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jié)回鄉(xiāng)給父親掃墓的時候,我們一起回去看了自己的老木屋。
我們的老木屋是清末時期,高祖爺爺修建的一座小木屋,房子一正二橫,合共八間,當時是滿爺爺家和爺爺各住一半。面朝西南,冬曖夏涼。與另外四、五大戶老族人家合圍了一個四合大院子。
四周圍墻是那種用柴火烤出的青磚砌成,由于經(jīng)年久月,風雨輪回。圍墻上爬滿了木瓜騰和過墻風,遠遠看去完全是是一面郁郁蔥蔥的綠色籬笆,成了老鼠、蟋蟀、蛇、鳥的安樂窩。
更有趣的是,一些老母雞也跟湊起熱鬧,俏俏的做個小窩在那兒生兒育女,一個多月也見不了蹤影,主人還以為老母雞自己走丟了呢。
朝門兩旁一雙青方石,被人們坐得油光發(fā)亮。圍墻外的那棵老槐樹,枝繁葉茂,是我們那院子人自然集合的場所,什么張家長,李家短,在槐樹的枝頭上,掛滿了幾百年來,我們家族人的風雨故事。
我記得小時候那院子里大約住了100多人口的樣子,是那種一座房子連一座房子的建筑模式。
寒暑假期,我們在院子里捉迷藏、跳繩、打毽子,晴天曬不到太陽,雨天弄不濕鞋子。
一條小溪流從院子后山緩緩流來,每到春回大地,水溫回曖的時候,清清的溪水下面,小蝌蚪成群結隊在那兒游來游去;一些不知名的紅絲線似的小幼蟲,身子半在水中,半在淤泥中搖搖晃晃;調皮的小泥鰍從水中鉆出來吐一氣,眼睛直溜溜望你一下,迅速躲進水中;那些下了蛋的老母雞,大功臣似的,在“咕答、咕答”地盡情高歌歡唱;禾場里那棵橙子樹啊,年年掛滿了豐收的希望……
老木屋里留下了我兒時數(shù)不完的歡聲笑語。
出得朝門,就是我們家族人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寬闊大田垅。
到父親手上,房子已經(jīng)比較陣舊了,但父親很愛惜這個小木屋,年年進行整修,還把天樓、地樓都給裝修好,住著還是比較舒適。只是人一走動,那地樓就會發(fā)出“嘎吱、嘎吱”的響動聲,特別到了夜深人靜、或是聽說哪里死了人的時候,聽起來就會感到有點毛骨悚然。每到那時,我總是急忙把頭鉆進被窩里捂起來,哪怕是大汗淋淋,也不敢冒出頭發(fā)來,因為我小時候特別怕鬼。
七十年代是農(nóng)村中生活最艱苦的時期,那時候,我們家已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雖然父母勤勞、節(jié)儉,但經(jīng)濟上還是有捉襟見肘的時候,為了給我早早準備下個學期的學費,媽媽只得利用,雨天、晚上的休息時間,給逢衣店做小零活,掙點微薄的小手工費。多少個夜瀾人靜的時候,我一睡醒來,看見媽媽還在昏暗的煤油燈下訂扣眼,逢腳邊。又有多少個黎明、清晨,父親捕魚、摸蝦一夜未睡?。榱巳胰松钸^得好一點,父母的雙鬢早早地掛上了銀絲。我想,我們要努力學習、努力奮斗,走出老木屋,離開家鄉(xiāng),把父母接到外面去過好一點的生活啊。
可是、可是不等我們實現(xiàn)愿望。84年冬天,一個偶然的不幸,父親就在自己心心念念的老木屋里,永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給我們一家人留下了無盡的傷痛!
記得剛剛恢復高考制度那年,哥哥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大學之夢,放下了在外做手藝收入頗豐的機會,就在我們的老木屋里,在破舊的書桌前,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刻苦復習,連續(xù)兩年考出較好的成績,終于走進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成了我們村子里恢復高考制度后,考取的第一個大學生。
哥哥考上大學,已是4個孩子的爸爸了,大侄女也正好上小學一年級,寫信的時候還說要和她爸爸比賽,看誰考的100分多呢?
