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發(fā)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jié)合本地區(qū)的特點,因材施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學期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感謝您的欣賞。
下學期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1
一、主題介紹:
動物一向是幼兒比較喜歡、容易親近的一種角色,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在與動物親近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幼兒情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我們小班幼兒特別喜歡可愛的小動物,喜歡做扮演小動物的游戲,動物的主題很適合小班幼兒。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熱點和教材內(nèi)容,我們班近階段進行主題活動——《熊的故事》,旨在通過主題活動,讓孩子接觸富有情趣的關于“熊的故事”作品,引導幼兒喜歡聽故事,并愿意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和體驗,初對物體的大小多少進行比較和匹配,使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獲得進一步發(fā)展。
二、主題目標:
1、嘗試用各種方式表述故事情節(jié)。
2、能根據(jù)物體的大、中、小以及多少進行比較或匹配。
3、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朋友一起活動的.樂趣。
三、家園共育:
1、根據(jù)主題活動征集“三只熊”的故事書和VCD。邀請家長參加“三只熊搬家”的親子游戲。
2、可以讓孩子帶一個有關熊的玩具。
3、家長可與孩子一起玩“爬熊山”的親子游戲,孩子扮小熊,爸爸跪在地毯或床上裝扮大熊山,讓孩子從爸爸身體的一側(cè)翻越到另一側(cè)。
4、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嘗試進行碗、筷子、勺、碟的匹配。
下學期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與優(yōu)美,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看圖講述和自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Ppt: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今天誰送你來幼兒園的?你是高高興興來幼兒園的嗎?
2.你喜歡來幼兒園嗎?在幼兒園里你會做些什么呢?
請幼兒互相說一說,為編故事做鋪墊。
二、展開
1.出示圖片1
引導幼兒說說媽媽送寶寶來幼兒園后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2.老師啟發(fā)引導幼兒看圖創(chuàng)編故事。
(1)我們先給這個小朋友起個名字吧
幼兒討論后決定叫什么名字。(紅紅)
媽媽送紅紅來到幼兒園后,紅紅給媽媽說了什么?
(媽媽再見)
(2)紅紅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做了哪些事呢?
3.逐一出示圖片:
紅紅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
準備吃飯時,紅紅做了哪些事情?
紅紅是怎么和小朋友玩玩具的?玩完以后怎樣收拾玩具的?
紅紅吃簡餐時想到了誰?
紅紅上課時怎樣聽講的?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4.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積極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出較完整的故事,有故事名字,有情節(jié)。
5.引導幼兒懂得,每個人都很棒,都能自己編故事。
對幼兒的創(chuàng)編進行鼓勵支持,幫助幼兒樹立自信。
6.教師評價,對幼兒在看圖編故事過程中的積極表現(xiàn),給予贊賞。
7.老師就圖片創(chuàng)編故事。
三、延伸
將自己編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下學期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nèi)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活動重難點:
能聽懂故事內(nèi)容,逐步了解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師:圖片上有誰呀?(指小女孩)這個小女孩是點點,(指媽媽)這是點點的媽媽。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它的名字叫《點點愛上幼兒園》
二、欣賞故事。
1.講故事一遍。
2.師:媽媽帶點點上幼兒園,點點為什么一路上很不高興?路上她們看到了什么?
欣賞故事一遍,再通過提問,使幼兒對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再次欣賞故事。(邊看圖片邊欣賞)
師:點點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誰的幼兒園?(小鳥、兔子、梅花鹿)小朋友的幼兒園是什么樣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做什么?點點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理解詞匯:高高興興)怎么說的?(點點說“這里真好”)
再次欣賞故事,對故事內(nèi)容有進一步的了解。
四、第三遍聽錄音欣賞故事。
師:點點后來喜歡上幼兒園了嗎?為什么?
