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而今已到中年,他還是自稱少年。他知道自己在復雜的生活面前一直還停留在少年的心智上,同時也希望自己永遠有少年的感官和情懷。
——題記
一
過去少年一直以為,只有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才會眷戀鄉(xiāng)土,囚禁于家園的人總是無一例外地憧憬遠方。
在長江北岸那個偃臥在蛟子河畔的小村莊里,少年在一個貧困荒謬的年代里成就了他的憂郁和羞澀。少年很少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一樣,去捕蟬,抓青蛙,追兔子,釣魚,掃樹葉,尋野菜。他在更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坐在他家的后院里,捧著一本書,孤獨而忘情地讀;合上書本以后,早熟的少年常常像成人一樣沉默寡言,滿腹心事。
少年的父親是一個鄉(xiāng)村裁縫,但是后來被逼進了合作社,餓得兩眼發(fā)黑,跑了回來,當了農(nóng)夫??蓱z他一輩子沒有做過那些粗重的體力活,他的喘息和汗?jié)n常常尖銳地刺痛少年的心。少年的母親有嚴重的眼疾,后來竟至雙目失明了。少年家大口闊,生計艱難,多年以來,他家的茅屋一直是歪斜的,他的父親請人挖來一根歪脖子樹,作為牮桿撐著房子以免倒塌,那牮桿極像是一個人弓著腰使足了力氣,扶大廈之將傾的樣子。他們家煮飯時常常加入很多野菜,讓人難以下咽。少年的衣服是小哥穿過了的,小哥的衣服又是大哥穿過了的,他們長大了,穿不了了,就讓少年“撿舊”,但是這些衣服少年穿起來又太大了,空空蕩蕩的,一點都不暖和。少年讀中學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的演出隊,要登臺演節(jié)目了,少年的衣著讓他很為難——他的棉襖袖子太長,平時要卷著,手才能露出來,少年覺得在臺上卷著袖子是不雅觀的,就放了下來,這樣就把他的手全都遮住了。他上臺的時候迎來一陣哄笑。同學們以為他是害怕,把身子都縮進衣服里面去了。冬天的時候,少年的腳后跟無一例外地是要被凍破的,走路一顛一顛的,多少年他都是這樣一直顛進春天的。
二
不過少年有著清純的面容、泥土純樸芬芳的品質(zhì)和善感的心靈。他默默地陪伴著父輩們?nèi)f古如斯的沉默,彎曲如犁的脊背,姐妹們的憂傷和希望,天空中孤獨的大雁,土地沉重的呼吸,荊條編織的籬笆墻,以及在一些風晨雨夕里,河邊跳石周圍濃重的魚腥味,整條河流隱秘而輕微的嘆息。他熱愛抱成一團的茅草屋,屋檐下團結(jié)著的鳥巢,屋頂上紛披如發(fā)的旅生野草,河塘和樹林里鋪天蓋地的蛙聲和蟬鳴,禾場上沉默的石碾,耕夫悠長的口哨,打石硪時壯漢們怒吼般的歌聲,在夏夜的柳絳里翻飛不息的螢火,還有與粗礪的牛哞一起升起的,那些潮濕的麥秸豆梗醞釀的灰白色煙霧。
五月的原野上,少年有時也把心事摞在一邊,和幾個小伙伴們趁著暖風,忘情地尋花斗草。九斤蔸是男孩子的,太陽草是女孩子的。女孩子把太陽草拔出來,那是一種棱角分明的四方體的綠色長莖,兩個女孩用她們靈巧纖細的手指把太陽草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撕開來,撕著撕著就撕成了一個圓,她們就說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如果不小心撕斷了,就說明天可能是陰天,甚至還會下雨了——那是一種類似占卜的游戲。男孩子把九斤蔸拔起來,把兩蔸草交叉絞在一起拔河,那種草韌性十足,任你怎么拉拽,總是不斷。少年骨植輕盈,掌心溫軟如女子,他的手常常要被九斤蔸劃傷,但是他總是倔強地屢敗屢戰(zhàn),直到夕陽西下,在母親蒼涼的呼喚聲里,帶著滿額頭汗水凝結(jié)成的白色鹽粒,帶著滿身的灰土,用疲軟的雙腿劃著黃昏的霧靄歸來。豌豆花開的時候,少年和他的姐妹們?nèi)ふ乙环N酷似人的耳朵的嫩綠葉子,他聽他的姐姐說那些葉子能聽見人的聲音,能在冥冥中幫助人達成他的愿望。少年細心地尋找,終于找到了,就一陣狂喜,摘下它來,等身邊沒人的時候,柔聲地告訴它自己心愛女孩的名字,那個名字少年一直羞于在人前說出。少年的房前屋后都有很多尚未砍伐完的蘆葦,少年常常用蘆葦做成蘆笛,嗚嗚地吹,希望那個心愛的女孩能夠聽到,他始終不知道她聽到?jīng)]有,不知道她是否明白這曲子是為她吹的。他只知道,他身邊的狗尾草倒像受到了感召似的,激動地搖曳不已。
