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托福口語得分,考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提升敘述內(nèi)容的質(zhì)量,而流暢度作為判斷回答水平的一項重要考核標準也是大家需要關注的重點所在。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硗懈?谡Z表達提升流暢度必備7大類連接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托福口語表達提升流暢度必備7大類連接詞
托??谡Z提升表現(xiàn)連接詞介紹
1、表示總結的連接詞
in a word, on the whole, in short, briefly, in brief, to sum up, in all等。
2、表選擇關系或?qū)Φ汝P系的連接詞
either…or…,neither…nor, or, as well as…, and, both…and…。
3、表因果關系或?qū)Φ汝P系的連接詞
therefore, so, as a result, as the result of …, because of, due to …, owing to, thanks to等。
4、表時間順序的連接詞
the moment, as soon as, at first, then, later, meanwhyle, at the beginning, in the end, before long, for the first (second…) time, the minute等。
5、表轉(zhuǎn)折關系的連接詞
yet, and yet, but , whil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然而)等。
6、表解釋說明的連接詞
that is,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such as, for instance, and so on, etc. and the like等。
7、表遞進關系的連接詞
not only…but (also), what,s more, what's worse, besides, in addition, worse still, moreover, above all等。
托??谡Z人物類命題的解題方法
Mr. Wang is so nice / kind
He is a very good friend.
很多學生會用像是nice ,good這樣非常簡單的,不是很具象的詞語,這些詞語說起來比較空泛,太過普通,幾乎不可能廢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所以我們說的時候可能用些更加“高級”的詞語,同樣是好的表達,除了good以外,我們可以嘗試像是fantastic,excellent, amazing等就比一個簡單的good好的許多。
準備人物類話題的時候既要掌握人物類話題的共性,又要同時準備一些不同類型的名人所具有的特點。同時我們其實發(fā)現(xiàn)描述自己熟悉的人更難描述,因為太過熟悉,反而卻沒有話可以說。比如說就好像讓我們寫一篇作文“我的媽媽”,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寫點什么,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是需要積累一些關于這一類話題的可以使用的內(nèi)容。
描寫周圍的人,通常是這樣
首先我們可以描述的第一方面是,這個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描述一下,她/他給我?guī)砹耸裁礃拥挠绊?
托??谡Z人物類話題如何解?在答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說第一方面,說明這個人的特質(zhì),然后第二方面可以說明一下這個人在具體的一個情況下和你之間發(fā)生的某種作用關系,比如說這個人給你的幫助或者鼓勵,比如有這樣幾個素材可以使用:
1 .There was one time, I failed in a very important exam, I felt so frustrated and my mother was the person who told me that life is not always as smooth as we expect.
2. He is an expert in this field with 10 years, so when I was in need of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I will go for help to him.
He is really a good neighbor, as I am very busy with my work so sometime I need go to other cities for business, when I am away from home, he will help me water my flowers.
關于名人,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模式,首先我們可以描述成就(he is a world famous X.X, ),或者是他/她在某個方面的卓越的貢獻。然后描述影響的順序來進行描述也就是第一部分,我們可以描述一下這個名人有哪些成就然后可以說明一下她/他有哪些方面的成就,或者事件第二可以有哪些帶給你的影響,比如說:
X.X has devoted the whole life to his career.
His endeavor is more than you could possibly imagine. And a famous saying goe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nd X.X just fully proved it. I really want to do be a person like him/her.
關于名人的描述一般都側重名人的的成就和努力的一方面,同時還在可以再最后表達一下對于他們的崇敬之情和希望在他們身下學到什么東西。對于名人這樣的話題,我們平時可以準備一到兩個自己喜歡的名人,在應對人物類話題的時候可以作為我們的答題素材,靈活的取用。
托??谡Z中故意出錯的策略是否可用
“故意出錯”反而能拿個好成績,但是要慎重,避免出錯。下面是托??谡Z考試“故意出錯”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托??谡Z備考!
托福口語考試中,幾乎每位同學都怕出錯,所以提前會準備各種話題的托福口語模板進行練習,信心滿滿的參加托福口語考試。熟不知,托??谡Z講的太順也許也是分數(shù)不高的一個原因,“故意出錯”反而能拿個好成績,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托福口語考試中“故意出錯”的技巧,同學們可以作為參考。
托??谡Ztask1和task2這兩道題的答案有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是考生口語很不好,過多的倚重模板和經(jīng)驗,在考試的時候照搬照抄。由于托福口語task1和task2很多題目網(wǎng)上有披露,大同小異,或者做題前已經(jīng)偷聽到別人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準備,所以這種情況非常突出。其實,托福口語task1和task2往往是讓很多人跌破眼鏡的地方。口語的要求是必須:表達清楚、準確、流利、自然。托??谡Ztask1和task2特別要求例證豐富,而且回答時必須是在“講”,不是在“背”和“讀”。
所以,假如你托??谡Ztask1和task2講的太順,只有三個可能:
a. 你是大牛,你中國人比美國人還美國人
b. 你在朗讀。你可能休息時將答案基本寫在draft paper 上了
c. 你在背誦。你曾經(jīng)準備好了答案。
假如評分人認為你的口語不是即興的,他就會刻意挑毛病,那考生的分數(shù)可想而知。那我們?nèi)绾卧诩葢媚0逵肿尶脊傧嘈盼覀兪窃凇罢f”呢?
