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閱讀理解時,要先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中心、開頭段、結(jié)尾段,理清脈絡(luò),這樣才能掌握大意,在回過頭去做題分?jǐn)?shù)才會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花潮李廣田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花潮李廣田閱讀答案
昆明有個圓通寺,寺后就是圓通山,現(xiàn)在叫圓通公園。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時枯枝瘦葉,并不惹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間,真是花團錦簇,“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星期天,我們也去看花,一路同去的人可多著哩。進(jìn)了公園門,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向高處看,隔著密密層層的綠蔭,只見一片紅云,望不到邊際,真是“寺門尚遠(yuǎn)花光來,漫天錦繡連云開”。大家一口氣攀到最高峰,淹沒在海棠花的紅海里。后山一條大路,兩旁,四周,都是海棠。人們坐在花下,走在路上,既望不見花外的青天,也看不見花外還有別的世界?;ㄩ_得正盛,“千朵萬朵壓枝低”,每棵樹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時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風(fēng)中枝頭上顫抖著說出自己的喜悅?!皣娫拼奠F花無數(shù),一條錦繡游人路”,是的,是一條花巷,一條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謂花天花地??墒牵@些說法都不足以說出花的動態(tài),“四廂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還是“花潮”好。古人寫詩善于說出要害,說出花的氣勢。你看那一望無際的花,“如錢塘潮夜澎湃”,有風(fēng),花在動,無風(fēng),花也潮水一般地動,在陽光照射下,每一個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陰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騰,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張,好像有一種生命力在不斷擴展。而且,你可以聽到潮水的聲音,也許是花下的人語聲,也許是花叢中蜜蜂嗡嗡聲,也許什么地方有黃鶯的歌聲,還有什么地方送來看花人的琴聲,歌聲,笑聲……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再加上風(fēng)聲,天籟人籟,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聲。大家都是來看花的,可是,這個花到底怎么看法?有人走累了,揀個最好的地方坐下來看;多數(shù)人都在花下走來走去,佇立在另一棵樹下仔細(xì)端詳一番;有人只是駐足觀賞,有人伸手牽過一枝花來搖搖,或者干脆翹起鼻子一嗅再嗅,“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
老頭兒們看花,一面看,一面自言自語,或者嘴里低吟著什么;老媽媽看花,扶著拐杖,牽著孫孫,很珍惜地摘下一朵,簪在自己的發(fā)髻上;青年們穿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好像參加什么盛會,不少人已經(jīng)穿上雪白的襯衫,好像夏天已經(jīng)來到他們身上,既看花,又看人,洋氣得很。婦女們也都打扮得利利落落,穿著花衣花裙,擦點胭脂,抹點口紅,好像要與花爭妍。很自然地想起了龔自珍《西郊落花歌》中說的,“ 如八萬四千天女洗臉罷,齊向此地傾胭脂”;小學(xué)生們系著漂亮的紅領(lǐng)巾,也被這一片沒頭沒腦的花驚呆了;畫家們正調(diào)好了顏色對花寫生,看花的人又圍住了畫花的,出神地看畫家畫花;喜歡照相的人,抱著相機跑來跑去,不知是照花,還是照人,是怕人遮了花,還是怕花遮了人,還是要選一個最好的鏡頭,使如花的人永遠(yuǎn)伴著最美的花。有人在花下喝茶,有人在花下彈琴,有人在花下下象棋,有人在花下打橋牌。昆明四季如春,四季有花,可是不管山茶也罷,報春也罷,梅花也罷,杜鵑也罷,都沒有海棠這樣幸運,有這么多人來訪它,來賞它,這樣興致勃勃地來趕這個開花的季節(jié)。還有桃花什么的,目前也還開著,在這附近,就有幾樹碧桃正開,“猩紅鸚綠天人姿,回首天桃惝失色”。在這圓通山頭,可以看西山和滇池,可以看平林和原野,可是這時候,大家都在看花,什么也顧不得了。
