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元宵年年圓,年年花燈年年轉;家圓人圓幸福圓,團團圓圓;財轉情轉事業(yè)轉,時來運轉;愿愿隨愿月兒圓,事事隨心湯圓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鰷珗A的日記300字10篇,歡迎閱讀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1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這天人們要點彩燈、猜燈謎、吃湯圓。湯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今年元宵節(jié)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動手做湯圓。媽媽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團,然后把做餡的芝麻和糖拌勻放在大碗里備用。媽媽教我先把糯米粉團在手心擠壓成圓片形狀,然后將一小勺子餡放在皮中包好,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我做的湯圓大小像核桃,表面光滑發(fā)亮,真好看。鍋內水開后,我?guī)兔Ψ湃霚珗A,媽媽用勺子輕輕推開,湯圓便跳起了“旋轉舞”。湯圓在鍋里煮到浮起后,改用小火,再煮一會兒,就可以撈起食用。
我吃著親手做的軟綿綿的湯圓,心里可高興了!我喜歡元宵節(jié),喜歡吃湯圓。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2
元宵節(jié)那天,我和媽媽在家里做湯圓。我看著媽媽熟練的動作,便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媽媽做著做著,面前已經(jīng)堆了很多湯圓。我拿起一塊面團搓了一個圓形的小球,把它放在手心上,用拇指在上面戳一個洞,再用四個手指繞著面團轉圈圈,這些活潑可愛的小家伙個個都“開心極了”。接著把已經(jīng)變得像石頭一樣硬的芝麻球塞進那個小洞洞里,就可以把頂封起來了。一個湯圓做好后,我又反復按照剛才的步驟做了好幾個湯圓。
湯圓做好后,我就把湯圓一個個“轟”下了鍋。湯圓被“轟”進鍋里后,我在旁邊看著這些湯圓,防止它們開“宴會”。有人可能會問:“如果湯圓開起了“宴會”,怎么辦?”別著急,只要用湯勺把它們的“宴會”搞砸就行了。
我再次把湯圓“轟”了出來。這些小家伙在湯勺里動來動去,使我難以“抓”住它。
把湯圓“抓”住后,我迫不及待的把紅豆汁澆在湯圓上面,就像穿上了紅色的衣裳,然后咬上一口,啊,真是回味無窮啊!
全家人都夸贊我做的湯圓香甜可口、唇齒留香。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3
哇,元宵節(jié)到了,我最開心的就是能夠吃到美味的湯圓了,好開心!一到元宵節(jié),我就和表妹去商城買了些湯圓,買湯圓的過程中,讓我沒有分清楚,就從口袋里掏出了16元錢買了兩斤,一回到家,我就開始煮湯圓,我都迫不及待啦,我想,應該已經(jīng)熟了吧,我就開始給大家吃了,在吃的過程中,奶奶和表妹說:“怎么都是芝麻的啊?”我說,不會啊,我買了三樣呢,花生的、巧克力的和芝麻的呀!怎么全部都是芝麻的啊?好奇怪呀!我吃呀吃,一直都吃的是一個口味的,吃得我惡心的,剩下了兩個,我準備不吃了??蛇€是咬牙切齒的吞了下去,差點都吐了出來,我就把剩下的全部撈了出來,準備明天熱了再吃。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我就把剩下的湯圓熱了,可誰知道,都爛成那樣了,我還是吃了。因為,我舍不得丟掉,這可是我第一次的成果,不想白白的浪費掉!
嫂子看見了,就對我說:“你呀你,連買湯圓都不會,還能干什么?”我就微微的笑了一下。
第一次煮湯圓,竟然讓我給煮砸了。但是,這也算是我的一份收獲,我應該高興差不多!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4
元宵節(jié)前幾天,媽媽帶我參加一項親子活動——做湯圓。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我很興奮,早早地就來到了節(jié)目現(xiàn)場。隨后小朋友們和家長都陸陸續(xù)續(xù)的到來,大家按捺住心中的激動,等著活動開始。
開始做湯圓了。我們在現(xiàn)場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第一步把花生餡分好,每人放在一個盒子里,然后老師叫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粉用適量的溫開水和面,再攪拌均勻。可是我沒做過湯圓,一不小心水放多了,只好繼續(xù)加點面粉,反復幾次,好不容易才把面弄好,急得我滿頭大汗。準備工作做好后,老師教我們用手捏一小塊面團,把它壓扁后再放花生餡。這一步驟小朋友們都很開心,因為面團就像橡皮泥,大家可以隨便捏。最后老師教我們用手把面團搓圓,就這樣一個個湯圓誕生了!
