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揭露了封建社會后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nèi)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1
讀完《紅樓夢》,千百種思緒一起涌上心頭。
喜,為寶玉黛玉迎春等人一起放風箏時的快樂;那歡聲笑語能飄出去好幾公里,與散發(fā)著淡香的海棠融為一體。姐妹們好久沒有那么快樂的團聚了,個個都剪了風箏線放走晦氣,此情此景,似掬一捧如水的柔軟于心間,陽光溫淡,歲月靜好,只希望時光在這一刻停泊。
怒,為薛姨媽的計謀;看似慈祥,內(nèi)心波濤四起,兇猛的如一只惡虎,不僅想爭奪二奶奶之地位,還假意勸說把黛玉許配給寶玉,卻用她的一言一行悄悄地將寶釵向寶玉移進,把寶釵插入她們之間。可知,黛玉和寶玉是相互依靠的靈石和仙草,從小又一起長大,深情厚誼。將他們分開,不知道要哭倒多少座長城呢!黛玉化作香魂,跟薛姨媽也有一定的關系吧。
悲,為黛玉的死;她流過那么多淚,有一大部分是因寶玉:寶玉惹她了,寶玉和其他人玩耍時吃醋了……最重要的是,寶玉和寶釵結婚之時,可憐黛玉淚都流干了,血都止不住了。回想起父母雙亡,和寶玉打鬧時的時光,加上重病在身,身體薄弱,就這么斷了氣。真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才貌雙全的美人——林黛玉,就這么煙消云散。
紅樓的夢,是一場五味雜陳的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說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在紅樓夢的背后,是紅樓曾經(jīng)的輝煌,是作者曹雪芹經(jīng)歷過的起落人生……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2
一番相思,兩處閑愁,千言萬語道不盡古往今來癡兒怨女。紅塵過往亦只是南柯一夢,過盡千帆,亦難逃香消玉殞。
讀《紅樓夢》時,不喜歡黛玉梨花帶雨的姿態(tài);不喜歡熙鳳的潑辣刁鉆,可以說對《紅樓夢》中的大部分角色都甚欣賞,他們亦刻薄,亦狠毒,亦陰險,工于心計,不惹人憐。獨有一人,她勇敢,不屈——她就是晴雯。但她卻偏偏活在書里,終其一生演繹了場并不華麗的悲劇。
晴雯的出現(xiàn),必定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為她就是另一個黛玉。作者用一個黛玉橫死街頭的悲慘下場,預示了寶黛之間悲慘的結局。晴雯身世凄慘,卻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得到了主人的賞識,并且依舊保留著自己純真的本心,一如對襲人的態(tài)度,一如對墜兒的懲罰,雖脾氣火辣卻天性使然,但正是她的純真天性,才導致其最后的悲涼。
寶玉也是如同深愛著黛玉一般深愛著晴雯的,否則寶玉不會同一個奴才的奴才那般要好,也不會在一個下人病倒的時候心急如焚。晴雯也同樣深愛寶玉,否則也不會在病重時依舊拼盡最后一絲氣力也要補好對于寶玉極其重要的雀金裘。魯迅先生說過:“所謂悲劇不過是把人認為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此時的晴雯恰好充當著“美好的東西”。這樣看來,晴雯之死便是必然了。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3
讀罷紅樓夢,只覺一股清風撲面,亦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作者以賈雨村開篇,道出了這出悲劇本就是夢游蠻荒之作,而賈府的繁華興衰也就自然是一場夢,可罷了,作者癡其味,讀者癡其事。
而我也是眾多癡人中的一個,也曾偷偷地為寶黛抹了不少眼淚,暗恨自己不在小說的章節(jié)中,不能幫他們一把。有時會為了它坐在角落里暗自傷神,因為,大觀園里有在我心中留下抹不去痕跡的人。
此人便是林黛玉,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黛玉是美的。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天地之靈氣,下世為人,故,她是有靈性的,她的詩也是有靈性的。然而,她的身世卻讓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有些偏頗,旁人嘆她尖刻,而我卻覺得恰是如此,她才能詩風玉琢,因為敏感是詩人的神經(jīng)?!百|(zhì)本潔來還潔去”道盡心中無限事,在我心中,她是纖塵不染的仙子。
此人便是賈寶玉,他生的好皮囊,性雖鬧,骨子里卻不乏詩氣,不乏溫柔,他是一塊極具情感,極具靈性的頑石。依舊記得他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他總說男兒是須眉濁物。他從不吝惜財物珍寶,只為一情字,他愿舍千金萬金。天下難得有情人,于是他便出家了。
此人便是薛寶釵,興兒說:“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兒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氣兒暖了,吹化了性薛的?!币粋€小廝的話折射出寶釵的模樣和氣質(zhì)。寶釵是冰雪聰明的,也是人情練達的,她深受疼愛。可是,她又是不幸的,她終究是屈從于當時的社會背景的。于是,她少了那份不羈和仙氣。寶玉也一心只有林妹妹。
一部紅樓夢,它是聲聲控訴,封建思想毀了多少有情之人,然而,文筆卻是美好的,它是用金釵雕刻美玉而成的,掃帚掃去的塵土的都是玉屑。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4
“紅書”,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了!《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金陵十二釵》等。此書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凄慘愛情故事。
《紅樓夢》這本書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復雜的作品;而他的作者曹雪芹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最復雜的作家了。曹雪芹這個人,可以說他本身就是一個迷題,因為關于他的身世、“字”、“號”等存在的疑點實在太多了。而他的生卒年現(xiàn)在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生于康熙五十四乙末,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而《紅樓夢》這部著作,就是他晚年在西郊的山村里寫成的。
