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有失去信心的自己。所以千萬別人自己打敗了你自己!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讓人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勵志文章1:勝利屬于那些信念堅定永不動搖的人們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變得越來越喜歡用嘴巴說行動,說決心,生怕別人不知道你的目標和方向,恨不得昭告全世界,讓他們都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計劃。
昨天我們看到朋友圈里很久沒有聯(lián)系的朋友瘦了,就說想要減肥;今天看到朋友在微博上曬了雅思的考級證書,就大喊著說要學英語;明天看到朋友發(fā)的舞蹈視頻,就發(fā)誓說也要把落下的舞蹈撿回來。
我們總是大張旗鼓地開了頭,給自己設(shè)下很多目標,卻遲遲沒能交上一份完整的作業(yè)。
當哪天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又一個人吊兒郎當?shù)卣f出那句 " 沒事兒,我從頭來過 " ,再或者是自欺欺人的借口: " 我這段時間太忙了。 "
最近我的朋友阿賢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她說: " 真慚愧,再也不敢說自己是自由撰稿人了,是自由拖稿人。 "
年初的時候,影視公司找她談了撰寫劇本的合作,出差回來之后,她說她接下來要以這件事為中心,叫我們沒事別打擾她,也別約她出來玩。
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半年過去了,當我再次問起她這件事的時候,她告訴我說,這段時間她很忙,幾乎每天都熬夜做別的工作,所以落下了這個。
但是我們比誰都清楚,沒有人真的會忙到落下自己下過的決心,就好像我們永遠都會有時間吃飯和睡覺一樣。
所以是我們變懶惰了,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不那么嚴格了,是我們當初下決心時的熱情度逐漸冷卻了。
我們會在看完一場勵志電影后,熱情度高達百分百,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發(fā)誓要成為電影里那樣優(yōu)秀勇敢的人。
可真正完成的卻沒幾個,有的人會抱怨自己不夠有毅力,不夠堅持,有的人還沒開始就草草結(jié)束,便再也不愿提起。
久而久之,最初那個說得頭頭是道的決心,變成了現(xiàn)在這個不可言喻的 " 但是 " ,真的好可惜啊。
我想起了自己大學班主任劉老師,他跟我們分享過自己上學時候的一些傻事,他說那時候的他是個不太聰明的人。
剛到學校報道的第一天,他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大喊: " 我要當全班第一名! " 大家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然后哄堂大笑。
在那以后,他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兒,而是一個人默默地練習專業(yè),從早到晚,幾乎不休息片刻,他記得自己說過的話。
畢業(yè)后,他成為了就業(yè)院校里是最讓眾人尊敬的老師,學校每年舉行的教師考核匯報,他總是舞臺上那個最閃耀的人。
他不再像從前那樣,把遇到的苦難和設(shè)下的目標都說出來,而是一個人咬牙堅持著、努力著。
即便他已經(jīng)成為了全校最受矚目的老師,也依舊每天練習技能,鞏固自己的專業(yè)性。
他讓我明白了真正有毅力的人,是從來都不會做過多聲張的,而是一個人默默地努力著,往自己的目標前進,做到他所認為的 " 極致 " ,這一類人,最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任何人都沒必要草率地把立下的決心告訴別人,做任何事情應該多注重結(jié)果。不會有人在乎你的開頭有多難,過程有多艱辛,你下過的決心,你經(jīng)歷過的苦難,自己知道就好。
因為人們往往覺得,在結(jié)果出來之前,你憑一張嘴說的一切,都只是空話,必要的時候多做事,少說話,沒什么不對。
所以努力吧,成為你最想成為的那個更好的自己,去你最想去的地方,到那時候,你一定會是眾人眼里最耀眼的那束光,一個人不動聲色地閃閃發(fā)亮。
