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CATTI三級筆譯需要哪些資料?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最全的CATTI三級筆譯備考資料和經(jīng)驗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最全的CATTI三級筆譯備考資料和經(jīng)驗帖
一)實務備考資料推薦:
一. 官方教材:學員原話:“我非常興奮的買了CATTI所有官方教材,在網(wǎng)上看了很多經(jīng)驗貼?!盝oy有話說:CATTI官方教材有點難度,而且沒有翻譯思維的解析,如果你時間有限,不建議看每一篇都看,當然考后你如果想好好學習下,教材還是很好的學習資料。
二. 翻譯思維的學習:
1.翻譯思維的書籍推薦:
A.漢譯英:《中式英語之鑒》(看完就知道很多翻譯細節(jié),比如時態(tài)的省增譯,雙動詞的處理等等);《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前面這兩本書是我學漢譯英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漢譯英學習基本就看過這兩本書,有一些我積累的翻譯思維是來自這兩本書的,當然是我是通過大量的翻譯和花費了時間和精力才從現(xiàn)象中總結出本質(zhì)和規(guī)律即翻譯思維)。
B.英譯漢: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_英漢互譯》(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早的一本翻譯書籍,當時買的是二手書,我入門的翻譯學習就是靠的它,里面講了很多翻譯處理方法,但是很多是文學的,所以如果要備考catti,你只需看看例句,不需要記住例句);莊繹傳《漢英翻譯五百例-漢英翻譯應注意的問題》;錢歌川《翻譯的技巧》
2.翻譯思維的課程推薦:當然是上我的了,好評就不多說了,敢說是最透徹、最詳細、最實惠的翻譯課程了。學員原話:“事實證明,老師的課程非常關鍵,尤其是漢譯英部分,離考試還有一周時,每天一套真題翻譯,考試的前一天把老師12次課的課件重新回顧了一遍?!?/p>
Joy有話說:書籍選擇2本足夠了,很多書籍的翻譯思維都差不多,所以認真咀嚼翻譯思維,不要貪多,一本書沒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三. 緊貼考試的練習資料:看過CATTI真題的應該都知道,每年的考題基本是大部分出自紐約時報,政府報告和白皮書或通俗文本。
1.英譯漢練習資料
A. 紐約時報:有個紐約時報中文網(wǎng)APP,iso系統(tǒng)能下載;蛐蛐英語網(wǎng),我的感覺是這個上面的足夠你練習了,而且我發(fā)現(xiàn)去年自拍桿那篇和今年的NAS那篇都是這個網(wǎng)站上面的,古道爾那篇也是出自紐約時報。注意:這個網(wǎng)站上面的資料要下載下來你需要先保存網(wǎng)頁,再用IE就可以打開復制粘貼了。如果還不知道怎么打開就在微信公眾號:高齋翻譯俱樂部 后臺留言hi就可以收到視頻解析下載鏈接了。
B.經(jīng)濟學人雙語:恒星英語網(wǎng),而且還是雙語的,足夠看了,不夠的話網(wǎng)上很多經(jīng)濟學人下載方式.
2.漢譯英練習資料
A.政府報告:一年內(nèi)的主打,但是之前的也說不定會考,去年考的就是2013年下半年的一篇政府報告。英文巴士,里面有很多,自己懶得復制粘貼的就到微信公眾號:高齋翻譯俱樂部 后臺留言hi就可以收到很多資料的下載鏈接,當然還是需要你自己整理更多的,我們分享的遠遠不夠。詞匯書推薦這本,各個領域都有,當然也要批判地看,里面有錯誤。
B.政府白皮書:白皮書有的好幾年更新一次,而且大同小異!CATTI三級筆譯每年漢譯英要不政府報告,要不白皮書,要不一篇通俗文本,今年的醫(yī)藥白皮書就考到了(我最后給學員分享過,沒看的學員表示吐血),去年考的是政府報告;二級筆譯每年肯定一篇是政府報告或者白皮書,去年的北斗和今年的醫(yī)藥,還有人口都是白皮書里面的。英文巴士,國新辦白皮書外交部講話,里面有很多,自己懶得復制粘貼的就到微信公眾號:高齋翻譯俱樂部
后臺留言hi就可以收到很料當然還是需要你自己整理更多的,我們分享的遠遠不夠。
C.通俗文本:看看教材里面的,比如人物介紹(當然今年考過了,這個近幾年不會再考了),地方介紹(去年三級筆譯考了,估計也不會考),反正很多簡單的題材還是需要練習的,太難的就算了,法律合同,施工之類的等考完了有心思了再去看吧!MTI備考資料也不錯,我有一本MTI備考資料,里面各個話題的通俗文本,感覺和CATTI很像,這種教材網(wǎng)上很多,淘寶就可以買一本了!
