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體會到:在“物競天擇,蛇者生存”的大自然里,鷯哥夫婦的悲慘遭遇值得我們憐憫,但它們?yōu)榱撕⒆幽苌嫦氯ザ晃兜厝グ徒Y強者的生活態(tài)度不值得我們學習。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鳥奴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鳥奴讀后感1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一本語言優(yōu)美的書籍---《鳥奴》,書中不僅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更讓我了解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和無情,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品讀這個作品吧!
故事從一天下午作者冒著生命危險,登上一座山峰觀察極其瀕危的猛禽—蛇雕開始,作者剛登上山峰不一會,蛇雕就發(fā)現(xiàn)了他,于是作者與蛇雕展開了一場“空戰(zhàn)“,激戰(zhàn)幾分鐘后,蛇雕的旁邊竟然又出現(xiàn)了兩架”僚機“,驚慌之間作者發(fā)現(xiàn)這兩架”僚機“不是蛇雕,而是兩只成年鷯哥。此時,作者迷惑了,鷯哥不是蛇雕的天敵嗎?怎么可能會一起作戰(zhàn)哪?現(xiàn)場形勢由不得作者多想,因為它們已經(jīng)沖了過來,時間很快過去半小時,作者已遍體鱗傷不得不掏出發(fā)令槍向天空發(fā)射,終于蛇雕和鷯哥被嚇跑了。
“空戰(zhàn)“過后,作者越想越感覺匪夷所思,正在作者疑惑的時候,公鷯哥此時竟然主動飛進來蛇雕的巢穴清理糞便,而蛇雕則為它們抓走了一條正威脅鷯哥伺機而動的灰鼠蛇,作者的心中似乎有了答案,原來它們不是和平共處,難道是自然界極其罕見的“共棲”現(xiàn)象,想到這里,新的疑問又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與雙惠共棲、單惠共棲和假性共棲的必要條件都有出入,這不能算做“共棲”。
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作者明白了蛇雕和鷯哥共處的原因,一天下午,兩只小蛇雕貪玩不慎跌入懸崖,蛇雕夫婦誤認為這是鷯哥所為,一怒之下將一只小鷯哥擊落懸崖,其余全部擊殺,此時鷯哥夫婦只能遠走高飛,作者在懸崖下找到了那只并無大礙的幸運小鷯哥。但令作者意向不到的是,幾天以后,鷯哥夫婦竟然又回到這里,原來鷯哥以前的巢穴總是被蛇清洗一空,為了不重蹈覆轍,鷯哥夫婦不得不鋌而走險,形成了自然界這種獨特的“奴隸和主人”關系。
這個故事,不僅反應了大自然弱肉強食,也反應了人類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想想看,社會上不是普遍存在恃強凌弱,強國欺凌弱國嗎?落后就要挨打,軟弱造人欺,在感嘆大自然無情的同時,我們只有通過自己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勢力,才能保證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生活安寧。
鳥奴讀后感2
我喜歡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讀了許多他的書,覺得都很精彩,特別是《鳥奴》,我反反復復地看了好幾遍。
故事中的蛇雕一家和鷯哥一家共同棲息在一棵大青樹上。鷯哥為了在蛇雕的勢力范圍內(nèi)生存下去,就開始做蛇雕的“奴隸”,天天為蛇雕清理巢穴。雖然在鷯哥的委曲求全之下,它們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相安無事,但是最后,鷯哥一家還是毀在兇狠的蛇雕手里。
我嘆息著鷯哥的命運:看來,不懂得磨礪自己的喙,不努力鍛煉自己的爪,只知道一味地安于現(xiàn)狀,到最后只會退無可退,落得個悲劇的下場——這,就是甘做奴隸的惡果。
這樣的惡果我也嘗到過。
