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yīng)用文體,也是應(yīng)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白x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以供大家參考!
讀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1
襲人轉(zhuǎn)過了頭,對著寶玉微微一笑,黛玉瞅了寶玉一眼,寶玉也只一笑,那邊的寶釵一句話沒說,只有些深意的看著,賈母笑的卻合不上嘴了。
林妹妹是嬌弱的,溫和一笑,便足以讓寶玉充當護花使者,她多愁善感的輕撇秀眉,含著眼淚將逝去的桃花埋葬。而她從小與女子廝混在一起的寶哥哥,亦是陪著她一起看孤落飄零。
《紅樓夢》有兩大陣營,一是寶釵,二是黛玉。
應(yīng)該說,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tǒng)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權(quán)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挨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庇谑撬粚W(xué)者定位封建統(tǒng)治的衛(wèi)道士。
林妹妹哭哭啼啼的紅腫了眼,哭道“你是要改了么?”她被定為賈寶玉的紅顏知己。
賈寶玉最后怎么說?他說:不改!打死也不改!
我們對《紅樓夢》進行細讀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敝皇且粋€空泛而美好的愿望。
說到底,惟其艱難,主人公的受難,更能凸顯寶黛二人愛情的價值感。我們并不能偏激的說誰對誰錯。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比名利,比金錢,比青春都要重要一點點,不多,就一點點。
襲人可以說是里面最可憐的一個角色,襲人是寶玉的通房丫頭,日后寶玉成婚了,她也是有一席之地的。林黛玉有時還會笑稱襲人是嫂子,可見黛玉對這事也是有看法的。
當我看到襲人開始在人前搬弄是非,想讓黛玉搬出去的時候,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自私,軟弱,首鼠兩端??伤龖?yīng)該得到諒解,因為不是不同情他人,就是不憐憫自己。
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jié)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悲劇,寶釵的鬧劇。
故事就會發(fā)現(xiàn)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著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可以選擇,那么,死于傷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fā)芽的灰暗生活里,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云天,黃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zhì)。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zhí)些,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
讀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2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稀奇古怪的經(jīng)歷讓我印象深刻。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主要講述唐僧和三個徒弟千辛萬苦地降妖伏魔、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jīng)路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并將這些千難萬險幻化為險象環(huán)生的各種災(zāi)難,一場場與妖魔鬼怪之間斗智斗力的較量,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書中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各具特色,有誠實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聰明機警、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踏實可靠、寡言少語的沙僧。小說情節(jié)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特別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既是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也是我愛不釋手的故事。
唐僧師徒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堅韌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對我觸動很大。以前我雖然有當科學(xué)家的遠大理想,但是不能吃苦耐勞,做事經(jīng)常拖拖拉拉、半途而廢,一味貪圖享受,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在未來的歲月里,我一定改掉做事虎頭蛇尾的錯誤做法,努力發(fā)揚堅韌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一往無前地奮勇邁進!
