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是一個凝聚著多元文化的節(jié)日,它至少有六重含義。 一為節(jié)氣,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地球繞日,運行不息,清明節(jié)時,氣清景明,萬機勃發(f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1
今天是4月5號,清明節(jié)。今天總覺得氣氛怪怪的:行人沒有了往日的歡笑;聲音沒有了往日的高昂;天空沒有了往日的明朗……一切都好安靜。不覺的想起了杜牧的詩句……
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向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蚴秋L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在清明節(jié),最響亮的恐怕要數(shù)那零零星星的鞭炮聲了。哦,又是清明節(jié)……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2
清明節(jié)到了,我們回老家給曾祖母掃墓。奶奶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曾祖母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曾祖母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nèi)ベI鞭炮。已經(jīng)有不少的人在放鞭炮。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紙錢。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曾祖母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曾祖母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用顏料盒在墓上的字上描了一遍,奶奶把鐵桶拿了過來然后把“紙錢”放進鐵桶里,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曾祖母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huán)境?!笨伤麄儏s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guī)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曾祖母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曾祖母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3
清明節(jié)那天,我和媽媽去野外的小河邊為逝去的外公燒紙錢。
一路上,外公那和藹可親的臉龐總是在我眼前浮現(xiàn),曾記得有一次外公帶我到海邊的漁船上玩,就在我玩得開心得時候,突然來了幾只大馬蜂,在我腦袋周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我嚇得大哭起來,外公見狀,顧不上手中正干的活,飛跑過來,揮舞著雙手為我驅(qū)趕馬蜂,最后馬蜂被趕走了,但外公臉上卻被叮了好幾個苞…可現(xiàn)在你卻離我們而去了…外公我真的好想你。
祭拜后,我采來一朵小花,放在河里,愿小花為我捎去對外公無盡的思念,但愿外公在天堂里走好,外公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4
我國的清明節(jié)是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清明節(jié),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
清明節(jié)古時也叫三月節(jié),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了。公歷四月五日前后就是清明節(jié)。清明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是獨樹一幟的。因為在所有的節(jié)氣中,既是節(jié)日又是節(jié)氣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jié)要掃墓,吃清明踏青……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清明了。每到清明節(jié),爺爺就去山上把青給采回來;然后把它剁成泥;再把它燒制,并在里面加上餡,餡有咸的、有甜的,可美味了;最后用模具把它分割成圓形狀的就完成了。
不僅我們中國有清明節(jié),國外也有好多清明節(jié)。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要享受清明節(jié)帶給我們的`快樂。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5
清明節(jié)到了,我們學校放三天假,上午,我問奶奶:我們?nèi)吣沽藳]有呀?沒呢!奶奶說道。我們準備就去。
準備齊祭奠物品,我迫不及待隨著家人去掃墓。走到半路,我突然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清明節(jié)要掃墓呢?于是我問爸爸,爸爸滔滔不絕的講起來:清明節(jié)是農(nóng)歷三月的第一個節(jié)氣,一片天清氣明地時候。爸爸接著講:清明節(jié)掃墓的習俗是從秦漢以后才開始的。一方面懷念忙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束人往前掃墓。扶老攜幼的情形,我想起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6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jié)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借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jīng)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蘇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jié)。清明時節(jié),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并且對得起他人。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7
4月x日 晴 星期四
今天清明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下鄉(xiāng)祭祖。
首先爸爸拿鐵鍬給祖墳頂上填滿一圈新土,然后用打火機把紙錢和“金元寶”點燃,據(jù)爺爺說燒過的紙錢和“金元寶”會供給已故的祖先使用,祖先就會保佑小朋友健康成長。我一邊燒紙錢和“金元寶”,一邊在心中祈禱自己健康成長,學習進步!爸爸告訴我說清明節(jié)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一種習俗,爸爸邊說著,紙錢也慢慢地燒完了,我們就輪流著給祖先叩頭行禮祭拜,最后點燃了鞭炮和煙花。在一片鞭炮聲中,我知道了祭祖是我們表達對祖先的一種懷念和哀思。
這一天令我很難忘!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8
春天到了,有許多人開始掃墓、登山、放風箏等。我問媽媽:“他們在干什么?”媽媽說:“清明節(jié)到了”
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人們將食物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新土,再折幾根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這樣就算上好墳了。
我還知道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古詩,如: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以后清明節(jié),我會和媽媽去烈士園給烈士掃墓,因為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9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jié)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后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里,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么好怕的?!眿寢屨f:“是啊,放鞭炮不要怕?!蔽艺f:“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xiàn)在為什么這么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
二年級清明節(jié)日記300字10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其中我最喜歡清明節(jié),因為它的來歷很耐人尋味。
有首詩叫《清明》,內(nèi)容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我也很喜歡,因為它充分地體現(xiàn)了詩人對故去的親人懷念之情。
兩千年來,中國人非常重視這個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這天家家不動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團類的。近來中國又把它定為法定假日。讓人們有時間去祭祖、掃墓、踏青。
清明標示著中國千百年來的一個傳統(tǒng),說明中國人是講義氣的,重感情的,中國人有恩不忘。這個清明節(jié),我也要去給外公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