書中有不少地方是我們寫作時可以借鑒的,比如書中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里有一個賈母請劉姥姥吃飯的片段。當作者寫眾人聽到劉姥姥吟的那句小令后笑的時候采用了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突出了林黛玉、賈寶玉等人笑時的特點,也從側面表現(xiàn)了他們的性格特點。
《紅樓夢》在正文中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文中的詩詞較多,在翻閱《紅樓夢》時,經(jīng)常能見到詩詞、對聯(lián)的身影,這也是文學中的一種創(chuàng)新,可供后人借鑒學習、運用。
此生無悔研“紅書”,
來生愿再入“紅學”!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5
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題記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黛玉低吟著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傳唱著。這句詩出自于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了《紅樓夢》的悲慘結局和它之中蘊含著的作者對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與無奈。
前幾天,我剛讀完《紅樓夢》。第一次讀時,那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郁、清高,寶釵的大方,鳳姐的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但當我再一次細細品讀之后,隨著見識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俗氣的故事了,他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凄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回想的黛玉初進榮國府,府中上上下下,都一片歡迎。然而,當她父親死后,那曾經(jīng)對她噓寒問暖的人,便一點點冷淡下來。而當她在生命最后的時候,又有誰管過她的死活?
她的一生,正如她當年所吟唱的詩句一樣: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掉陷渠溝。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6
以前,讀《紅樓夢》時,對它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上,對它產(chǎn)生興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為中間摻雜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直到現(xiàn)在,取下這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情感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nèi)外眾多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說的巔峰巨著。書中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盡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也呈現(xiàn)在不同的情節(jié),但他們的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都t樓夢》通過愛情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環(huán)境的描繪,深刻而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滿腔悲憤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大膽地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的軌道推向萬惡的封建社會。以無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地扼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產(chǎn)的愛情。使她們在花季般的年齡里享受不到應該享受的快樂與幸福。我可以體會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tài)人情值得我們?nèi)シ磸推肺叮捉酪簧?/p>
讀長篇小說《紅樓夢》有感范例400字7
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四大名著,暑假里,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通過閱讀,感覺四大名著不愧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瑰寶。它代表了古典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和《紅樓夢》中所寫的賈家一樣,是個“鐘鳴鼎食”之家,曹雪芹身經(jīng)榮華富貴到貧困潦倒的起落悲歡,促使他對社會和人生有著清醒透徹的理解。
本書中講述了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因為家庭原因投奔來賈府,與賈寶玉一見鐘情,本來是一段完美的姻緣,卻又因為王熙鳳從中使計,讓賈寶玉娶了薛寶釵,以至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出家為僧??吹酱颂?,我為他們感到痛心
曹雪芹從真實出發(fā),通過《紅樓夢》把賈家在當時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敗,經(jīng)濟上的崩潰一一展現(xiàn)出來,它預示了舊制度必將走向沒落的趨勢。
在書中我看到,曹雪芹通過刻畫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形象,寫出人物的真實性,復雜性,每個人物活靈活現(xiàn),有血有肉,且都有著鮮明的個性。
我非常喜歡《紅樓夢》這本書,它使我對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