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里描繪了青年科斯柯爾尼科夫的一段陰暗經(jīng)歷,最后因為愛而勇敢承認自身所犯下的罪行并接受相應的懲罰的故事,然而故事的最后并不讓人覺得難過反而感受到了希望的光明。小編整理了《罪與罰》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罪與罰》讀書心得1
如果人類可以分為兩種人: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而人也確實可以分為兩類:輕易跨過良心的人,和跨不過良心的人。把這一點和前面那種分法結(jié)合起來,無疑還可以這樣劃分:平凡的跨過良心的人,平凡的跨不過良心的人。不平凡的跨過良心的人,不平凡的跨不過良心的人。
這后兩者不平凡的人中,前者的代表是拿破侖,后者的代表,恐怕唯有圣經(jīng)中傳說中的耶穌。
而這前二者平凡的人,幾乎就是這本書的主題。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婭,無疑都是前者,平凡卻跨不過良心。
而斯維德里蓋洛夫和盧任無疑是后者。拉斯科利尼科夫殺了人,始終沒有跨過自己的障礙。而斯維德里蓋洛夫和盧任,他們沒有殺人,卻跨過去了(瑪爾法彼特羅芙娜的死亡是有疑點的,姑且認為這不是斯維德里蓋洛夫干的。)無論在盧任的那套利己主義觀點,和斯維德里蓋洛夫?qū)Φ赖碌暮敛辉诤酰济鞔_顯示出這一點。即便在如今這個世界上,良心也是很容易被踏得粉碎,小到在微博上肆意攻擊他人,大到各種不法案件,他們無以在不同程度上把這件東西踏在腳下。
而拉斯科利尼科夫和索尼婭,顯然是不同與以上二者的人。拉斯科利尼科夫雖然好似非常堅持他那人類分類法的觀點,實際上,他的潛意識無時無刻不在對他進行拷問,他認為自己是罪惡的,不配被人關心,不配被人接納,唯有孤零零的活在狹小的空間。至于索尼婭,她是絕對不會有逾越之心,也更不會進行這樣的事情。我見有評論說索尼婭是天使,這個評論挺恰當。
同時,我從此書中,似乎嗅到了一絲逃避的氣息,就如同托爾斯泰的復活一樣,以宗教來逃避無奈的現(xiàn)實。正如拉斯科利尼科夫說的,索尼婭無論如何信任上帝,她的貧苦境況依舊無法改變。啊,即使是斯維德里蓋洛夫的那所謂的善行,又算什么呢(何況他還有目的)?
即便他幫助了一個索尼婭,那又如何,或者這是否正可以說是小說塑造的幻景呢。而在復活中,涅赫柳多夫在監(jiān)獄中給犯人念福音書的時候,念到這著名的一句話: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那你把右臉也送給他打,此時有犯人嘻嘻哈哈反駁:有人打你左臉,你把右臉給他打,然后你被打得稀爛。這一反駁至今令我毛骨悚然。從二者也可以看出,宗教是如何被現(xiàn)實殘酷的蹂躪,宗教只是美好的愿景,也只是作家逃避的一種手段。這兩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不約而同地揭露了肆意跨過良心的社會,遺憾的是,卻無任何解決之道。當然了,也不可能要求作家去解決。
《罪與罰》讀書心得2
首先,我為自己的不自量力感到汗顏……
之前讀《卡拉馬佐夫兄弟》時的感受已經(jīng)相當模糊了,但可以確定的是,絕對沒有本書的這么復雜…好像我貧瘠的腦子里只能想到“復雜”這個詞了……壓抑、震撼、憤怒、迷惑等等等等,《罪與罰》是在我讀書生涯中出現(xiàn)的讓我感覺最不舒服的一本,我甚至都開始懷疑我會不會第二遍去翻它……
人性似乎是極惡的,那些隱藏在每個人心底里最黑暗最邪惡的惡魔、那些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會承認的惡念,當把它們拖出來并真正的付諸實踐,我想那一定會讓人發(fā)瘋。
