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_天天鲁一鲁摸一摸爽一爽_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_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歡迎訪一網(wǎng)寶!您身邊的知識(shí)小幫手,專注做最新的學(xué)習(xí)參考資料!
首頁 > 其他 >

鬼神幻境 古希臘諸神譜

一網(wǎng)寶 分享 時(shí)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diǎn)贊

  首先是道教神仙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暗馈痹谌撕腿f物中的顯現(xiàn)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濟(jì)世度人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其次為玉皇等四御,再次則為眾天神。其他分司不同職責(zé)的神仙,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風(fēng)、雨、雷、電、水、火諸神,以及財(cái)神、灶神、城隍、土地等。

  道教所謂神分有兩種,一者是先天尊神,為天地本源之道的代表,如三清。一者為后天神,為善人或者有大功之人死后封為天神、地神等。

  仙為后天,指經(jīng)過某些特殊仙法修行而成。

  道教神仙品級(jí)

  第一品.九天真王;

  第二品.三天真皇;

  第三品.太上真人;

  第四品.飛天真人;

  第五品.靈仙;

  第六品.真人;

  第七品.靈人;

  第八品.飛仙;

  第九品.仙人;

  神仙分類

  關(guān)于神仙的種類,歸納起來,約分五種:

  ====《鐘呂傳道集》論“仙有五等”=====

  鐘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于鬼,人仙不離于人,地仙不離于地,神仙不離于神,天仙不離于天?!?/p>

  呂曰:“所謂鬼仙者,何也?”

  鐘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guān)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就舍而已?!?/p>

  呂曰:“是此鬼仙,行何術(shù)、用何功而致如此?”

  鐘曰:“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識(shí)內(nèi)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shí)鬼也。古今崇釋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呂曰:“所謂人仙者,何也?!?/p>

  鐘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shù),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huì),形質(zhì)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p>

  呂曰:“是此人仙,何術(shù)、何功而致如此?”

  鐘曰;“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難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shí)不能變換。如絕五味者,豈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納之為錯(cuò)。著采補(bǔ)者,笑清靜以為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導(dǎo)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體勞形,不識(shí)于無為。采陰、取婦人之氣,與縮金龜者不同。養(yǎng)陽、食女子之乳,與煉丹者不同。以類推究,不一可勝數(shù)。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術(shù)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放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悅于須臾,厭于持久,用功不謹(jǐn),錯(cuò)時(shí)亂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p>

  呂曰:“所謂地仙者,何也?”

  鐘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間者也。”

  呂曰:“地仙如何下手?”

  鐘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dāng)?shù)。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shí)刻。先要識(shí)龍虎,次要配坎離。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yùn),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顛倒,氣傳于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復(fù),燒成丹藥,永鎮(zhèn)壓下田,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呂曰:“所謂神仙者,何也?”

  鐘曰:“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guān)節(jié)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zhì)升仙,超凡入圣。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呂曰:“所謂天仙者,何也?”

  鐘曰:“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脫,乃曰神仙。地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神仙品次

  道教認(rèn)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

  早期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圣人,六為賢人。并稱:“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fēng)雨,道人主教化吉兇,圣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圣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p>

  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論仙》引《仙經(jīng)》將神仙分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稱:“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蛻,謂之尸解仙。”

  梁陶弘景《真靈位業(yè)圖》又把神仙分為七階: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太陰。

  而北周的《無上密要》則從得道成仙的層次出發(fā),將神仙分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后也有升仙的希望與機(jī)遇,從而說明南北朝時(shí)已有“鬼仙”的說法。

  唐時(shí)的《天隱子》又將神仙分為五類,稱:在人稱人仙,在地稱地仙,在天稱天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者稱神仙。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條目中則將神仙分為九品,稱:“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本畔蔀椋荷舷伞⒏呦?、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靈仙、至仙。真、圣之號(hào)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靈、至為次第。這與《太真科》的分類方法大致相同。

  總之,關(guān)于仙品的分類方法很多,后來《仙術(shù)秘庫》對(duì)其加以歸納總結(jié),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旧系於松裣善肺坏幕A(chǔ)。

  天仙品位

  亦稱“仙人”、“飛仙”、“大羅金仙”。指居于天府、能舉行飛升的神仙。《天仙品》:

  “飛行云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云飛仙”《抱撲子內(nèi)篇、論仙》與《仙術(shù)秘庫》均其列為第一等。《墉城集仙錄》將升天之仙分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飛天真人、第五靈仙、第六真人、第七靈人、第八飛仙、第九仙人。若從修煉角度上看,天仙為修證之最上一成,修煉之最上乘。丹道中所指的“煉虛合道”的大成景界。屆時(shí)神光普照,化身萬千;一得永得,一證永證,神通恢闊,法力無邊。天地閉時(shí)而不同閉;天地開時(shí),開辟度人。

