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以下是小編準備的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范文,歡迎借鑒學習。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1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美味,你看:北京烤鴨、西安羊肉泡饃、內蒙古小肥羊、云南過橋米線、山西刀削面……從宴會上正餐大菜到街頭村邊風味小吃,可以說舉不勝舉。
魚香肉絲是我們這兒著名風味小吃。
魚香肉絲味道好,看相也不錯。一個盤子中有綠油油青椒,紅艷艷蘿卜,黃澄澄肉絲格外顯眼,再澆上火紅辣湯,真令人垂涎三尺。
魚香肉絲做法很簡單,把肉,胡蘿卜。青椒都切成絲備用。在鍋內倒入少許油,放入肉絲炒熟,讓后倒在盤子里,再往鍋里放入生姜,蔥,辣椒,番茄醬,料酒等調料爆炒片刻,然后放入蘿卜,青椒,翻炒,幾分鐘后一盆色香味俱全魚香肉絲便做成了。
吃魚香肉絲也挺有趣,吃胡蘿卜時,我總愛先用舌頭舔一舔上面辣湯味。然后再放進嘴里,慢慢品味它內在味道。有一次,母親回來晚了,但還是燒了我百吃不厭魚香肉絲,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筷子,便香噴噴吃起來,真香啊,辣中帶著微甜,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就這樣,不一會兒,滿滿一盆魚香肉絲就到了我肚子里,弄得滿嘴都是辣湯,父母看我這副“狼狽”樣,都哈哈大笑起來。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2
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在杭州,作為新杭州人,我對杭州的美食也就略知一二。
杭州的美食有許多:蔥包檜兒,貓耳朵……都能讓我停下腳步,而我最愛烏米飯。
相傳一愛國使者被害,知縣連牢房也不給他住,把他關進豬圈,且不給他飯吃,一老看門的痛恨知縣,就采來一種樹葉,把樹葉磨碎,直至流出烏黑的汁,再拿出事先做好的飯團,用汁澆過,最后做成豬糞狀,投進豬圈,愛國使者看見,立馬拿來吃,于是,在老人的幫助下,他直至出獄也精神煥發(fā)。
烏米飯一般在立夏時吃,老人都說,立夏吃烏米飯,能夠抗暑。先看色,烏黑發(fā)亮;再問香,清香撲鼻;最后品,咬下一口,糯糯的,再咬一口,滿口余香,最后咬一口,就被你吃完了,只感覺回味無窮,還想再咬一口。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做烏米飯了,,也很難吃到正宗的烏米飯,多么希望新一代的人能把這文化美食保留下來。在我們眼里,這些老杭州的傳統(tǒng)美食也許比不上洋快餐好吃,但這種文化,要永遠流傳在我們心里。
光說不行,你有空,請來杭州嘗嘗香噴噴的烏米飯吧!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3
今天我學習了《中國美食》這篇課文。課文中講了很多美食,有涼拌菠菜,水煮魚,蛋炒飯……看得我直流口水。這么多美食,讓我想起了我的家鄉(xiāng)——成都。