貧困、疾病、恥辱以及一個不幸的家庭,那種讓人提起都會呼吸困難的絕境,真會實實在在的要了人的命的。每一節(jié)讀的都讓人那么艱難而又欲罷不能……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宗教信仰能產(chǎn)生多大的力量,我也不知道“上帝”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心靈安慰與福祉,我只覺得人的生命是極其脆弱的,人的靈魂同樣是極其脆弱的,可總歸因為信仰,在故事的結(jié)尾讓我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拉斯科爾尼科夫最終還是活了過來……
我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為這本書記錄點什么……就像某位文學評論家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研究人的靈魂的學者……
可是,未免也研究的太透徹了吧……
《罪與罰》讀書心得3
該說,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那些為著自己的能力而驕傲、而痛苦的人讀的書。
該書的主人公認為憑著自己的能力和思想,能夠隨意決定其他人的生與死,天才具有通過犧牲弱者和平庸者的生命來實現(xiàn)自己的偉大目標的權(quán)利,在天才面前,他只為自己立法,而不需要聽從一切世俗的道德和法律的約束,為了能夠讓人類獲得進步,天才即使一時傷害了普通人,他的這種行為也是合法的,有道理的。
正是這種思想,驅(qū)使了主人公完成了他的那次為了驗證這個思想而去實施的殺人。但最后,他自己卻無法忍受由此而來的孤獨,也無法說服自己殺人的目的,并通過與救助那些平凡人的過程中,逐漸被平凡人的感情所感化,最后通過自首、服苦役而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這本書里面,作者批評了當時盛行于歐洲的功利主義、實證主義、科學主義、庸俗唯物主義的觀念,倡導了人性和情感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通過揭示那些普通人的喜樂,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地方,以及非凡者身上平凡的地方,最終打消了自康德以來,一直在哲學界中存在著的那種理性者有權(quán)利為自己立法,因而有權(quán)利不顧普通人的感受來強加給他們意志的歧視性的做法。在陀氏的作品中,極力揭示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事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異常復雜的東西。如果缺少了這些關切,那么任何一個天才所要拯救世界的理想,最終也將不可避免地蛻變成為一個暴君獨裁專制的借口
《罪與罰》讀書心得4
前幾天,我去借書,借到了一本漫畫的《罪與罰》感覺很有趣,就讀了起來。
書中講的是:拉斯柯爾尼科夫原來只是一個貧窮的大學生,離他住處不遠的當鋪中的老板娘是個貸款者,心狠手辣,拉斯柯爾尼科夫?qū)嵲诟F的沒錢花了,在一天晚上殺害了她,因為恐懼,他也殺死了老板娘的異母妹妹。內(nèi)心的極度恐懼爬上了他的心頭,在這之后,他的內(nèi)心都很惶恐不安,使他緊張得昏過去,在他的心里,罪惡感如同藤蔓一樣,把他緊緊纏住。變?yōu)闅⑷朔钢蟮腵拉斯柯爾尼科夫,他的內(nèi)心和精神上都忍受著極大的折磨,痛苦的他,無法選擇。但是,他選擇去承認,去自首。最后他向索尼婭說出自己的罪行,在索尼婭的鼓勵下,他又在廣場向社會、向人群承認自己的罪行,然后去自首,去服刑,從而走向了解脫。書的結(jié)尾拉斯柯爾尼科夫和索尼婭相遇了,他們決心相信上帝,獲取精神上的新生。
這本小說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為自己辯護,你的良心并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決心悔改。當人決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罪。 看了這本書,我突然想起偷我家錢的小偷,想告訴他:如果你是實在沒錢花了,我允許你偷,不過,你要用自己勞動的雙手再把錢還給我!!!
