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曾稱平劇,說起來也有百年來的歷史了。自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xù)進入北京,與來自河北的漢調(diào)藝人合作。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木﹦∽魑模M軒椭酱蠹?
京劇八年級語文作文1
京劇是我們的國粹,相信大家對于京劇都不陌生吧!你們喜歡看京劇嗎?
我小時候,姥姥的村里有一個京劇團,他們每到周六或者周日都會在村里表演京劇。那時候我并不喜歡京劇,咿咿呀呀地唱半天,我卻—句也聽不懂。我的姥爺卻是一個京劇迷。
每到周六周日,姥爺總是抱著年幼的我去村里的廣場上看京劇??墒俏颐看味际强吹桨肼肪退恕?/p>
有一次,我又跟著姥爺去看京劇。身旁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姥爺。我來回晃著腿,心中突然萌發(fā)了一個想法:“反正都是閑著,要不我就挑戰(zhàn)一下自己——這次的京劇我一定要從頭看到尾!”其實我也十分好奇,京劇到底是怎樣把姥爺吸引過來的。
正想著,第一個演員也就粉墨登場了。只見他的臉被手上大大的袖擺遮住了,突然,他把袖擺向下一甩,露出了—張紅色的臉。
“姥爺,他的臉為什么會是紅色的?”我抓住姥爺?shù)囊陆牵苫蟛唤獾貑?。姥爺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戲臺,生怕錯過什么,“他呀!他演的是關(guān)公,關(guān)公的臉就是紅色的。過一會兒啊,我估計那個演員就會一下子變成白臉,要不就是黑臉!”姥爺?shù)脑捵屛以桨l(fā)好奇,再問時,姥爺卻又讓我快看戲。
我又看向戲臺。這時那個演員又抽出了一把刀,像耍雜技一般耍了一個風雨不透。
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小步跑上來了。他手中抓著一個兵器,在兵器的頂端有一圈紅色的繩子。他們兩個人一人穿著紅色的衣服,另一個則是一身黑。他們對視著,手中的兵器也指向?qū)Ψ?,也不知道是誰敲了一下鼓,兩個人便開始交戰(zhàn)了。
平時不愛看京劇的我,今天也不知是怎的了,竟然也看得這般入神了。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戲臺上兩人的一舉一動,生怕一個不注意一個人就把另一個人“殺”了。我一會兒緊握拳頭,一會兒皺起眉頭,在心里不停地默念:“到底誰會羸呢?“
突然,黑衣服的那個人把手中的長槍一挑,將紅衣服的人掀翻。紅衣人倒地之后,顫抖著抬起頭望了一眼黑衣人之后,不甘心地倒下了??墒悄呛谝氯藚s并沒有下臺,而是在戲臺上把長槍耍來耍去,隨后突然立定,歪斜著身子退了場。臺下的觀眾們無不歡呼起來,我也歡快的鼓起了掌。臺上的紅衣人站了起來,黑衣人也回到了舞臺,鞠了一躬。
今天的京劇結(jié)束了,可是我卻意猶未盡,沒想到我竟然也同姥爺一起迷上了京劇。
京劇給我留下了深深的記憶,也讓我在藝術(shù)的長廊中流連忘返。
京劇八年級語文作文2
老師把我叫來,說有一個表演請我參加,要唱京劇《大唐貴妃》主題曲《梨花頌》。我的心一下子怦怦跳起來……
小時候,爺爺喜歡聽京劇,家里的電視總是放著一出出京劇,《空城計》啦,《宇宙鋒》啦,《群英會》啦,五花八門。爺爺總說“京劇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應該欣賞和保護?!蔽揖吞痤^,望著電視里的生旦凈丑,他們那么多姿多彩地表演著,一哭一笑,都牽著人們的心。好厲害呀!我有些興奮,小小的心里充滿了歡樂。
我一天天長大了,卻不知什么時候,早已失去了對京劇那一顆熱衷的心,直到今天……
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下后,才發(fā)現(xiàn)學京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從來都沒有學過京劇,對《大唐貴妃》一竅不通……
我跟著老師學起來。我看著她輕輕滑過地面,水袖緩緩撒開,臉從袖旁探出來;可我辦不到——手腳像機器人一樣僵硬地挺直著,一會兒被裙子絆倒,一會兒搖晃著身子怎么也站不穩(wěn)。要唱,也同樣不行:聲音斷斷續(xù)續(xù)地,沒有一點延綿悠長的感覺。扭扭捏捏地聲音像蚊子……
也許我真的不適合它吧!