少年的家鄉(xiāng)處在一塊很大很大的沖積平原上,沖積平原上全是沙土。鄉(xiāng)村的沙土路是很有特點的,平坦,干凈,兩邊種著樹,而且道路總是依傍著溝渠,因此特別陰涼。沙土路曲折狹長,一眼看不了多遠,就像一個村童在村寨里亂奔亂竄,幾步就跑得不見影子了。特別難忘的是在雨后,沙土路很快就干了,赤腳走在路上,異常舒服。沙土田里則種滿了棉花,水稻,小麥,油菜,黃豆,芝麻,甘蔗,花生,還有各種瓜果蔬菜。這些莊稼混合成了一種特有的鄉(xiāng)土氣味。少年對棉花很好奇,它們長到一米多高的時候就開花了,有白色的,粉紅色的,淡紫色的?;浜笥纸Y(jié)了棉桃,棉桃炸開了,雪白的棉花就綻放了出來。少年很驚訝,想這棉花是很稀罕的植物,它居然開兩次花,它的果實竟然就是花朵!還有芝麻的花,它的尾部是甜的,少年經(jīng)常把花摘下來,用舌尖舔一舔它的甜。大片大片的小麥是整日在風中舞蹈著的,它們起伏著,扭曲著,一如少年隱秘而激蕩的愿望。
三
石首江北那片廣大的土地過去都是長江的灘涂,是云夢大澤最后的一片遺存,是水草叢生的沼澤濕地。在綿長的歲月里,在這塊闊大的洲灘草地上,只有很少的幾塊高地上有人居住。后來長江干堤內(nèi)又筑了很長的支堤,形成了一個特大的垸子。圍挽成這么一個大垸子,是為了開荒造田。上個世紀50年代,國家組織移民,這里就來了很多湖南人,公安人,在不遠的一個農(nóng)場里,還來了很多河南人。移民們來到這里,觸目皆是蒼蒼蒹葭,他們把蘆葦砍掉,把沼澤填平,種上莊稼,放牧牛羊。這些人從不同的地方來,帶來了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習俗,在一些節(jié)日里,他們的廚房里飄出的竟是不同的香味。他們叫孩子唱的童謠也各不相同。少年的父母是從公安移民過來的,少年小時候念“月亮巴,跟我走,一走走到黃金口,你砍肉,我打酒,吃了我們交朋友”的時候,還不知道黃金口是公安縣的一個小鎮(zhèn)。湖南的小朋友則念的是“月亮巴巴,狗咬嗲嗲”。到如今移民們的文化都融合了,移民的子孫們都認同了這個新的家園。少年在這樣的移民村里長大,他看到過很多新奇的事物。在泥壘的灶堂上,一年后居然長出了蘆葦;下雨以后,居然有魚擱淺到了田壟上;豬槽里的米糠,居然被野山羊吃掉了。
少年曾經(jīng)幼稚而自大地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看世界地圖,認為中國在世界的正中,要不怎么會叫中國呢?湖北又在中國的中部。他的家位于勝利大隊第五生產(chǎn)隊,而勝利大隊剛好有九個生產(chǎn)隊,左右各四個,他的家又在五隊的正中;少年在家里又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是處在中間的位置。一段時間,他為此既困惑驚訝,又躊躇滿志。年齡稍長,少年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其實是偏居一隅的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村落,村子甚至沒有歷史,村莊的每一頁歷史上都只是種植著蘆葦。村莊沒有出土文物,沒有名勝古跡,沒有名山大川,少年感到非常失望。外面的世界如此誘人地在召喚著他,村子再也留不住少年的心了。少年的心事在遠方,少年的心事比遠方的遠更遠。少年眺望遠方的目光雖然是怯生生的,卻總是難以收回。
四
少年終于沒有走出多遠。他后來在長江南岸的縣城里安家落戶了。少年讀了一些儒家的書,從小就想要立德立言立功的。少年有一個羞于啟齒的“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所以一直很求上進,一直當學生干部,而且在讀中師的時候在學生中第一個入了黨。弱冠之年的他可能是憑借這個黨票和作文成績,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分配在了縣教育局,兩個月后又被調(diào)入縣文辦。少年是在一個荒蕪的年代里長大成人的,那個時代一直無書可讀,少年參加工作的時候,正好是中國覺醒的八十年代,相對解禁后的出版業(yè)空前繁榮,一些全新的文學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書籍從外面的世界介紹了進來,少年如饑似渴地讀啊讀,越讀越把自己讀成了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越讀越覺得書里的真善美與現(xiàn)實中的假丑惡反差太大,于是越讀越叛逆,越讀越異端。