上個學期,我們學校舉行了“誦讀國學經(jīng)典”的比賽。那次比賽,我們班選用的是《笠翁對韻》這本書。聽到這個消息,我就暗暗高興:原來是《笠翁對韻》啊!媽媽早就叫我背了好多段了,別人還能追上我嗎?我驕傲得無法形容,媽媽叫我每天背一段,我也不肯背,心想:天天背書多累呀!我已經(jīng)背了這么多了,別人肯定追不上我啦!后來的日子我過得舒舒服服的,就算知道別的同學越背越多,我也毫不在意地想:沒事沒事,反正我已經(jīng)背了許多了。
很快,比賽的日子到了,老師讓我們互相挑戰(zhàn),看誰背得多。一開始還行,幾輪過后我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完全插不上話了。原來,最多的同學竟背了十一篇,而我才背了六篇。
媽媽知道了,說:“你呀,總是滿足于現(xiàn)狀,覺得這樣很舒服,這樣下去你遲早有一天要被學習牽著鼻子走的。”
聽了媽媽這句話,我忽然想起《鳥奴》這個故事。我不就像那只安于現(xiàn)狀的鷯哥嗎?只要危機不擺在眼前,我就舒舒服服過日子,得過且過;等到危機擺在了眼前,我沒有充分的準備,就只能束手無策地落于失敗之境。
我想,我不能再做“鳥奴”了。不然每件事情只追求眼前安逸,我可真的要變成“奴隸”了。這可不是普通的奴隸,而是向“安逸”這個敵人舉手投降的“奴隸”。
接受了失敗的教訓,我在接下來的運動會中,訓練得非常認真。我每天在操場上訓練體能和跑步速度,還請老師給我計時。偶爾,我也會覺得累,但我心想:不行,我可不能做鷯哥,我要做能打敗蛇雕的英雄!每次想到這里,我就會打起精神繼續(xù)訓練起來,即使汗流浹背也不停止??粗惶焯爝M步的成績,我心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期盼。
一個月后的運動會上,我終于得到了一個滿意的成績——一枚銅牌!
在代表榮譽的獎牌掛到我脖子上的那一刻,我又想起了《鳥奴》這本書。我想,我終于打敗了“安于現(xiàn)狀”這個敵人,真正地做了一回把握自己命運的主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時時磨礪自己的喙,鍛煉自己的爪,不做安于現(xiàn)狀的鷯哥,讓“得過且過”這個敵人永遠從我的生活中消失!
鳥奴讀后感3
鳥奴,顧名思義就是像奴隸一樣的鳥。書里面介紹了一對蛇雕在一棵樹上建巢,一對鷯哥為了不被各種天敵吃掉,就在蛇雕的樹上建了巢。但是蛇雕在饑餓的時候也要吃鷯哥,鷯哥為了不讓蛇雕吃它們和它們的后代,只能為它們照顧不蛇雕。還有自己也不得不像小蛇雕一樣叫。鷯哥每天都要花一半的時間在蛇雕上,終于有了回報。就在這時,一件可怕的事情發(fā)生了……
蛇雕的兩只小寶寶,為了一件小事爭吵起來,鷯哥看見了,擋在它們中間,可是小蛇雕它們看見有東西擋在面前,就使勁啄它面前的鷯哥。鷯哥忍了好久,還不停地勸它們不要打了。小蛇雕不領情,還要繼續(xù)鬧下去,鷯哥終于忍不住了,生氣地飛走了。鳥巢開始劇烈搖晃,兩只小蛇雕和鳥巢都掉了下去。恰巧就在這時,小蛇雕的父母回來了,發(fā)現(xiàn)鳥巢和自己的孩子都不見了,認為這肯定是鷯哥弄的,忽然,一股仇恨涌上心頭,母蛇雕飛過去,抓起一只小鷯哥,用爪子一使勁,那只小鷯哥就命喪黃泉了。公蛇雕也飛過去,捉起兩只小鷯哥。鷯哥父母看見了,拼命學小蛇雕的叫聲,希望把蛇雕吸引過去,可公蛇雕還是把兩只小鷯哥送上了黃泉。就剩下最后一只了,那只小鷯哥機靈,立馬躲了起來,蛇雕父母還是找到了它。鷯哥父母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突然聽見了小蛇雕的聲音,它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把兩只小蛇雕帶了回來,最后剩下的那只小鷯哥也逃過了一劫。
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有發(fā)生這種事情,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常常會不顧一切的付出。這種犧牲精神在父母身上有很多例子。比如: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為了培養(yǎng)孩子全方面的能力,給孩子報許多的培訓班,放棄休息天,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就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我上學時有次忘記拿作業(yè)本,媽媽就用最快的速度送了過來,自己上班卻遲到了,被領導扣了工資。為了感謝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要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表達我對爸爸媽媽的愛。