小結(jié):幼兒園真好,有許多朋友在一起真開心,我們也要和點點一樣喜歡上幼兒園。
第三遍欣賞故事,了解點點愛上幼兒園的理由,從而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下學期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喜歡聽、愿意講的愿望。
2、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小老鼠皮皮,半個蛋殼實物,圖片五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半個蛋殼,并運用生活經(jīng)驗大膽想象。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蛋殼)對,是半個蛋殼。這半個蛋殼象什么呀?(能力弱的幼兒可能會模仿別人的想法,教師適當啟發(fā)幼兒拓展思路。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引導他們說出這樣想的原因)。
二、感受故事。
1、小老鼠皮皮它要去旅行,它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出示圖一)它會把蛋殼當成什么了?(幼兒回答)小老鼠皮皮到底把半個蛋殼當成什么?(出示圖二)提問:
2、小老鼠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當成什么?師:皮皮把蛋殼頂在頭上,哈哈,可以拿來當?shù)皻っ弊印W咧咧?,前面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沒有橋沒有船,皮皮會想什么辦法呢?皮皮會把蛋殼當成什么呢?(出示圖三)3、小老鼠聰明,它一下子就想到頭上的蛋殼,拿下來放到河里,蛋殼輕飄飄,一艘小船開動了!小船劃呀劃,一會劃到河對岸。前面有座小山坡,小老鼠皮皮爬呀,爬呀,上山好累啊?下山怎么辦?它會把蛋殼當成什么呢?(提示:要是有輛小車多好呀?出示圖四)4、皮皮坐上蛋殼車,劃下高山坡,皮皮心里真快活。皮皮回到家?它會把蛋殼當成什么?(出示圖五)你們看蛋殼怎么了?為什么會碎的?(幼兒回答)三、完整欣賞故事。
1、師完整講故事。
提問:皮皮聰明嗎?它把半個蛋殼當成什么?為什么要把它當成小車呢?
皮皮把蛋殼拿下 當椅子坐,不小心跌了一跤,蛋殼怎么樣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講述這個故事。
2、共同看圖講述故事。
四、延伸部分:這個故事好聽嗎?請小朋友將《半個蛋殼》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下學期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5
一、活動的目的:
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況,知道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認識七大洲。
2、知道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國家。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問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
(一)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世界上一些常見的國旗、國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
(二)物質(zhì)材料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主題墻面:《世界各國國旗》;幼兒繪畫涂色作品《各國國旗》;教室里懸掛各國國旗卡片。
2、材料準備:立體世界地圖;PP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盤子;水;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小國旗插件。
三、教學過程:
(一)、運用中國國旗引出話題:
1、這是什么?你們還見過哪些國旗?在哪里見到的?
2、為什么這些地方要掛國旗?是什么意思?(國旗代表國家)
3、你們還知道哪些國家?
4、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什么地方呢?
(二)、了解地球的概況。
1、出示立體世界地圖,幼兒觀察并說出,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
2、嘗試說出這些陸地的名稱。(七大洲)
(三)、認識七大洲,知道七大洲與代表國家的關系(從屬關系)。
1、演示PP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幼兒理解七大洲與地球的關系。(七大洲從屬于陸地,陸地從屬于地球)。
故事梗概:地球有七個孩子,其中歐洲和亞洲是一對雙胞胎兄妹,大家親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個孩子決定分家,歐洲和亞洲首先分開,然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然后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國家,但是因為南極洲太冷,所以沒有國家。
2、看后提問:地球有幾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各是什么?這些洲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嘗試說說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啟發(fā)幼兒運用自制橡皮泥和水制作地球的七個孩子和海洋,并將小國旗插件放入正確的洲
延伸活動:了解陸地的概況(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況(海島、火山等),嘗試用橡皮泥表示。
四、課后反思:
此次活動教師敢于嘗試和創(chuàng)新,活動設計層次強、內(nèi)容新。但由于時間倉促、幼兒年齡特點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如下缺陷:
一:關于國家和七大洲的關系太難,幼兒無法理解和掌握,以至于將這兩個概念混淆。
二:用水、油、鹽和面粉制作的橡皮泥太濕、粘手不易操作。
三:PPT制作的太死板,不夠生動,應進行修改,加上聲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