貴似乎擁有了更多的苦難。在閱讀時我?guī)状慰朔×瞬辉俜喌臎_動,因為當作者用最最客觀的語調(diào)將殘酷的現(xiàn)實一層層剖開呈現(xiàn)在眼前時,那種悲苦更甚﹑那種震撼愈發(fā)讓人難以平靜。
然而當我們由旁觀者的視角轉(zhuǎn)化為主人公的身份時,當一切的不幸變成了現(xiàn)實,擺在面前時,我們會驚訝的發(fā)現(xiàn)福貴的快樂其實多于苦痛,甜蜜可以大過心酸。一夜輸光家產(chǎn)從地主淪為平民,卻因此在土改中逃過一劫,福貴是幸運的。大戶人家的小姐甘愿一生守護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恰恰印證了她的名字“家珍”,是家里最珍貴的財富。又聾又啞的鳳霞勤快能干,最終也覓得一樁好姻緣。有慶長跑能手運動會第一,受老師表揚,作為父親同樣驕傲。二喜女婿懂得責任與擔當,孝順長輩,給鳳霞以最好的生活。我們不可否認福貴生活遇見的變故之多,但我們同樣應(yīng)該知道這些最親近的家人,美好而又溫馨的回憶會是支撐著他一直活下去的力量。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寫道:“《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有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彼c命運相處的模式并非對抗,而是順其自然,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的軟弱與妥協(xié)。他看見了苦難也看見了幸福,盡管美好總是短暫,僅余的些許溫存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最慘烈的方式從他生命中抽離,但他依舊選擇了不斷向前,不斷生活。有人曾評價說“人太渺小,稀釋成了平凡”,而我認為他并非麻木,他只是在用一種最溫和的方式來告訴我們――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力量。
這本書里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了福貴的一生。我并未從中讀到福貴很多的心理描寫,是悲哀自己慘淡的一生,亦或樂觀的積極生活下去,這些都沒有。仿佛在講述時,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但我卻感受到了傳達出來的一份平靜,平靜的接受,平靜的生活。
就像在結(jié)尾,老人扛著鋤頭與同樣名為福貴的老年遠去時,在鄉(xiāng)村渺遠的歌聲里,在夕陽沉沉的暮色里,大地正敞露胸懷無聲的召喚著,蒼老而又龐大,充滿著無盡的隱秘感。我知道,這是活著最美好的姿態(tài)。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3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
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余華
那么活著的意義呢?作者說:“人是為了活著的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其他任何事而活著”。我不太理解。
福貴出生時便是富貴人家的少爺,爹娘疼愛,衣食無憂,長大也娶到了自己喜歡的姑娘。書中年輕的福貴對自己說:“憑什么讓我放著好端端日子不過,去想光宗耀祖這些累人的事”。想來,能一生都過好好的日子倒真是不錯。
可人生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啊。且不說沉迷賭博的福貴終日不思進取,即便是拼盡全力生活的人,也難得過一生的好日子。
福貴的后半生是由小小的希望和苦難堆砌起來的。
賭博輸光了家產(chǎn),搬進茅草房的第一天爹就去世了;還好家珍回來,一家人算是團圓了,福貴又在去給娘買藥的路上被抓了壯丁;一去兩年,從死人堆里爬回來后,娘死了,鳳霞啞了;后來有慶上學,還成了跑步冠軍,卻沒想到給區(qū)長老婆獻血,被抽血給抽死了,這個區(qū)長還是當年的戰(zhàn)友春生;
鳳霞算是運氣不錯,遇見了真心待她的二喜,風風光光的出嫁,結(jié)婚不久便懷孕,眼看著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卻不曾想在生孩子時死掉了;女婿二喜也是個老實人,對福貴依舊孝順,一邊打工一邊還要照顧苦根,后來在工地發(fā)生了意外;苦根確實是一個命苦的孩子,一出生娘就死了,也沒過過一天的好日子,以至于吃美味的豆子吃到撐死。
光是這一件件的禍事就足夠讓人絕望,更不必說這一件件禍事前還有那一點點讓人溫暖的希望。
“如果就在此刻死去,那也可以”,我一直這樣想著。
可福貴每一次都選擇了活下去,到最后只剩下自己和一頭老牛,他仍選擇好好活著。春生想死時,他說:“你千萬別糊涂,死人都還想活過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福貴是一個敬畏生命的人,盡管他一直在面對生命的逝去。
我看書的時候,總會覺得作者殘忍得不留一絲余地。相比較起來,電影溫柔多了,鏡頭最后停留在談笑的飯桌前,給人極大的心理安慰。雖然在以后的日子里,還是會有苦難,還是會有生離死別,但我知道,他們都會努力的好好活著。
我敬佩那些拿著悲情劇本卻依舊努力生活的人;敬佩那些過著重復日子卻依舊注重細節(jié)的人;敬佩那些生活在陽光中認真大哭大笑的人;敬佩那些無私奉獻的人,比如我們的爸爸媽媽。
他們是會發(fā)光的人,當我靠近他們時,感受到的是光亮和溫暖。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發(fā)光呢?
