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很多時候都是由典故而來,背后可能會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guān)于成語小故事,方便大家學習。
成語小故事1
寄人籬下
“寄人籬下”寄:依附,依靠?;h:籬笆。寄居在人家籬笆下面,用來比喻那些依附別人、不能自立的人。
這則成語出自《南齊書·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南齊時的讀書人張融,生性怪僻,行為舉止奇特。此人五短身材,面貌丑陋,然而精神煥發(fā),走起路來昂首挺胸,目空一切。
還沒有當上皇帝的蕭道成對張融的才學和品格非常欣賞,和他成了好朋友。他認為張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后來,蕭道成建立了南齊政權(quán),仍常常與張融就文學藝術(shù)方面的問題加以討論。
一次,蕭道成又與張融討論起書法問題。蕭道成說:“雖然你的書法頗有骨力,但還缺少二王(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法度?!睂Υ嗽u價,張融非常不服氣:“請陛下別說我缺少二王的法度,也該說二王缺乏臣的法度?!?/p>
張融主張寫文章也應有獨創(chuàng)性,要有自己的風格。他在一篇文章的序中寫道:“作為男子漢大丈夫,寫文章應當像孔子刪編《詩》、《書》,制訂《禮》、《樂》那樣,發(fā)揚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不要因襲他人,像鳥雀那樣寄居在人家的籬笆下。”
因此,“寄人籬下”的原意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因襲他人,不能自成格調(diào)。后來才衍生出現(xiàn)在的意思。
成語小故事2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jīng)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么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chǎn),晉國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么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愿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zhàn)。”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zhàn)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xiàn)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后退九十里,駐扎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后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zhàn)的勝利。
成語小故事3
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時代的人,兩人互相照顧,親如手足。
鮑叔牙與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錢,賺了錢卻只要三分之一。鮑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滿,叔牙卻說:“管仲家里窮嘛!”
后來,管仲當了大官,帶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敗仗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逃走。人們譏笑管仲膽小如鼠,是個沒有勇氣的人。這時,叔牙卻出來說:“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親需要他奉養(yǎng),其實,他并不是個怕死的人?!?/p>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人。齊王有兩個兒子,糾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后來兩個公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公子糾被殺,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齊王小白推薦管仲,說:“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請大王聘請他做宰相?!?/p>
