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恰同學少年我》被深深打動了,不僅因為劇情的曲折,更是因為一代偉人少年時代的豪情壯志,他的憂國憂民的責任感使人欽佩,他的所做作為的膽量令感嘆,他的破舊立新的精神令人折服。下面給大家?guī)硪恍╆P(guān)于恰同學少年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恰同學少年觀后感1
最近懷著幾分留戀看完了毛澤東的少年記錄片《恰同學少年》。內(nèi)心從來沒有如此澎湃過,不知是要感謝毛澤東本人還是要感謝編劇和導演,這部影劇的卻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一個大學生應該做的是什么,什么是一個真正的大學生,這部影劇做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一個人若想取得成就,除了帶著努力和堅持上路外,我想就連上帝也不知道該帶些什么了。為了克服注意力不集中,毛澤東每天帶著書本在市場上朗讀任他人來人往,終成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為了強健身體,毛澤東每天鍛煉不說而且越是刮風下雨他鍛煉的越精神。正式在這青年時鍛煉的強健體魄,支撐著他從槍林彈雨中走來使的他在76歲的高齡暢游長江擊水三千里。起早貪黑是他的慣性,求知好學是他的秉性,堅韌不屈是他的個性。
夫行非常之事,方有非常之功。毛澤東國文成績開始很是糟糕,有一次毛澤東頂撞了國學老師,為了求得老師原諒他深夜拜訪老師家,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夜。那夜的雨下的很長很大。不過只有兩個人曉得,第二天老師把他叫了進來,對他文章幾句話的指點迷津,就領(lǐng)毛澤東茅塞頓開,隨后老師把文學最有精華的《昌黎先生集》借給毛澤東,可以說毛澤東的文學成就無不與老師的指點有關(guān)。毛澤東帶著同學游渡大河,洋溢著少年的激情;他帶著同學身無分文的行走湖南,體味著游子的艱辛;他帶著200多學生兵智斗3000潰敗軍閥,裸露著少年的膽識。
一個人不僅要關(guān)注自己,也要關(guān)注他身邊的人。與同學談天說地,不失為一種樂趣,與同學塞外游玩,不失為一種情趣,與同學激揚爭執(zhí),不失為一種交流,與同學共渡難關(guān),不失為一種感動。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久然就會有一種井底之蛙的感覺。融入大家的群體才是人的社會。
被擱置的個人感情問題,為了理想而奮斗。花季的年齡誰不會心動,然而我們的毛澤東卻將個人問題擱置了,只因為他心中一直有著遠大的理想。他的心容不得半點雜念,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一個人要學會耐的住寂寞。不要讓自己的內(nèi)心騷動起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馬不加疾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一個人過的不風華自如并不是錢少,而是指:才貧,智貧,德貧。才貧則智漏,智漏則德乏,德乏則社會不容。所以一個大學生真正應該追求的并不是金錢利祿,我們應該做的是修德,培智,增才。
回想自己在過去一年里的事情,可謂是感慨萬千。身上的陋習與漏德不由而出。自己雖起的很早,但體育鍛煉并沒有一直堅持。自己雖每天看書,但并沒有認真的鉆研過思考過什么。雖多次豪言壯語的說要有膽有識,但自己又常常會怯懦和猶豫。雖多次要求自己要慷慨大方,可自己也不時自私狹隘,曾告誡自己憤怒激動的時候要沉著冷靜,卻也爆發(fā)了沖動和蠻橫。
然而,一個人只要有理想他就不會墮落,有正確的理想他就不會走錯誤的路子。今觀毛澤東少年時代,不禁感慨:大學生亦當如此;有個性而不失得體,有沉著而不失膽識,有挫折而不失激情,有游玩而不失奮斗,有自強而不失群體,有情義而不失理想。
未來的路還很長,然而有了方向并不遙遠。生有何憂,死亦何患。如果未來還有更多的困難,那就讓它們來的更猛烈些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恰同學少年觀后感2
看了《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有很多想法……
縱觀歷史,任何一個國家在其發(fā)展與崛起的時候,它的年輕人都有一種特殊的精神風貌,這種風貌極富時代氣息,正所謂“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西班牙崛起時候的斗牛精神,美國的西部牛仔,前蘇聯(lián)的青年布什維克,中國的五四運動……民族精神的復興從來都是與時代青年的成長緊密結(jié)合的。那么,“和平崛起”時代的`中國青年,該具有怎樣的一種精神風貌呢?