  神仙品位

  亦稱“仙人”、“真人”,統(tǒng)稱“仙真”。指長生不死、修煉得道的人。道經(jīng)曰:“煉形為氣,名曰真人?!薄暗帽驹?dú)猓试粺捫螢闅?,正性無偽,故曰真人。”莊子曰:“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熱“,”“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淮南子曰:“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睆男逕捊嵌壬峡矗裣蔀樾逕捴铣?。丹道上講為煉神還虛的乳哺階段。此時(shí)煉形化炁,胎仙自化,陽神已成,脫質(zhì)升舉。即運(yùn)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為一,心無生滅,息無出入。重濁之形,化為輕清之炁;純陽之體,盡為神通萬化。屆時(shí)體變純陽,陽神已成,具有神通萬化之功能。

  地仙品位

  道教仙人譜系的一種,為無神通力之仙。據(jù)《天隱子》記載,在地為地仙?!断山?jīng)》云:中士游于名山,謂之地仙。地仙在道教神仙譜系中屬于中等仙人。據(jù)《仙術(shù)秘庫》載,地仙有神仙之才,無神仙之分。得長生不死,而作陸地游閑之仙,為仙品中之中乘。《秘要經(jīng)》認(rèn)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從修煉角度上看,地仙為修煉之中成。丹道上講指完成煉炁化神的胎養(yǎng)階段。此時(shí)能夠在長壽的基礎(chǔ)上證到長生,但是尚無神通變化可言,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此時(shí)仍有呼吸和飲食,形質(zhì)未能全部化為輕清。但修煉至此,容光煥發(fā),步履輕疾,壽増無量。

  人仙品位

  道教仙人譜系的一種,為形體堅(jiān)固、長生住世的人。《鐘呂傳道集》:“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shù),信心苦志,終世不移,無行之氣,誤交誤合,形質(zhì)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庇址Q:“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業(yè)重福薄,一切魔難,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shí)不能變換。如絕五味者,其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漱咽者,貽吐納之訓(xùn)錯(cuò);著采補(bǔ)者,笑清靜以為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導(dǎo)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體勞形,不識(shí)于無為;采陰取婦人之氣,與縮金龜者,不同;養(yǎng)陽食女子之乳,與煉丹者不同。以類推究,不可勝數(shù),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術(shù),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故曰人仙。”《金丹真?zhèn)鱜序》曰:“補(bǔ)完氣血,復(fù)成乾體,復(fù)得外藥,結(jié)成內(nèi)丹,此人仙也。”《武術(shù)匯宗》:“有從下關(guān)用功者,不使真氣泄于陽關(guān),保守元?dú)?,?zhèn)守下田,不悟移鼎換爐之法,而安長生不老之果,或延壽于數(shù)百年,或延壽于數(shù)千年,久而不死,謂之人仙?!睆男逕捊嵌壬峡矗讼蔀樾逕捴鲁?。丹道上講指煉精化炁的筑基階段。此時(shí)修煉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shù),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壽,返老還童,肉體堅(jiān)固,長壽不老。其方法有:絕谷、忘情、納津、吐納、持靜、持戒、存想、采日精月華、導(dǎo)引、閉息、自然、無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志,堅(jiān)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樂延年,但有形之軀最終必壞。

  鬼仙品位

  又稱“靈鬼”。指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后出陰神,乃為鬼仙?!剁妳蝹鞯兰罚骸肮硐烧呶逑芍乱灰玻幹谐?,神像不明,鬼關(guān)無姓,三山無名,雖不人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于投胎奪舌而已?!庇址Q:“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識(shí)內(nèi)守,一志不散,定中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志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shí)鬼也。”《武術(shù)匯宗》:“一味閉目寂坐,冥心寂照,則靜中尋靜,悟人頑空寂滅矣.而未滅盡定,只煉得一個(gè)強(qiáng)定之陰神,到氣盡時(shí),陰神一出.便為靈鬼,謂之鬼仙?!睆男逕捊嵌壬峡矗硐蔀樾逕捴钕鲁?。丹道上講指僅僅限于基礎(chǔ)的性功修煉階段。修證之時(shí).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內(nèi)守,悟人頑空。到撒手了結(jié)之時(shí),定中能出陰神,陰神屬于清靈之鬼,而非純陽之仙。在修煉之時(shí),有人年事已高,肉體衰朽,或者環(huán)境困難,無從保障,今生修成已無望,乃用此法,可出陰神,以為下輩子繼續(xù)修證.同樣屬干鬼仙。此法有:投胎、奪舍、借尸、轉(zhuǎn)世等。

  三清尊神

  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靈寶道尊 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xué)“三一”學(xué)說的象征?!兜赖陆?jīng)》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dú)?,由元?dú)饣庩柖猓庩栔嗪?,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認(rèn)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后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xì)馑桑欢沼碛嗵焐锨寰?,元?dú)馑桑蝗淮蟪嗵焯寰?,玄氣所成。從此三氣各生,”?jù)《云簋七籖》和《道法會(huì)元》等道書記載,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無元,其氣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寶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氣元黃,仙道升真境,靈寶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氣玄白;人道升仙境,道 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種民天,即三界之上,災(zāi)所不及四種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羅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寶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靈寶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寶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據(jù)《集說詮真》引《讀書紀(jì)數(shù)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蓖瑫r(shí),道教的三清尊神還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經(jīng)”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經(jīng)教部》說:“《道門大論》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達(dá)妙,其統(tǒng)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會(huì)之靈章?!备鶕?jù)《道法會(huì)元》卷一《清微道法樞紐》關(guān)于清微神位的記載;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經(jīng)部,太玄輔之,傳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靈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經(jīng)部,太平輔之,傳靈寶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靈玄老君代表洞神經(jīng)部,太清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