作者說:“活著就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p>
把“忍受”換成“享受”是不是會容易許多。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4
當代作家余華的作品《活著》演繹的對活著的理解,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當我再次翻開這本書時,似乎還能感覺到夾雜在書頁里那滄桑和悲哀的味道。
多年后,那個坐在田埂上的老人,發(fā)梢似乎都帶上了一絲蒼涼。陽光映在他已經(jīng)發(fā)白的頭發(fā)上,發(fā)出耀眼的光澤。夕陽下他蒼老落寞的背影,已經(jīng)絲毫找不出當年春風得意的影子。這樣一個恬淡溫和的老人,誰又能想到他的曾經(jīng)?
曾經(jīng)的他——徐福貴,是徐家的闊少爺,在同村人的眼中,可謂是上帝的寵兒,過著極盡奢華的生活,享受著榮華富貴所帶來的快意。但是金錢與物質(zhì)的熏陶,往往會讓人恃寵而驕,迷失自我。福貴沉醉于充斥著銅臭味的賭場,沉溺在雜亂不堪的生活中。嗜賭成性的福貴最終輸光了家產(chǎn),不得不過上普通人平凡而又艱難的生活。福貴的妻子是一個勤勞又樸實的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她都沒有離開福貴,可是福貴卻在母親病重時,因為抓壯丁被迫離開了家,過上了顛沛流離,惶惑不安的生活。槍林彈雨,食不果腹,一層一層的絕望和恐懼使得福貴非常想家。
曾經(jīng),戰(zhàn)場上,作為征用民工的他,被子彈在身后穿梭不止,但又奇跡般地地活了下來。當他歷盡艱辛再次站在自家媳婦家珍的面前時,家珍已經(jīng)老了許多,她眼角溢出的淚水讓人心酸。
對福貴的人生打擊,正如秋雨一般,接二連三,無休無止,使福貴幾乎痛不欲生。兒子有慶,女兒鳳霞的死,再加上一直對福貴不離不棄的家珍的離開。最終,她的女婿,孫子也相繼死去。福貴親眼見證那么多親人在他身邊死去,而最后只剩下他一個人,這是什么樣的生活遭遇?
我似乎還能聽到風中飄蕩著福貴對老牛的輕聲細語。結(jié)局悲歡離合散盡,時間細數(shù)了他鬢角的白發(fā),磨平了他曾尖銳的棱角,福貴曲折坎坷的一生使人心酸。他的經(jīng)歷發(fā)生在中國大轉(zhuǎn)折大變化的時期,那時,人們把幸??吹萌绱撕唵危燥柎┡蝗藗円暈橐患钚腋5氖???蛇@樣的幸福卻顯得極其難得,家珍因為一小把米要心疼好一陣子,當時真的很窮苦!
誰不曾活著呢?可是誰又能真正了解活著的意義?了解人生的意義?我們都不曾對活著有深刻的理解,而福貴一步步的蛻變,他一次次痛苦的經(jīng)歷,帶給他的,是對“活著”最盡然最透徹的感受??赡軜O少有人再可以像福貴一樣活著了罷,也可能極少有人能比福貴更有資格談活著的真諦了吧?
