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知道在我們中考以及高考中,閱讀理解都是很重要的考察對象,所以我們大家在平常就要多加練習一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部編語文重點課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部編語文重點課知識點
★《山中訪友》
1、作者:李漢榮
2、標題含義:山中訪友 運用擬人手法;訪,拜訪;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點問題:
(1)說說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答:作者拜訪的"朋友有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一切都稱之為朋友,這樣寫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2)讀讀下面的句子,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①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擬人的用法,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wù)的品質(zhì),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②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答: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和作者之間的默契和親密的情誼。
4、中心思想:作者與"山中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5、寫作方法:構(gòu)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很好地表達了對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蟲的村落》
1、作者:郭楓
2、標題含義:比喻句,指蟲子們的快樂天地。村落:森林邊緣的小丘。
3、重點問題
(1)想一想隨著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們和作者一道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來來往往的"村民們"、花色斑斕的小圓蟲、龐大的蜥蜴、甲蟲音樂家們、搬運食物的"村民們"、氣象觀測者、建筑工程師。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叢中爬行的小蟲,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俠" ) ;看到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把它們想象(成"南國的少女" ) ;看到振動翅膀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音樂家" ) ;看到推著食物行走的甲蟲,把它們想象(成從遠方歸來的"勞動者" )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著一只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5、寫作方法: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fā)揮豐富的(想象) ,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單元重點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
★《詹天佑》
1、重點問題:
(1)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敘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shè)計"人"字形線路)。
(2)詹天佑開鑿居庸關(guān)采用的是(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法)開鑿八達嶺采用的是(中部鑿井法、兩端鑿進法)。
2、中心思想:課寫了我國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筑京張鐵路, 表現(xiàn)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人物評價:詹天佑是一個(不怕困難,勇于挑戰(zhàn),工作嚴謹,熱愛祖國)的人。
★《懷念母親》
1、作者:季羨林
2、標題含義:懷念兩個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
3、重點問題
(1)"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頻來入夢"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嗎?)
答:"頻來入夢"的意思是祖國母親經(jīng)常到夢中來。作者遠離故土,身居異國他鄉(xiāng),尤其作者是第一次離開祖國,猶如孩子離開母親的懷抱,心中無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國母親"不斷在夢中浮現(xiàn)。
(2)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為什么我在想到故鄉(xiāng)、老朋友時,心里感到凄涼,卻又是甜蜜的?)
答:凄涼是因為作者身在異國小城,心中有憂愁、有思念;甜蜜是因為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他們是那樣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記憶深處,在作者孤寂時陪伴著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和崇敬。
5、寫作方法: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
重點課文:《窮人》《的聽眾》
★《窮人》
1、作家作品:這是(俄國)作家(列夫o托爾斯泰)寫的一個(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戰(zhàn)爭與和平》、《復活》等 。
2、重點問題: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jīng)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
問題:這一段采用了什么寫法?解釋詞語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分析桑娜當時的心理?
答:(1)本段寫法:(心理描寫),省略號的連續(xù)運用,表明桑娜當時的心理活動時斷時續(xù),逼真地寫出了桑娜的(不安)。(2)"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兒后,面對自己的五個孩子,她緊張、擔憂,她不知道丈夫會說什么,a覺得自己這樣做給丈夫增加了負擔,覺得對不起他;她擔心丈夫突然回來,b不知道怎么告訴丈夫自己把孤兒抱回家的事。c但是她寧可讓丈夫揍一頓,也要收養(yǎng)孤兒。
3、中心思想:贊揚了桑娜和漁夫?qū)幙勺约撼钥嘁惨獛椭鷦e人的美好品質(zhì)。
4、人物評價:桑娜是一個(勤勞能干,愛護家人,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婦女。漁夫是一個(樸實善良,毅力頑強,熱愛生活,愛妻子)的丈夫。
5、文章情節(jié):課文記敘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桑娜與漁夫主動收養(yǎng)已故鄰居西蒙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重點課文:《只有一個地球》《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個地球》
寫作方法:本文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比喻)、畫圖表、引資料等。說明方法以及作用:列數(shù)字科學準確具體; 舉例子具體真切;作比較突出強調(diào);打比方形象生動
例如:(1)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jīng)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才形成的。(舉例子)
(2)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葉扁舟。(打比方)
(3)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列數(shù)字)
(4)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較)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1、作者:西雅圖
2、重點問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義
(1)"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答: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如果家園受到破壞,那么任何對大地的影響,對地球的傷害都將演變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這句話直接點明了人類的生存與大地的密切關(guān)系。
(2)"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
答:大地不屬于人類:人類不是大地的主人,誰也沒有權(quán)利,也不可能擁有對大地的控制權(quán),誰也不能憑借自己的喜好來對待神圣的大地。人類屬于大地:因為大地使人類的生命不斷得以繁衍、延續(xù),離開大地,人類將無法生存。
3、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演說,他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guān)系,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情感。
4、寫作方法:文體(演講稿);文章結(jié)構(gòu)總分總
重點課文:《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少年閏土》
1、作家及作品:(資料袋內(nèi)容)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 年 5 月, 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一生創(chuàng)作和翻譯了許多作品,如小說集《吶喊》 《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詩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課文選自他的小說《故鄉(xiāng)》。魯迅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2、重點問題
(1)閏土向我講述了哪幾件事?表現(xiàn)了閏土怎樣的特點?
