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馬蜂窩”是“我”在淘氣的年齡時干的淘氣的事,作者把這兒時的小事寫得一波三折。這篇文章最突出的是充滿情趣、深入細致的描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內(nèi)容,供您閱讀,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捅馬蜂窩》教育敘事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糾纏”“搗毀”“驚魂稍定”“痊愈”等詞語的意思。
2 能簡述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馬蜂的特性和我對馬蜂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
3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捅馬蜂窩的情景寫得緊張而扣人心弦的。
4 理解課文最末一段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作者怎樣把捅馬蜂窩的情景寫得緊張而扣人心弦的。
難點:體會作者對馬蜂至死保衛(wèi)家園的精神的欽佩和對自己傷害無辜的懺悔之情。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有過五彩斑斕的童年。作為孩童,我們也一定有過淘氣的愜意,有過冒失的懺悔。那充滿童真童趣的往事,回憶起來,是那么富有天真爛漫的色彩。今天,我們就帶著這童年的天真與稚趣,跟著作家馮驥才一齊去捅馬蜂窩好嗎?(板書課題“捅馬蜂窩”,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1 學生初讀課文,把生字、新詞勾畫出來,借助字典讀準字音,理解新詞的意思。
2 教師出示生字新詞,抽學生認讀,相機正音。(捅馬蜂窩、糾纏、褂子、搗毀、痊愈、沉甸甸、驚魂稍定、粘上去)提示學生:形容詞“沉甸甸”中的疊詞,一般應該讀成陰平,念作chén diān diān。糾纏的“纏”字,注意不要少寫右邊頭上的一點。
3 理解詞意。
馬蜂:學名胡蜂,昆蟲,頭胸部褐色,有黃色斑紋,腹部深黃色,中間有黑色橫紋,尾部有毒刺。以花蜜和蟲類為食物。
糾纏:繞在一起。
搗毀:砸壞、擊垮。
4 學生再讀課文,達到讀通讀順的程度。教師相機檢查指導,對拗口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5 快速瀏覽全文,想一想:文章敘寫捅馬蜂窩的故事,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是按什么樣的順序來記敘的?(作者先寫了兒時捅馬蜂窩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再寫我對馬蜂特性的認識和感受。全文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的。)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教師:這篇課文的1~7段,寫了“我”捅馬蜂窩的經(jīng)過;8~11段,寫了“我”對馬蜂性格特點的認識和對捅馬蜂窩的懺悔態(tài)度;第12段,表達“我”盼望馬蜂重建家園的愿望。
1 學習課文1~7段。
(1)學生自由讀1~7段,想一想哪些內(nèi)容給你印象最深,用筆作上記號。
(2)學生匯報交流自讀所得。體會以下句子:“這里,最壯觀的要數(shù)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很像倒垂的一只大蓮蓬,無數(shù)金黃色的馬蜂爬進爬出,飛來飛去,不知忙什么?!?交代了馬蜂窩的位置、體積、開頭及馬蜂家族的“人口眾多”。)“爺爺不敢開窗,怕它們中間哪個冒失鬼一頭闖進來?!?暗示馬蜂窩給爺爺生活帶來的極大不便。)
(3)分角色朗讀爺爺奶奶的對話。(進一步感悟馬蜂窩給爺爺奶奶生活帶來的不便,點明了捅馬蜂窩的原因。)
(4)重點研讀第6段。
①抽生讀第6段,思考“我”捅馬蜂選在什么時間進行。(在爺爺午睡的當兒,不想讓大人知曉,可見其幼稚。)
②“我”作了哪些準備?理解相關動詞?!扒那牧铩薄懊撓鹿幼用勺☆^頂”“遮蓋”“只露”“接綁”“約定”“開門”“關門”(讓學生仔細品讀第六段,想象這些動詞傳神地表達出“我”既想捅馬蜂窩,又有些害怕的孩童心理,讀好第6段。)
(5)重點研讀第7段。
①請學生自由朗讀第7段,邊讀勾畫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
②交流勾畫的語句,體會捅馬蜂窩的具體細節(jié)和緊張氣氛,學習把文章寫具體的描寫方法。感受細節(jié)描寫的語句:“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睂懗隽笋R蜂數(shù)量多,飛起來的聲音及氣勢讓人吃驚?!爸宦牎獭?,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著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從聲音、情態(tài)、顏色方面,寫出了捅掉馬蜂窩的具體情況,從“扔掉”“跑”等動詞,寫出了緊張,突破性。“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zhàn)斗機?!睆倪@只馬蜂的動作,寫出了它不顧一切的氣勢,從“決心相撞”寫出了馬蜂拼死一搏的決心。(以上重點詞語,要引導學生細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動作、神態(tài),理解細節(jié)描寫對于生動形象地展示情境的作用,學習把文章寫具體的方法。)