書中流淌在文字中的純粹與書中刻畫的最鮮活的靈魂,代表的都是不可撼動的追求。活著,是可貴的,是幸福的,也是不易的。有人說,《活著》,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我信之,且我還要說:《活著》是一部用深刻而強大的內(nèi)心繪出來的作品,它對“活著”進行了最透徹的詮釋。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5
書名為活著,但整篇故事都在講述福貴身邊的人是如何接連死去,最終只留他一個人留存于世間,就像夜空中高懸的天煞孤星,只留讀者錯愕當場。
余華無疑是個鐵石心腸的作者,他想要通過將無數(shù)哀莫大矣的不幸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福貴的名字沒有成為一個美好的祝福,反而像是一個冰冷的詛咒,在故事中露出輕蔑的笑。我們看著福貴接連不斷的遭受不幸,在經(jīng)歷過破產(chǎn)與戰(zhàn)爭的洗禮后,福貴從原本荒誕的紈绔與醉生夢死到歸于平凡。即使是在那樣艱難的歲月里,他的妻子家珍也始終沒有拋棄過他,正當我們以為故事的走向即將好轉(zhuǎn)時,余華便開始用冰冷的筆調(diào)將美好的夢境打碎,就像魯迅所說:“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給別人看?!倍{咒從未遠離,始終在某個角落凝視著福貴。不幸之所以痛徹人心,無非是原本可以的前景太過美好。
家珍的離去無疑給了福貴最沉重的一刀。從故事的開頭到她的死去,她都是福貴最為不離不棄的陪伴,兩人共同咀嚼著生活的不幸。而當她離去時,福貴靈魂的一部分無疑隨她飄散而去,生活的磨難讓他最終只能說出“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凈凈,一點是非也沒留下?!?/p>
流淚流盡的人再也流不出眼淚,他是真心覺得家珍死在那個下午即將過去,太陽掛在西邊的天空上,不再那么耀眼的黃昏,死在自家的床上死得很好。她親眼看到了自己牽掛的女兒出嫁時的幸福,也一次次的送走了黑發(fā)人,在與富貴走過風風雨雨以及風風雨雨后,對躺在病床上的她來說活著只是給這個不就貧窮的家圖添負擔,而對家珍來說也是肉體到精神上的折磨。所以在這樣一個美麗的黃昏平平淡淡的離去,于灰暗的日子里最終還留下了天邊的晚霞,死得真的很好。
家珍就像那晚霞一樣,在《活著》這本冰冷陰暗,充斥著血腥味的故事中用她溫暖但逐漸黯淡的微光撫慰著福貴也撫慰著讀者。而她的死去就像一片草地在風中搖曳,寧靜在遙遠處波動。此處是荒野,必花開繁盛。
即使看完《活著》這本小說,我依舊沒有搞懂什么才叫活著。我們到底是為了生活而活著,還是為了活著而生活。當活著僅僅只是為了活著,人生是不是就失去了意義。但當福貴唱著“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歌時,我覺得他穿梭在歲月之中,不是所有人都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很多人光是活著就以及竭盡全力?,F(xiàn)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氨M管失去所有,甚至無法言喻,但人們對生活的想象與表達從未停止,他們因苦惱而復活,因悲哀而升華?!边@便是生命的力量。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6
活著,怎么樣地活?為什么而活?這樣的問題,只有我在無聊的時候,才會突然從腦子里蹦出來??墒且晕业馁Y質(zhì),實在是想不透,想不明這么高深的問題。
看完了余華的《活著》,這樣的問題仿佛有了微微清晰的答案。整篇小說給人的感覺就是平平淡淡的,沒有華麗的辭藻,每一個字眼都顯得那么樸實,真摯。
主人公福貴這不尋常的一生,作者余華用近乎冰冷的筆調(diào)娓娓敘說,而這敘說的語氣也是平靜的。
福貴的一生充滿了坎坷,人世間最最凄慘的事情他都接連遇上了。從他敗家,爹娘死后,再到失去兒子,失去妻子,失去女兒,失去女婿,失去外孫。好在到最后,還有一頭老牛陪著他。作者在描寫余華的親人去世的方式的時候,讓我頓時覺得心中一沉的是福貴的兒子在為縣長的老婆因懷孕大出血,在獻血時因抽血過度而死亡的片,所謂的醫(yī)者仁心,竟然在性命攸關(guān)的時刻,活生生的將一個孩子抽血抽到嘴唇發(fā)青直到最后沒了心跳,讓我甚至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
在看這篇小說的時候,我能隱隱約約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種種悲哀。從煉鋼這一片段,可以凸顯出,人們的無知??梢娮髡邔Ξ敃r的社會也是批判的。
每當福貴的日子過得稍微好一點時候,打擊去不斷的接踵而來,而且死的方式總是那么的突兀。在這樣一個殘忍的社會和漸進變革的背景下,主人公的生活勇氣令人驚訝。最后的結(jié)局是買了一頭牛和自己相依為伴??赡苡行┤嗣鎸@樣的事真的是會找根繩子上吊算了。福貴沒有這么做,他仍然選擇活下去。他對生活還有期盼嗎?他的內(nèi)心是如此的強大,在苦根死后,他還安慰自己,說家里人全是自己送走的,這樣很踏實。福貴的有一句話讓我很印象深刻,他說:“做人還是平常點好,掙這個掙那個,掙來掙去賠了自己的命?!彼悄米约焊埗痛荷虮确?,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當代人也常常說,活著才是硬道理!就像余華作者自己說的那樣,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在如今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財富是越來越多了,人們卻漸漸的迷失了,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zhì),為了錢,為了名,為了利而活,可是,當擁有了這些之后,他們還能為什么而活呢?