該如何看這些資料:1.精譯(每天堅持自己先翻譯500-1000字,再對照,再認真學習詞匯,單詞,句型,翻譯思維等等);2.泛讀每天2-3篇:A.雙語對照的泛讀,首先試譯,也就是大腦里面過一遍該怎么翻譯,然后迅速對照譯文看看,再稍微學習下。 B. 迅速看漢語的文本資料,然后再找一些英語相關的素材,看英文里面是怎么介紹這個話題的,這樣才能把兩種語言對接起來。
(二)綜合能力備考資料推薦:
1.語法書:[英語語法新思維中級教程].張滿勝:學員經(jīng)常問,于是我翻看了下電子版,覺得確實不錯,推薦看看;或者[語法學]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這個很基礎很基礎了,例句特別簡單。建議看看語法書,再多結合外刊好好感悟這些語法知識點。
2.單詞:單詞的重要性:學員原話;“考試后憑著記憶,查了下當時完全不理解的幾個詞匯,發(fā)現(xiàn)全是雅思和GRE詞匯,所以增大詞匯量是王道啊!!!”“但是有好多詞真心不認識啊,結合上下文猜、用各種技巧都沒用,因為劃線詞和替換詞都不認識。。。所以考完想著我一定要背單詞了。”
可是怎么背單詞,各有各的法子,推薦幾個法子:
A.我特別贊同這位綜合考了87分的學員的說話,多看外刊,因為我除了初高中記憶力特別高的時候拿純粹的單詞書背過,再也沒背過,現(xiàn)在背單詞都是通過閱讀外刊來提高的。
學員原話:“那正確的方法是什么?我一般是先看中文的國際國內(nèi)時事熱點,積累相關事件的背景知識。然后我會在Economist官網(wǎng)上尋找相關的文章,把它下載打印出來。第一遍是泛讀每篇文章,了解大意,第二遍是精讀,把里面的固定短語搭配、好的句子、復雜不懂的句子(通過查閱語法書解決)以及不認識的單詞(之后會查出該詞在本文中的意思,而不是它的所有意思,以免造成記憶負擔)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劃出來。慢慢地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短語、語法結構會在不同的文章里重復出現(xiàn),經(jīng)過這樣長期的、不斷的重復刺激,不僅可以了解到大量的詞匯和其用法,對一些語法結構形成了條件反射,學到了一些好的表達,還了解到了國際國內(nèi)大事,簡直是一箭四雕啊!我是從2015年開始的,每周至少三篇Economist的文章。所以我在做綜合語法題的時候,基本就是題目讀完就知道該選哪個了,做完所有的題,都還剩余將近1小時的時間。
B. 好的詞根書,學詞根記單詞的好處是一個單詞雖然你記不住怎么寫,但是見到它你可以通過詞根猜到它是什么意思。我沒背過單詞,主要看外刊,但是還是給大家推薦一本很多學員反映不錯的一本詞根書《沒有詞是一座孤島:溯源解義學單詞》。
C. 單詞書推薦這本,我們高齋讀書會和所有其他我們的CATTI備考班都背的是這個詞匯書,這個里面有例句,記憶起來方便。單詞量必須要提上去,考試根本沒多少時間可以查詞典。每天背20-50個單詞。
.考試詞典:英漢大詞典(吳光華)、漢英大詞典(陸谷孫)。學員原話:”然后在考場發(fā)現(xiàn)英專的都沒我的裝備專業(yè)。。。關于詞典,不少人覺得這兩個大詞典查找太費時間還占地方,但我總想著要是詞典小有的詞查不到多虧。不管用什么詞典,一定要在考前練習的時候就開始習慣于用紙質(zhì)詞典,不要平時一直用電子詞典,這樣考試翻起來會不習慣、費時間?!敝拔疫€給學員推薦小詞典,但是今年二級和三級學員說很多小詞典都查不到,所以有必要帶上兩本大家伙。
如果詞典查不到,怎么辦?如果查不到,建議:A.直接英語,不用翻譯,因為我們有看過有的文章沒有對應漢語的英文是直接寫英語的。B.音譯完之后,一定要寫上括號,在括號里面寫上英文,這個是方便考證的一個翻譯處理方法!學員原話:“一開始我對于地名太糾結,英譯漢好幾個地名都用詞典翻,沒有全部找到還花時間,后來就直接音譯的?!?/p>
四.考前2個禮拜需要做什么?學員原話:“考之前做了幾套套真題熟悉了一下題型??荚囍爸饕前崖犨^的Joy老師的課件復習了一下,溫習了各種翻譯思維和常用詞匯。”考前必須做真題熟悉題型,不然寫不完你就只能傷心離開考場了,還有考前必須把翻譯書籍里面的重點思維或者你聽課的老師的課件過一遍,復習一遍翻譯思維對考試很重要,因為考試的時候能很快想到該怎么處理一些長難句。
五.最后就是心態(tài):今年好多非英語專業(yè)的都考過了,實力很強,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們很上進,很認真,很有規(guī)劃,從經(jīng)驗貼里面就可以看出,我的課認真聽了,作業(yè)認真完成了,安排的任務籃子也看了不少,這些做到了,過是肯定的了。所以,最后想跟大家說,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好好準備,好好學習,越努力生活會越美好!
翻譯資格考試筆譯三級模擬試題
書無所不讀,全無所惑,并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也不后悔。
Not vexed by reading comprehensively though futilely, I deal seriously with teaching and handling affairs and have no regret for suffering losses.
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的談判已經(jīng)進行了 15 年了。中國的立場始終如一。
China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talks for entry into the WTO for 15 years with its consistent stance.
樓的質(zhì)量不好。
The build ing is not well built.