③重點詞句研讀后的小結(jié):從捅馬蜂窩到挨蜂蜇,時間不長,作者卻寫得生動形象,令人驚心動魄??康氖鞘裁?靠的是平時觀察細致,靠的是準確生動地用一些表動作、行為、情態(tài)的詞語,靠的是細節(jié)描寫這一表達方法。希望同學們留心觀察并學習一些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
2 學習課文8~12段。
(1)學生默讀課文8~11段,想一想自己從中明白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
①馬蜂有毒,蜇人后傷勢嚴重。(第8段)
②馬蜂具有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的特點。
③馬蜂具有為保衛(wèi)家園而犧牲自己的勇氣,令人佩服。
(2)抽學生讀課文第12段。感悟“我”思想的轉(zhuǎn)變。理解句子:“那一群無家可歸的馬蜂呢?”表達了作者對馬蜂的惦念?!八鼈儠粫貋碇亟覉@?我甚至想用膠水把那個空空的蜂窩粘上去。”表達了作者盼望馬蜂重建家園,也反映出對自己捅馬蜂窩行為的懺悔。
(3)小結(jié)第8~12段內(nèi)容。以上段落,反映出馬蜂的生性特點和“我”了解其特點后對馬蜂的懺悔、惦念之情。
四、回歸全文,概括課文內(nèi)容
1 再次引導學生瀏覽課文,回憶故事的前因后果。
2 引導學生采用各段內(nèi)容歸并概括全文內(nèi)容的方法,簡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
3 引導學生交流學習課文后所受到的啟發(fā)。認識了馬蜂保護家園與入侵者同歸于盡的特性;從文中“我”的懺悔中,感受到不應該傷害馬蜂,應該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該加強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
五、作業(yè)設計
1 抄寫生字詞和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
2 作一次小練筆:想象馬蜂重建家園的情景及艱辛。
附:板書設計
捅馬蜂窩 起因 經(jīng)過 結(jié)果
認識馬蜂 精神 盼望馬蜂回歸
《捅馬蜂窩》教育敘事2
教學目標:
1、能理解并積累7個詞語;說出主要內(nèi)容。
2、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
3、在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 感受作者童年時候的莽撞,懂得這莽撞源于天真、無知。
教學重點: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的語句。
教學難點:
懂得童年的莽撞源于天真、無知。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師:由于我們的幼稚,一些小小的冒失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傷害,然而當我們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們心中充溢著的卻是美好和甜蜜。
1、介紹馬蜂知識。
2、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 捅馬蜂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前、中、后)
課文主要描寫了作者小時侯冒失地捅馬蜂窩,結(jié)果被馬蜂蟄傷的一段經(jīng)歷。
過渡:“捅馬蜂窩”這件事不僅我想做,連奶奶也要做,為什么?哪里可以找到?(在爺爺和奶奶的對話中可以找到。)
2、 分角色朗讀對話。(第一節(jié)到第三節(jié))
交流問題:1、2
3、瀏覽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自由讀文4-6小節(jié),
(2)能不能用你的讀來告訴大家,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你聽出作者的什么心情?
(3)老師適時板書:渴望、“有趣”、“難以抑制” “遲疑”、“膽怯”“ 驚呆”“生怕”
過渡:你們看,作者從一件捅馬蜂窩的事情中,有這么多心情的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他首先出現(xiàn)的“渴望”
4、出示第一次情感變化的句子,學生再讀讀。
5、馬蜂窩什么樣子?讀文填空:“這里,( )要屬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 )?!?/p>
過渡:對,有好奇心,才會有無限樂趣。正是由于好奇心,才有了“捅馬蜂窩”的故事發(fā)生。
6、體會朗讀
過渡:但最終好奇心戰(zhàn)勝一切。這一捅可壞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讀讀文章,找找與“驚呆有關的句子”
三、研讀課文
(一)自讀自悟,品味含義。
(二)理解:不顧一切
1、不顧什么?(一切指什么?為什么?)
2、連命都不要了,為什么呀?
3、書上還有表達它“不顧一切”意思的詞語,自己找一找。
4、讀這句話,想一想,我們要讀出什么語氣?
5、什么樣的氣勢與架勢?
