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是一部經(jīng)典之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水滸傳讀后感范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1
最近,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讀完后,我被梁山好漢的正義凜然和他們情同手足的義氣所深深感動。
這部書表現(xiàn)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們,聚義梁山泊,直至招安而失敗的全過程,從這部經(jīng)典的農(nóng)民起義小說中,反應了作者施耐庵對朝廷黑暗和統(tǒng)治者昏庸的強烈的不滿和憤慨。
《水滸傳》中塑造了多位形象鮮明的好漢,比如一身正氣,視死如歸的魯智深他們豪爽粗狂卻不失風度;待人誠懇、正氣凜然的宋江和盧俊義;勇猛異常的關勝、董平等,幾乎沒人能與之匹敵;吳用和公孫勝的計謀與智識也令人驚嘆,像這樣性格的鮮明人物還有許多。
在這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對花和尚魯智深印象頗深。為什么他叫花和尚呢?因為他身上紋了許多紋身,他還特別喜好喝酒,但是這只是表面,實際上他是一位重情義、重義氣、充滿正義感的英雄。雖然性格豪爽粗獷,卻富有智慧,而且膽大心細。在打死鎮(zhèn)關西后,他不慌不忙不像別人殺了人就跑,而是指著鎮(zhèn)關西罵“你詐死,別以為灑家不知,等會兒灑家再與你理會”,然后從容不迫地離開;放走金老漢時還拿條板凳坐了兩個時辰,估摸人走遠了他才走,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智慧和膽大心細;在史進去打抱不平被抓后,魯智深暴跳如雷,拎起禪杖就要去殺知府,卻被識破,又被抓了起來,面對審問時,他又充滿正氣地說:“我就是來救人的,既然被抓,無須多問,只殺便是!”
這充滿氣概的言語讓我為之傾倒。他的正義和舍己救人的品質(zhì)值得我學習。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2
《水滸傳》由明朝施耐庵所著,是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在國內(nèi)享有盛名。我從小學就開始看,反反復復看了十幾遍,里面的故事滾瓜爛熟。
水滸傳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被逼上梁山,打家劫舍,鋤強扶弱,替天行道,被朝廷招安,南征北戰(zhàn),卻落得個被奸臣害死的下場這個以悲劇收尾的故事。
那是一個黑暗的年代,宋朝周圍有強敵虎視眈眈,國庫空虛,朝廷風雨飄搖,但是,皇帝聽信奸臣,非親不用,非仇不談,奸臣當?shù)溃群χ伊?。官府上下腐敗之氣,蔚然成風。就如犯人發(fā)配到一個地方大小官員都會來要銀子,若是沒錢或不給,就拖出去打上一百殺威棍,很少免于幸難,我不禁想到了《錢神論》中所說的“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把錢視為親哥哥。
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人人講江湖道義。一百零八將在梁山泊上一起生活。雖然他們來自五湖四海,身份,地位不同,但一起平等的生活,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不受官府約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豈不快哉,快哉?
水滸傳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宋江,魯智深。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為人仗義,經(jīng)常布施他人,為人慷慨,對人和善,手下人對他忠心無比。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因殺了人而落發(fā)為僧,兩次醉酒,被趕出寺廟,武藝高強,立下過奇功。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3
暑假里,我讀了《水滸傳》,我的心靈一直被那一百零八個好漢的行俠仗義和打抱不平所震撼。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深山起義,由盛轉(zhuǎn)衰,曲終人亡的故事。
書中有忠義兩全的宋江,性格剛烈的武松,見義勇為的魯智深,還有足智多謀的吳用,他們在我眼里都是忠義的化身。
我也很欣賞李逵,但李逵他頗有些拗,遇事不分青紅皂白,動不動就發(fā)火,總是和人打架,給宋江等人惹事生非,但是他身上有股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精神,愿意為自己的兄弟豁出性命,就是這種精神使我大為感動。
書中我更欣賞的是吳用,足智多謀,他曾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醉了青面獸楊凌,巧妙地奪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我要向吳用學習,做一個聰明的人。
讀了這本書,使我非常敬佩梁山好漢,也使我懂了很多道理,這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4
《水滸傳》描寫的是宋朝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故事發(fā)生在梁山泊(今山東濟寧)。因民眾不滿當時封建社會階級矛盾,平民英勇義士們團結起來,聚集在梁山泊以晁蓋為首領的起義軍,以此來對抗朝廷。
其中有不少都是粗義之士,斗大的字不識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就知道打打殺殺,不會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晁蓋深明大義,以身示范,他的仁義愛士被迅速傳開,社會中的有志之士紛至沓來,朝中受到加害的忠義之士也加盟梁山,在他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壯大。
就在梁山興旺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晁蓋在征戰(zhàn)中被毒箭射中而亡,他的離去給梁山蒙上了一層陰影,一時間所有人都沉浸在痛苦之中……
正在群龍無首之際,宋江接任了梁山寨主之位,宋江出身衙門押司(也就是書寫文書的人員),梁山好漢最多時達一百零八將,宋江對梁山的未來早有了自己的設想,他一心想帶領眾兄弟歸順朝廷,從此不用背上梁山賊寇之名,光明正大做人。殊不知朝廷早有將其除之之念,但這一切梁山兄弟們還蒙在鼓里,真可畏是“人心隔肚皮”世事難料啊。梁山好漢歸順后為朝廷南征北戰(zhàn),死傷大半,剩余人員在慶功宴上死于高俅毒計,此時真相大白已晚哉。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5