勵志文章2:不與別人比,好好活自己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攀比心理會讓我們失去自我,這山望著那山高,我們的眼睛往往只看到自己不曾有的,而忽略了自己原本擁有的,從而忘記了生活的真正意義。
與別人比,就是以別人為標準,認同別人的看法,在意別人的態(tài)度,慢慢就活在了別人的眼里。
如果你選擇活在別人的眼里,就注定要死在別人的嘴里。
莊子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全世界認為我做得好,我也不賣力;全世界說我做得不好,我也不沮喪。
這是一種寵辱不驚、自得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
克服掉四處攀比的勁頭,專注自身,才能在這樣一個復雜的膨脹的世界里,找到專屬于自己的光環(huán)和美好。
正如你羨慕不來別人的財富,別人也覬覦不了你的才華。誰都有長處,也都有短板,如此方構(gòu)成蕓蕓眾生。
別把自己看得太高,這個世界離開誰都行;也別把自己看得太低,這世上你獨一無二。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別人比,好好活自己。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必須有自己的生活,別人的生活再好,也未必適合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
人最主要的是要活出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活在自己的生活中,無論高低或者貴賤,只要快樂就好,只要舒服就好。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有一次,莊子和弟子們在山中看到一棵大樹,伐木的人在樹下休息,卻不砍伐此樹。
問伐木的人為什么,他回答說,這樣的木材是不能用的。
莊子感嘆說:“這棵樹正是因為不成材,才得以活得長久。”
從山中出來后,到朋友家借宿,朋友殺鵝來招待他們。
仆人問,一只鵝會鳴叫,另一只不會,應該殺哪一只?
朋友說:“當然殺不能叫的?!?/p>
第二天,弟子們問莊子:“昨天山中的樹木,因為不成材得以活得長久;現(xiàn)在主人的鵝,卻因為不能叫而被殺。我們究竟應該成材還是不成材呢?”
莊子回答:“我將處于材與不材之間,其實這還不夠,最好是乘道德而浮游,與時俱化?!?/p>
兩種狀況都是危險的,一種是有用、成材,就會成為別人實現(xiàn)目的的工具,成為別人達到目的的手段;另一種是無用、不成材,有時也會成為別人針對的目標,成為別人達到目的的障礙。
所以活好自己的關(guān)鍵不在于是否有用,是否比別人強,是否比別人聰明,而是要接受自己的缺陷,善用自己的長處。
在某一個時期,“知識越多越反動”,這時如果再顯示甚至炫耀自己的“有用”,只會帶來災難;而在特殊情況下,比如野外獨自求生,植物學家可能有更多生存機會,他的知識就有了價值。
所謂“形勢比人強”,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看時機,看條件是否成熟,條件不成熟,再怎么努力,也不見得有成果,還可能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也就是莊子說的“與時俱化”。
其實,從“道”的角度來看,萬物是一個整體,人的一生也是一個整體,在整體里根本沒有得失成敗的問題,失意和得意加起來的總和是一樣的。
勵志文章3:真正的富有,是你臉上的笑容
你有多久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了?
你開著車在路上,想著那個還沒有談下來的項目眉頭緊鎖;
你坐在辦公室里,為著本月要完成的業(yè)績焦頭爛額;
你擠在地鐵里,想著孩子的英語不好奧數(shù)要補,長吁短嘆;
你奔波在路上,想到噌噌噌往上竄的房價和被套牢的股票,臉上愁云密布;
你常常憂心忡忡,你笑不出來,你覺得好多壓力,你笑不出來,這是個人人焦慮的時代。
成功的覺得還應該更成功;富有的覺得財富還是不夠;普通人發(fā)愁房價、物價飛漲;上班的焦慮沒有加薪升職、身材卻越來越胖......
似乎人人都在叫苦、人人都在喊累。
我們到底要什么?
我們總覺得擁有的太少;我們總覺得成功了就會幸福;我們總覺得富有了就會笑口常開。
于是,我們拼命去求得更多。求得了,我們笑,求而不得,我們就苦惱。
可是,我們是否忘了生活的本質(zhì)?忘了我們的初心是什么?