答:雪地捕鳥--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看瓜刺猹--機智勇敢;
海邊拾貝、看跳魚兒--生活豐富多彩。(或為見多識廣)
(2)談?wù)剬?quot;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
答:"他們"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狹窄,由于整天關(guān)在高墻深院里,與生活在海邊的閏土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句話表達了"我"對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不滿,流露了對農(nóng)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3、中心思想:課文通過作者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nóng)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4、寫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寫得有詳有略,從不同的方面表現(xiàn)閏土的特點。
5、人物評價:閏土是一個(見識豐富、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nóng)村少年。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作者:周曄。
2、重點問題
(1)《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主要記敘了作者回憶魯迅先生的哪幾件事,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答:敘述了四件事:談《水滸傳》、笑談"碰壁"、熱情救助黃包車夫、關(guān)心女傭。
①笑談《水滸傳》表現(xiàn)了他對青少年的關(guān)心和愛護; ②談"碰壁"表現(xiàn)了他對舊社會的痛恨;
③救護車夫則表現(xiàn)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和關(guān)心; ④關(guān)心女傭阿三則表現(xiàn)他關(guān)心別人勝過關(guān)心他自己。
(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這句話的含義
答: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當時社會一片黑暗,看不到一點兒光明,人民連一點兒民主和自由都沒有。 "碰壁"是與反動勢力作斗爭時受到的挫折與迫害。從話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懼迫害的頑強斗爭精神和革命的樂觀主義態(tài)度。
3、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回憶,記述了伯父魯迅先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對待學習的認真態(tài)度和痛恨舊社會、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達了作者對伯父的敬愛和懷念之情。
4、人物評價: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重點課文:《老人與海鷗》《最后一頭戰(zhàn)象》
★《老人與海鷗》
1、中心思想:表達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以及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2、寫作方法:描寫人物方法主要有四種:外貌描寫(肖像、衣著、神態(tài))、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他背已經(jīng)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外貌描寫-衣著);(2)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里帶著企盼(外貌描寫-神態(tài));(3)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么。(語言描寫);(4)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動作描寫)
3、文章情節(jié):課文主要講了(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為海鷗送餐,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老人去世后,海鷗們不約而同地為老人送行)的事。
★《最后一頭戰(zhàn)象》
1、作者:沈石溪,我還知道他的作品《第七條獵狗》(課外書屋)
2、重點問題:文章依次繼續(xù)了嘎羧那幾件事情?