我的家鄉(xiāng)在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省會,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成都是天府之國,是一個旅游文化城市,麻將之都,美食之都。成都的美食有很多很多,數不清,吃不完,美味無比,有缽缽雞,擔擔面,串串香,冒菜,肥腸粉,豆花,鍋盔……還有我最喜歡的土豆花和冰粉。
土豆花是用專門切土豆的刀先切成條狀,用清水泡幾分鐘,去掉淀粉,再用開水煮一下土豆花,拿出來瀝好水,往鍋里倒入油,倒入土豆花和自己喜歡吃的蔬菜,炒熟后撈起來,加入適合自己的調料拌勻。一盤香噴噴的土豆花就好了,火紅火紅的辣椒粉包裹著金黃金黃的土豆花,撒上蔥花,真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寫的我口水都流出來了,你們看到這里有沒有流口水啊?我的家鄉(xiāng)山清水秀,好玩的有很多,好吃的也有很多,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xiāng)成都來游玩。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4
惠山油酥是無錫的特產,它素、香、肥、酥,而且咸甜適中,所以特別好吃。
惠山油酥分圓形和橢圓形兩種。圓形的個兒比較小巧,黃澄澄、圓鼓鼓的,像一個乒乓球,潔白的芝麻包裹其上;而橢圓形的是巴掌大小的一個餅,渾身金黃金黃的,也沾滿了白芝麻。橢圓形的油酥餅中部有點鼓,看上去像極了一只蟹殼。只是這只“蟹殼”又薄又脆,似乎一碰就會粉身碎骨。
惠山油酥不僅樣子好看,做法也很講究。先選用新鮮原料,把面粉和成團,再把面團攤平切成一個個的小團,將餡料塞入其中做成球狀,然后把白芝麻撒在面團上,最后將沾滿芝麻的面團裝在鐵盤里,放入爐溫240℃左右的烘爐內烘烤。8分鐘后,一盤新鮮出爐、色香味俱全的惠山油酥就做好了。
我買了一個橢圓形的油酥餅,湊近鼻子使勁聞了聞,啊!一股蔥香和芝麻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讓人直流口水。
油酥餅外皮酥脆,吃餅的時候必須得小心翼翼,不然,一口咬下去,外皮便會紛紛揚揚地掉落下來,弄得滿手都是。我輕輕地用雙手抓起油酥餅,慢慢咬下去,只聽“咔嚓”一聲,餅被我咬下一塊,再看手里的油酥餅,面皮兒一層一層的,數也數不清,碧綠碧綠的蔥點綴其間,十分好看。剛剛入口的油酥餅,酥軟香脆,咸甜適中,素油肥而不膩。再一嚼,餅里居然溢出了香油,滿嘴都是面皮兒的香味和餡兒的椒鹽味,真是回味無窮,叫人吃了還想吃!
惠山油酥以它那與眾不同的味道,深深地吸引了大家,贏得了大家的喜歡。如果你也喜歡,就快來嘗一嘗吧!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5
誰不夸俺家鄉(xiāng)好!今天就夸夸家鄉(xiāng)的美食,許昌燴面是許昌最著名、最有特色的一道美食。
燴面不僅味道好吃,形象也好看。只要一碗燴面放在你面前,撲鼻的香味立刻彌漫整個房間。瞧!米黃色的骨頭湯中浸著雪白滑潤的寬面條,還有一片片褐色的羊肉伴著翠綠的青菜、香菜,墨綠色的海帶絲,黃色的豆腐皮,黑色的木耳和鮮紅的枸杞,真是色香俱全,令人垂涎三尺,忍不住想吃。