經(jīng)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迅猛進步。
the further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apid/swift/speedy/promp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國的富強和發(fā)展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A strong, prosperous and developed China will pose no threat to any countries.
我們之間關系的發(fā)展,使我們不僅成為親密的朋友,而且成為兄弟。
Our relations have so grown that bind us not only as close friends but also as brothers.
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fā)展,中國西部地區(qū)已奠定了一定的物質(zhì)技術基礎,社會保持穩(wěn)定,市場經(jīng)濟體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為西部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市場環(huán)境。
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20-plus years, a relatively solid foundation in terms of material wealth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laid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翻譯資格考試筆譯三級模擬試題
小心地滑 Caution:Wet Floor Mind your step
小心碰頭 Mind your head
小心夾手 Mind the gap
(be careful the clipping hands)
小心輕放 Handle With Care
小心開水燙手 Caution:Boiling Water
小心有狗 Beware of Dog
禁止通車 Closed to all vehicles
嚴禁靠近 Keep off
禁止通行 Street Closed 禁止入內(nèi) Off Limits 禁止穿鞋 Shoes Off
禁止喧嘩 Keep silent (Don’t make noise)
等等,就不一定非要用“Don’t”表示“禁止”不可。而且,這種詞語往往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語氣顯得十分生硬。
又如,“一次(性/用 )”因搭配對象不同至少有以下各表達法: 一次處理:single/primary treatment;
一次污染:primary pollution; 一次凍透:straight- freezing;
一次空氣:fresh/primary air; 一次爆破:one pull;
一次付清:pay in full;
一次消費:one- time consumption; 一次誤差:first-order error;
一次成像照片:a Polaroid picture; 一次償還信貸:non-installment; 一次性杯子:sanitary cup;
一次性筷子:disposable chopsticks; 一次性雨傘:throwaway umbrella; 一次性收入: lump-sum payment;
一次性保險: lump-sum payment insurance
一次用包裝:non-returnable container; 一次用相機:single-use camera......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20-plus years witnesses a relatively solid foundation in terms of material wealth and technology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中國將致力于建設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通過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推進知識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和體制創(chuàng)新,這是中國實現(xiàn)跨世紀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Through creating a favorable background, China will be devoted to building a national system for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system, which is the only path/indispensable/essential for China to achieve cross-century/trans-century/century-crossing/turn-of-the-centur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