我仔細一瞧,我做的湯圓長得各不相同,有的胖胖的,像個大肚子的將軍;有的扁扁的,像個柿餅;有的圓溜溜的,像個小球……媽媽看著我做的湯圓,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一次做湯圓,雖然不是很漂亮但是我覺得非常有趣!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5
正月初一早上吃湯圓是過年的傳統(tǒng)。
每年過年以前,奶奶就準備做湯圓。除夕的時候,奶奶早早地將做湯圓的材料準備好。
我對奶奶說:“我也要搓湯圓。”奶奶笑著說:“好啊!”
我們圍坐在桌邊,只見奶奶將糯米粉倒入開水,然后用筷子來回攪拌,最后奶奶捻出一小撮糯米粉放在手掌心中搓了搓。不一會兒,一個圓圓的雪白的湯圓就出來了。我趕緊學著奶奶一樣搓了搓,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桌上。
大年初一,奶奶早早的把全家人叫起來吃湯圓。奶奶一邊下湯圓一邊給我講吃湯圓的寓意:因為湯圓是一種圓形的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吃湯圓象征著家庭和諧吉祥。我看到湯圓在鍋里浮浮沉沉,想著這是我親手做的湯圓,心里高興極了。
吃過湯圓就代表我又大了一歲了,我希望每個人吃了湯圓之后圓圓滿滿全家幸福。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6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纏著媽媽教我包湯圓,媽媽只好答應了。
我先準備了材料:糯米粉、一杯溫水和芝麻餡兒準備包湯圓。 首先,我先選出大概六分之一份量的糯米粉用水揉成一團,稍硬,不要太軟,然后將其煮熟,將煮熟的糯米團放在干的剩下的糯米粉中揉散,再順勢將煮這一團糯米團的熱水倒入干糯米粉中揉勻,揉好后要感覺不太干,應該用手掰開時有一定的粘膩感,這時就可以包了,先揉出一個個的粉團,然后用兩手慢慢推成一個小碗的樣子,放入湯圓心,因為我的餡放的太多了,媽媽看見了說:“餡不能放的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話會漏出來,太少的話吃起來味道不夠香。”我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就撥出來一點餡,再用手將口子收緊,最后揉成一個完整的湯圓。第一個湯圓就這樣包好了,胖墩墩的樣子我看了笑了起來,于是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個比一個好看。最后,我終于學會了包湯圓。
我本來想煮湯圓的,可是媽媽說:“煮湯圓媽媽來吧!”“好吧!”我說。媽媽很快煮好了湯圓,并把湯圓盛在了碗里,端到桌上,爸爸說:“真好吃!”媽媽說:“要不是雯雯包的好,我煮的怎么會好吃呢?!? 全家人都說我真了不起!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7
每個人都會有她偏愛的節(jié)日,倘若你問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什么那么我一定會堅定的告訴你,我最喜歡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了。每年的元宵節(jié)都會給我不同的經(jīng)歷和感受,然而每一年的元宵節(jié)我都過的很開心也很難忘。對于去年的元宵節(jié)單單對我來說就像是昨天才發(fā)生的。
提到元宵節(jié),今年的元宵節(jié)還沒到來,因此我只能懷念去年的元宵節(jié)了。去年的元宵節(jié)我實在外婆家度過的。外婆家的元宵不是向家里那種從超市里買來的,速凍的湯圓不好吃。外婆家的探員是自己純手工制作的。我就親手做了湯圓了。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過的,我十分得快樂。我們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湯圓。媽媽做的湯圓特別好。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媽媽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
接著我們就開始吃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吃完飯,我們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見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提著一只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游街,小燈籠的燈光將大地照的亮極了,將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8
元宵節(jié)到了,我跟媽媽學做湯圓,準備飽餐一頓。
想吃湯圓,當然要學會做湯圓。媽媽分給我一些面粉、芝麻和一些白白砂糖,教我在面粉里加些水,倒入適量芝麻和白砂糖,按一按,揉一揉,使芝麻和白砂糖均勻地散布在面粉團里。最后,我把面粉揉成一個大圓球。我在媽媽的指導下分出一小塊面團,先揉出一個圓形的小球,圓溜溜的,很可愛。我又做了一些其他形狀的湯圓:小熊樣的,兔子樣的,餃子樣的每種湯圓有不同的口味:如,小熊湯圓是芝麻味的,小兔子湯圓是白砂糖味的,餃子形狀的湯圓是混合口味的
湯圓即將下鍋了,媽媽煮了一鍋水,等鍋里的水沸騰起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各種形狀的湯圓放進鍋里。接著,我開始了漫長地等待:一秒鐘,兩秒鐘一分鐘,兩分鐘湯圓還是沒煮好,我又繼續(xù)等了五分鐘,湯圓,終于煮熟了!