少年還只是個辦事員,就想去兼濟天下了,他不遵守官場的潛規(guī)則,做了很多蠢事。他因為和這個社會意見嚴重不合,就干脆扎進文學中去了。隨后石首撤縣建市,《石首報》應運而生,少年因為在外面的報刊上發(fā)表過一些詩歌散文,被招進去當了副刊編輯。少年從副刊編輯一直做到總編輯,從四開四版的周一刊做到對開的日報,從報紙創(chuàng)刊一直干到被迫??瑥那嗄旮傻搅酥心?。他總想以自己的微弱之聲發(fā)出良知的呼喊,總想對環(huán)境污染、資源掠奪、公平喪失的現(xiàn)狀作出正義的警示,因此活得別扭。少年的寫作沒有間斷,但是也卻出了問題。他的目光總是投放在卡夫卡、里爾克、普魯斯特、博爾赫斯以及加繆、??聜兩砩?,老是談論《百年孤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什么的,他基本上是“生活在別處”。他的寫作遠離了自己當下的境遇,凌空蹈虛,好大喜功,總想表現(xiàn)一些驚人的命題,總想作出一些偉大的結(jié)論,總覺得應該寫出一部不朽的作品。但是少年才力不逮,靈性不夠,有一種半生荒廢,一事無成的感覺。
少年對撲面而來的鄉(xiāng)土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他不知道,他的根是在石首,就像莫里亞克的吉倫特縣的葡萄酒產(chǎn)地,汪曾琪的高郵與韓少功的馬橋。直到他的一個研究三袁的老師一天從鄰縣跑來,問他曾可前的事跡,他竟然一無所知。老師說:“曾可前是你們石首人,是公安派的重要人物,你作為石首的一個讀書人,一個寫作者,居然沒聽說過?”少年一臉赧顏,才開始閱讀鄉(xiāng)邦文獻。再后來,報社撤銷,少年進了文聯(lián),從忙碌不堪中一下子投閑置散,開始很不適應,隨后少年調(diào)整了,他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變成了兩條:讀書,走路。他開始發(fā)現(xiàn),這塊古老的土地,這座年輕的城市,其實有很豐富的內(nèi)涵,讓他受用不盡。他便一頭撲進了鄉(xiāng)土。
五
他首先被幾座淺山吸引——石首的山是非常有特點的。清人解釋石首之名的由來,說是“荊州二百四十里,賴有中流砥柱,故名石首”。長江出了三峽,浩浩蕩蕩,一路坦途,只是到了石首才始有山石聳立,這不是很神奇嗎?這是長江中游的唯一山城啊。石首山和繡林山,臨江而立,外壁有一磯頭遠遠地地伸入江中,山腳下的江水中,萬石雜峙,驚濤駭浪劇烈地頂沖過來,水石激蕩,那種氣勢,該是何等壯觀。歷代文人來到這里,總要被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或詩或文,詠記不休。公安派的領(lǐng)袖人物袁中道也曾親臨石上,著文說:“遂走磯上,各據(jù)一石而坐,靜聽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細睇之,或形如鐘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笨上У氖牵谀莻€非理性的年代,石首的幾座山和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共和國一起,都遭遇了厄運。石首山已經(jīng)完全炸平,萬石灣已經(jīng)不見蹤影。位于繡林山與石首山之間的望夫石也早已炸碎,孫夫人的金蓮腳印再也無法尋覓。還有楚望山麓的八仙洞,深數(shù)丈,洞口有石頭生成的棋枰,楚河漢界,清明如畫,這種天造地設(shè)的景觀,該是多么的珍貴。“殘局封巖草,飛泉落石根”,詩人曾經(jīng)如此吟詠,而今也已經(jīng)不復存在。繡林山南麓的鼎湖也已經(jīng)填平,湖上的照影橋自然被毀。少年讀到這些,萬千感慨,曾一次次執(zhí)拗地去尋訪古繡林。事實上他什么也沒有找到,連石首對岸曾經(jīng)旌旗蔽野、漁歌唱晚的劉郎浦也因為江流改道,無法確定在哪里了。芳名遠播的繡林十景已經(jīng)走進了歷史。所幸的是,龍蓋山繡林山筆架山還沒有炸完,馬鞍山還有一截,而今山上都是松柏蔥蘢,算得是小城的幽靜所在。