回家的路上,無意中聽人正在吟詩談詩:“‘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xì)細(xì)開’,也是杜詩,好不好?”“好是好,還不如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有辯證觀點,樂觀精神?!庇幸粋€人一直不說話,人家問他,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興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你們看,海棠并沒有說話,可是大家都被吸引來了?!蔽乙矝]有說話。想起泰山高處有人在懸崖上刻了四個大字:“予欲無言”,其實也甚是多事。此時又聽到有人說:“今年的花,比去年好,去年,比前年好,解放以前談不到?!庇腥苏f:“不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 好一個“明年花更好”。我一面走著,一面自己也默念著這樣兩句話--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摘編自張維《花潮歌者--李廣田》 云南人民出版社,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首段簡略提及圓通山海棠花的枯榮,引用古詩名句寫看花人的擁擠場景,直接描寫海棠花盛放的美,傳達(dá)出人們心中的喜悅與安寧。
B.本文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手法,通過想象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的自然境界與美的人文景觀相契合的世界,達(dá)到藝術(shù)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的統(tǒng)一。
C.文章以觀“花潮”為線索,有高瞻遠(yuǎn)屬的全局鳥瞰,有近處細(xì)節(jié)的特寫鏡頭,有動靜之態(tài)相映、人花相襯,組織精巧,結(jié)構(gòu)緊湊。
D.文章描寫回家路上的對話,增加內(nèi)涵,升華主旨。“盛世如花” 表達(dá)對國運昌盛、人民幸福的祝愿;“明年花更好”寄寓對未來的憧憬。
2.作者寫星期天看花的歷程很有層次感,請結(jié)合作品具體分析。(6分)
3.作者調(diào)動多種感官把眼前海棠盛放的景象比作潮水,簡要賞析。(6分)
答
1A (3分)不是“直接描寫”,而是“側(cè)面烘托”。
2. 參考答案:作者寫星期天看花的歷程分為四個層次:①一層開門見山,涉筆點題,寫明了進(jìn)園登山的路程。②二層寫遠(yuǎn)看,描寫花潮的總體態(tài)勢和氛圍,表明游人觀“花”的興致意趣。③三層寫近看,描寫花潮的形態(tài),勾抹出了一幅濃淡相宜的花樹圖卷,用花樹的盎然生機和青春活力,襯托了游人的雅興逸致。④四層寫作者的所見所聞,以及游人觀花引起的想象。全文以觀“花潮”為線索,筆筆扣題,層層濡染。(答出四個層次得4分,線索1分,語言通順流暢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3. 作者從以下兩方面把眼前的海棠盛放的景象比作潮水:
①視覺上的動態(tài):作者覺得那一望無際的花的動態(tài),有風(fēng),花像潮水一般地動;無風(fēng),花的陰影也像波浪在海上翻騰。
②聽覺上的混響:我們可以聽到潮水的拍擊聲,人語聲,蜜蜂嗡嗡聲,黃鶯的歌聲,還有琴聲,歌聲,笑聲和風(fēng)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海上午夜的潮聲。(答出一點得3分,要求有相應(yīng)描述,描述的意思相近即可,照抄原文適當(dāng)扣分,共6分)
閱讀理解的技巧
1.首先要通讀全文,對于全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幾個自然段,這個脈絡(luò)要搞清楚,否則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點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個是最重要的。
4.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鎖定段落尋找答案,讓自己的題目做正確。
5.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局限于閱讀練習(xí)題,應(yīng)該在平日里進(jìn)行大量的閱讀練習(xí)。
6.對于閱讀要懷著自己興趣,不斷的思索,讀出自己的觀點,提高閱讀的水平。
閱讀古詩如何分析語言特色
1.詩歌鑒賞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fēng)格。談?wù)劥嗽姷恼Z言藝術(shù)。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zhǔn)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文學(xué)家之魂現(xiàn)代文閱讀答案
上一篇:花潮李廣田閱讀答案
下一篇:答李幾仲書文言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