鳥奴讀后感4
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弱小的鷯哥依存于以蛇為主要食物,兼食其他(如小型鳥類等)、兇猛的蛇雕,怎么說都是不符合自然生物規(guī)律的。然而,《鳥奴》這本書卻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懸崖峭壁廣布的滇北高原上,有一棵大青樹,兩只蛇雕和兩只鷯哥分別在上面筑巢而居。按照常理,兩只鷯哥似乎早應該被蛇雕吃掉,事實上,這兩只鷯哥并沒有遭到這樣的厄運。怎么回事呢?原來這兩只鷯哥的卵總是被蛇吃掉,為了躲避蛇的襲擊,它們來到了蛇的天敵——兩只蛇雕所居住的大青樹上筑巢,“大樹底下好乘涼”,希望蛇雕能夠保護它們。但是,蛇雕不會給它們白白充當保護傘,鷯哥也知道這一點,于是它們主動要求給蛇雕當奴隸。這一舉動正中蛇雕下懷,它們正愁幼雕拉出的糞便不好清理,這兩只鷯哥既能為他們打掃“室內(nèi)”衛(wèi)生,又能為它們吸引到不少的食物,而自己保護它們幾乎不需要成本,何樂而不為?于是,這種奇特的共棲關系開始了。為了討得主子的歡心,鷯哥們每天起早貪黑、畢恭畢敬、“鞠躬盡瘁”地照顧幼雕,清理雕巢。盡管累得“生死兩不知”,鷯哥們自己得到的好處卻少得可憐。蛇是不敢來了,小鷯哥也終于孵出來了,但是,四只小鷯哥卻先后死于它們的主子——蛇雕的利爪之下。兩只鷯哥為自己的決定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慘痛。即使是這樣,鷯哥也沒有幡然悔悟,認識到它們悲慘生活的真正原因,仍然天真地認為蛇雕會給他們提供永久的保護。當兩只幼雕長大成“雕”,飛出巢穴,遠走高飛之時,鷯哥身上的價值也就被榨取完了。主子們不需要鷯哥們的繼續(xù)服務,冷酷無情地將它們逐出了巢穴。兩只可憐的、被完全奴化的鷯哥,此時的想法仍然是找一片“屋檐”來棲身,繼續(xù)它們“輕松的”奴隸生活……
掩卷而思,思緒紛纖。蛇雕的行為是可恨的,應該受到譴責;兩只鷯哥的命運是悲慘的,值得同情。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在憐憫兩只鷯哥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想到:鷯哥的這種悲慘遭遇究竟有多少是客觀因素?又有多少是主觀因素?如果蛇襲擊鷯哥的后代是客觀因素,那么鷯哥為尋求保護而賣身為奴則是主觀因素。自然的法則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蛇、蛇雕和鷯哥(在這本書里,它們都是擬人化的生物)都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道路。蛇雕選擇的最高級的生活原則,殺死敵人,統(tǒng)治族類。蛇選擇的是適合自己的“游擊戰(zhàn)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襲擊鷯哥,躲避蛇雕。雖然蛇類的生活是危險的,但它們完成一次偷襲,獲得戰(zhàn)利品時,它們也是快樂的。唯有鷯哥的選擇是賣身為奴,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過著沒有尊嚴,沒有快樂,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生活。所以說,鷯哥們的凄慘遭遇雖不完全是咎由自取,但也是自己選擇的,怨不得別“鳥”! 如果,鷯哥們有些志氣,不甘臣服于人下,自強不息,向蛇雕們學習,強健體魄,廣大心智,練就一身抗衡蛇類和蛇雕的本領,以弱勝強,何愁蛇類甚至蛇雕不來臣服?即便不能和蛇類以及蛇雕相抗衡,此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不適合自己生存,那么尋找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避開自己的天敵,選擇合適的鄰居,不是比當奴隸要好很多嗎?!“哀莫大于心死”,態(tài)度決定一切,鷯哥的可憐是它們?yōu)樯叩褡髋?,更可恨的是它們以作奴為樂,而不以為恥!鷯哥的命運,其實從它們下決心當奴隸那一刻起就已注定!