古老的桃花山也激起了少年無限的向往。從塔市驛到石華堰,他跑了一遍又一遍。他相信范蠡和西施真的就隱居在這里了的,那滿山遍野的桃花就是依照西施的容顏開放的,那青青翠竹就是按照范蠡卓然不俗的姿態(tài)挺立于世的。桃花山人的語言很少和外地人交融,因此非常獨特,他疑心那就是當年楚國人的語言。他們把一塊塊鏡子掛在各自的門楣上,說是鬼怪看到自己的樣子,就會嚇跑了,這種沾染了一點巫氣的習俗,也明顯來自楚文化。那么多的道士,那么多唱跳三鼓的歌者,他們都有著相同的根源。
在石首境內(nèi)還有東升的花果山、列貨山、鳳山、牛山和團山的六虎山,都是很精致玲瓏的山,少年都一一踏勘,民俗風情,歷史人文,都細細查考過的。
六
走馬嶺是另一個傳奇。少年常常要徒步走去。
這5000年前的古城墻看起來只是幾堆互不相連的嶺子,到處長滿了荊棘茅草之類的植物,城里是一片又一片墳地,和我們城里的南岳山公園有點類似。這古城發(fā)現(xiàn)以后,唯一的變化就是在村口立了一塊碑,基本上沒有什么游客。游客來了,也有可能會感到十分茫然的,因為那實在看不出什么了。不過我們要知道,5000年的時間,可以毀掉多少東西啊,很多燦爛的文明都漫漶不清了,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是走馬嶺保存了下來,盡管那城墻變成了幾個土堆,盡管護城河就是低洼一點的稻田,但是這多么不容易啊;5000年,是個很值得驕傲的時間,但正是因為它太久遠了,人類在那時候還不能創(chuàng)造更精美的文化,只能用泥土砌城墻,只能用石頭做工具,做武器。我們知道古老本身是不寶貴的,因為我們腳下的哪塊泥土都是古老的,都是隨著宇宙一起誕生的。但是古老的文化是寶貴的,那些被村人當作亂墳崗的古城墻其實是寶貴的,那些依稀可辨的護城河是寶貴的,那些地里出土的石斧石鉞是寶貴的,因為它們是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文化,這些現(xiàn)在看起來非常粗淺的文化在當時可是最先進的文化;這些文化讓我們現(xiàn)代人知道了而今的生活所從何來,讓我們無限親切地懷想那悠遠的歲月,就像是回到了童年的家園。站在這樣一個古文化遺址上,我們不僅會向歷史遙望,還會向未來遙望,我們不僅會追問我們是從哪里來的,還會思考我們究竟要到哪里去。
在走馬嶺,少年流連不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里尚未開發(fā),民風淳樸,有一種人情美在里頭。少年口渴了,肚子餓了,都有村人熱情相助,給錢都不肯要。這些古道熱腸、寧靜和美的農(nóng)人與這個荒涼而曾經(jīng)非常輝煌的古城相依為命,似乎有某種神秘的關(guān)聯(lián)。
七
近年來少年旅行的腳步不曾停歇。他幾乎徒步走遍了石首的山山水水。天鵝洲是他重點要造訪的地方。作為長江故道,天鵝洲像是一個隱喻。一江濁水向東流,但天鵝洲從這個渾黃的隊列里憤然出走,留了下來,成就了一方清麗的凈土。而今,舟楫早已廢棄于草灘,濤聲成為久遠的記憶,但卻有百鳥啁啾不休,勝似漁舟唱晚;有真理般的植物,講述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天鵝洲就像是母親長江失落在這里的一顆靈魂。那無邊的草場,仿佛在無聲地召喚:于是江豚一躍,做了它靜水中的隱士;麋鹿遠道而來,重新成為神祗。這個“四不像”,其實是都有點像,所以它是所有動物的代表,是大自然特有的精靈,是云夢大澤野性的再生再植。
少年柔聲吟誦著:天鵝洲是大地最溫柔的部位——飄帶似的河流,纏繞在它的周圍,到處是潮濕的軟泥,到處是旅生的野草和蘆葦,它們長發(fā)飄飄,纖細的腰肢在風中靈動,在草際水湄,成群的白鷺上下翻飛;天鵝洲是大地最隱密的部位——這里陰涼,敏感,云煙彌漫,飛禽沒有巢窠,眠宿于巨型的草團,這里沒有嘈雜的麥克風,沒有播上種子,未見梨溝,卻在荒蕪中永遠青蔥,擠擠插插的野生水楊,一如膽怯羞澀的姐妹,它們緊閉的青春,只經(jīng)歷過清風明月的撫慰。
八
少年的朋友們大都走到遠方的世界里去了。少年留在了這里。鄉(xiāng)土撲面而來,現(xiàn)在少年已經(jīng)不再像當年那樣憧憬遠方,他在鄉(xiāng)土上樂此不疲地走著,歌唱著,少年擁抱著他的鄉(xiāng)土,深刻地眷戀著他的鄉(xiāng)土。他就像一顆被拋向天空的種子,隨風飄搖了多年,現(xiàn)在又再次落入了鄉(xiāng)土,他希望自己在這片鄉(xiāng)土上再次生根發(fā)芽,長出不老的綠色。
——題記
一
過去少年一直以為,只有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才會眷戀鄉(xiāng)土,囚禁于家園的人總是無一例外地憧憬遠方。