《水滸傳》中,作者通過精彩的外貌描寫,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文中用了豐富的色彩描寫,如史進在出莊迎戰(zhàn)陳達時,“身披朱紅甲、上穿青錦襖、下著抹綠靴、腰系皮搭膊”,以色彩的差異,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襯托出史進的武藝高強,準備充分,為他的戰(zhàn)勝作鋪墊。再如柴進的“皂紗轉(zhuǎn)角簇花巾,紫繡團龍云肩袍,玲瓏嵌寶玉絳環(huán),金線抹綠皂朝靴”,看出柴進身著的華麗,家世顯赫,位高權重,也為他的仗義疏財?shù)於私?jīng)濟基礎。
除了色彩描寫,還有與其相對的白描手法。在寫賣寶刀的人時,“頭戴”“穿”“手拿”“插個”“立”等詞,簡潔明了,烘托出賣刀人瀟灑、豪邁、不拘小節(jié)的氣質(zhì),讓人一眼望去就覺得這是一個行走江湖人士,也讓林沖成功上當買下寶刀。
文中還用比喻的手法來寫人的外貌。在描寫九紋龍史進時說“銀盤也似一個面皮”,把史進的臉比作面皮,一個讓人腦洞大開的比喻,形象地寫出了他的膚色之白,表現(xiàn)史進的年輕英俊,俊朗,武藝也十分高強。再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時,作者把鎮(zhèn)關西鮮血直流比作開了個油醬鋪,把他所受的傷比作彩帛鋪,生動活潑,讓人讀起來有畫面感,也從側(cè)面反應出魯提轄的力量之大,鎮(zhèn)關西毫無還手之力。
正是作者用豐富多趣的外貌描寫,刻畫了一個個性格迥異的他們,才圓了大家的一個英雄夢。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6
今天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知道了里面講述了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他們從到受到朝廷招見,再到破遼兵,遭到謀害,從此失敗的英雄故事。讀完這本書,給我腦海里留下了兩個字:忠,義。
忠是指好漢們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親人,朋友等盡心盡力。宋江在利誘,迫害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其中有一個例子:林沖被逼上梁山后,他的妻子對高俅之子的屈辱,寧死不屈,最后上吊自殺,這就是忠。我們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做到了忠,但是,但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義。其中這個義字,包括了很多的內(nèi)容?!端疂G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皆為兄弟,他們?yōu)榕笥迅皽富穑瑑擅娌宓?,就只為了義,他們?yōu)槿嗣癯┌擦迹麥鐞号梢矠橐粋€義。由此可見,一個義,是先要有忠在會有義,況且要達到義有時要用生命去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幫老人過馬路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水火之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shù)挠職狻Ax,可以想象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的人,就是一個高尚品德的人。古往今來有許多英雄好漢,舍生取義,舍己為人。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正義他們可以不顧生命,因為他們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消失,奮斗的激情已經(jīng)被摧毀,只是他性格被一些丑惡的東西消化了。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格暴躁,經(jīng)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搞出過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就是義。
一個人,必須要忠義相間,這才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7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真實的人物形象受到人們廣泛喜愛。假期里,我就讀了這本書。
文學家金圣嘆曾說過:“《水滸傳》所敘,敘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zhì),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笔前?,梁山一百單八將都有自己的個性:“智多星”吳用神機妙算,“霹靂火”秦明有勇有謀,“花和尚”魯智深灑脫豪爽,“黑旋風”李逵魯莽急躁……但不管怎樣,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忠義雙全。
忠,就是對上忠心不二,對友盡心竭力?!爸伊x”,有“忠”必有“義”。這個“義”字包涵很多:講義氣、大義凜然、正義、見義勇為……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了這個“義”字,兄弟今生兩家姓,來生一個媽?!按蚧ⅰ崩钪?、“小霸王”周通統(tǒng)領的桃花山寨將面臨被官軍殲滅的危險,他們向“花和尚”魯智深的二龍山寨求援。而魯智深與周通、李忠二人曾有一段恩怨,可魯智深沒有想到這些,一接到求援信號,二話不說率兵救援桃花寨?!昂谛L”李逵對宋江忠心耿耿,但他一聽到假宋江調(diào)戲婦女,盛怒之下趕到梁山泊忠義堂,大罵宋公明,還砍了那桿“替天行道”的杏黃旗,這是一種正義的表現(xiàn)。魯智深聽到金翠蓮被鎮(zhèn)關西霸占,他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西,這是真正的見義勇為。
可是這個忠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多少忠義的革命戰(zhàn)士為祖國犧牲了生命: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他們對祖國忠心耿耿,大義凜然,這是對“忠義”二字最好的詮釋。