把個人奮斗融入到民族昌盛中,把個人命運注入到國家崛起中,這樣的青年,必獲得巨大的成長動力和與之相輔相成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作為一個人,要有尊嚴,有靈魂;作為一個民族更要有尊嚴,有靈魂。這就是民族的品格,民族魂。
有人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是蟲。作為中國人當然不希望聽到這樣的聲音?!稕_出亞馬遜》里的王輝對另一個中國隊友說:“記住,我們兩個就是中國?!?/p>
是啊,無論走到哪里,我們?nèi)A夏兒女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
我們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民族魂!
恰同學少年觀后感3
《恰同學少年》電視劇觀后感我看完這部感人肺腑的23集電視劇。我的心被震撼了。被劇中的人物所感染。本劇就是以毛澤東五年半的讀書生涯為背景,展現(xiàn)了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風華正茂的優(yōu)秀青年學習生活的故事。看完了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真的為之震撼,體會到了什么才是少年應有的青春。
劇中梁啟超的“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一直在我耳邊回旋,為當年那氣宇軒昂、胸懷天下的少年學子毛澤東和他的同學們充滿朝氣的青春活力和豪邁的革命氣慨所震憾,深刻地感受了時代偉人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非凡的風采。
電視劇把我們的視線帶到了上世紀20年代工農(nóng)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反動勢力為維護其反動統(tǒng)治對革命力量進行瘋狂反撲的革命斗爭風起云涌的崢嶸歲月。這個時期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等大事。在進行革命活動中,青年毛澤東結(jié)識了很多同志,并積極引導他們與廣大工人農(nóng)民相結(jié)合。
他在湖南第一師范院校的幾年十分耐人尋味,他和他的同學們滿懷崇高理想,一起登岳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們關(guān)心國事;他們憂國憂民,指說江山社稷大事;他們愛憎分明,蔑視權(quán)貴,視當時那些禍國殃民的封建軍閥如糞土,嚴厲地痛斥他們的行為。1916年暑假,毛澤東與羅章龍、蔡和森等組成“新民學會”,是中國早期革命的星星之火。一代偉人雖已遠去,但他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卻永放光芒。
這部電視劇中一個個朝氣蓬勃、積極性上、鮮活明亮的年輕人深深的感染著我,當我看到毛澤東那一批年輕人的豪情壯志,那種志存高遠,發(fā)奮圖強,報效祖國的精神,鼓舞著我們。他們那種意氣風發(fā)、胸懷鴻鵠之志,飽含憂患情懷的精神是在任何時代都適用的,在任何時候都會激勵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風華正茂,奮發(fā)向上的,《恰同學少年》對中華民族的騰飛,具有不可思議的,強大的推動力量。
恰同學少年觀后感4
隨著這學期的將近結(jié)束,陪伴了我們這么久的《恰同學少年》也終于迎來了尾聲。回顧這些時光,這部劇陪伴了我們的青春,在我們的悲傷與歡笑中迎來了它最終的結(jié)局。自然而然,觀看這部劇,我同時也收獲了很多,各種感受涌入心頭,不禁讓我提筆寫下了這篇觀后感。
《恰同學少年》這五個字源自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一句詩,也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這部劇講述了毛澤東、蔡和森等一群風華正茂的少年學子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的故事。
在那樣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幾位有志青年心系祖國,用自身的努力嘗試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猶記劇中毛澤東邀蕭子升在暑假去游學的經(jīng)歷,二人只帶一把雨傘、一個挎包,裝著簡單的換洗衣服和文房四寶,便游歷了長沙、寧鄉(xiāng)、安化、益陽、沅江五個縣的不少鄉(xiāng)鎮(zhèn)。而現(xiàn)在想來我們的暑假又在做些什么?寫寫作業(yè),上上課外輔導,玩玩手機游戲,這大概是我們這個年代大部分學生假期的縮影。雖然在每個時代中都有每個時代人的過法,但是我們與之他們是否少了些什么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卻難以回答的問題,卻在一節(jié)班會課上找到了答案:志氣和目標,這正是我們所缺少的東西。
在這堂班會課上,主持人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有未來理想的同學舉一下手,一個是有未來理想并作出規(guī)劃的同學舉一下手。兩個十分簡單的問題,然第一個問題舉起手來的人只有寥寥幾人,而第二個問題舉起手的人更是幾個手指都數(shù)得過來。試問一句,我們是不是越活越?jīng)]有志氣了呢?在青春這個本應最有理想,有朝氣的時期,我們的做法卻是像一位遲暮老人,還未進入社會,便已年老。遙看《恰同學少年》中的每一個人,他們哪個不是正值青春的莘莘學子,是在高談暢想計劃國家未來的有志青年。而我們呢?只是一個簡單的理想,便難為住了我們。聽有些同學說自己未來的規(guī)劃,考上一個大學,再回到家鄉(xiāng)里找一份工作便是未來。這樣的計劃對我們來說很正常,可卻缺少著朝氣,一種青春本該拼搏奮斗的勇氣,就好比人生之路不是順水而行,而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不是古時居于山林中的隱士,不是順流而下的枯葉,而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學子,在人生的這個年紀我們理應奮斗,理應有著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做一個敢于拼搏的有為青年。
人生有那么多個岔路口,很多時候都會選錯路。但我們應該奮斗,像《恰同學少年》中的每個人一樣,在最好的年紀,活出自己最好的青春!