在長江北岸那個偃臥在蛟子河畔的小村莊里,少年在一個貧困荒謬的年代里成就了他的憂郁和羞澀。少年很少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一樣,去捕蟬,抓青蛙,追兔子,釣魚,掃樹葉,尋野菜。他在更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坐在他家的后院里,捧著一本書,孤獨而忘情地讀;合上書本以后,早熟的少年常常像成人一樣沉默寡言,滿腹心事。
少年的父親是一個鄉(xiāng)村裁縫,但是后來被逼進了合作社,餓得兩眼發(fā)黑,跑了回來,當了農(nóng)夫??蓱z他一輩子沒有做過那些粗重的體力活,他的喘息和汗?jié)n常常尖銳地刺痛少年的心。少年的母親有嚴重的眼疾,后來竟至雙目失明了。少年家大口闊,生計艱難,多年以來,他家的茅屋一直是歪斜的,他的父親請人挖來一根歪脖子樹,作為牮桿撐著房子以免倒塌,那牮桿極像是一個人弓著腰使足了力氣,扶大廈之將傾的樣子。他們家煮飯時常常加入很多野菜,讓人難以下咽。少年的衣服是小哥穿過了的,小哥的衣服又是大哥穿過了的,他們長大了,穿不了了,就讓少年“撿舊”,但是這些衣服少年穿起來又太大了,空空蕩蕩的,一點都不暖和。少年讀中學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的演出隊,要登臺演節(jié)目了,少年的衣著讓他很為難——他的棉襖袖子太長,平時要卷著,手才能露出來,少年覺得在臺上卷著袖子是不雅觀的,就放了下來,這樣就把他的手全都遮住了。他上臺的時候迎來一陣哄笑。同學們以為他是害怕,把身子都縮進衣服里面去了。冬天的時候,少年的腳后跟無一例外地是要被凍破的,走路一顛一顛的,多少年他都是這樣一直顛進春天的。
二
不過少年有著清純的面容、泥土純樸芬芳的品質(zhì)和善感的心靈。他默默地陪伴著父輩們?nèi)f古如斯的沉默,彎曲如犁的脊背,姐妹們的憂傷和希望,天空中孤獨的大雁,土地沉重的呼吸,荊條編織的籬笆墻,以及在一些風晨雨夕里,河邊跳石周圍濃重的魚腥味,整條河流隱秘而輕微的嘆息。他熱愛抱成一團的茅草屋,屋檐下團結(jié)著的鳥巢,屋頂上紛披如發(fā)的旅生野草,河塘和樹林里鋪天蓋地的蛙聲和蟬鳴,禾場上沉默的石碾,耕夫悠長的口哨,打石硪時壯漢們怒吼般的歌聲,在夏夜的柳絳里翻飛不息的螢火,還有與粗礪的牛哞一起升起的,那些潮濕的麥秸豆梗醞釀的灰白色煙霧。
五月的原野上,少年有時也把心事摞在一邊,和幾個小伙伴們趁著暖風,忘情地尋花斗草。九斤蔸是男孩子的,太陽草是女孩子的。女孩子把太陽草拔出來,那是一種棱角分明的四方體的綠色長莖,兩個女孩用她們靈巧纖細的手指把太陽草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撕開來,撕著撕著就撕成了一個圓,她們就說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如果不小心撕斷了,就說明天可能是陰天,甚至還會下雨了——那是一種類似占卜的游戲。男孩子把九斤蔸拔起來,把兩蔸草交叉絞在一起拔河,那種草韌性十足,任你怎么拉拽,總是不斷。少年骨植輕盈,掌心溫軟如女子,他的手常常要被九斤蔸劃傷,但是他總是倔強地屢敗屢戰(zhàn),直到夕陽西下,在母親蒼涼的呼喚聲里,帶著滿額頭汗水凝結(jié)成的白色鹽粒,帶著滿身的灰土,用疲軟的雙腿劃著黃昏的霧靄歸來。豌豆花開的時候,少年和他的姐妹們?nèi)ふ乙环N酷似人的耳朵的嫩綠葉子,他聽他的姐姐說那些葉子能聽見人的聲音,能在冥冥中幫助人達成他的愿望。少年細心地尋找,終于找到了,就一陣狂喜,摘下它來,等身邊沒人的時候,柔聲地告訴它自己心愛女孩的名字,那個名字少年一直羞于在人前說出。少年的房前屋后都有很多尚未砍伐完的蘆葦,少年常常用蘆葦做成蘆笛,嗚嗚地吹,希望那個心愛的女孩能夠聽到,他始終不知道她聽到?jīng)]有,不知道她是否明白這曲子是為她吹的。他只知道,他身邊的狗尾草倒像受到了感召似的,激動地搖曳不已。
少年的家鄉(xiāng)處在一塊很大很大的沖積平原上,沖積平原上全是沙土。鄉(xiāng)村的沙土路是很有特點的,平坦,干凈,兩邊種著樹,而且道路總是依傍著溝渠,因此特別陰涼。沙土路曲折狹長,一眼看不了多遠,就像一個村童在村寨里亂奔亂竄,幾步就跑得不見影子了。特別難忘的是在雨后,沙土路很快就干了,赤腳走在路上,異常舒服。沙土田里則種滿了棉花,水稻,小麥,油菜,黃豆,芝麻,甘蔗,花生,還有各種瓜果蔬菜。這些莊稼混合成了一種特有的鄉(xiāng)土氣味。少年對棉花很好奇,它們長到一米多高的時候就開花了,有白色的,粉紅色的,淡紫色的?;浜笥纸Y(jié)了棉桃,棉桃炸開了,雪白的棉花就綻放了出來。少年很驚訝,想這棉花是很稀罕的植物,它居然開兩次花,它的果實竟然就是花朵!還有芝麻的花,它的尾部是甜的,少年經(jīng)常把花摘下來,用舌尖舔一舔它的甜。大片大片的小麥是整日在風中舞蹈著的,它們起伏著,扭曲著,一如少年隱秘而激蕩的愿望。