燴面的做法可不是一般的難:首先要和好面,和面時要在面里加入鹽,然后用力捶打,這樣做出的面才能更加筋道。接著用清水煮羊骨頭,骨頭湯用來下面條。面和好餳好后,就要拉燴面,拉燴面要有手法和技巧,先把面拉開,然后向兩邊一邊拉一邊用力甩,等到甩均勻了,再從中間撕成兩條,要是不拉開撕開的話,面條就會太寬太厚,煮出來像牛皮帶一樣,不好吃。有些火鍋店拉燴面是邊舞邊拉,把舞蹈音樂揉合在拉面里,讓顧客邊欣賞邊享用。面條拉好后,下到骨頭湯里煮熟,然后倒入香菜、青菜、木耳、海帶、豆腐皮和羊肉(再加點枸杞和鵪鶉蛋更好吃)最后放入佐料,一碗鮮美無比的羊肉燴面就做好了。
我在吃燴面時,喜歡先吃肉,肉吃完后再吃菜,最后吃面條。吃面條時我喜歡一次只吃一根,就著湯水一齊吸進嘴里,特別好吃。
這就是我們的許昌名吃--燴面,它色香味俱全,是我們許昌人的最愛。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6
暑假到了,暑假作業(yè)里有一項作業(yè)要我們尋找寧波的特色美食。我知道一些寧波的特色美食,如:大油包、灰汁團、年糕……媽媽告訴我,在南塘老街能把這些都買齊,于是我們就去了南塘老街。
到了南塘老街,媽媽帶我去了一家賣喜餅的店,給我買了一個大喜餅,這個大喜餅又大又圓,是棕色的,上面有許多白芝麻。正中間有一個大大的紅色“福“字。我忍不住打開了包裝,聞了聞,真香啊!我咬了一口,軟軟的,味道甜甜的,太好吃了。我低頭看了看被我咬過的地方,里面夾著一根根紅色和綠色的小條子。我又咬了一口,這個小條子有點硬不甜,但有了這些顏色的小條子,整個大喜餅看上去更誘人了。我問媽媽這些小條子是什么,媽媽說她也不知道,我覺得可能是她很年輕,這些老底子的東西她也不知道吧。沒辦法只好回去問問奶奶,她肯定知道。
當我吃的正香時,媽媽考我說:“你知道寧波人什么時候吃大喜餅嗎?”我搖搖頭,媽媽告訴我:一般寧波人喜歡在結婚時將印著紅雙喜的喜餅送給親友,表達著傳播和分享喜氣。在祝壽時將印著“福”字或“壽”字的喜餅送給親人,代表著美好的祝福。
吃一個大喜餅,學到這么多知識,真是開心。除了大喜餅還有很多寧波的特色美食等著我們去品嘗呢!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7
地鍋雞,是江蘇徐州的一道特色小吃,它通常是用大鐵鍋燉雞公,在大鐵鍋的邊沿貼上餅,圍在大鐵鍋邊沿的餅慢慢地被燉雞公的湯汁給浸泡了,餅上有著濃稠的湯汁,此時,餅的口感十分軟滑,真是“人間美味”啊!
今天晚上,我的表哥來我們家做客,所以,我們就燒美味的地鍋雞招待他,讓奶奶給我們露一手!白天,媽媽得知表哥要來做客,便早早地就去菜市場買了一只雞公,要知道,表哥可是難見一面的稀客呀,他在安徽上學,放暑假了才好不容易見上一面。我的表哥是我大姨家的兒子,他這次來主要是去蘇州,找我的大姨,所以要在我們家住上一段時間。白天,奶奶把雞公早就洗好了,只等著晚上燒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很快,表哥就來了。此時,奶奶在廚房做地鍋雞,只見奶奶飛快地將雞公剁成小塊,然后在鍋里倒入鍋,放入蒜苗,油“呲啦、呲啦”的響,倒入雞塊,加上許多能夠提鮮的調料,再蓋上鍋蓋燜一會兒,趁這個時間,奶奶趕緊揉了一個奶奶胖胖的大面團,然后搟成一張張薄薄的餅,熟練的扔到鍋里去,餅從天空劃了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輕輕地落到了大鐵鍋里,奶奶直接讓餅跟雞公一起煮,她覺得這樣更入味!
不一會兒,地鍋雞燉好了,在揭開鍋蓋的一瞬間,地鍋雞的香氣直接撲倒了我的臉上,讓我瞬間口水直流三千尺!迫不及待地想要嘗一嘗,哇,好燙!我吃了一塊餅,它十分軟滑,雞公燉的十分爛,一咬骨頭就掉了,太好吃了!