那時我正在上高中,也很快面臨高考。可這個時候,不幸的事發(fā)生了,81年夏天,嫂嫂不幸得了癌癥,為了救治嫂嫂,家里用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大筆外債,最痛心的是,82年春季,嫂嫂帶著對親人們的無限眷戀、對兒女們的無限牽掛,離開了人間。
由于嫂嫂查出病情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晚期惡化階段,腹腔內(nèi)的癌細胞全部已經(jīng)擴散,沒做其他任何處理就逢上了。
嫂嫂從長沙回來,生活幾乎不能自理,還有4個小孩需要有人照看,我的母親本來就體弱多病,那時農(nóng)村已經(jīng)實行了連產(chǎn)承包責任制,種植9份責任田的重擔,就落在年近花甲的老父親肩上。
嫂嫂彌留之際,緊緊拉著我的手,淚眼婆娑,一再叮囑我,一定要為她關照好4個小孩子,那時節(jié)、那場景我已經(jīng)說不出任何一句話來,只是一個勁地點著頭。眼淚象斷了線的珠子,一串串地滾落在嫂嫂的手背上。
我想,我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能做了什么呢?但是,家里面臨如此大的困難,我和哥哥就只有倆兄妹,我能秀手旁觀么?我不幫他,誰幫他呀?況且,哥哥的大學很快就要畢業(yè)了,走到這個時候了還能放棄嗎?無論如何,我們也不忍放棄呀!
那晚,就在我的老木屋里,我一夜未眠,作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的決策,那就是放棄高考的機會,回家來幫助父母,照管4個侄兒、侄女,讓哥哥安心完成學業(yè)。
而今4個侄兒、侄女也都已學業(yè)有成,生活在省城、縣城,成家立業(yè)。每逢節(jié)假日總要來家里看我,什么吃的、穿的、用的,帶的,有她們喜歡的,就有我的一份,我的生日年年都是她們?yōu)槲疫^的……
我為當年的學業(yè)舍棄,無怨無悔!并且,我認為,我舍棄的少,得到的多,我非常欣慰地擁有了一份人世間最難得、最珍貴的溫馨真情??!
望著同學們一個個走進高校的大門,我從心底里羨慕、敬佩他們。總想,假若有機會,自己還是想?yún)⒓邮裁纯荚?。對自己的人生有個比較好的交待吧。
于是,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拿出自己的課本來讀讀書。那年,我參加了“中央農(nóng)業(yè)廣播學?!钡谝粚脤W習。在那里,我如饑似渴地學習著,每天的早上4點半鐘,只要小鬧鐘一想,不管怎樣疲勞,我一定堅持聽課,三年下來,18門功課以平均113分、總成績排名全省第三,邵陽市第一的較好成績畢業(yè)。參加中央校部的表彰大會,多次出席省、市的經(jīng)驗交流。我的事跡在《女青年》、《今日女報》、《湖南科技報》、《邵陽日報》等陸續(xù)登載。作為農(nóng)村青年自學成材的典范,編入了縣教育志里。當選為邵陽市第九屆人大代表。
86年冬天,按照省委組織部的統(tǒng)一計劃,我參加了全縣第一批合同制干部的招考,通過幾上幾下的篩選,順利成為干部隊伍中一員。我?guī)资耆缫蝗盏貓猿肿詫W、勤奮寫作,在單位里混成了一個小小的“蘿卜頭”.新聞稿件上稿幾百篇,散文、詩歌也偶爾見于報端。
我如愿走出了農(nóng)村,但我對老木屋卻有著依依不舍的情懷,是老木屋為我遮風擋雨、是老木屋給了我理想的信念、奮斗的動力。我們象一個個長大的小鳥,飛出了一直給予我們生命溫曖的小木屋。
如今農(nóng)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父老鄉(xiāng)親們,都把自己的小木屋變成了紅磚,水泥小洋樓。只剩下我們家的老木屋孤零零地在那兒守候。
遠遠看去,那多像是一位風燭殘年的母親,在倚門守望我們這些兒女們,一年一度節(jié)假日的時候回來看她。二十多年過去了,慢慢地,我們的老木屋的圍墻上已長滿了古騰,石姜,就像媽媽額頭上年輪一樣滄桑!
也許,老木屋的蒼涼和落寞,是我們的遠別、疏遠讓她這樣荒涼!我突然感到格外的心酸和不安。
人的一生,總會舍棄很多無奈的東西。我們可以舍棄穿舊的衣服、穿爛的鞋子,但我們始終不愿、也不會舍棄自己的老木屋。
因為老木屋是我們心中的根,這么多年來,不管我們?nèi)嗽谀膬浩?。老木屋就是我的感情寄托、心靈家園!是一根栓著我們,那只高高飄飛風箏的長線的大樁。是我終身難以割舍的深深淺淺的記憶。
我想,我們要好好的、從新裝扮自己的老木屋,幫著像媽媽一樣的老木屋,找回當年俊俏的容顏!