《罪與罰》讀書心得5
對于《罪與罰》,一直想理一理來著,那么恢弘的一個故事,那么酣暢淋漓的閱讀感受——在幾個星期之后,那感受依然在我腦子里團狀團狀的涌出,我知道,它傳達不了這本巨著冰山一角的精華,我也試圖照舊摘出一些妙不可言的句段,但面對我整篇整篇的標記,以及這本書豐富的故事型哲理表達,摘抄根本連它的皮毛都無法再現(xiàn)。且略微整理一番我的感受吧。
一個理想主義者如何面對貧窮呢?一個因付不起學費的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躺在棺材般狹窄的房間里,無止境的幻想,區(qū)別人和人價值的等級,粗劣的飲食、寒酸的衣著,絲毫不會讓他在意。大家眼中他孤僻、自閉,莫名其妙的自負實則都是他自覺自己與他人不凡的區(qū)別,他嘲笑那些只會暢想的凡夫俗子,他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侖一類偉大的人,敢于把毫無價值的虱子一般吸血的人,代替審判者判處死刑,他敢于踏過他們的尸首,做“全人類的恩人”!于是,他有預謀的將一個自私邪惡的放高利貸的老太太用斧頭劈死,連同突然出現(xiàn)的老太太的妹妹。
他收到了母親的信頓時怒不可遏,他不能接受妹妹為了自己而嫁給一個從信里就看得出來道貌岸然、內(nèi)心猥瑣的男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貧窮,于是殺人計劃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他覬覦老太太的錢財,也要證明自己的英雄精神,但他并沒有如計劃一般那么無所畏懼,他怕了,驚恐的把贓物放在別處,一邊堅信自己并無罪過,一邊在各類調(diào)查中恍惚躲閃,被疑心病折磨的心智混亂。
他的母親和妹妹來了,他們之間那么濃厚的親情,為對方考慮、溫柔地說話,讓人相信,貧窮和高雅并不沖突。拉斯柯爾尼科夫是智慧的,他完全清楚妹妹的未婚夫是什么品格,他就是要利用別人來彰顯自己,無論是談論一件事、還是追求一個未婚妻。他讓這樁原本喜聞樂見的婚事泡湯了,他打算再也不給他的母親和妹妹負擔了,他說要和她們斷離關系,但他托付他的朋友拉祖米欣照顧她們。
對面越來越多顯露的證據(jù),拉斯柯爾尼科夫從不對自己的行為懊悔,雖然他內(nèi)心忌憚無比,但他和警察玩起了斗智斗勇,甚至認為這樣精彩的辯論博弈也在論證自己的不平凡??墒撬峭纯嗟?,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思考的人如何躲得過!而真正的懲罰只有在他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過,只有從那一刻開始,懲罰才是懲罰,而這份漫長的自省都是因為一個叫索尼婭的妓女。
索尼婭,因為對人生絕望,一味沉溺在痛苦中酗酒的父親、驕傲落魄的繼母、三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妹妹窘迫的難以生計,便做了妓女,她無私的愛著她的親人,向他們奉獻自己的全部??嚯y和貧窮,還有世人尖銳的諷刺,都不能讓她真正墜落,她虔誠的向上帝懺悔自己的不潔,她不仇恨、不反抗、她對更弱小的生命充滿憐愛。就是這樣一個姑娘,才讓拉斯柯爾尼科夫開始了悔恨和救贖之道。
他所幻想的理想人生,為全人類解惑指點的非凡人生終于破滅了。他自首了,被流放西伯利亞。在這8年流放中,索尼婭一直陪著,起初,破滅的理想讓他心無所依,他真正感受到了所謂的懲罰,在流放的隊伍中,此時的孤僻再也無法自命不凡,他知道那是被人嫌惡和不屑。而當他終于用收獲的笑臉擁抱了索菲亞,這漫長的罪與罰便結(jié)束了。
拉祖米欣是一個可愛的男人,從他見了拉斯柯爾尼科夫的妹妹第一眼開始就喜歡上她了。他熱愛眼前的生活,不論是努力翻譯掙錢還是和舅舅一起辦聚會,他對杜尼婭的愛熱情、謹慎又無微不至。或許可以從男人對女人的態(tài)度上就能看得出來,他們擁有的本性——誰是虛偽自私的利己主義,誰是擁有對人真誠的奉獻主義。
書里揭露妹妹未婚夫的篇章,實在過癮!讓一個體面的、代表上流社會的紳士一點點顯露自己的粗鄙、惡俗、毫無論點,驚慌的如同潑婦一樣撕咬,真是太暢快!所以,要小心生活里這類“救了你”、“會對你好”的人。
還有一個人,思維德里蓋洛夫!坦蕩蕩的小人,一生癲狂張揚,真正無所畏懼,他也愛杜尼婭,和拉祖米欣相比,他的愛禁忌、背德,不顧一切。但傳統(tǒng)的杜尼婭決不允許自己愛上這樣狂妄的人,若他需要救贖,她倒是能真心的幫他。他自殺了,如他所言,他和拉斯柯爾尼科夫很像。只不過支撐兩個人殺人、和對庸俗世界態(tài)度的理念不同,本質(zhì)上嘛,都自詡非凡!