答:記敘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戰(zhàn)甲、憑吊戰(zhàn)場、莊嚴歸去四個感人情節(jié)。
(八)第八單元重點課文:《伯牙絕弦》《月光曲》
★《伯牙絕弦》
1、資料袋:俞伯牙、鐘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guān)于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故事,《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于民間。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絕弦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jù)這個傳說創(chuàng)作了《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2、標題含義:絕:斬斷 伯牙絕弦:俞伯牙斬斷琴弦
3、重點問題:背默課文、翻譯詩句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譯: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彈奏音樂來表現(xiàn)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翻譯: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一定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
(3)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伯牙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月光曲》
1、資料袋: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圣"。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6 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只能通過書寫跟人交談。他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一生創(chuàng)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如廣為流傳的交響樂《英雄》《命運》《田園》《合唱》。
2、標題含義:《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鳴曲》《月光》。貝多芬彈奏了兩支鋼琴曲,第二支是《月光曲》。
3、重點問題
(1)想一想貝多芬為什么要彈琴給盲人兄妹聽;為什么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答:彈第一曲因為貝多芬被女孩熱愛音樂、善解人意所感動;彈第二曲因為失明姑娘愛音樂,懂音樂,貝多芬遇到了知音,激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欲望和靈感,所以彈完一曲,又彈一曲。
(2).聽著琴聲,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
答:皮鞋匠聽著貝多芬的琴聲,聯(lián)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麗畫面。海面由平靜→波濤洶涌,體會到樂曲由舒緩流暢→高亢激昂。
4、人物評價:從本課看出貝多芬是一個(有音樂天賦和創(chuàng)作才華、善良、同情窮人)的人。
補充說明:《山中訪友》、《詹天佑》、《窮人》、《少年閏土》、《月光曲》、《伯牙絕弦》中需要背誦的部分,注意按課文填空、解釋詞語和句子的意思。重點復習一些句式變換,《日積月累》中的一些詩詞、名句要會默寫。同音字組詞、形近字組詞、寫近、反義詞。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這些在《只有一個地球》一課。
《文言文兩則》《匆匆》《桃花心木》
★《文言文兩則》
1、作者:《學弈》選自《孟子o告子》?!秲尚恨q日》選自《列子o湯問》。
2、重點問題:
①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翻譯: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②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翻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③孰為汝多知乎?翻譯: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4、中心思想:《學弈》說明了學習應(yīng)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秲尚恨q日》體現(xiàn)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jù)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5、背誦并默寫文言文兩則
★《匆匆》
1、作者:朱自清。
2、重點問題:理解句子"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記顯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xiàn)出作者對時間飛逝十分無奈的愁緒。
★《桃花心木》
1、作者:林清玄。
2、中心思想: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huán)境中經(jīng)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3、重要問題
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答:"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生活中的"不確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崗、遇到自然災難等。
初中學習語文的方法
閱讀課外書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本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理解能力是一種語文素養(yǎng),它不會像識記能力那樣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長期積累。堅持閱讀是培養(yǎng)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yōu)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
整理讀書筆記
語文知識零零碎碎,要經(jīng)常把學過的知識整理一下;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yǎng)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摘抄、摘錄法,做卡片法,提要鉤玄法,寫讀后感法等。
熟讀熟背
相比于其他,語文往往是比較注重語句的積累與豐富的。所以平時應(yīng)每天堅持朗讀,背痛古詩詞句,優(yōu)美語句等,不僅可以使內(nèi)心的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還有助于增強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必要時可將自己的感想來進行標注,使學習效果變得更加明顯。
語文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
語言表述力求精練
這對于受字數(shù)限制的表述題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對于高度概括的題目,當我們篩選整合好文中的相關(guān)信息之后,要把具體、形象的語言轉(zhuǎn)換為抽象、概括的語言;對于解釋、闡述、評價性的題目,我們可刪去描述性的修飾語、較長的限制語,或合并同類項,或改字縮詞,或使用指代詞,使語言的表述高度濃縮,以符合題目的要求。
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概括人物的形象,一定要從文本中找出能展現(xiàn)人物性格品質(zhì)的詞語,通過人物的具體事例來概括人物的品格,文章中那些最能展現(xiàn)人物個性的內(nèi)容,如人物描寫,絕不能忽略。通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歸納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還有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以及景物描寫,他們都對人物形象起到映襯的作用,或者會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從而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聯(lián)系問題去閱讀
閱讀全文之后就要開始進入做題階段了,初中生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應(yīng)該學會帶著問題去閱讀,并且能在短文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采用“倒讀法”,因為這種方式閱讀節(jié)省了很多閱讀的時間,并且,倒讀可以直接的去理解題目和文章中敘事的人物、或者地點,可以一目了然。
同時在閱讀的時候要學會在文章中做標記,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把有用的地方,或者某一句有用的句子給劃出來,對于存在疑問的句子也可以做一下重點標記??梢杂行У膸椭皆诖痤}中解決問題。
中學語文需要講解的知識點
上一篇:小學部編語文重點課知識點
下一篇:語文閱讀題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