生活原本不需要那么多,是我們?yōu)樗x予了太多外在附加的條件。
原本:穿衣是為了保暖遮體,不是為了風靡萬人;吃飯是為了充饑果腹,不是為了豪華大餐;住房本是為了遮風避雨,不是為了攀比享受;車子本是為了代步便捷,不是為了炫耀比酷。
宋丹丹接受采訪的時候曾說:我們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不小心多了一個吻,然后你發(fā)現(xiàn)需要一張床,一套房,一個證。然后是源源不斷的需求。最后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
是的,很多煩惱是我們“求”得太多。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既然人生“本苦”,而人一生又追求離苦得樂,那怎么樣才能快樂呢?
卡耐基說:“讓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你擁有什么、你是誰、你在哪里或你在做什么,而是你對此怎么想。”
所以,快樂是一種心境。生活就如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對它微笑,它也對你微笑。
當你你感到沮喪時,是因為你活在過去。你會感到擔憂和焦慮,是因為你活在未來。
但是當你感到滿足,開心和平和時,你才是活在當下。不念過往,不懼將來,活在今天就好。
消除煩惱心理,不要杞人憂天,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每一天都應該過得有意義。
楊絳先生在100歲時感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快樂呢?
愿我們每天都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真正的富有,是你快樂的心境,是你臉上的笑容。
勵志文章4:擁一顆淡泊心,過如水的生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和花草一樣,從初生的生機盎然,到生命綻放的美到極致,再到花落后靜靜地沐浴陽光、經(jīng)歷風雨,最后是葉落歸根進入生命的冬季。
好花美麗不長開,好景宜人不常在?;ǖ木`放,要經(jīng)過種子的孕育,陽光、雨露的滋養(yǎng),要經(jīng)過漫長冬季的等待,經(jīng)過枝枯葉敗的荒涼,才會迎來生命極美的絢爛。然古語云:花開荼蘼近乎凋零,花期的盛開只有幾天或如曇花一現(xiàn)般短暫,當暗香散盡飄遠,留下的就只是生命久長的寂然。
生命短暫的輝煌驚艷了時光令人贊頌,然而燦爛過后默默又久長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的生命的常態(tài)。
花開花謝的過程告訴我們,花的生命常態(tài)并不是奪目的鮮妍,而是凋零后的沉默。花真正的常態(tài)即默默享受生命的階段,其實是花落后的悠然自得。這個過程中,泰然的舒展生命的活力,感受陽光,沐浴風雨,閱盡世間百態(tài),品味生命的滋味。生命的力量也都是此時獲得、積累而來。積累了綻放時需要的營養(yǎng),積累了熬過寒冬需要的抵抗力!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輝煌時刻就像花開,低迷階段就像冬季,誰都沒有長久盛開的得意,也不會有漫漫無期的冬季,只要心中充滿希望,擁有期待春天的活力,生命的春天就一定會來,花也一定會開。
說到生命的常態(tài),想起一句話:一滴水里看世界。水里也滿是人生的智慧。水有多重形態(tài),有巨浪滔天、波濤澎湃的豪邁,也有浩瀚無邊、飛流直下的灑脫,水有翻滾沸騰的熱情,也有冰的堅硬、雪的晶瑩……但是波濤澎湃或飛流直下,終會歸于平靜,翻滾沸騰或冰雪的晶瑩,也終會歸于柔軟無形,那才是水的常態(tài)。
道家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讀來讓人感受水的溫柔平靜之美。當人們在感嘆巨浪的壯觀,贊美飛流的酣暢,記住沸騰的熱度,吟唱堅冰的晶瑩時,卻常常忽略了作為水的常態(tài)——柔美平靜,默默無聲,默默無形。靜水流深、無波無瀾的水深沉、深邃,蘊含了太多生命的故事、太多人生的哲理。
人生如水,有大起大落,也有風平浪靜。有春風化雨淺淺訴說,有冰雹霹靂震撼世界,有如棉如絮飄飄灑灑,有晶瑩剔透冷峻威嚴。
人生的常態(tài)如水的種.種。人生如溪,泉眼無聲惜細流般靜柔,懷著對美好前途的無限向往,默默的凝聚力量奔流不息。人生如河,滾滾長江東逝水般壯闊,一路風景,一程豪邁盡在心里。人生如海,海納百川的幽深,是經(jīng)歷了世事滄桑的體驗過后,懂得了水低成海的道理。
人生像花草有冷暖四季,像水有起伏高低。人生有時也像爬山,有俊美的山峰也有幽深的低谷。人生的常態(tài),并不是高時有多高或低時有多低,而是茶米油鹽日復一日的平凡的生活。就像山盟海誓、擦出火花、燃出火焰、感天動地的愛情,并不是愛情的常態(tài),只有經(jīng)歷了歲月的磨礪后,仍然不離不棄的相依相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從容的人生,就是面對生活的起伏不定時仍能波瀾不驚。境遇得意時不急于炫耀,遇到低谷時也不悲觀沮喪,即所謂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一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學會用一顆不變的平常心,享受生命的常態(tài),做平常的人,過平常的生活,在歲月的波瀾里心之若素寧靜安然。
勵志文章5:別抱怨生活不易,是你還不夠努力
此時此刻的你,在做著什么?是已經(jīng)在家里吃著熱乎的飯菜,還是在公司孤單地加班,是在和老朋友聚會喝酒聊天,還是獨自一個人在躲在床上回憶過去?