我們的老木屋是清末時期,高祖爺爺修建的一座小木屋,房子一正二橫,合共八間,當時是滿爺爺家和爺爺各住一半。面朝西南,冬曖夏涼。與另外四、五大戶老族人家合圍了一個四合大院子。
四周圍墻是那種用柴火烤出的青磚砌成,由于經(jīng)年久月,風雨輪回。圍墻上爬滿了木瓜騰和過墻風,遠遠看去完全是是一面郁郁蔥蔥的綠色籬笆,成了老鼠、蟋蟀、蛇、鳥的安樂窩。
更有趣的是,一些老母雞也跟湊起熱鬧,俏俏的做個小窩在那兒生兒育女,一個多月也見不了蹤影,主人還以為老母雞自己走丟了呢。
朝門兩旁一雙青方石,被人們坐得油光發(fā)亮。圍墻外的那棵老槐樹,枝繁葉茂,是我們那院子人自然集合的場所,什么張家長,李家短,在槐樹的枝頭上,掛滿了幾百年來,我們家族人的風雨故事。
我記得小時候那院子里大約住了100多人口的樣子,是那種一座房子連一座房子的建筑模式。
寒暑假期,我們在院子里捉迷藏、跳繩、打毽子,晴天曬不到太陽,雨天弄不濕鞋子。
一條小溪流從院子后山緩緩流來,每到春回大地,水溫回曖的時候,清清的溪水下面,小蝌蚪成群結隊在那兒游來游去;一些不知名的紅絲線似的小幼蟲,身子半在水中,半在淤泥中搖搖晃晃;調皮的小泥鰍從水中鉆出來吐一氣,眼睛直溜溜望你一下,迅速躲進水中;那些下了蛋的老母雞,大功臣似的,在“咕答、咕答”地盡情高歌歡唱;禾場里那棵橙子樹啊,年年掛滿了豐收的希望……
老木屋里留下了我兒時數(shù)不完的歡聲笑語。
出得朝門,就是我們家族人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寬闊大田垅。
到父親手上,房子已經(jīng)比較陣舊了,但父親很愛惜這個小木屋,年年進行整修,還把天樓、地樓都給裝修好,住著還是比較舒適。只是人一走動,那地樓就會發(fā)出“嘎吱、嘎吱”的響動聲,特別到了夜深人靜、或是聽說哪里死了人的時候,聽起來就會感到有點毛骨悚然。每到那時,我總是急忙把頭鉆進被窩里捂起來,哪怕是大汗淋淋,也不敢冒出頭發(fā)來,因為我小時候特別怕鬼。
七十年代是農(nóng)村中生活最艱苦的時期,那時候,我們家已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雖然父母勤勞、節(jié)儉,但經(jīng)濟上還是有捉襟見肘的時候,為了給我早早準備下個學期的學費,媽媽只得利用,雨天、晚上的休息時間,給逢衣店做小零活,掙點微薄的小手工費。多少個夜瀾人靜的時候,我一睡醒來,看見媽媽還在昏暗的煤油燈下訂扣眼,逢腳邊。又有多少個黎明、清晨,父親捕魚、摸蝦一夜未睡?。榱巳胰松钸^得好一點,父母的雙鬢早早地掛上了銀絲。我想,我們要努力學習、努力奮斗,走出老木屋,離開家鄉(xiāng),把父母接到外面去過好一點的生活啊。
可是、可是不等我們實現(xiàn)愿望。84年冬天,一個偶然的不幸,父親就在自己心心念念的老木屋里,永遠、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給我們一家人留下了無盡的傷痛!
記得剛剛恢復高考制度那年,哥哥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大學之夢,放下了在外做手藝收入頗豐的機會,就在我們的老木屋里,在破舊的書桌前,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刻苦復習,連續(xù)兩年考出較好的成績,終于走進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成了我們村子里恢復高考制度后,考取的第一個大學生。
哥哥考上大學,已是4個孩子的爸爸了,大侄女也正好上小學一年級,寫信的時候還說要和她爸爸比賽,看誰考的100分多呢?
