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習目標是認識計數單位,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會口算整百、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等。下面給大家?guī)矶昙壣蟽詳祵W第一單元知識點,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點: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⑵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準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準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后把這兩個點連起來,寫出線段的長度。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6、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小明身高130厘米
練習本寬13(厘米)
鉛筆長17(厘米)
黑板長2(米)
圖釘長1(厘米)
一張床長2(米)
一口井深3(米)
學校進行100(米)賽跑
教學樓高25(米)
寶寶身高80(厘米)
跳繩長2(米)
一棵樹高3(米)
一把鑰匙長5(厘米)
一個文具盒長24(厘米)
講臺高90(厘米)
門高2(米)
教室長12(米)
筷子長20(厘米)
一棵小樹苗高1(米)
7、 求物體的長度的實際問題
運用畫示意圖法,列出算式進行計算求解。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1、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法時: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
③如果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法時: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
③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計算時十位要記得減去退掉的1。
3、劃線一定要用尺子,抄錯數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4、求“一個已知數”比“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數量之間的關系,知道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再分析用加法還是減法。
5、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時注意加減號,不要混亂。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1、100以內數的連加運算:
?口算方法: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整十數加整十數,一位數加一位數,再把兩個結果相加。
?筆算方法: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用它們的和加上第三個數,或者用豎式直接把三個數相加,相同數位對齊,從各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100以內數的連減計算方法:
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先求出前兩個數的差,再用所得的結果減去第三個數。
3、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計算方法:
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計算過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豎式計算。
第一單元練習題
一、填空題
1、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量較短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
2、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把尺子的( )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
3、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4、在( )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①一本書厚1( )
②手掌的寬約8( )
③操場長約60( )
④課桌的高65( )
⑤一條跳繩長2( )
⑥哥哥的身高1( )28( )
⑦一幢樓高15( )
⑧一張單人床長2( ),寬120( )
5、30米+8米=( )米
12厘米-7厘米=( )厘米
27厘米+6厘米=( )厘米
54米-4米=( )米
1米=( )厘米
1米75厘米=( )厘米
223厘米=( )米( )厘米
你的一拃長約( )厘米
二、選一選(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要知道學校的操場有多長,應該用( )來量。
【①三角尺 ②米尺 ③卷尺 】
2、你的椅子大約高( )。
【①45厘米 ②45米 】
3、一棵樹的高度大約是3( )。
【①厘米 ②米 】
三、辨一辨(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一張單人床長2米。( )
2、一塊橡皮擦的厚10厘米。( )
3、一枝自動筆的長是16厘米。( )
4、小紅爸爸的身高有170米。( )
5、長1米的木棒要比長100厘米的鐵絲短一些。( )
四、畫一畫。
1、畫一條長4厘米的線段。
2、畫一條比下面線段短2厘米的線段。
3、一條比8厘米少5厘米的線段。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
上一篇: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下一篇:二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