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里的其中一回,作品中的諸葛亮是作為一個“智”的典型出現(xiàn)的,可以說,諸葛亮是“智”的化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人格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1
自古以來,總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別人有才干,比自己強,不是發(fā)奮努力急起直追,而是懷著妒忌之心,不擇手段地加以陷害。三國時期的周瑜就是這樣一個人。
故事《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招,便心懷妒意,處心積慮想置諸葛亮于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為名,要諸葛亮十天之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由此可見周瑜不僅妒忌心強,而且陰險狡詐。然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卻成竹在胸,趁著大霧漫天,略施小計就用草船從曹營“借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完成了任務,使周瑜的陰謀詭計沒能得逞,從而進一步揭露了周瑜妒賢忌能,量小氣窄的本性。
有些人為什么會有妒忌之心呢?那就是害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有了成績,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的時候,這種人不是去探究別人取得成績的原因,不是虛心學習,頑強拼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冷眼譏諷,甚至惡語中傷,這是多么愚昧無知的表現(xiàn)啊!
讀了《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數(shù)學家華羅庚爺爺。華爺爺是數(shù)學界的泰山北斗,可以說是學貫中西,舉世聞名??墒撬谧x小學的時候成績并不怎么優(yōu)秀,數(shù)學考試常常不及格。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灰心,更沒有妒忌學習成績好的人,他始終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夠趕上別人。有志者,事竟成,通過不懈努力,華爺爺終于成了萬人景仰的數(shù)學家。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當天賦異秉的陳景潤嶄露頭角時,華爺爺不是擔心他會蓋過自己的風頭,不是去打擊貶低,而是去培養(yǎng)提攜,鼓勵他去努力摘取數(shù)學的王冠。華爺爺這種高尚的無私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nèi)W習啊!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2
《草船借箭》主要講了三國時期心胸狹窄的周瑜,見諸葛亮處處比自己強,便以軍中缺箭為借口,讓諸葛亮十天之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墒遣]有將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難住。諸葛亮趁著大霧漫天,用僅僅20只草船便從曹操手里“借”出了十萬支箭,使周瑜的陰謀破壞了。
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妒忌心強,心胸狹窄,而且十分狡猾陰險,疾賢妒能。他為了將諸葛亮難住,甚至至于死地,竟不擇手段地陷害諸葛亮,真是極為卑鄙!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總會擔心別人會超過自己。當別人取得成就,做出貢獻的時候,這種人不是探究別人為什么成功,不是虛心好學、頑強拼搏,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而是造謠、粉刺,甚至中傷陷害,這是一種多么愚昧無能的作為呀!
在世界上,妒忌這個東西,害處相當大。他可以讓一位圣賢人消失。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就杜絕它,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3
《草船借箭》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比自己高出一籌,便心懷嫉妒,甚至一心想將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然而,獨具慧眼的諸葛亮卻滿口答應下來,趁著大霧漫天,用草船向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使周瑜的陰謀徹底失敗。
“草船借箭”的故事,揭露了周瑜忌妒賢能、心胸狹窄的本性。那么在今天,我們又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的成績和進步呢?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高士其和周培源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是一對好同學,以前都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求學,高士其學醫(yī),周培源學物理。那時候高士其是學校的高材生,在同學中享有盛名。周培源絲毫沒有妒忌他,相反,總是給予支持和鼓勵。
有一次,高士其翻了許多資料也沒有搞懂一道物理題,急得他心急如焚。于是他便拿著題目去找周培源,周培源熱情而又耐心地給他講解,把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他,直到他徹底弄明白為止。
幾十年過去了,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高士其爺爺總是激動不已,嘖嘖稱贊周培源爺爺樂于助人,不嫉賢妒能的高尚品質(zhì)。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4
草船借箭是諸葛亮利用曹軍的`膽小。大霧天氣,在河面上不好攻打,只能用在岸邊射箭的方式來為東吳獲得箭。