奶奶的手藝真是深藏不露啊,這么好吃的地鍋雞,你嘴饞了嗎?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8
我的家鄉(xiāng)—泰興有一個出名的特產,那就是銀杏,一提起銀杏,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最出名的還是銀杏紅炒肉。
一次過新年,我看見媽媽拎著一袋銀杏,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噢!吃銀杏了!”媽媽向我打了一個手勢,要我停下。我們進了屋,妹妹看見了銀杏,也高興得跳了起來。
開始弄銀杏,媽媽先去掉了銀杏的殼,再去掉了銀杏的表皮,在炒肉的時候放了進去,過來一會兒一盆香噴噴的銀杏紅炒肉就出鍋了。
開始吃飯了,第一道菜就是銀杏紅炒肉,看著品種炒得嫩黃的銀杏和糖色的紅燒肉,讓人看得不由食指大動。我跟妹妹看著手就開始抖起來,爺爺看了我們的架勢,說道:“吃吧,吃吧,想吃就吃”,妹妹第一個就挑起一顆銀杏,吃了一口說:“這個銀杏真好吃,顏色黃黃的還有點透明,咬一口鮮嫩嫩的,真是美味”。瞧她吃的一副眉眼,嘴角彎彎的樣子,就知道銀杏紅炒肉的美味真的無法阻擋。我也操起筷子夾了一個銀杏把芯去掉放入嘴中,頓時嘴里添出一股濃香,鮮嫩,銀杏滑動于舌尖。我和妹妹開始陶醉在這香氣中。不知不覺中吃了一大半,媽媽說:“吃點米飯吧”。我們才反應過來。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美味—銀杏紅炒肉。保證你吃了還想吃!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9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北京的烤鴨、山西的刀削面、內蒙的小肥羊……而我的家鄉(xiāng)無錫,最著名的美味非小籠包莫屬了。
據說在清朝同治年間,南翔鎮(zhèn)上有家包子店。由于競爭日趨激烈,老板就琢磨著怎么把皮變更薄一些,肉餡弄更多一些,吸引更多人來吃包子。隨著工藝日趨改進,小籠包就這樣誕生了。
小籠包的外形特別招人喜愛。它有著圓嘟嘟的身子,穿著一件薄薄的、有些透明的白外套,頂上18個褶子組成了一個小小的花骨朵兒,真是一個可愛的小胖墩。剛出籠的小籠包冒著熱氣,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香氣,惹得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
別急,絕對不要一口把小籠包吞下去,否則小籠包里燙燙的鹵水會把你燙的鬼哭狼嚎。吃小籠包的訣竅就是:左右搖、輕輕提、先開窗、后喝湯。你首先要用筷子夾住小籠包的頂部,左右輕輕地搖動,把它慢慢提出蒸籠,在小籠包的邊緣處咬一個小小的口子,再小心翼翼地慢慢吸吮它的鹵汁。接下來你既可以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嘗小籠包,也可以“啊嗚“一大口把美味的小籠包吞下去。蘸上點醋的小籠包也別有風味喔。
親愛的朋友們,到了美麗的無錫千萬不要忘了品嘗那令人百吃不厭的小籠包啊。
關于家鄉(xiāng)美食的說明文作文10
寶應縣是“荷香之鄉(xiāng)”,特色荷藕美食有藕粉、藕夾子、捶藕、藕粉圓子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藕粉圓子。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又去吃藕粉圓子。不一會兒,服務員端來兩個熱氣騰騰的碗,圓潤透明的藕粉圓子與湯圓差不多大,但沒有湯圓白,在濃湯之中半浮半沉。我忍不住夾了一個放進嘴里一咬,滾燙的餡心流進了嘴里?!鞍?”我叫了起來。媽媽說:“心急了吧?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先輕輕吹一吹,再慢慢品嘗。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津津有味地品嘗起來,藕粉圓子夾在筷子上柔韌而富有彈性,吃在嘴里細嫩爽口有嚼頭,吃完仍覺余香不絕。
藕粉圓子是傳統(tǒng)特色美食,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清朝中葉,由一位來自湖垛的御廚精心制成這種帶有獨特民間風味的宮廷點心,令皇后大為贊賞,從此傳開,也成為寶應地方傳統(tǒng)名小吃。
藕粉圓子的外皮是用藕粉做的,所以粉紅透明,晶瑩剔透。制作時,先根據個人口味調制好餡心,將餡心搓成圓形,再滾上藕粉,下入開水鍋后立即撈出再滾藕粉,經過反復滾燙,藕粉圓子就制成了,煮好出鍋時還要加白糖、桂花。
藕粉圓子香甜爽口,滋潤開胃,嫩滑柔軟,不但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還有特別功效——解酒提神。素餡心藕粉圓子適合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和不吃豬油的人使用,有強身益氣之功效,已成為家鄉(xiāng)招待中外客人的特色菜肴。
看了我寫的藕粉圓子,你是不是想來寶應,親口嘗一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