回家的路上,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支梨花,在潔白如雪的夜光下,它那純潔與靈性的白,散發(fā)出一陣很淡很淡的清香。我不禁想起了梨花頌——梨花開,春帶雨,梨花落,春入泥,在心靈的空谷上回蕩……也許因為它是中國的花吧,它那雪白里透著一股屬于中國的味道。“京劇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忽的,一句話在耳邊回響起來。既然是中國,我有什么理由放棄呢?一個念頭在我心里生根發(fā)芽。
教室里,總是只有我一個人,但我從不覺得孤單。唱著,舞著,有京劇陪我,就夠了。踮起腳尖,一側(cè)身,一推袖,一遍不行,就多跳幾遍。漸漸的,我像機器人一樣僵硬的身子,有了些柔軟的味道。對著鏡子,微微張開嘴,深吸一口氣,一句一句地練著。望著鏡子中的自己,我的心歡騰地像萬里晴空。
真正上了臺,感覺又不一樣了。懷著一顆怦怦跳的心,燕子一般拂過臺面,手里的水袖,兩只翻飛的白鷺一般,格外好看?!熬﹦∈侵袊膫鹘y(tǒng)文化”,當那句話又響在耳畔,望著觀眾一張張興奮的、葵花般的面孔,我笑了……
周末,我上網(wǎng)絡的英語外教課時,外教老師請我唱一段,待我唱罷,他露出十分驚訝的神情,“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令人驚訝的!”他對我說。
我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小時,也是和他相同的心理吧,我知道,我為祖國點了贊……
京劇八年級語文作文3
說起文化,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的是中國的國粹——-京劇。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論在故宮暢音閣的大戲臺,抑或是江南水鄉(xiāng)的“草臺”上,還是在如今個歌劇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著戲曲的音調(diào),有著濃厚的民族風味。
在古代,京劇表演與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劇推出了一大批現(xiàn)代題材的優(yōu)秀曲目,也就是所說的現(xiàn)代戲。此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迅速演變,戲曲又創(chuàng)編了新的唱腔,新的音樂,使戲曲藝術(shù)有了新突破。
京劇的角色“生”“旦”“凈”“末”“丑”又有四大派別。最有名的就屬梅派,梅蘭芳的戲曲藝術(shù)的喜愛,老一輩就會多一點,也許是他們從小聽著一種民族的熱愛之心吧!就說我的姥姥吧,她有一個收音機,走哪兒帶兒,她總聽不膩還跟著唱。我總會調(diào)皮的給她關(guān)上,總少不了挨罵。也許是我聽慣了滿滿的,我也逐漸對戲曲產(chǎn)生了興趣。一有空閑時間我們兩就對唱,雖然我不是太會,但姥姥都不在意,她卻很會唱,進而我對這門藝術(shù)有了喜愛之情,這也就是那愛屋及烏吧,即使京劇的裝扮有點夸張,但這恰恰更能突出京劇的獨特性。
京劇,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有著無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歡嗎?他們專門來中國拜師學藝,雖然他們不懂戲劇含義,但他們認為這是一門能提高藝術(shù)修養(yǎng)的藝術(shù),依然學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劇在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在電視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國文化中不可丟棄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現(xiàn)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國,特別是近一代年輕人對京劇有極大愛好的非常少,對這種傳統(tǒng)文化根本沒有用心去體會,去領悟。京劇的追求與眾不同,每個動作,每句詞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達到京劇的最高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境界,才能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高雅藝術(shù)。