恰同學少年觀后感5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長沙》不僅膾炙人口 , 而且激發(fā)了幾代人豪情壯志。最近學校要求我們讀一本《恰同學少年》這本書,這本書給我?guī)砗艽笳鸷?,我相信也許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已經(jīng)被這本書深深的吸引著,感動著。
這是一本青春立志小說,描寫了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學習生活,展現(xiàn)了21世紀一批優(yōu)秀青年風華正茂的學習生活,同時也塑造了一批優(yōu)秀青年教師形象。這本書朦朦朧朧地喚醒了我心中的理想與斗志,并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同學情誼;什么是真正的師生情誼;什么是真正的豪情壯志;什么是真正的胸懷天下……
學生時代,一個愛國和進步思想和風云變幻的政治并存的歲月,一個自由和開放熱思潮和封建守舊的習慣斗爭的年代,毛澤東和他的同學風華正茂,書生意氣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怎樣救國,這一切都在少年毛澤東的腦海里回蕩:我現(xiàn)在還找不到,但將來一定會找到!于是,勤奮學習,積極交流,開闊視野,關(guān)注國事,直至在學生中演變成了如火如茶的最初的革命實踐活動,徒步游湖南.組建學生軍.開辦工人夜校......,毛澤東同志在學生時代已經(jīng)給我們立下了楷模,相信學習,思想,服務人民,實現(xiàn)自我價值,奮斗的激情也會從我們向遠方和未來無限的延展。
毛澤東是奮發(fā)讀書.探討社會出人生優(yōu)秀的青年學子。清晨,當東方剛剛露出晨曦,毛澤東就走進了教室。這時,他已經(jīng)做好了冷水浴,開始自習。上課了,他靜靜地聽著,用心聽著,咀嚼著。午飯后,他在閱覽室讀報。晚自習,他一頭鉆進自己愛好的書籍中去,熄燈了他還在讀書。為了博覽群書,他經(jīng)常買書,無錢買書,就到舊書店買舊書,或借書.抄書。為了鍛煉自己讀書的能力,他故意來到馬路邊人聲嘈雜的地方讀書。他用對聯(lián)“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意,莫過一日暴十日寒”勉勵自己。毛澤東讀書特點是具有獨立的.批判的精神,廣交師友 ,聯(lián)系有名望和有學問的人。同時,毛澤東磨練筋骨意志,每天都做冷水浴,還有風浴. 雪浴.日光浴。經(jīng)常爬山,野外露宿,還喜歡長途步行。游泳更是他經(jīng)常進行的活動方式,“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是當時他在江河中搏擊的寫照。毛澤東奮發(fā)讀書,磨礪筋骨意志,目的就是為了改造中國。我想 :正因為這樣的努力,他才擁有了豐富的知識和強健的體魄,為今后的革命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本書中,我處處感受到一種少年人身上的勃勃生機,知難而進,對理想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讀完這本書,我聯(lián)想到自己,不由深感慚愧,比起書中人物,我擁有無比優(yōu)越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我不必像毛澤東那樣為了買書而舍不得換腳上那雙張著大嘴的布鞋,更不必像蔡和森為了湊足學費,去大街上給人擦皮鞋,吃.穿.學費這些事情從來不需要我去操心,就已經(jīng)被父母安排得妥妥當當,可是,我好象從沒有好好珍惜這一切,更缺乏他們那種刻苦求學的精神和遠大的志向,也許,從現(xiàn)在起,我應該好好想一想,我究竟是為了什么而讀書?為父母?為老師?還是僅僅是為了一個好的前程?這本書給了我深刻的啟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作為新一代的少年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書中人物為榜樣,樹立遠大志向,刻苦學習,做未來中國的棟梁。
心靈點滴觀后感精選5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恰同學少年觀后感精選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