《水滸傳》是一本好書,它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它深刻地反映出哪里有欺壓哪里就會有反抗。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8
《水滸傳》中前半段講述的是江湖俠客,好漢英雄們的聚義之路;后半段就是一種慢慢走向毀滅的自取滅亡之路。正所謂成也宋江,敗也宋江,當然看這本書,最需要關注的人物就是宋江。
他最早是小吏,理想是為官報國,有著江湖好漢的俠義精神,樂于助人,結識了不少英雄好漢,故有“及時雨”之名,在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事發(fā)之后,他出于義氣,便背叛了朝廷。直到臨終,還為了保住“忠義”之名,還把李逵一并帶走。
明清兩朝更是有主“忠義”說,認為宋江是“忠義之烈”;或主“誨盜”說,認為宋江是欲取趙宋而代之的“奸雄”,前者以李贄為代表,后者以金圣嘆為代表,宋江又是個極為復雜、不易解讀的人物。宋江本人的悲慘結局卻也是可以略推測出幾點:
一、宋江的個人來看
他為人極其重名利,講究孝道,平生最大的索求就是以求孝順父母,光宗耀祖,正是因為他對于朝廷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而且只求個人的名利聲名,不同于率性而活的魯智深,他始終被自己的執(zhí)念所左右,所以在最后導致了被御酒賜死的結局。
二、從歷史的真實來看
宋江的悲慘結局是有其必然性的,在當時沒有新的生產(chǎn)和新的階級出現(xiàn)的情況下,農(nóng)民起義不是被鎮(zhèn)壓、被招安,便是成為奸臣改朝換代的工具。施耐庵對農(nóng)民起義的本質(zhì)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并作了如實反映,并由此告誡人們認識統(tǒng)治階級的真面目,不能對統(tǒng)治階級報有幻想,這便體現(xiàn)了當時歷史的真實狀況。
三、從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來看
小說以悲劇結尾,在文學中十分少見,我想作者施耐庵從忠“義”角度出發(fā),在對于招安持肯定態(tài)度的同時,又表明了招安后悲慘的結局,可見施耐庵作為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光輝之所在。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9
《水滸傳》,又稱“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作者施耐庵。是中國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它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xiàn)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nóng)民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過程的-些本質(zhì)方面。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在這昏暗腐敗,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shù)好漢被處處欺壓。但亂世出英雄,在無法忍受的情況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匯成了一股連朝廷也不敢忽視的勢力。在一次次征戰(zhàn)中,他們?yōu)榱肆x,救出兄弟,殺除貪官,卻也沖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賊。在幾經(jīng)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讓他們四處奔波掃平其他勢力,但結果卻是,在百經(jīng)沙場后散的散,死的死,結局就是悲劇結尾。
《水滸傳》主要刻畫了108位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們各有各的特點,施耐庵把他們個個描繪的生動形象,這使我讀完《水滸傳》后,里面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念念不忘。如:及時雨宋江的重情重義,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花和尚魯達的武藝高強,愛打抱不平,智多星吳用的足智多謀。
我最喜歡的就是宋江了,后人對他有兩個說法,一是說他是一個偽君子,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前途,拿兄弟們的命去當賭注,向朝廷招安的叛徒。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向朝廷招安只不過是想找一個美名,不想讓兄弟們終生都淪為草寇,我非常贊同的第二種說法,梁山泊悲劇并不是宋江一人造成的,而是因為當時的那個封建社會造成的。
那情義,那忠義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讓我敬佩、仰慕、感嘆……
水滸傳讀后感范例10
《水滸傳》是一本十分經(jīng)典的小說。可以與它相并列的還有《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這四本合稱“四大名著”
《水滸傳》真實的描寫了宋代時以宋江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在字里行間中逐漸揭露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種種罪惡。同時也贊頌了英雄們的正義行為和不朽的精神,他們幫助百姓們安居樂業(yè)。從而塑造出了一百零八將的梁山好漢,塑造出了正義的形象。
在全書中我最喜愛“花和尚”魯智深。他雖然長著一副十分兇猛的外表,但是卻懷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他見義勇為,嫉惡如仇。在他聽到一對父女對鄭關西的哭訴后,十分厭惡屠夫,便答應父女倆會懲罰一下鄭屠夫。但一不小心失手便三拳打死了鄭屠夫,又保護這對父女送出了鎮(zhèn)子。他與屠夫和這對父女都不認識。但是當他聽到了屠夫的險惡。于是出于良心,他看不下屠夫?qū)π袨?。也不顧自己的地位,去幫父女脫離苦難。這也表現(xiàn)出了他十分的正義,愛憎分明。
《水滸傳》講述了一些民間的英雄故事,也讓我對他們的忠義感到震撼,使我對他們原先的看法發(fā)生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水滸傳名著讀后感10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水滸傳讀后感范例10篇
下一篇:水滸傳讀后感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