所以,我們要對文化精髓不離不棄,要對傳統(tǒng)文化繼承并發(fā)揚下去,讓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國有一種藝術(shù)之最,讓世界都知道中國國粹——京劇,它的傳承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
京劇八年級語文作文4
京劇,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在我很小時,便接觸到了它。小時候我的姥姥很喜歡在電視上看京劇,所以我多少會跟著看一看。只見電視上,一堆穿得花花綠綠的人在舞臺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咿咿呀呀”地唱著,時不時地又響起一陣吵鬧的銅鑼聲。這番畫面對于當時更喜歡動畫片的我顯然是乏味的要緊,甚至是有一些些厭煩,所以我一直對京劇避而遠之。
在游學的第一天,老師就告訴我們,有人會給我們表演京劇。聽到后,我便不以為然?,F(xiàn)在的我早已熟悉了流行音樂的節(jié)奏感,于是對這過時了的京劇,便是提不起絲毫的興趣。但畢竟是學校的安排,我也改不了什么。來到戲臺前,所謂是戲臺,其實也不大。古香古色的戲臺與后面的翠柳相映頗有一番趣味。那個人走上臺,她穿的是一身藍袍,頭戴銀冠。她鞠了一躬,沒有說什么,便開始了。一開始我什么也沒有聽見,只覺得有一絲聲響飄入耳中。但漸漸的,那一絲聲音變大了,如同一場毛毛細雨,匯成了一條小溪,從臺上流下,流過人們的毛孔,淌進了人們的心靈。我唯能感受到的,便是那如溪水般的歌聲,以及那種無法抗拒的寧靜。臺子后的柳枝,隨風輕輕擺動。她隨意地揮著潔白的袖子,卻演繹出無盡的溫柔與恬靜。
突然間,晴天霹靂,萬丈懸崖!那音調(diào)如同被直直拋向天空的鋼絲,直插云霄。手中的梨花簡如同激昂的樂曲,將本以達到極高的鋼絲,往上提了又提,提了又提。那兩條袖子如同小溪華為蛟龍一般,翱翔于云霄之上。最后,什么都沒有了,都沒有了,只剩一絲余音,回蕩在梁間。
一秒,兩秒,三秒。不知道同學們在沉浸,還是如何。三秒過后,同學們才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余音繞梁?!敝埃乙恢辈幻靼子嘁粼趺磿绱四??現(xiàn)在,可真是明白了。
京劇八年級語文作文5
今天,我們班龍雨霄同學為大家上了一節(jié)精彩的“京劇賞析”課。我們在她的講述中,更深層的、更透徹的了解了“中華國粹”的魅力。
一上課,龍雨霄同學就直奔主題——“大家來聽一段京劇吧!”那京劇是《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真稱得上是雄奇壯麗,一顯京劇唱將的功底深厚,讓同學們記憶深刻,有幾位甚至興致勃發(fā),學起了京劇的唱調(diào)呢!
“聽了這段京劇,想必喚起了大家對京劇的記憶吧!那么就讓我們快快進入學習吧!”接著,龍雨霄同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生動、傳神的京劇圖片,介紹了一個個有趣、新鮮的京劇知識:被稱為國粹的京劇的歷史悠久,但前身卻是由徽派戲班傳導的,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才真正誕生,這令同學們十分好奇;京劇的行當并不只“生,旦,凈,丑”那么簡單,而是有著級細的分類,如生有小生、武生之分,旦有花旦、老旦之分等;京劇演員還要精通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許許多多的知識,使同學們拓展了不少知識:“原來京劇也有這么多深奧之處!”。并通過欣賞《霸王別姬》這段京劇,更開拓了眼界,了解了更多有名的京劇片段。
這堂課就在同學們一聲聲驚嘆中結(jié)束了。通過龍雨霄同學的講述,讓同學們深深的感受到了京劇的魅力,感受到了中華的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