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刀的知識
一、日本刀的歷史
從古墳時代出土的文物中,已經(jīng)開始包括有鐵制的刀劍。那個時候的日本刀,并不象我們現(xiàn)在在各種游戲、動漫、影視等作品中看到的那樣有挺拔的弧線,相反刀身很直,利于步戰(zhàn)。平安時代以后,戰(zhàn)斗方式主要由步戰(zhàn)改為馬上戰(zhàn)斗,直刀在這種場合下使用起來就很不方便了,于是出現(xiàn)了刀身彎曲的太刀。之后經(jīng)由鐮倉、室町,到了江戶時代,為了適應于劍術決斗的需要,又出現(xiàn)了比太刀更為輕便的打刀(簡稱刀)。刀的形態(tài)基本上已經(jīng)跟現(xiàn)代的日本刀沒有什么兩樣了。
西歷 名稱
古墳時代——AD707 直刀(上古刀)
806——1572 古刀
1573——1867 新刀
1868——現(xiàn)在 現(xiàn)代刀
二、日本刀簡介
1、刀的種類
日本刀的種類很多,除了上邊所說的用來戰(zhàn)斗的太刀和刀以外,還有比太刀短一些的小太刀,切腹時使用的脅差(也稱脅指),非武士階級(比如農民、商人、女子)用來防身的短刀,以及忍者使用的忍者刀等等。這里專門提一下忍者刀。忍者刀比一般的刀短,便于攜帶,而且忍者刀跟平安時代以前的刀相似,刀身是直的,或許是因為忍者從來都是徒步戰(zhàn)斗的緣故吧。
2、刀的寸法
日本刀的寸法,即是指刀的長度。這里說的刀的長度是指刃長,并沒有將刀柄包括在內。一般來說,刃長30CM以下的就是短刀,脅差的長度在3
0~60CM之間,超過60CM的,就是刀或太刀了。通常,即使是比較長的太刀,刃長也不會超過80CM,換算成寸法的話,即是不會超過二尺六寸六分。但據(jù)說,佐佐木小次郎的愛刀“長光”長度為三尺二寸,與之決斗時的宮本武藏使用的木刀更是長達四尺二寸!估計書中所說的長度是將刀柄長度也計算在內了的吧!(參看《日本劍俠宮本武藏》一書,小山盛清著)
種類 長度(寸法) 長度(CM)
短刀 0.33~9.87 1~29.9
脅差 9.90~19.77 30.0~59.9
刀、太刀 19.80~ 60~
3、武士的雙刀
在古代的日本,武士階級是特權階級,通常的形象是腰挎雙刀,走起路來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使用二刀流的就不說了,但是,只是使用一柄刀戰(zhàn)斗的武士,為何也要佩帶兩把刀呢?實際上,武士所佩帶的兩把刀并不一樣,其中一把是用于戰(zhàn)斗的刀或太刀,另一把則是用來切腹的脅差。當然也不排除有不遵士道,將脅差也拔出來砍人的家伙。如果是使用二刀流的武士,則除了腰上要別兩把長刀外,懷中還要揣著一把脅差(身上帶著三把刀走起路來會很費勁吧……)
4、刀與太刀的區(qū)分
從長度來看的話,刀與太刀并不容易區(qū)別。雖然一般來說,太刀比刀要長,可是也不排除有比長的刀短的太刀和比短的太刀長的刀(繞口令……)。但,刀與太刀是有明顯區(qū)別的!那就是刀的銘文的所在側不一樣。通常帶刀時,刀銘應當向外,此時,若刀刃向上,就是刀;若刀刃向下,則是太刀了。(劍心的逆刃刀不算在刀與太刀之列,那是個怪胎……)
5、刀的各部名稱
說不清楚啦,要結合圖片來說
◆ 天下五劍
日本國寶。在SFC游戲《幕末降臨傳ONI》中出現(xiàn)過,游戲中的名字分別叫大典太、數(shù)珠丸、童子切、三日月和鬼丸。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長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來為室町將軍家(足利氏)所有,在桃山時代落入秀吉手中,后來秀吉將它賜予前田利家。刀銘:三池光世
數(shù)珠丸恒次,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日蓮上人所有。
童子切安綱,具體情況不明,傳說為源賴光所有。
三日月宗近,山城國刀工三條宗近所作,具體情況不明。
鬼丸國綱,具體情況不明,相傳為鐮倉北條家家傳寶刀,隨北條一門的全滅而散落人間。(這里的所說的北條氏與戰(zhàn)國時代的小田原北條氏毫不相干,后者是伊勢新九郎長盛冒姓北條,改名為北條早云后形成的家族)
(玩過太閣的一定知道吧,哈哈 )
◆ 菊一文字則宗
菊一文字則宗,太刀,刃長78.48CM。后鳥羽院時期備前國刀工則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傳說后來為新撰組劍士沖田總司所有。刀銘:菊一文字則宗
◆ 長曾彌虎徹
長曾彌虎徹,脅差,刃長45.75CM。越前國刀工虎徹于寬文三年所作。為新撰組劍士近藤勇的愛刀。刀銘:長曽袮虎徹入道興里
◆ 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組劍士土方歲三所有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銘: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銘文:臨
兵闘者皆陣烈在前。這句語出《抱樸子》的話(原文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在戰(zhàn)場上很流行,據(jù)說可以起鼓舞士氣的作用。讀的方法是“兵ノ闘
ニ臨ム者ハ皆陣列ノ前ニ在レ”。
◆ 堀川國廣
堀川國廣,刀,刃長70.6CM。著名刀工九州日向住國廣所作,傳說是國廣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為新撰組土方歲三所有。刀銘:堀川國廣
◆ 葵紋越前康繼
葵紋越前康繼,脅差,刃長35.3CM。江戶時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繼所作,作為御神刀供奉在尾張熱田神宮(御神刀:放在神宮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戰(zhàn)斗)。刀的兩側分別鑄有梅紋和竹紋。而之所以名為葵紋越前康繼,據(jù)說是由于是受家康賜予德川家葵紋之名,因而改銘。成刀于慶長十一年左右。刀銘:葵紋越前康繼
◆ 肥前國忠吉
肥前國忠吉,刀,刃長67.3CM。江戶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來為岡田以藏所有。刀銘:肥前國忠吉
◆ 村正
村正,刀,刃長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勢州村正所作,斬切能力出類拔萃,被德川家視為“不吉”的象征,斥之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時的長州倒幕派中人氣極高。刀銘:村正
◆ 正宗
正宗,刀,刃長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鐮倉末期,戰(zhàn)國時為石田三成所有,關原合戰(zhàn)后被敬獻給德川家康,后來不知為何流落到薩菲羅斯手里(笑)。刀的全稱為名物觀世正宗。刀銘:(無銘)
◆ 長船(名物大般若長光)
長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長光,名刀工長光的作品,在室町時代即價值六百貫。因為大般若經(jīng)剛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長光。本為室町末期將軍足利義輝所有,后來經(jīng)由三好長慶、織田信長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長筱合戰(zhàn)后,家康將之賜予奧平信昌。刀銘:長船
中華武術之“唐拳”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中華武術之“六合拳”
下一篇:少林拳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