三
石首江北那片廣大的土地過去都是長江的灘涂,是云夢大澤最后的一片遺存,是水草叢生的沼澤濕地。在綿長的歲月里,在這塊闊大的洲灘草地上,只有很少的幾塊高地上有人居住。后來長江干堤內(nèi)又筑了很長的支堤,形成了一個特大的垸子。圍挽成這么一個大垸子,是為了開荒造田。上個世紀50年代,國家組織移民,這里就來了很多湖南人,公安人,在不遠的一個農(nóng)場里,還來了很多河南人。移民們來到這里,觸目皆是蒼蒼蒹葭,他們把蘆葦砍掉,把沼澤填平,種上莊稼,放牧牛羊。這些人從不同的地方來,帶來了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習俗,在一些節(jié)日里,他們的廚房里飄出的竟是不同的香味。他們叫孩子唱的童謠也各不相同。少年的父母是從公安移民過來的,少年小時候念“月亮巴,跟我走,一走走到黃金口,你砍肉,我打酒,吃了我們交朋友”的時候,還不知道黃金口是公安縣的一個小鎮(zhèn)。湖南的小朋友則念的是“月亮巴巴,狗咬嗲嗲”。到如今移民們的文化都融合了,移民的子孫們都認同了這個新的家園。少年在這樣的移民村里長大,他看到過很多新奇的事物。在泥壘的灶堂上,一年后居然長出了蘆葦;下雨以后,居然有魚擱淺到了田壟上;豬槽里的米糠,居然被野山羊吃掉了。
少年曾經(jīng)幼稚而自大地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看世界地圖,認為中國在世界的正中,要不怎么會叫中國呢?湖北又在中國的中部。他的家位于勝利大隊第五生產(chǎn)隊,而勝利大隊剛好有九個生產(chǎn)隊,左右各四個,他的家又在五隊的正中;少年在家里又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是處在中間的位置。一段時間,他為此既困惑驚訝,又躊躇滿志。年齡稍長,少年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其實是偏居一隅的一個寂寂無名的小村落,村子甚至沒有歷史,村莊的每一頁歷史上都只是種植著蘆葦。村莊沒有出土文物,沒有名勝古跡,沒有名山大川,少年感到非常失望。外面的世界如此誘人地在召喚著他,村子再也留不住少年的心了。少年的心事在遠方,少年的心事比遠方的遠更遠。少年眺望遠方的目光雖然是怯生生的,卻總是難以收回。
四
少年終于沒有走出多遠。他后來在長江南岸的縣城里安家落戶了。少年讀了一些儒家的書,從小就想要立德立言立功的。少年有一個羞于啟齒的“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所以一直很求上進,一直當學生干部,而且在讀中師的時候在學生中第一個入了黨。弱冠之年的他可能是憑借這個黨票和作文成績,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分配在了縣教育局,兩個月后又被調(diào)入縣文辦。少年是在一個荒蕪的年代里長大成人的,那個時代一直無書可讀,少年參加工作的時候,正好是中國覺醒的八十年代,相對解禁后的出版業(yè)空前繁榮,一些全新的文學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方面的書籍從外面的世界介紹了進來,少年如饑似渴地讀啊讀,越讀越把自己讀成了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越讀越覺得書里的真善美與現(xiàn)實中的假丑惡反差太大,于是越讀越叛逆,越讀越異端。少年還只是個辦事員,就想去兼濟天下了,他不遵守官場的潛規(guī)則,做了很多蠢事。他因為和這個社會意見嚴重不合,就干脆扎進文學中去了。隨后石首撤縣建市,《石首報》應運而生,少年因為在外面的報刊上發(fā)表過一些詩歌散文,被招進去當了副刊編輯。少年從副刊編輯一直做到總編輯,從四開四版的周一刊做到對開的日報,從報紙創(chuàng)刊一直干到被迫??瑥那嗄旮傻搅酥心?。他總想以自己的微弱之聲發(fā)出良知的呼喊,總想對環(huán)境污染、資源掠奪、公平喪失的現(xiàn)狀作出正義的警示,因此活得別扭。少年的寫作沒有間斷,但是也卻出了問題。他的目光總是投放在卡夫卡、里爾克、普魯斯特、博爾赫斯以及加繆、??聜兩砩?,老是談論《百年孤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什么的,他基本上是“生活在別處”。他的寫作遠離了自己當下的境遇,凌空蹈虛,好大喜功,總想表現(xiàn)一些驚人的命題,總想作出一些偉大的結(jié)論,總覺得應該寫出一部不朽的作品。但是少年才力不逮,靈性不夠,有一種半生荒廢,一事無成的感覺。
