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戆四昙墯v史重點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
一、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8月)
1、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背景(原因):
①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②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和自給自足經(jīng)濟的危機;
③禁煙運動成為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線。
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原料(把中國變?yōu)樗脑袭a(chǎn)地和商品的傾銷市場)。
2、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1939年6月3日—25日,林則徐(清朝道光皇帝時)在廣州虎門銷煙。林則徐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啟示:是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國際禁毒日:6月26日(記:P2虎門銷煙圖)
3、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禁煙運動的重大勝利。它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4、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時間和經(jīng)過:
①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珠江口,進行武裝挑釁,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②1841年,英國強占香港島;
③1842年8月,英艦侵入到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軍求和。
(鴉片戰(zhàn)爭中的抗英英雄:關天培、陳化成,規(guī)模的抗英斗爭:三元里人民抗英)
5、《南京條約》:1842年8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附件。
主要內(nèi)容:
①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在華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助記法:割香港、賠銀元、開口岸、議關稅)
6、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①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
②社會的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nóng)民階級之間的矛盾變?yōu)橥鈬Y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成為最主要矛盾;
③革命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同時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斗爭;中國歷史進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⒎戰(zhàn)敗原因:政治腐敗,經(jīng)濟和軍事技術落后。
⒏教訓:落后就要挨打。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
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原因:英法等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過程: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戰(zhàn)爭開始.第二年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1958年俄,美,英,法強迫清政府分別簽定了《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給中國文化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10月下旬英法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結(jié)束。(圓明園殘跡圖)
啟示:這是人類文明歷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蠻、兇殘的本質(zhì),有力的駁斥了所謂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是“野蠻人”的謬論。
3、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俄國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其中《璦琿條約》割占中國北方6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4、影響:經(jīng)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5、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李秀成率太平軍分別在青浦大敗洋槍隊,1862年在浙江慈溪擊斃華爾,后來又多次擊敗由戈登率領的洋槍隊。
三、左宗棠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zhàn)爭
(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1、19世紀60年代,中亞地區(qū)浩罕國阿古柏入侵新疆,1971年俄國出兵侵占伊犁,中國西北邊境出現(xiàn)危機。
2、1878年,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qū)。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第一任巡撫是劉錦棠。
3、認識: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國的陰謀,鞏固了祖國西北邊防,維護了祖國統(tǒng)一,功垂青史,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4、“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贏得春風度玉關?!备桧灹俗笞谔氖諒托陆_發(fā)新疆的功績。他還是洋務派地方代表。
(二)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1895年)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年(農(nóng)歷甲午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戰(zhàn)爭。
2、黃海大戰(zhàn):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北洋艦隊在黃海激戰(zhàn),北洋艦隊損失慘重,同時也給敵軍以重創(chuàng)。
3、鄧世昌的主要事跡:黃海大戰(zhàn)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領全艦官兵英勇殺敵,壯烈殉國,他英勇作戰(zhàn)、不怕犧牲,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4、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清政府派李鴻章去日本議和,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
①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②賠款:白銀2億兩;
③開商埠: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影響(危害):條約簽訂后,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帝國主義列強經(jīng)濟侵略加強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主張利益均沾,共同掠奪中國。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啟示: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日本為實施對外擴張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落后是中國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甲午戰(zhàn)敗和《馬關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的震撼與刺激,促成了中華民族的奮起。唯有不斷變革、自強、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國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四、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年6月—1901年)
1、原因:為鎮(zhèn)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興起于山東,性質(zhì)是反帝愛國運動。)
2、時間:1900年6月3、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奧匈帝國)
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斗爭:
⒈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重大戰(zhàn)役有:
①廊坊之戰(zhàn)
②大沽口之戰(zhàn)
③天津保衛(wèi)戰(zhàn)。
⒉評價義和團:義和團運動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對于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義和團的蒙昧迷信及籠統(tǒng)排外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訓。
4、結(jié)果:中國戰(zhàn)敗,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等11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主要內(nèi)容:
①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等稅擔保;
②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
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歸納整理
一、我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并使統(tǒng)治穩(wěn)定下來。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xiāng)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fā)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zhàn)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制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tǒng)治機構(gòu)。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gòu):中央實行一省制: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gòu),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gòu),同時設宣政院,統(tǒng)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qū);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zhàn)國(東周)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zhàn)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jié)束。戰(zhàn)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nèi)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后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zhàn)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zhàn)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現(xiàn)鐵農(nóng)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zhàn)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饑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鐘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fā)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jīng)》里;莊子是戰(zhàn)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jīng)》,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zhàn)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并戰(zhàn)爭。
10、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zhàn)爭。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權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現(xiàn)實需要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12、孫武是春秋晚期齊國杰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戰(zhàn)國時杰出的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3、戰(zhàn)國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初二歷史知識點歌謠式
一鴉片戰(zhàn)爭
(一)十九世紀上半期,英國鴉片牟暴利,
鴉片輸入中國后,中國貧弱更加劇。
1839林則徐,虎門銷煙長志氣,
銷煙200多萬斤,民族英雄后人記。
(二)1840鴉片戰(zhàn),琦善與英搞談判,
民族英雄遭查辦,1842簽條款,
《南京條約》割香港,賠款2100萬(西班牙銀元),
開放五處商口岸,近代歷史此開端。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一)1856到60,二次鴉片起戰(zhàn)爭,
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
聯(lián)軍大火燒圓明園,燒殺搶掠無人性。
沙俄乘機起歹心,系列條約不平等,
割地一百五十多萬,民族災難更加深。
(二)金田起義太平軍,1853占南京,
奮起抗擊洋槍隊,擊斃華爾快人心。
三、收復新疆
阿古柏侵新疆,自立為汗想稱王。
陜甘總督左宗棠,主張收復我新疆,
1876率清軍,“先北后南”好方針,
“緩進急戰(zhàn)”打敵人,收復新疆快人心。
1884建行省,歷史意義大得很。
四、甲午中日戰(zhàn)爭
(一)日本稱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戰(zhàn)爭響,
民族英雄鄧世昌,黃海大戰(zhàn)英名揚,
指揮“致遠”撞“吉野”,日軍艦隊遭重創(chuàng)。
(二)清朝政府太無能,《馬關條約》又簽定,
“遼臺澎島”給日本,賠償二億兩白銀,
讓日辦廠又通商,半殖民地更加深。
五、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一)“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
反帝愛國立戰(zhàn)功,抗擊聯(lián)軍逞英雄。
1900銘記心,八國聯(lián)軍占北京,
燒殺搶掠喪天盡,馨竹難書此罪行。
(二)1901要記住,《辛丑條約》受屈辱,
賠款白銀4.5(億兩),反帝活動被禁錮,
東交民巷為使館,拆毀炮臺占鐵路,
“半殖半封”全形成,人民生活更痛苦。
八年級歷史知識點整理歸納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八年級歷史重點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