活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包含這一種對生命的負責。當我們從競爭中得到生命的那刻起,就已經(jīng)是一種生命。只有活著,你才可以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你才可以回顧昨天展望明天,你才可以感受親情、友情、愛情的溫暖。像福貴那樣,到了年老的時候,可以靜靜地跟旁人講述自己的過去點滴……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7
直到此時莫名的沉重感和震撼感充斥在心中難以散去,想起魯迅曾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想來用這句話來形容福貴一生的經(jīng)歷真心恰到好處。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曾見證每次苦痛之后星星點點的亮光,像是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這些溫情脈脈的細節(jié)總是讓我們以為峰回路轉(zhuǎn),天真地以為噩夢終于不再縈繞他們,每每此時,余華絲毫沒有猶疑,在他冰冷的筆下,角色們毫無征兆地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瞬間粉碎讀者們微弱的希望。因為遠離那段動蕩年代,因為從未有過真正的饑寒交迫的艱難與困頓,那些生離死別對于我們來說顯得那樣遙遠,卻又在余華的筆下如此靠近。
但我相信,余華是希望我們在這部充滿無情、絕望和死亡的故事里,學會活著,學會生活。就如同故事主人公福貴,即使經(jīng)歷了人生的各種痛苦絕望,也依然能夠笑對人生,這就是生命的張力。福貴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就像他說的,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人活著就是這樣,經(jīng)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著就是這么簡單。
是的,在面對苦難時,福貴——蕓蕓眾生中的一個普通人,卻能拾起如此之大的勇氣,不禁讓我們反思,現(xiàn)今的社會上,自殺比率的連年增高,而其中不乏被稱作“七八點鐘的太陽”充滿希望與朝氣的青年,為什么會這么容易放棄自己的生命?當我們還在為物質(zhì)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是否能夠想起上一代人為了生存而掙扎,一個月工資可能只有幾十塊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yīng)該想想這世上更苦難的人呢?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幸運的,但同時順利的生活讓我們禁不起苦難與挫折,讓我們往往迷失人生的方向,失去前人們那種頑強堅韌的生命的張力。
生活從來不缺乏希望,就好像在失去親人之后福貴還有那頭與他同名的老牛一起走在夕陽下,當你受到挫折時,不妨想想至少你還有父母親人和朋友,想想起碼你四肢健全,身體健康,如果這些都沒有,想想你至少還活著。
就像小丸子說的那樣,“只要活著,總會有好事發(fā)生的”。
余華自己在序中寫到,“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p>
現(xiàn)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生命的張力促使我們,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依然要學會堅忍、頑強。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8
生命有限,世事無常?!痘钪分械闹魅斯YF,經(jīng)歷了太多生死離別。暮年的他只有老牛陪伴,卻能安詳?shù)卣驹谑⑾牡年柟庵?,享受大樹好乘涼。哼出:“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的歌謠。閱讀《活著》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精神旅行。福貴,最初是個地主家的闊少爺。家里有錢、母親溺愛、妻子賢惠,而他整日風流瀟灑以吃喝嫖賭為主。終于在一次和人賭博時被人設(shè)局,輸光自己的家產(chǎn)變成一無所有的窮光。