草船借箭這件事中能體現(xiàn)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懂天文,有許多過人之處。周瑜讓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周瑜以為為難了諸葛亮,但沒想到,諸葛亮卻說,三天就能造好十萬支箭,還要立軍令狀。不能光說有許多過人之處,體現(xiàn)在哪里呢?就要對比一下。用魯肅和諸葛亮對比:魯肅在船上張皇失措,則諸葛亮還大笑,只顧喝酒,說出了魯肅想都不敢想的話:"我們只顧飲酒,霧散了,就回南岸。"魯肅是正常人,不像諸葛亮是半仙,平時做事謹慎的他,竟然這次如此大意,一定是有過人之處,而且不是過人一點兒。
諸葛亮還胸懷寬廣,他去草船借箭,竟然還把魯肅帶著不怕魯肅搶自己的戰(zhàn)功。不像周瑜心胸狹窄,容不下有才藝的人在自己身邊,本章就能體現(xiàn)出來。
周瑜還不知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想趁機殺死諸葛亮。而周瑜卻不知道諸葛亮已經(jīng)計算好了,三天后將有大霧,周瑜更不知道諸葛亮竟然會利用這場大霧借來十幾萬支箭。周瑜心胸狹窄,從周瑜的話中就能看出:"軍中無戲言!請先生立下軍令狀!"周瑜一定想:諸葛亮一定三天造不成十萬之箭,我讓魯肅不給他材料,他一定要被斬!這次,諸葛亮死定了!讓他知道知道我周瑜也有神機妙算的本事!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5
很多時候,總有一些人自己不努力,看到別人取得高分時非但自已不努力發(fā)奮超過別人,而且還懷著妒忌之心不擇手斷地陷害別人。就像三國演義的周瑜一樣。
文章《草船借箭》主要寫了: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水平高于自己,想害死諸葛亮。因而借口以軍中缺箭為理由,迫使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nèi)籌備十萬支箭。于是,諸葛亮夜觀天象,借東風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致使周瑜詭計落空。由此可見,有些人為什么會有忌妒之心呢?是因為當別人取得成就時,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敬愛時,作出了貢獻。這種人不但不改掉自己的短處,而且也不發(fā)奮努力地去學習他的長處,而是像周瑜那樣妒忌心強,千方百計地陷害他們,這是多么無知啊!讀了《草船借箭》,我想到了這樣一件事。我們班現(xiàn)在的數(shù)學課代表,她在剛升一年級的時候,她的成績非常不好,但他不氣餒,沒有妒忌別人,也沒有懷著妒忌之心不擇手段地陷害別人,而是仔細地查找自身的不足之處。上課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講,積極思考,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課后遇到難的題目會和同學一起討論,甚至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去請教老師,直到自己完全弄明白為止。
正是她那種孜孜不倦地學習精神,所以每次數(shù)學考試都名列前茅。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zhuǎn)眼間,她通過自己三年的努力被老師評為數(shù)學課代表,而且班上的同學們都很佩服的五體投地。想到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周瑜因為妒忌心強,不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是想著陷害別人,所以會失敗,而我們班的“數(shù)學小能人”沒有妒忌心,虛心學習,埋頭苦干,終于獲得了成功。我們從小就要遠離生活和學習中的妒忌,要做一個發(fā)奮努力學習的人。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6
《三國演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在羅貫中的筆下,有生性多疑的曹操,有勇無謀的呂布,面紅耳赤的關羽,沉著冷靜的劉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說到諸葛亮,大家都會想起“草船借箭”和“空城計”。吾給你們講講讀草船借箭的讀后感吧。
周瑜很忌妒諸葛亮的才干,所以就讓諸葛亮趕造十萬支箭,周瑜想趁機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卻讓周瑜心服口服。
吾的感受是:諸葛亮以自己的聰明才干把十萬支箭交給了周瑜,周瑜沒陷害成諸葛亮,也說明了曹操的生性多疑,若不是曹操生性多疑,也不會上當送給諸葛亮那么多箭。還體現(xiàn)了諸葛亮神機妙算,當周瑜問:“十天能造好十萬支箭嗎?”諸葛亮說:“只需三天?!币驗橹T葛亮算到三天后必有大霧,所以說諸葛亮神機妙算。
這就是讀草船借箭的讀后感。你呢,也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吧。
《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7
今天我讀了一個小故事,叫《草船借箭》,這是一個發(fā)生在三國演義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我深受啟發(fā)。
話說這個故事發(fā)生在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之前,曹魏大軍壓近,虎視江東。在諸葛孔明的游說之下,蜀國和東吳決定聯(lián)盟抵抗曹操。但這時候缺少十萬只箭,諸葛亮主動請纓,立下軍令狀并保證在三日內(nèi)完成這項任務。于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就發(fā)生了。在一個大霧天,諸葛亮命令二十艘扎滿草人的船只,駛向曹軍水域,曹操在不明情況之下,下令放箭。結(jié)果,二十艘船只上扎滿了曹軍放的箭,成功的完成了造箭的任務。這個故事給人深刻的啟發(fā),我不僅佩服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且還被他的勇氣和自信給折服。他算準了當天會起霧,算準了曹操會放箭,所以優(yōu)哉游哉的在船艙喝著茶,聽著箭聲。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我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向諸葛亮學習。雖然我比不上諸葛孔明的智慧,但是我可以學習他做事之前充分的考慮和準備,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借助有利時機,憑借堅韌的毅力,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草船借箭》讀書收獲范例400字
上一篇:《草船借箭》筆記與讀后感400字
下一篇:《草船借箭》有感最新例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