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古代經(jīng)典名人名言大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2、賞罰,政之柄也。明賞必罰,審信慎令,賞以勸善,罰以懲惡。——漢·荀悅
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4、近水樓臺(tái)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5、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mdash;—毛詩序
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cuò)手足。
8、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蘇軾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1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5、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lián)璧·處事》
16、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8、玩物喪志。——書經(jīng)
19、默而識(shí)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guó)語》
2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3、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2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25、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26、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27、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guó)策》
2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9、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1、有功于國(guó)家,即千金之賞,通侯之印,亦不宜吝;無功于國(guó)家,雖顰笑之微、敝绔之賤,亦勿輕予。——明.張君正
32、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jīng)》
3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35、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漢書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系辭上》
38、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舊唐書》
39、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4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41、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42、多言不可與遠(yuǎn)謀,多動(dòng)不可與久處。 ——隋·王通
4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4、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4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46、過猶不及。
47、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48、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49、但愿人長(zhǎng)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50、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唐·令狐楚
5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
52、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動(dòng)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
53、中華,中華,我所至愛,為國(guó)捐驅(qū),死而不愧。——清.徐驤
54、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樂乎。——《論語》
5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6、天道酬勤。
5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zhǎng)戚戚。
58、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59、敬教勸學(xué),建國(guó)之大體;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wù)。——清·朱舜水
60、長(zhǎng)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李白
61、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62、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6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64、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65、過猶不及。語錄大全網(wǎng)
66、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67、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68、憑君莫言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唐·曹松
69、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70、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71、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韓愈
72、亡羊補(bǔ)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guó)策·楚策》
73、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74、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7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6、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77、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78、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79、暮春三月,江南草長(zhǎng),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80、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jiān);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chéng)廉》
81、感時(shí)思報(bào)國(guó),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82、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83、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8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8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86、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8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88、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李商隱
89、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90、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yuǎn)
9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92、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9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9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5、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huì)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xué)。——朱熹
9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97、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9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
100、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屈原·漁父》
10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02、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午時(shí)。 ——宋·陸游
10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104、捐軀赴國(guó)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05、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劉向
106、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quán)修》
10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108、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9、十年驅(qū)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明·戚繼光
110、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1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12、至長(zhǎng)反短,至短反長(zhǎng)。——呂氏春秋
113、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11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15、風(fēng)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馮延已
11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117、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古代經(jīng)典名言名句大全相關(guān)文章:
1.古人經(jīng)典名言名句大全
2.古代精辟勵(lì)志名言警句收錄
3.古代名人經(jīng)典人生格言
4.古代人生哲理的名言大全
5.古詩名言警句集錦
6.古句名言名句大全
7.古代名言名句賞析
8.關(guān)于古語的名言警句大全
9.古代的格言警句
10.古代經(jīng)典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