少年對撲面而來的鄉(xiāng)土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他不知道,他的根是在石首,就像莫里亞克的吉倫特縣的葡萄酒產(chǎn)地,汪曾琪的高郵與韓少功的馬橋。直到他的一個研究三袁的老師一天從鄰縣跑來,問他曾可前的事跡,他竟然一無所知。老師說:“曾可前是你們石首人,是公安派的重要人物,你作為石首的一個讀書人,一個寫作者,居然沒聽說過?”少年一臉赧顏,才開始閱讀鄉(xiāng)邦文獻。再后來,報社撤銷,少年進了文聯(lián),從忙碌不堪中一下子投閑置散,開始很不適應,隨后少年調(diào)整了,他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變成了兩條:讀書,走路。他開始發(fā)現(xiàn),這塊古老的土地,這座年輕的城市,其實有很豐富的內(nèi)涵,讓他受用不盡。他便一頭撲進了鄉(xiāng)土。
五
他首先被幾座淺山吸引——石首的山是非常有特點的。清人解釋石首之名的由來,說是“荊州二百四十里,賴有中流砥柱,故名石首”。長江出了三峽,浩浩蕩蕩,一路坦途,只是到了石首才始有山石聳立,這不是很神奇嗎?這是長江中游的唯一山城啊。石首山和繡林山,臨江而立,外壁有一磯頭遠遠地地伸入江中,山腳下的江水中,萬石雜峙,驚濤駭浪劇烈地頂沖過來,水石激蕩,那種氣勢,該是何等壯觀。歷代文人來到這里,總要被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或詩或文,詠記不休。公安派的領(lǐng)袖人物袁中道也曾親臨石上,著文說:“遂走磯上,各據(jù)一石而坐,靜聽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細睇之,或形如鐘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笨上У氖牵谀莻€非理性的年代,石首的幾座山和我們的人民和我們的共和國一起,都遭遇了厄運。石首山已經(jīng)完全炸平,萬石灣已經(jīng)不見蹤影。位于繡林山與石首山之間的望夫石也早已炸碎,孫夫人的金蓮腳印再也無法尋覓。還有楚望山麓的八仙洞,深數(shù)丈,洞口有石頭生成的棋枰,楚河漢界,清明如畫,這種天造地設(shè)的景觀,該是多么的珍貴。“殘局封巖草,飛泉落石根”,詩人曾經(jīng)如此吟詠,而今也已經(jīng)不復存在。繡林山南麓的鼎湖也已經(jīng)填平,湖上的照影橋自然被毀。少年讀到這些,萬千感慨,曾一次次執(zhí)拗地去尋訪古繡林。事實上他什么也沒有找到,連石首對岸曾經(jīng)旌旗蔽野、漁歌唱晚的劉郎浦也因為江流改道,無法確定在哪里了。芳名遠播的繡林十景已經(jīng)走進了歷史。所幸的是,龍蓋山繡林山筆架山還沒有炸完,馬鞍山還有一截,而今山上都是松柏蔥蘢,算得是小城的幽靜所在。
古老的桃花山也激起了少年無限的向往。從塔市驛到石華堰,他跑了一遍又一遍。他相信范蠡和西施真的就隱居在這里了的,那滿山遍野的桃花就是依照西施的容顏開放的,那青青翠竹就是按照范蠡卓然不俗的姿態(tài)挺立于世的。桃花山人的語言很少和外地人交融,因此非常獨特,他疑心那就是當年楚國人的語言。他們把一塊塊鏡子掛在各自的門楣上,說是鬼怪看到自己的樣子,就會嚇跑了,這種沾染了一點巫氣的習俗,也明顯來自楚文化。那么多的道士,那么多唱跳三鼓的歌者,他們都有著相同的根源。
在石首境內(nèi)還有東升的花果山、列貨山、鳳山、牛山和團山的六虎山,都是很精致玲瓏的山,少年都一一踏勘,民俗風情,歷史人文,都細細查考過的。
六
走馬嶺是另一個傳奇。少年常常要徒步走去。
