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dú)㈦u宰羊、蒸糯米飯、煮彩蛋。下面是小編推薦的“三月三”線上直播課堂觀后感,僅供大家借鑒。
三月三線上直播課堂觀后感(一)
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天是傳統(tǒng)的三月三上巳節(jié),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jié)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jié)日。
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節(jié)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在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習(xí)俗,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過祭高禖、祓禊和會男女等活動,除災(zāi)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個親水的節(jié)日。三月三這一天有春浴的習(xí)俗,這一習(xí)俗發(fā)源于周代水濱祓禊,魏晉以后,確定三月初三為春禊,是祓除災(zāi)禍,祈降吉福的節(jié)日,人們都會在水邊沐浴,形成“東流水上自潔濯”的情景。
上巳節(jié)還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觴”的逸事。魏晉時,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時,還要舉行水濱宴會,談文作賦,飲酒取樂。飲酒時,要將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隨水流動,到誰的面前,就要飲酒吟詩。這個活動,在著名書法家、文學(xué)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被記為“曲水流觴”。曲水流觴的活動還遠(yuǎn)傳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與洗塵禮儀。
三月三線上直播課堂觀后感 (二)
“年年三月擺歌臺,聲聲山歌唱不絕……”在農(nóng)歷三月初三時,便是壯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節(jié)。
而關(guān)于歌圩節(jié)還有這樣的一個傳說。
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人們稱她“劉三姐”。劉三姐聰明過人,經(jīng)常有山歌歌頌勞動人民的辛苦,以及揭露財主們的罪行。以至于財主們一心想將劉三姐,除之而后快。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劉三姐上山砍柴,下山時,一位名叫莫懷仁的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導(dǎo)致劉三姐不幸墜崖身亡。后來人們?yōu)榱思o(jì)念劉三姐,現(xiàn)在每年三月初三這天歌唱,一唱便是三天三夜,從此,歌圩節(jié)便形成了。
“咚,咚,咚?!?/p>
聽,這是哪的聲音?原來,這是有人在跳竹竿舞啊。
一些壯族的原住民手持竹竿,對立面的站著。口中唱著山歌,手中的竹竿便跟著山歌的節(jié)奏上下擺動著發(fā)出“咚咚”聲。唱起了山歌,那些手捧五彩糯飯的壯族老鄉(xiāng)也跟著節(jié)奏跳起了竹竿舞。激昂歡樂的竹竿舞,不僅深深地感染著我們的身心,也使一些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了進(jìn)去。頓時,所有的歡呼聲、喝彩聲、鼓掌聲都交織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響樂。
一曲竹竿舞未了,歌圩節(jié)的另一出重頭戲――山歌對唱,開始了。
“林中千萬樹,單這顆勻稱;林中這些人,數(shù)妹最心稱?!痹谶@個壯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節(jié)日里,壯族人民不僅會舉行盛大的宴會,還會在這天擇良人。若有能對上山歌的人,便是有緣人。
除了竹竿舞,山歌對唱等活動,壯族人民還在那三天里舉行舞龍(獅)、斗牛、吃五彩糯米飯、拋彩球等活動,以示喜慶。
祭三姐,唱山歌,三月三,歌圩節(jié)。
三月三線上直播課堂觀后感(三)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nóng)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zhí)爻雒?,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yīng)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xù)做。
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凈,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shí)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
緊接著,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lán)草經(jīng)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diǎn),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jīng)外婆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飯啊!可是當(dāng)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jīng)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yàn)檫@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很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啊!
三月三線上直播課堂觀后感 (四)
壯族傳統(tǒng)歌節(jié)。又叫“三月三”、“歌圩節(jié)”、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shù)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shù)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fēng)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yīng);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jīng)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xí)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shù)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xiāng)沉浸在節(jié)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線上直播課堂觀后感 (五)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dú)㈦u宰羊、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媽媽就已經(jīng)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飯倒進(jìn)大圓盆里,熱騰騰地活像一個鮮花競艷的花盤。我吃了幾口糯米飯,就來到媽媽身邊,幫她選蛋煮蛋。媽媽說:“煮蛋的時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鍋里開裂。等水開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將蛋上下翻一翻,好讓它們受到均勻的熱度,蛋在鍋里就安然無恙了?!眿寢屨f完就忙別的去了。我照著媽媽說的煮好蛋,并把這些蛋涂上七彩顏色,碼在竹籃里就像一籃五顏六色的貝殼。
你可知道,碰蛋比賽是三月三孩子們的最大樂趣。我和妹妹揀了幾個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們展開碰蛋大戰(zhàn)。
村里的伙伴也紛紛來到村口。我們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來;有的把蛋放進(jìn)毛線網(wǎng)袋里,掛到胸前;有的兩手中各拿一個蛋,興沖沖地跑來。碰蛋開始了,村口頓時熱鬧起來,小伙伴們這一群那一伙地圍在一起碰蛋比高低 。“啪!”一個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發(fā)出一陣歡笑聲。我和妹妹拿了四個雞蛋、四個鴨蛋,和小伙伴碰了起來,結(jié)果三贏五輸,我們把碰破的蛋一個個剝開皮吃掉了。小伙伴們也在剝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滿各種顏色的手抹著沾在嘴邊的蛋,笑了。
我們回到家里,只見媽媽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熱氣騰騰的魚、肉、菜擺滿一桌。這時,爸爸笑盈盈地拎來了幾瓶好酒,同邀來的親戚好友開懷暢飲。一桌人高高興興地吃飯、喝酒,歡笑聲在屋里回蕩著。
相關(guān)文章:
1.2020三月三線上課程師生觀后感范文5篇
小學(xué)生童年趣事作文通用10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疫情中的白衣天使作文5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