那時我正在上高中,也很快面臨高考。可這個時候,不幸的事發(fā)生了,81年夏天,嫂嫂不幸得了癌癥,為了救治嫂嫂,家里用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大筆外債,最痛心的是,82年春季,嫂嫂帶著對親人們的無限眷戀、對兒女們的無限牽掛,離開了人間。
由于嫂嫂查出病情的時候,已經(jīng)到了晚期惡化階段,腹腔內(nèi)的癌細胞全部已經(jīng)擴散,沒做其他任何處理就逢上了。
嫂嫂從長沙回來,生活幾乎不能自理,還有4個小孩需要有人照看,我的母親本來就體弱多病,那時農(nóng)村已經(jīng)實行了連產(chǎn)承包責任制,種植9份責任田的重擔,就落在年近花甲的老父親肩上。
嫂嫂彌留之際,緊緊拉著我的手,淚眼婆娑,一再叮囑我,一定要為她關照好4個小孩子,那時節(jié)、那場景我已經(jīng)說不出任何一句話來,只是一個勁地點著頭。眼淚象斷了線的珠子,一串串地滾落在嫂嫂的手背上。
我想,我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能做了什么呢?但是,家里面臨如此大的困難,我和哥哥就只有倆兄妹,我能秀手旁觀么?我不幫他,誰幫他呀?況且,哥哥的大學很快就要畢業(yè)了,走到這個時候了還能放棄嗎?無論如何,我們也不忍放棄呀!
那晚,就在我的老木屋里,我一夜未眠,作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的決策,那就是放棄高考的機會,回家來幫助父母,照管4個侄兒、侄女,讓哥哥安心完成學業(yè)。
而今4個侄兒、侄女也都已學業(yè)有成,生活在省城、縣城,成家立業(yè)。每逢節(jié)假日總要來家里看我,什么吃的、穿的、用的,帶的,有她們喜歡的,就有我的一份,我的生日年年都是她們?yōu)槲疫^的……
我為當年的學業(yè)舍棄,無怨無悔!并且,我認為,我舍棄的少,得到的多,我非常欣慰地擁有了一份人世間最難得、最珍貴的溫馨真情??!
望著同學們一個個走進高校的大門,我從心底里羨慕、敬佩他們。總想,假若有機會,自己還是想?yún)⒓邮裁纯荚?。對自己的人生有個比較好的交待吧。
于是,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拿出自己的課本來讀讀書。那年,我參加了“中央農(nóng)業(yè)廣播學?!钡谝粚脤W習。在那里,我如饑似渴地學習著,每天的早上4點半鐘,只要小鬧鐘一想,不管怎樣疲勞,我一定堅持聽課,三年下來,18門功課以平均113分、總成績排名全省第三,邵陽市第一的較好成績畢業(yè)。參加中央校部的表彰大會,多次出席省、市的經(jīng)驗交流。我的事跡在《女青年》、《今日女報》、《湖南科技報》、《邵陽日報》等陸續(xù)登載。作為農(nóng)村青年自學成材的典范,編入了縣教育志里。當選為邵陽市第九屆人大代表。
86年冬天,按照省委組織部的統(tǒng)一計劃,我參加了全縣第一批合同制干部的招考,通過幾上幾下的篩選,順利成為干部隊伍中一員。我?guī)资耆缫蝗盏貓猿肿詫W、勤奮寫作,在單位里混成了一個小小的“蘿卜頭”.新聞稿件上稿幾百篇,散文、詩歌也偶爾見于報端。
我如愿走出了農(nóng)村,但我對老木屋卻有著依依不舍的情懷,是老木屋為我遮風擋雨、是老木屋給了我理想的信念、奮斗的動力。我們象一個個長大的小鳥,飛出了一直給予我們生命溫曖的小木屋。
如今農(nóng)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父老鄉(xiāng)親們,都把自己的小木屋變成了紅磚,水泥小洋樓。只剩下我們家的老木屋孤零零地在那兒守候。
遠遠看去,那多像是一位風燭殘年的母親,在倚門守望我們這些兒女們,一年一度節(jié)假日的時候回來看她。二十多年過去了,慢慢地,我們的老木屋的圍墻上已長滿了古騰,石姜,就像媽媽額頭上年輪一樣滄桑!
也許,老木屋的蒼涼和落寞,是我們的遠別、疏遠讓她這樣荒涼!我突然感到格外的心酸和不安。
人的一生,總會舍棄很多無奈的東西。我們可以舍棄穿舊的衣服、穿爛的鞋子,但我們始終不愿、也不會舍棄自己的老木屋。
因為老木屋是我們心中的根,這么多年來,不管我們?nèi)嗽谀膬浩?。老木屋就是我的感情寄托、心靈家園!是一根栓著我們,那只高高飄飛風箏的長線的大樁。是我終身難以割舍的深深淺淺的記憶。
我想,我們要好好的、從新裝扮自己的老木屋,幫著像媽媽一樣的老木屋,找回當年俊俏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