大丈夫不患無財(才),而患無志。這句話不但適用于人類,也適用于鳥類!
鳥奴讀后感5
《鳥奴》,一本書,兩個“鳥家庭”,一種奇特的“主奴關系”……
——題記
“天地無限寬廣,樹林郁郁蔥蔥,誰也沒捆住它們的翅膀,誰也沒有看押犯人似的監(jiān)視它們,它們隨時都可以拍拍翅膀遠走高飛,何必天天擔驚受怕非賴在這棵大青樹上不可呢?”
鷯哥,以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也吃無花果、榕果等植物果實和種子;蛇雕,是蛇同時也是各種雀鳥的天敵,鷯哥自然也在蛇雕的食譜中??稍谏蚴倪@本書中,這兩種天生就是“仇家”的動物卻同棲于一棵大青樹上,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特殊的“主奴關系”——異于傳統(tǒng)的“共生共棲”、“單惠共棲”、“側性共棲”關系——“主奴”,顧名思義就是主子與奴隸。
在懸崖峭壁廣布的滇北高原上,兩只鷯哥的卵總是被蛇吃掉,為了躲避蛇的襲擊,它們來到了蛇的天敵——兩只蛇雕所居住的大青樹上筑巢,“大樹底下好乘涼”,希望蛇雕能夠保護它們。但是,蛇雕不會給它們白白充當保護傘,鷯哥也知道這一點,于是它們主動要求給蛇雕當奴隸。這一舉動正中蛇雕下懷,它們正愁幼雕拉出的糞便不好清理,這兩只鷯哥既能為他們打掃“室內(nèi)”衛(wèi)生,又能為它們吸引到不少的食物,而自己保護它們幾乎不需要成本,何樂而不為?
為了討得主子的歡心,鷯哥們每天起早貪黑、畢恭畢敬、“鞠躬盡瘁”地照顧幼雕,清理雕巢。盡管累得“生死兩不知”,鷯哥們自己得到的好處卻少得可憐。蛇是不敢來了,小鷯哥也終于孵出來了,但是,四只小鷯哥卻先后死于它們的主子——蛇雕的利爪之下。當兩只幼雕長大成“雕”,飛出巢穴,遠走高飛之時,鷯哥身上的價值也就被榨取完了。主子們不需要鷯哥們的繼續(xù)服務,冷酷無情地將它們逐出了巢穴。兩只可憐的、被完全奴化的鷯哥,此時的想法仍然是找一片“屋檐”來棲身,繼續(xù)它們“輕松的”奴隸生活……
“鷯哥是弱小的鳴禽,蛇雕是強大的猛禽,動物交往都出于利己的目的,不能設想蛇雕會因為同情憐憫鷯哥而同意與鷯哥共棲,假如蛇雕在共棲關系中撈不到任何好處,是絕不會將共棲關系延續(xù)下去的,而強大的蛇雕想要終止這種共棲關系,易如反掌,只消沖飛到鷯哥巢前,惡狠狠地嘯叫數(shù)聲,定能將這對鷯哥嚇得靈魂出竅,逃之夭夭,或者干脆將這對鷯哥當做食物吞吃了,豈不更好?”
在殘酷的動物世界中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弱者不惜一切代價保全自己的生命,強者則依舊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俯視著弱者……
動物世界如此,人的世界亦如此,在如今這個人才濟濟,充滿競爭的時代,這個社會的殘酷就在于它遵循自然界的一個規(guī)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xiàn)在的競爭,大到國與國之間實力的競爭,經(jīng)濟的競爭,市場的競爭,小到人與人之間的比拼,只有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才可以生存,反之將被社會所淘汰。
讀完整本書自己在心里默默感嘆社會的殘酷,想想自己的未來,覺得更應該努力努力再努力地學習,因為沒有知識沒有技術就只能靠著辛苦的勞動維持生活,有智慧有創(chuàng)新就能一展宏圖。謹記“強者征服今天,懦夫哀嘆昨天,懶漢坐等明天”。
勵志故事讀書筆記7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鳥奴讀書筆記700字5篇
下一篇:饑餓的冬季讀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