還有索尼婭的繼母、思維德里蓋洛夫的妻子、斯柯爾尼科夫的母親、索尼婭一家人辦喪事請來的賓客、酒館里賣唱的女子、聰明的警察、愚蠢得警察局長……就是這些人,就是這個故事。就簡單理一理罷。關于平凡和生命、愛情和陰謀、懲罰和救贖,善良和作惡——就是這些人告訴我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與罰》讀書心得6
青年拉斯科尼科夫殺了兩個人,一個是計劃內(nèi)的,一個是計劃外的。
事實上,在整個犯罪過程中充滿了計劃外因素,某種恐懼使他連大門沒關這個嚴重的事實都忽略了。
放下斧頭那一刻起他就崩潰了:“難道是我殺死了老太婆嗎?我殺死了我自己,而不是老太婆。
拉斯科尼科夫有一套自己的犯罪哲學,他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平凡人,他們只是繁衍同類的材料,必須俯首帖耳地做奴隸;另一類是非凡的人,他們是統(tǒng)治者,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甚至可以隨意殺人。
為了把自己和家人從貧困病苦中拯救出來,也為了實踐一下自己的那套理論,他舉起斧頭,結(jié)果了兩條人命。
殺了人之后,拉斯科尼科夫的生活便墮入一種地獄般的焦躁。
三種來自不同方向的審判緊緊擭住了他。
一是代表法律和社會力量的審判官波爾費利,一是代表上帝之愛的索尼婭,最后就是來自拉斯科尼科夫內(nèi)心的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的道德譴責。
這三種力量最終把拉斯科尼科夫摧毀,他選擇了自首,從而在監(jiān)獄生活中獲得解脫。
妥氏采用強大的心理分析和戲劇性的對白把這么一個故事講述的一清二楚,并不遺余力地坦露出他對書中每位角色的同情,不堪生活重負酗酒身亡的小官吏,為了謀生出賣肉體但卻擁有高尚品格的,為愛折磨走上自殺之路的富有鰥夫,還有這位初出茅廬,未能了解到生活的全部,便向魔鬼屈服的自命不凡的主人公。
再來談談這位主人公,妥氏在書末寫道:“雖然他對自己做了嚴格的審判,他那變得冷酷的良心并沒有從他以往的所作所為中找到特別可怕的罪惡,除了那個任何人都會碰到的簡單的失策以外。
他感到羞愧,是因為他拉斯科尼科夫,由于某種盲目的命運的判決,才如此無望無聲無息而又愚蠢地毀滅了,如果他想使自己的良心多少得到一點平靜,那就只有俯首帖耳地向這個判決的荒謬屈服。
至此,作者才終于點透對罪犯的最后審判,這位拉斯科夫尼科夫,他之所以接受懲罰并不是出于對所犯罪行的懺悔,而是大難臨頭束手無策的妥協(xié),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自己的那套犯罪哲學依然在發(fā)揮效用,“那些人成功了,因此他們是對的;而我呢,失敗了,所以我沒有權(quán)利邁出這一步。
《罪與罰》讀書心得7
初次讀這本書只是一種淺意識的認識,但當?shù)诙巫x完它時,心卻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震憾心靈,與其說它是一部小說,還不如準確地說它是一部心理巨著。
這是一部浸透著血和淚的社會悲劇,一部酣暢淋漓地剖析了一個罪犯內(nèi)心世界的心理小說,小說以刑事犯罪為題標,寫的是罪與罰。主人公是一位大學生名叫拉斯柯尼科夫,為貧窮所迫,他不得不中途輟學,他住在一個衣柜似的陋室里,像只貓一樣整天躲避著他的房主,只靠著母親省下來的一點撫恤金過日子,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產(chǎn)生了一種理論。他把人分為了兩類,一類平凡人,另一類是統(tǒng)治者,不受法律的約束,可以為所欲為的人。于是他鋌而走險,舉起了發(fā)抖的雙手,用斧子砍死了一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搶走了她的錢和首飾。事情雖然干得不順利,但又由于某種巧合,他竟然完全地逃離了死場,后來警方也找到了一個假兇手,然而他雖然擺脫了法律的懲罰,卻受到了另一種可怕的懲罰—道德與良心的懲罰。
這本書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揭露了人丑惡的一面,被金錢而喪失了良心、喪失了自尊。而在當今的社會沒有那種社會的壓迫,也沒有那種丑惡,但人心還是有那種的丑惡之人,為了錢不擇手段,在如今社會比比皆事,讓人感覺不到人內(nèi)心的美麗。
心靈的美好,勝了一切!
《龍族》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罪與罰》讀書心得
下一篇:《白蛇傳》的讀后感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