當他艱難的回到家中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時,這次他爹沒有打他也沒有罵他,只是帶著幾近哭腔告訴他賭債也是債,給他籌錢讓他去城里還債。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出力,還是挑著銅錢去還賭債,肩膀磨出了血,腳也磨破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勞作做的辛苦。他突然明白了父親為什么不用銀元,而要用銅板去還債。他知道了每一個銅板的來之不易??捎钟惺裁从媚兀依铿F(xiàn)在再也沒有錢了。
父親是在他們搬去茅屋住后不久被活活氣死了,母親在窮困潦倒中病倒,福貴在去給母親抓藥的途中被抓了壯丁,妻子家珍一邊打聽福貴的下落,一邊下田干活,艱難的養(yǎng)活兩個子女。幾年后,當他幾經(jīng)波折回到家時,母親早已病逝。女兒鳳霞因發(fā)高燒成了成了聾啞人。在生活磨難的一次次打壓下,這位曾今的地主少爺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為了生計,學起了干農(nóng)活,他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借著月光還在地里干活。鋤頭、鐮刀劃破了手腳,泥巴成了最好的藥。
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著他的腳步,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兒子有慶助人為樂,血被抽干而死。妻子家珍因患軟骨病而死,女兒鳳霞產(chǎn)后敗血而死,女婿二喜因工傷而亡,外孫苦根因吃豆子而撐死。不知是命運對他特殊的照顧還是對他的懲罰,讓他一人孤獨的活了下來。初讀《活著》我認為一家人的苦難都是因為他造成的,再讀《活著》時,我為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社會底層窮苦人民感到不幸。福貴的悲慘命運,我不知道是應(yīng)該歸結(jié)于那個時代,還是要歸結(jié)于他自己。對于一個經(jīng)歷了從云端跌入谷底的人,我被福貴那顆追求光明的心而感動,無論生活帶給他什么,他都可以一一“忍受”,只是單純的活著。歲月的年輪在他的額頭刻下一道道歲月的痕跡,這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用他的人生經(jīng)歷告訴我們,無論命運是多么的殘酷,悲劇多么沉重,只有活著的意志才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剝奪的東西。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只有活著才能感知生命賦予我們的一切,才有機會去細品人間甘甜。高考的勢利,感情的不順、生活的小坎坷……這些又都算的了什么?一切都會被時間的長河給沖淡。
好好活著,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好好活著,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9
再讀《活著》,沒有泣不成聲,只是內(nèi)心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讓我無法呼吸,這種感覺比酣暢淋漓地大哭一場還要痛苦。生命中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讓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xù)前進的力量。
活著,對于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講是件簡單、再容易不過的事情。而在那個動蕩、貧窮的時代,生活中的無情和殘酷,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可怕。
《活著》的內(nèi)容的確是活著,只不過是活剩一個人罷了。小說的里的人物一個接一個死亡,只剩下最該死的福貴。福貴曾是大富大貴的地主家少爺,吃喝嫖賭無所不干,父親被氣死,母親病死,后來家終于敗光,成了一個連活下去都困難的窮光蛋。然而不幸的是,后來,兒女、妻子、女婿也都相繼離去,連那個可愛的小孫子苦根,也因吃豆子噎死了自己。最后只剩下兩個”——福貴和一直陪伴著他的那頭年邁的牛。想起這個場景,人生是多么凄涼呀。風云詭譎的命運就像一把鋒利的殺豬刀,悄無聲息地殺死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我無法釋然,甚至埋怨作者余華,為什么讓福貴一個人孤獨地活下來呢?他有一千次死的機會,也有一萬個自殺的理由,他給所有的親人送了終,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壓抑沉重的生活,未免太過殘忍了。
合上書,我掉進思考的黑洞里,千萬遍地問自己:福貴歷經(jīng)磨難,飽嘗悲苦,為什么還能在夾縫中活著?作為大千世界之一我又為什么活著?這也是我該用一生去回答的問題。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換作是我,早已無力活下去,沒有勇氣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我沒有辦法像福貴那樣在一個黃昏的下午,向一個愿意聆聽的陌生人,平靜緩慢地講述自己的那些或美好、或悲傷的回憶,然后再高聲唱出那首古樸的歌謠:“少年在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弊髡哂嗳A說過: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著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余華為福貴找出了一條活路,那便是忍耐和包容,活著是自然而然的事。