6、這是一只( )的馬蜂。
作者由于強烈的好奇,引發(fā)了一個沖動,結(jié)果被馬蜂蜇了,事隔多日,作者的傷好了,他驚恐稍定,這時,他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害怕與后悔)
《捅馬蜂窩》教育敘事3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說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于天真無邪。
2、在體會文中人物的感情基礎上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掌握“我”捅馬蜂窩前后的情感變化。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家
師:今天,老師要給同學們介紹一位我國作家——馮驥才。
媒體出示:馮驥才當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從小喜愛美術、文學、音樂和球類活動。1960年高中畢業(yè)后到天津市書畫杜從事繪畫工作,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等產(chǎn)生濃厚興趣。1974年調(diào)天津工藝美術廠、在工藝美術工人業(yè)余大學教圖畫與文藝理論。1978年調(diào)天津市文化局創(chuàng)作評論室,后轉(zhuǎn)入作協(xié)天津分會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任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文學自由談》和《藝術家》主編等職。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報告文學《一百個人的十年》,電影文學劇本《神燈》,文學雜談集《我心中的文學》,以及《馮驥才中短篇小說集》、《馮驥才小說集》、《馮驥才選集》等。短篇小說《雕花煙斗》,中篇小說《啊!》、《神鞭》,分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
二、初知課文
1、板書課題
師:作家馮驥才童年時候也是一個非常淘氣的孩子。一看課題,我們就知道課文寫了作家小時候捅馬蜂窩的事情。
2、默讀課文
邊讀邊思:
①課文那幾節(jié)寫了捅馬蜂窩的經(jīng)過?
②捅馬蜂窩前、捅馬蜂窩時、捅馬蜂窩后的情緒有什么變化?劃出有關的句子
三、討論交流
1、學習1~3節(jié)
體驗朗讀爺爺、奶奶的話。
奶奶:怨恨爺爺:無奈
2、學習4~6節(jié)
捅馬蜂窩前
(1)那都有趣!
(2)當我被這個淘氣的欲望鼓動得難以抑制時,就找來妹妹,趁爺爺午睡的當兒,悄悄溜到從走廊通往后院的校門口。
(交流板書:興奮、)
捅馬蜂窩時
(1)我開始有些遲疑,最后還是好奇戰(zhàn)勝了膽怯。
(2)這復仇者不顧一切而拼死的氣勢是我驚呆了。
(交流板書:遲疑、驚呆、狼狽)
捅馬蜂窩后
(1)我生病也沒有過這么長的時間,以至消腫后的幾天里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著我呢!(交流板書:害怕、后悔)
朗讀感悟
(反復朗讀,體驗感悟)
四、總結(jié)課文
師:學了課文,你覺得童年時的馮冀才是個怎樣的孩子?
1、其實,我們也和作家一樣,由于自己的年少無知,干了不少傻事,吃了不少虧。但是,那無知與莽撞源于天真無邪,才是我們的童年更加值得追憶!
2、練筆:
師:讓我們和作家一起回到他的童年,你想和馮驥才說點什么呢?請同學們拿出筆,和作家親切的密語幾句。
3、學生寫作,教師巡視后交流。
五、感悟?qū)懽鞣椒?/p>
師:大家都喜歡童年時期的馮驥才,那么,他的文學作品有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找出相關的句子加以說明。
范例:他的作品語言很幽默。
比如:后院里最壯觀的要屬爺爺屋檐下的馬蜂窩了。壯觀一般形容氣勢很大景物,這里用來形容馬蜂窩,比較夸張,很幽默。
學生自己討論。
六、拓展閱讀
查資料:馮驥才的其他小說作品。
《捅馬蜂窩》教育敘事4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積累詞語表中的詞語。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說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品味語言。
4、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于天真無邪。
重點難點:
1、學習字詞,積累詞語表中的詞語,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說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體會作者心情變化的過程,品味語言,體會童年時候的無知與莽撞源于天真無邪。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這樣一個短語“捅馬蜂窩”。比如:我把媽媽用1000多元錢買的化妝品拿去擦了,這下可捅馬蜂窩了。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惹麻煩了)捅馬蜂窩就是惹麻煩了,惹麻煩還可以用捅馬蜂窩來形容,那么究竟是惹多大麻煩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捅馬蜂窩》一課。
1、出示課題: _2 捅馬蜂窩 齊讀課題。
2、出示馬蜂圖及簡介:
馬蜂:學名胡蜂,昆蟲,頭胸部褐色,有黃色斑紋,腹部深黃色,中間有黑色橫紋,尾部有毒刺。以花蜜和蟲類為食物。
3、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
這件事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板書:前、中、后)
4、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用“因為……所以……結(jié)果……”的句式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因為屋檐下的馬蜂窩給生活帶來了不便,出于好奇,所以“我”偷偷捅了馬蜂窩,結(jié)果被馬蜂蟄得發(fā)燒,七八天后才漸漸痊愈。)
二、分析對話,引出故事。
1、 分角色朗讀對話。
出示
“真該死,屋子連透透氣兒也不能,哪天請人來把這馬蜂窩捅下來!”奶奶總為這個馬蜂窩生氣。
“捅不得,捅不得?!睜敔斶B連搖手,“要蟄死人的!”
2、馬蜂真的該死嗎?你贊成奶奶的看法還是贊成爺爺?shù)目捶?為什么?