I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句話: " 要么拼命,要么認命。 "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原本我們是在一起長大的,后來她離開家鄉(xiāng)去了廣東發(fā)展,然后才慢慢少了聯(lián)系。去年春節(jié)的時候,她回來了,打扮精致,看起來過得很好,父老鄉(xiāng)親都到她家去玩,說她有出息。
大家一起聚會吃飯的時候,我聽到朋友們有說她運氣好的,有說她自身條件好的,有問她是不是這幾年遇到什么貴人相助的,還有問她成功有什么訣竅的,但我卻很少聽見有人說她努力,說她這些年不容易的。
后來她送我回家的時候,跟我說了這幾年的經(jīng)歷,我才知道她的曾經(jīng)比我想象的還要不容易。她住過合租房,吃過大鍋飯,也打過零工。她告訴我說,現(xiàn)在好多人看到的都是她光鮮亮麗的一面,覺得她擁有這一切好像很輕松,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老天在偏愛她。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偷偷流淚的日子是怎么熬過來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喝水充饑的日子有多么的艱難。沒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沒有付出,談何成功。
II
有時候,我們總是容易一邊閑散度日,一邊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其實如果不是天生富貴,你看到的別人眼中的好生活,并非都是輕易得到的,他們一定吃過不為人知的苦。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就不要抱怨生活不容易。
前幾天,有人給我留言說: " 我23歲,一事無成,覺得生活很沒有希望。 " 我原本以為她是失戀,失業(yè),或者是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之類的,溝通了以后才知道,這些都不是。
她家境優(yōu)渥,大學畢業(yè)以后,父母叫她去自家公司上班,她上了幾天覺得沒意思,就沒做下去了。然后她開始對烹飪感興趣,家里就出錢送她去法國學了最好的烹飪技術(shù),回來以后給她開了一個蛋糕店,但是開了三個月,因為收益不好就關(guān)門了。
再之后,她就待在家里無所事事,每天翻看手機,發(fā)現(xiàn)自己對寫作感興趣,就寫了一些零散的文字寄給雜志社,可是都石沉大海了,后來她也放棄了。
III
有時候,我們總是容易一邊輕易放棄,一邊苦惱自己為何一事無成。《匠人精神》中有這樣一句話: " 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功到自然成,最終止于至善。正如古大德云:成大人成小人全看發(fā)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愿力。 "
其實很多時候只是看似輕易,但其實做起來并不容易??墒鞘虑橥谧罾щy的時候,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你總是要熬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日子,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往后的日子都會日漸明晰。所以,不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到的只是放棄。
如果你現(xiàn)在的生活尚不如意,那愿你能夠定下心來,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未來想過怎樣的生活,給自己一個方向,然后馬不停蹄地去追趕。生活會越來越好,你也一定會擺脫現(xiàn)在的迷茫,晚安,明天又是新的開始。
2019青年文摘中的勵志文章分享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讓人充滿正能量的勵志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