齊王說:“你是我的老師,我愿拜你為相?!滨U叔牙語氣堅定地說:“多謝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難得他對公子糾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p>
齊王終于采納了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相。管仲整頓內(nèi)政、開發(fā)資源、發(fā)展農(nóng)業(yè),很快就使齊國強盛起來,當上了盟主。
成語小故事4
作舍道邊
曹褒,字叔通,魯國薛縣(今山東勝縣東南)人,其父專門研究過周期的禮儀制度,曹褒十幾歲就跟著父親研究禮儀一類的學問。他仰慕叔孫通為漢高祖制定禮儀的功業(yè),不分晝夜地刻苦學習,常常忘記自己在什么地方。曹褒初舉孝廉,不久被授任圖(今河南妃縣南)令。在任期間,以禮儀管理縣政,以恩德影響民俗,治理得非常出色。有一年,五個小偷在困縣作案被衙役捕獲。太守馬嚴非常痛恨偷盜行業(yè),暗示曹褒立即殺掉五個小偷。曹褒說:“小偷罪不至死,如果無原則地服從上級指令,殺掉不該殺的人,有造我的處世準則。我寧肯得罪上司,絕不向權(quán)力妥協(xié)?!焙髞恚馨蜻@件事被降為功曹。當時漢章帝在位,他認為朝廷的禮儀制度很不完備,應重新制定,使之完善,于是命令百官詳加研討。曹褒當時在朝中任博士,他上書章帝。陳述意見,表示愿負責這項工作?;实酆苄蕾p曹褒的見解,提升他為侍中,經(jīng)常在皇帝身邊充當顧問。有一次,皇帝向玄武司馬斑固詢問改制禮儀的'事宜,班固說:“京城讀書人很多,他們對禮儀都有些研究,不妨多找些人議一議?!闭碌壅f:“民諺道:‘在大道邊蓋房子,三年也蓋不起來’(作舍道邊,三年不成)。人多嘴雜,意見不一,什么事都辦不成。當年堯帝制定規(guī)章讓夔一個人就辦了。”皇帝知道曹褒對歷朝禮儀很有研究,即下詔,命曹褒主持這項工作。曹褒接受任務后,撰寫了從皇帝到百姓關(guān)于婚喪嫁娶的一系列文章,計一百五十篇,其中多半?yún)⒄涨按贫取3蓵?,百官議論紛紛,章帝下令,停止討論。這段故事提醒后人,作事要果斷,聽取意見要善于選擇,否則人言人殊什么事都辦不成。曹老不僅是個出色的學者,還是非常稱職的地方官,值得敬仰。
成語小故事5
斷頭將軍
東漢末年,劉備采納了諸葛亮制定的三分天下的策略,于是派關(guān)羽留守荊州,其余所有人馬往西川進發(fā)。
諸葛亮命張飛率領一萬精兵從大路進取巴州雄城。張飛臨行前,諸葛亮囑咐他說:西川豪杰云集,你切記不可輕敵啊!而且一路上要約束士兵,不可騷擾老百姓。
張飛領取了命令,率軍向西開往雄城。張飛勇猛善戰(zhàn),一路所向披靡,沒有遇到什么大的麻煩,徑直到達了巴郡。
巴郡太守是一名征戰(zhàn)沙場多年的老將,名叫嚴顏。此人武藝高強,勇猛善戰(zhàn),雖然現(xiàn)在年事已高,但仍精力過人。他知道張飛很厲害,而自己的兵馬卻很少,于是不得不下令士兵堅守城池,不出來應戰(zhàn)。
張飛見嚴顏既不肯投降,又不肯出城應戰(zhàn),急得是暴跳如雷。天天命人去城門前挑戰(zhàn),可是嚴顏就是不出城門半步。
張飛雖說是個出了名的猛將,脾氣暴躁,向來缺少計謀,可也總有粗中有細的時候。他見嚴顏死守城池就是不出城應戰(zhàn),于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他讓一名士兵喬裝成自己的模樣,帶領一隊人馬在夜間從小路攻城,并故意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讓嚴顏知道。而自己則在營中留守,布下埋伏,等嚴顏來劫營。
嚴顏果然上當了,他截獲消息后,便帶人馬到張飛的'營寨來劫營,結(jié)果被張飛生擒。
張飛攻占了巴郡,命手下把嚴顏押上來。張飛大聲喝道:大將軍到來,你為什么不投降,還敢抵抗?
嚴顏毫不畏懼,正言道:你們毫無道理,侵占我們的州郡還要我們投降。沒門!我們巴郡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聽了更加憤怒了,便命令士兵將嚴顏拖出去斬首。嚴顏面對死亡,面不改色,冷笑著對張飛說:砍頭盡管砍就是了,發(fā)什么火呀!
張飛見嚴顏視死如歸,是真英雄,心中頓時起了敬佩之心,而那股怒火也消然無存了。他趕緊走到嚴顏面前,親自為嚴顏解去了身上的繩索,并將嚴顏扶到了正位上坐下,自己倒身下拜,說:老英雄真是豪杰之士!剛才我對您多有冒犯,還請老英雄恕罪!
嚴顏見張飛也是個耿直重義氣的血性漢子,也很感動,便歸順了張飛。
成語小故事精選5篇相關(guān)文章:
★ 簡短成語小故事5篇
★ 中華成語故事精選5篇
★ 三字成語故事精選5篇
★ 幼兒必學成語故事精選5篇
★ 歷史簡短成語故事5篇精選
★ 寓言故事成語精選8篇
★ 中華古代成語故事精選5篇
★ 小學生必讀的成語故事5篇
★ 200字簡短成語小故事5篇
★ 歷史成語故事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