讀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3
最近,我讀了一篇兒童文學(xué)家曹文軒大師寫的《茶雞蛋與算術(shù)》,感觸特別深。
這本書說的是鄉(xiāng)下女孩草環(huán)被盧園長帶進了幼兒園第五班,成為了皮卡的同學(xué),其它小朋友由于草環(huán)的到來感到新鮮,都在笑她!為了阻止別人嘲笑草環(huán),皮卡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的故事。
書的一開始就介紹了主人公草環(huán)的“與眾不同”!因為大冬天的她穿著大棉衣大棉褲,看上去像一只圓鼓鼓的球。這些城里的小朋友由于走到哪兒都有暖氣,早就不會穿那么厚的棉衣棉褲了。小朋友們都在“咯咯咯”的笑草環(huán),其中有個叫搖搖的小男孩笑得最嗨,后面的故事里他也一直笑話草環(huán)。我覺得他非常不禮貌!草環(huán)雖然來自鄉(xiāng)下,沒有接觸過城里小朋友玩過的、看過的,但我們不應(yīng)該由此嘲笑她,我們都是同齡的孩子,應(yīng)該快樂地一起玩耍。
而這里的皮卡跟搖搖恰恰相反,皮卡覺得這沒啥可笑的,也沒啥值得他們大驚小怪的地方!草環(huán)這種女孩在三姑幼兒園多地去了,在油麻地的村巷里、田野里、大河上也都可以看到。所以皮卡憤怒地瞪了那個搖搖一眼!要是我,我也會像皮卡一樣!記得上幼兒園中班時,班上來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他叫楊子,他見人就笑,非??蓯?可是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玩,因為他總是不懂游戲規(guī)則,上課時也聽不懂老師的要求,有些小朋友非常不友好地說他傻傻的,我很生氣!我覺得他一點也不傻,他只是很簡單,也許反應(yīng)稍微慢一點,那是因為他年齡比我們都小一點的原因啊!他對人非常友善,對誰都是笑嘻嘻的!我就喜歡和他一起玩!做游戲分組時我會主動要求跟他在一組,雖然和他一組的結(jié)果總是拿不到名次,但和他一起玩我很開心。
書中后面的故事里,皮卡為了阻止小朋友笑草環(huán)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把搖搖的內(nèi)褲扔到垃圾桶,還有做游戲的時候總是拉上草環(huán)等等。雖然扔內(nèi)褲的行為也不禮貌,但作為幼兒園的小朋友,他能想到報復(fù)搖搖并保護草環(huán)的辦法也只能有這種了。
我很喜歡皮卡,因為他勇敢、機智、有正義感,會幫助弱小,未來我也要向他學(xué)習,做正確的事,成為許多人可以信任的朋友!
讀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4
就在兩天前,我讀完了讓我受益匪淺的一本書——《福爾摩斯的秘密》,這本書應(yīng)驗了一句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也讓我明白做事要認真,要善于發(fā)現(xiàn)。
這本書的作者運用了許多修辭和描寫手法,把破案現(xiàn)場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體驗了一場精彩的破案之旅。主要講述了“福迷”許小涵,為了尋找大偵探福爾摩斯和他的好朋友兼助手華生的秘密,與俞漁、薇拉組成了X、Y、Z小記者團。他們從初探貝克街時的膽怯、不自信,中間更是遇到了種種困難,但他們并不是打退堂鼓,而是知難而上,經(jīng)過努力和互幫互助,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突發(fā)狀況,最后找到了幕后真兇。
這本書的轉(zhuǎn)折也就是這里了,在破案過程中小記者團遇見了福爾摩斯的后代——謝隆,他一次又一次地為小記者團提供線索,大家都以為他是好人,而真相讓大家大跌眼鏡,隨著小記者團的抽絲剝繭,發(fā)現(xiàn)幕后黑手竟就是謝隆,他策劃并實施了博物館被襲擊、塔橋塌陷以及倫敦碗炸彈等一系列犯罪事件……但邪不勝正,最終謝隆的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生命只要好,不要長……”身患怪命的記者團成員薇拉在臨終前說的這句話也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做自己喜歡的事,做對社會有益的事,珍惜每一天。
這是我目前為止最喜歡看的一本書,而它給我的啟迪是:只要你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和汗水,不放棄、敢拼搏,你的人生就會有轉(zhuǎn)折,從而贏得人生,正如愛迪生所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讀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5
《儒林外史》讀后感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梢哉f,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xué)而優(yōu)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發(fā)垂髫考到白發(fā)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為吃人的禮教,那么稱封建科舉制度為害人的制度也不為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diào)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為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斗?!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guān)鍵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轉(zhuǎn)化為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yǎng),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xué)子們只注重“食”,即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zhuǎn)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yǎng)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xué)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為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為貪官污吏的卑鄙丑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后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愛蓮說》閱讀感想
上一篇:讀各類文學(xué)名著感想
下一篇:《陳情表》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