開吃吧,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好燙呀!我的舌頭都被燙紅了,我只能一口一口地慢慢吃,因為不想再被燙到舌頭了。
吃著自己做的湯圓,我感覺味道美美的,心里甜甜的。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9
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和媽媽在晚上8點開始煮湯圓。煮湯圓在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征家福。吃湯圓,是團圓幸福。
我和媽媽先拿出鍋來,在鍋里倒了一些水,把火打開,將蓋子蓋上,同時,拿出一個大碗,將里面放上糖和一些枸杞,把開水倒進去,枸杞漸漸浮上水面,糖也融化了;等鍋子里的水煮開了,然后將湯圓放進去,湯圓在沸騰的水里此起彼伏,好像在跳舞;我怕湯圓會黏在一起,便拿著一個湯勺,在鍋里順時針攪拌,湯圓隨著我的攪拌,在鍋里排成了跳圓圈舞的隊形,中間還有幾位“小主角”,在沸騰的水里翻滾著,仿佛是在表演雜技呢!過了一會,水漸漸上漲,我急忙拿個小碗,裝滿冷水,往鍋里倒,沸騰的水面馬上平靜了下來,等到湯圓們變得柔軟了,并浮上水面,這時候,湯圓就熟了。
煮熟后,我將湯圓一個個地撈起來,放進那個裝滿糖水的大碗里,我們的晚飯就做好了。糖水是黃色的,湯圓是白色的,枸杞是紅色的,湯圓在糖水和枸杞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白嫩。
家人吃著湯圓,幸福的笑容綻放在他們的臉上。
做湯圓的日記300字10
湯圓不是我的拿手戲,可是我外婆的看家本領,他的湯圓做的是一等一的好,那熟練的手法,肯定是“久經(jīng)沙場”。
那天外婆準備做湯圓當下午點心,我看見外婆一個人在那里忙活,我便湊上去幫忙。我洗干凈雙手,和外婆說我也要包,外婆就答應我了。
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往手上涂了許多面粉,揉了一個面團,讓外婆教我做。“先把面團揉圓,然后用大拇指,一邊一點點按,一邊一點點轉,轉得像一個坑一樣,再將餡兒裝進去,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轉,把口封住,再捏出一個‘小角辮’就可以了。”
我也學起來,我總共做了三個:第一個我按著外婆說的照做,不過沒有捏“小辮”,圓乎乎的。第二個和第一個差不多,也是小湯圓。第三個是我做得最差的一個。我前面的步驟是和外婆一樣捏,可是最后裝完餡兒后的“揉”,我一不小心用力過度,一捏,破了一個口,我趕緊拿一塊皮補上去,一捏,又破了一個口,我又開始救援,又補了一塊皮,最終,第三個湯圓,帶著三個“補丁”,飽嘗著痛苦地進了鍋,不過出來的時候還是挺美味的。
包湯圓真有趣!長大以后一定要學。
做夢的日記300字10篇
上一篇:做湯圓的日記300字10篇
下一篇:做好事的日記3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