3、“我”無意中聽到這段對話,心理產(chǎn)生怎樣的反應?找出相應的語句。
出示:我站在一旁,心里卻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板書:渴望 有趣
4、隨著事件的發(fā)展,作者的情感有了什么變化呢?翻開書,自由讀文,劃出描寫作者感情的句子。
5、能不能用你的讀來告訴大家,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你聽出作者什么心情?劃一劃關鍵詞語。
老師適時板書:難以抑制 遲疑 膽怯 驚呆 生怕
三、分析情線,體會作者的天真無邪。
過渡:你們看,作者從一件捅馬蜂窩的事情中,有了這么多心情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他首先出現(xiàn)的“渴望”
1、出示第一次情感變化的句子,學生再讀讀。
我站在一旁,心里卻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強烈渴望。那多有趣!
2、馬蜂窩什么樣子?請讀讀課文第一節(jié)填空。
出示: 后院里( )要屬爺爺窗檐下的馬蜂窩了,好像( )。
3、想一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淘氣、好奇)
對,有好奇心,才會有無限樂趣。正是由于好奇心,才有了“捅馬蜂窩”的故事發(fā)生。
4、體會朗讀
5、在捅之前,小作者有沒有害怕或是別的什么心理?(遲疑、膽怯)
過渡:但最終好奇心戰(zhàn)勝一切。這一捅可壞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讀讀文章,找找與之相關的句子。
我一回頭,只見一只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
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zhàn)斗機。
(1)指名讀。
(2)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馬蜂?為什么?
從這只馬蜂的動作,寫出了它不顧一切的氣勢,從“決心相撞”寫出了馬蜂拼死一搏的決心。
(3)想一想,這句話要讀出什么語氣?
6、作者由于強烈的好奇,引發(fā)了一個沖動,結(jié)果被馬蜂蜇了。事隔多日,他的傷好了,心情怎樣呢?
(1)出示:我生病也沒有過這么長的時間,以致消腫后的幾天里我都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著我。 (害怕)
(2)齊讀,體會作者的害怕心理及童趣。
四、歸納小結(jié),了解寫作方法
1、小結(jié):從捅馬蜂窩到挨蜂蜇,時間不長,作者卻寫得生動形象,令人驚心動魄??康氖鞘裁?靠的是平時觀察細致,靠的是準確生動地用一些表示動作、行為、情態(tài)的詞語,靠的是細節(jié)描寫這一表達方法。希望同學們留心觀察并學習一些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
2、有感情朗讀第5小節(jié)。
《捅馬蜂窩》教育敘事5
基本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見,合作學習已成為《課程標準》提倡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教材簡析:
本文是馮驥才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筆調(diào),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我們描述了兒時的一段難忘的回。處于好奇心,“我”捅壞了馬蜂的家,毀壞他們的生活就象一種罪孽,決心“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并引發(fā)我們的思考——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本文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語言文字訓練,;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產(chǎn)生不傷害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學生的主觀參與意識,在互賞互助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本節(jié)課合作學習設計:
我任教的班級是一個不足30人的小班,針對班里學生知識基礎不等,思維反映快慢有別,自學能力高低不均但學習態(tài)度端正等實際情況,課前組織了四人學習小組,盡量使每一個小組之間的實力相對均衡。
教學中,我設計了兩次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次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突破重難點: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我”思想感情變化的原因。
活動步驟:
1、我為什么又后悔了呢?自瀆課文第二大段,畫出描寫我思想變化的句子。
2、小組成員進行交流。
要求:組長安排組員交流各自畫下來的句子。
每個組員針對一句話說說理解。有不同意見時等同學發(fā)言完畢,再說自己的理由。
各小組自行設計匯報的方式進行匯報。
3、其他小組評價、補充。
第二次合作學習是圍繞教學重點,使學生產(chǎn)生不傷害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這正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體現(xiàn)。如何將工具性與人文性進行統(tǒng)一呢?
活動步驟:
1、課文學習完了,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把你的感受寫出來。
2、小組交流:
1)、每位組員讀自己所寫的感受。
2)、針對組員的內(nèi)容進行修改、評價。
3、小組集體匯報。
本節(jié)課的幾點體會:
課堂上是否應該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不一定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關鍵是看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
(一)、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采取合作學習,不是包羅課文全部內(nèi)容,不是一哄而上,更不是把問題推給學生,而是在新知的探求過程中,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把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各種思維判斷和創(chuàng)新能力調(diào)動起來。因此,必須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最后,把各小組的學習方法、閱讀能力和疑難問題加以綜合歸納,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施教。
(二)、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有效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導。在學生進行活動時,教師還要隨時了解各組的進行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便于控制時間,也可以參與學生的討論,在爭論不休的討論中做好指導,同時可以了解到學生問題的集中點。在交流各組學習情況時,教師對于大家爭論的問題進行合理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