這個就涉及到了我們提到的故意犯錯了。托??谡Ztask1和task2必須充分準備,這個當然包括模板。然后最后表演時必須不留痕跡,中間偶爾的“en.." "ha.."可以存在,我們平時在上課時,班上的同學或老師都會有正常的“hesitance". 連電視臺主持人也會有偶然失誤,何況中國人,但是切記這種情況不要太多,而且是在你自己知道的情況下有所控制的進行。有時故意弄一個小錯誤也可以,但是要立即糾正。
這就是為什么要大家在托福口語task1和task2中故意出錯的原因。這只是大家在應用托??谡Z模板的時候的一個小技巧,目的在于讓口語顯得自然。我們在平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最好從考官的角度出發(fā),總結托??谡Z技巧讓自己的口語顯得更加自然才好。
托??谡Z如何具有“實效性”
目前大多數(shù)考生對“口語好”的定義似乎都是“說得相對流利,發(fā)音比較準確,語速不是太慢”。這當然無可厚非。然而,剛才提到的準則只是“口語好”的“外包裝”,而最后對口語分數(shù)起決定作用的還包括說話的“實效性”,即思維邏輯、語言組織和詞句質(zhì)量。下面,小編分享給大家托??谡Z語言如何具有“實效性”。
語言表達的“外包裝”
關于語言表達“外包裝”的問題,考生們已經(jīng)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很多人都專門地練習或系統(tǒng)地學習過發(fā)音。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TOEFL iBT的口語考試是電腦錄音,評判者是通過聽錄音來做分數(shù)評估的,所以, “說得快”未必是件好事,“說得清楚”才是重點??紤]到評卷者可能會產(chǎn)生的“聽覺疲勞”,表達時的“斷句”以及重點詞匯在重音和語調(diào)上的突出,就成了有效傳達信息的關鍵。所以考生們表述時不要一味求快,而要注意斷句、重音和語調(diào)。我們以下面的句子為例來具體說明:
The Great Wall was the greatest 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 in ancient China.
這是一個在口語表述中頗顯功力和水平的句子,但若一口氣把它說完,句子的美感就體現(xiàn)不出來了,而且在錄音的情況下還可能會讓評卷者無法聽清楚,于是我們需要借助斷句和重音來表達。下面筆者便用“/”作為斷句的標志,用“〉”表明重音,來重新處理上面的句子:
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 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大家可以試著按照標志重讀這個句子。其中重音處可以著重誦讀;斷句處則可以稍作停頓,或者是拉長詞的讀音,比如我們在讀wall的時候拉長讀音,在 greatest 和structure后則稍作停頓,這樣整個句子聽起來就更加容易理解,因為我們把句子的幾個意群劃分開了:The Great Wall//was the greatest//man-mademilitary defense structure//in ancient China. 所以,為了使表達效果更好,使語言聽起來更加悅耳,我們不但要注意發(fā)音,還要注意說話時的重音和斷句。
語言表達的“實效性”
每個考官在悅耳的聲音背后更想吸納入耳的是有組織、有意義的詞句。因而,對語言表達更進一步的要求也接踵而至,即說話的“實效性”,包括思維邏輯、語言組織和詞句質(zhì)量。下面筆者就以口語考試的具體題目來進行簡要說明。
口語考試的第一題和第二題是獨立口語任務,大家需要做的是就自己的經(jīng)歷或想法來回答問題。題目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和一些社會現(xiàn)象,準備時間15秒,答題時間45秒。這一類型的考試形式和面試比較相似。從時間上看, 15秒的準備時間形同虛設,因為這么短的時間根本無法讓考生醞釀出好的答案來。要想在面試中表現(xiàn)得好,必須事先有所準備,同樣道理,要想在這兩個題目上獲得高分,預先的素材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謂:有備無患,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微笑說話。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關于如下題目的兩種回答:
What is your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Answer 1:
I think my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is the library. Firstly because in the library, manystudents are reading and you will read with them. Secondly because in the library, you can getmany books easily, so you can get to the information quickly. Um...so I like to read in thelibrary.
Answer 2:
Unlike many people, my favorite place for reading is the park. I just like the atmosphere.Reading is tiring, and when I feel tired, I can look up from my book and see people jogging onthe paths and boating on the lake. Then I feel relaxed. Also, when your eyes feel tired, thereare many green trees and grass to look at to give them a good rest. In the park, you can seemany old people taking their beloved pet birds and dogs for a walk. This gives me inspiration.Indeed, I like to read in parks rather than in libraries or classrooms.
大家一比較就會覺得,前者了無生趣,機械死板,內(nèi)容單薄;而后者新穎獨特,語言豐富,內(nèi)容翔實。不過在15秒的時間內(nèi)準備出第二種答案對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但若提前有所準備的話,情況就會大為不同。也就是說,對第一題和第二題的信心來自提前的準備。但考生又會有疑問:題目范圍如此之廣,涉題領域如此之大,怎么下手去準備呢?題目有無數(shù),押題自然不是上策;而準備“資料庫”,學會“借題發(fā)揮”——即根據(jù)已有的簡單事實或論點進行“由此及彼”的合理擴展——則不一樣,定會事半功倍,效果非凡。因而第一題和第二題的成敗關鍵就在于“資料庫”的搭建和 “借題發(fā)揮”技巧的培養(yǎng)。
第三題和第五題比較類似,是綜合任務題,都是先聽對話,然后回答相關問題。只是在第三題中,考生在聽對話前會先讀到一篇與校園生活相關的短文。做這一類型的題目時,聽懂對話是成功的一半,而如何不失重點、合理有效地組織答案則是成功的另一半。對于聽力好的考生而言,學習組織答案的技巧是獲得高分的關鍵。試想如果回答問題時連聲贅述而缺乏重點,或是詞不達意又缺少亮點,豈不白白浪費了好的聽力?而對于聽力欠佳的考生而言,則需掌握一些重要的得分技巧來彌補聽力的不足,如合理控制對話的節(jié)奏、關注重要的信息,以及表達時盡量注意語言結構上的完整性和邏輯上的緊密性,而這也正是備考時信心的來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