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共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清政府維新變法時,派遣了一批青年志士去西方學習工業(yè)技術(shù),以此達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30年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批青年遠度重洋,求知域外。這里面也包括一些共產(chǎn)黨的早期革命家。解放后,由于中國在冷戰(zhàn)格局中的陣營地位,出國留學以前蘇聯(lián)為主。1978年以后,出國留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期。據(jù)統(tǒng)計,1978-1996年間,我國前往世界各地的留學人員累計達27萬人,這其中國家公派的為4.4萬,單位公派8.6萬,剩下的13.9萬人屬于自費出國.自90年代起歷年在美國取得理工科專業(yè)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中國自己授予的博士。只95年一年,就有2751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占了當年各國留美學生所獲博士總數(shù)的10%強,高居各國留美學生之首。
北京世紀藍圖市場調(diào)查有限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五所高校的隨機抽取了301位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了解他們自身對于出國留學的意向及看法。
一、你問我要去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在我們對五所大學301名大學生的調(diào)查中,,有211名有意向出國,比例超過了70%,表明出國留學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的一種主流選擇。相關(guān)分析顯示,理工科學生有出國意向的明顯多于文科生。
北大物理系的甘子釗教授稱,近年來該校物理系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學生都已出國,目前該系有500多人在美國。清華的水木清華bbs上今年夏天發(fā)不了一條消息,清華計算機系某班35人今年共拿到了89個國外大學的獎學金(大部分是美國高校,而且大多都是名校),這意味著,如果他們都想走的話,幾乎都可以走。我們能夠注意到,向清華、北大、中國科大等名校的一些系,出國已經(jīng)成為本科生畢業(yè)后的常規(guī)選擇。就象到北京來讀書就要爭取留京一樣。
二、首選之地──美國
這次調(diào)查中,有意向出國的211名大學生中,最想去美國者達166人,占四分之三以上。除美國獨占鰲頭外,居二三四位的分別為日本、加拿大和英國,不過它們都不足總數(shù)的1/10。
歷史資料顯示,從1978-1996年的18年間,中國共有13.5萬留學生去往美國,占此期間中國出國留學生總數(shù)的50%。美國歷史雖短,但學府林立,其大學教育以其高度開放的姿態(tài),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且美國是一個移~家,所以在學完后就業(yè)相對容易,美國理所當然的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首眩每年的七八月份,到秀水東街的美國大使館門口站一會,你就能體會到這種和夏天一樣的熱浪。
表一想去的國家
國別
人數(shù)
百分比(人數(shù)/234〕
美國
166
70.9
日本
19
8.1
法國
2
0.9
英國
12
5.1
新加坡
8
3.4
加拿大
13
5.6
瑞士
1
0.4
荷蘭
2
0.9
澳大利亞
5
2.1
德國
5
2.1
俄羅斯
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