這5000年前的古城墻看起來只是幾堆互不相連的嶺子,到處長滿了荊棘茅草之類的植物,城里是一片又一片墳地,和我們城里的南岳山公園有點類似。這古城發(fā)現(xiàn)以后,唯一的變化就是在村口立了一塊碑,基本上沒有什么游客。游客來了,也有可能會感到十分茫然的,因為那實在看不出什么了。不過我們要知道,5000年的時間,可以毀掉多少東西啊,很多燦爛的文明都漫漶不清了,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是走馬嶺保存了下來,盡管那城墻變成了幾個土堆,盡管護城河就是低洼一點的稻田,但是這多么不容易啊;5000年,是個很值得驕傲的時間,但正是因為它太久遠了,人類在那時候還不能創(chuàng)造更精美的文化,只能用泥土砌城墻,只能用石頭做工具,做武器。我們知道古老本身是不寶貴的,因為我們腳下的哪塊泥土都是古老的,都是隨著宇宙一起誕生的。但是古老的文化是寶貴的,那些被村人當作亂墳崗的古城墻其實是寶貴的,那些依稀可辨的護城河是寶貴的,那些地里出土的石斧石鉞是寶貴的,因為它們是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文化,這些現(xiàn)在看起來非常粗淺的文化在當時可是最先進的文化;這些文化讓我們現(xiàn)代人知道了而今的生活所從何來,讓我們無限親切地懷想那悠遠的歲月,就像是回到了童年的家園。站在這樣一個古文化遺址上,我們不僅會向歷史遙望,還會向未來遙望,我們不僅會追問我們是從哪里來的,還會思考我們究竟要到哪里去。
在走馬嶺,少年流連不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里尚未開發(fā),民風淳樸,有一種人情美在里頭。少年口渴了,肚子餓了,都有村人熱情相助,給錢都不肯要。這些古道熱腸、寧靜和美的農(nóng)人與這個荒涼而曾經(jīng)非常輝煌的古城相依為命,似乎有某種神秘的關(guān)聯(lián)。
七
近年來少年旅行的腳步不曾停歇。他幾乎徒步走遍了石首的山山水水。天鵝洲是他重點要造訪的地方。作為長江故道,天鵝洲像是一個隱喻。一江濁水向東流,但天鵝洲從這個渾黃的隊列里憤然出走,留了下來,成就了一方清麗的凈土。而今,舟楫早已廢棄于草灘,濤聲成為久遠的記憶,但卻有百鳥啁啾不休,勝似漁舟唱晚;有真理般的植物,講述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天鵝洲就像是母親長江失落在這里的一顆靈魂。那無邊的草場,仿佛在無聲地召喚:于是江豚一躍,做了它靜水中的隱士;麋鹿遠道而來,重新成為神祗。這個“四不像”,其實是都有點像,所以它是所有動物的代表,是大自然特有的精靈,是云夢大澤野性的再生再植。
少年柔聲吟誦著:天鵝洲是大地最溫柔的部位——飄帶似的河流,纏繞在它的周圍,到處是潮濕的軟泥,到處是旅生的野草和蘆葦,它們長發(fā)飄飄,纖細的腰肢在風中靈動,在草際水湄,成群的白鷺上下翻飛;天鵝洲是大地最隱密的部位——這里陰涼,敏感,云煙彌漫,飛禽沒有巢窠,眠宿于巨型的草團,這里沒有嘈雜的麥克風,沒有播上種子,未見梨溝,卻在荒蕪中永遠青蔥,擠擠插插的野生水楊,一如膽怯羞澀的姐妹,它們緊閉的青春,只經(jīng)歷過清風明月的撫慰。
八
少年的朋友們大都走到遠方的世界里去了。少年留在了這里。鄉(xiāng)土撲面而來,現(xiàn)在少年已經(jīng)不再像當年那樣憧憬遠方,他在鄉(xiāng)土上樂此不疲地走著,歌唱著,少年擁抱著他的鄉(xiāng)土,深刻地眷戀著他的鄉(xiāng)土。他就像一顆被拋向天空的種子,隨風飄搖了多年,現(xiàn)在又再次落入了鄉(xiāng)土,他希望自己在這片鄉(xiāng)土上再次生根發(fā)芽,長出不老的綠色。
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
陌上,煙涼。荼靡了幾季時光。搖晃的流年,輕擺的時鐘,不知道歲月的流逝。我拽著歲月的衣角,在燈下游走,忽然轉(zhuǎn)身,看不清了自己。那些人,慢慢消失了;緣盡,緣走,一切都已經(jīng)不能再回頭!一段空了心的歲月。這座心的空城已被流年浸染,回不回頭都已無岸。。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文檔下載網(wǎng)址鏈接:
推薦度: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上一篇:撲面而來的鄉(xiāng)土氣息
下一篇:白首相依,雪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