對于生命,我一直保持著高度的敬畏。在一次課堂上,老師問我們怕死嗎?當然很多同學都回答怕死,我對死亡也充滿了恐懼。但是當前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自殺?為一點小事要死要活,成績沒考好被批評就跳樓,情緒失控就輕生,受了委屈就離家出走,因為學習壓力大而抑郁……活著不快樂,生命便不再延續(xù)了嗎?也有很多的人,為了活著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活著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條尋找希望,追求幸福的路。
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的一生中總有遇到很多挫折和苦難,我們要堅強、樂觀地面對?;钪?,一切才有希望,才有力量,活著就是一種勝利。
我似乎明白了人為什么而活著,好好活著,真實地活在當下,比什么都強,為活著而努力地活著。
勵志書籍《活著》讀書心得10
《活著》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jīng)歷的戲劇,更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yè)去鄉(xiāng)間收集民間歌謠。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jié),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在城里賭光了家業(yè)落得一貧如洗的境地,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半路上卻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兩年后被解放軍所虜,回到家鄉(xiāng)才得知母親已經(jīng)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鳳霞卻因一次高燒不幸變成了啞巴。然而,故事沒有結(jié)束,真正的悲劇才開始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幾乎不能下地;兒子為救縣長夫人獻血時因抽血過多身亡;女兒鳳霞與城里的偏頭二喜喜結(jié)良緣后,產(chǎn)下一男嬰,卻因大出血死在手術(shù)臺上;鳳霞死后三個月家珍安然去世;二喜在城里施工過程中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在鄉(xiāng)下生活,生活艱難且常常食不果腹,福貴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時隔幾年,再一次重溫這部充滿滄桑與悲情的經(jīng)典著作,心中的想法也發(fā)生了細微變化。起初不明白為什么福貴在經(jīng)歷了巨大的人生變遷后還能悠然地活下去,換做常人,倘若親人相繼離去,或許早就沒了活下去的勇氣,更何況福貴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三次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切身之痛。在作者的筆下,福貴的人生從始至終都充滿了悲劇色彩,親人的相繼離去有時會讓讀者覺得現(xiàn)實的人生并非如此,甚至不相信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與福貴有著同樣遭遇的人,然而藝術(shù)的真實會讓人相信世間不但有過活生生的福貴,而且將來還會有很多。有讀者評論說福貴的一生不是“活著”,而是“幸存”,對于此,我有不同的看法。的確,福貴的一生是凄苦的,是充滿著令人窒息的絕望的,但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都沒有向生活低頭,始終對生活充滿了寬容和堅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反觀現(xiàn)代社會,物質(zhì)的富足和親情的關(guān)懷往往使生活中偶爾出現(xiàn)的挫折和失敗被過分放大。面對挫折,有些人能夠泰然處之,而有些人則被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做出偏激的行為,給自己和周圍的親人朋友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殊不知,與福貴相比,他們的生活竟是如此莫大的幸福!福貴的一生,經(jīng)歷過大富大貴,經(jīng)歷過一貧如洗,經(jīng)歷過動蕩的社會局面,更經(jīng)歷過生離死別的悲痛,然而生活的種種磨難都沒有打倒這位老人,福貴用一生向我們書寫著人生下來的使命就是要勇敢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