  玉皇大帝(玉皇與王母并非夫妻)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號(hào),據(jù)《玉帝圣號(hào)同異考》說:“玉帝圣號(hào),崇自牿劫前,中古復(fù)尊上,重稱贊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hào),以定稱謂。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hào)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帝主號(hào)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hào)也;四紫微玉帝,漢光帝上后乾號(hào)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號(hào)昊天金閥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諸天,永不毀淪。”宄其信仰,緣于古代宗教,古時(shí)即有支配日、月、風(fēng)、雨等自然變化和人間禍福、生死、壽天吉兇等人生命運(yùn)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說法。西周以后又稱“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時(shí)陶弘景《真靈位業(yè)圖》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稱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宮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時(shí),“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夢仙》詩中就有“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的詩句。詩人元稹《以州宅夸樂天》一詩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jīng)《高上玉皇本行集經(jīng)》詳細(xì)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gè)光嚴(yán)妙樂國,國王凈德和王后寶月光老年無子,于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后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王后,夢醒后而有孕。懷胎一年,于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shí)誕生于王宮。太子長大后繼承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yán)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jīng)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號(hào)為“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號(hào)為“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澜陶J(rèn)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極高,神權(quán)最大。道經(jīng)中稱其居住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莊嚴(yán),法身無上,統(tǒng)御諸天,綜領(lǐng)萬圣,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jì)度群生,權(quán)衡三界,統(tǒng)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簡而言之,道教認(rèn)為:玉皇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陣圣下界,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jù)眾生道俗的菩惡良莠來賞善罰惡。正月初九為玉皇圣誕,俗稱“玉皇會(huì)”,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宮。是時(shí)道教宮觀內(nèi)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科儀。

  四御尊神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南極長生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他們的全稱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修真十書》卷七《丹訣歌》中說:“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jié)?!薄兜婪〞?huì)元》稱“三清”、“四御”為“七寶”,認(rèn)為三清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四御是統(tǒng)率天地的萬神者。此外,四御還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道。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經(jīng)地緯、日、月、星、辰、四時(shí)氣候;南極長生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人間壽天禍福,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間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陰陽生育,萬物生長,與大地河山之秀。

  在比較著名的道教宮觀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閣外,還建有專門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頭戴冕旒,身著朝服,雍窖華貴,為人間帝王形象。三清、四御作為道教尊神群體,常被合稱。此外,道教還有“六御”之說。他們?yōu)椋航y(tǒng)御萬天的玉皇大帝、統(tǒng)御萬雷的勾陳大帝、統(tǒng)御萬星的紫徽大帝、統(tǒng)御萬類的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統(tǒng)御萬靈的長生大帝、統(tǒng)御萬地的后土皇地祗。這種說法源于中國古代“六合”觀念,所謂“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間,即上、下、四方(東、西、南、北)。南宋劉用光《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對(duì)此的排列順序?yàn)椋?/p>

  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大帝、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東極太乙救苦天尊(即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后土皇地祗。

  前三尊為三清,后六尊則構(gòu)成了上(玉皇)、下(后土)、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稱之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為“九皇御號(hào)”。后來,為了符臺(tái)道經(jīng)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去掉了“玉皇大帝”和“青華大帝”,成今日之“四御”。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北極星君”,四御之一。

  紫微北極大帝信仰來源于中國古代星辰崇拜,北極即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于紫徽垣內(nèi)?!渡锨屐`寶大法》卷四說:“北極大帝則紫徽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cè)。蓋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極之樞而不動(dòng),故天得以動(dòng)轉(zhuǎn)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極,其實(shí)正居天中。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于吳天,上應(yīng)元炁是為北極紫微大帝也?!薄逗鬂h書》卷四十八亦曰:“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惫首衔⒃礊樽衔m,后來皇帝亦將其居住的地方稱為紫禁城。

  道教認(rèn)為北辰是永遠(yuǎn)不動(dòng)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間,位置最高,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眾神之本”。因此對(duì)他極為尊崇?!稌x書天文志》稱:“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北極、北辰最尊也;其細(xì)星,天之樞也?!辈⒁灾疄椤按蟮壑?、“天子常居也”。唐孔穎達(dá)《書說命》中疏曰:“北斗環(huán)繞北極,猶卿士之周衛(wèi)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猶州牧之省察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猶諸侯為天子守土也,天象皆為尊卑相正之法?!?/p>

  至于紫微北極大帝的來歷,《太上說玄天大圣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引《北斗本生經(jīng)》曰:“昔龍漢初劫,有周上御國紫光夫人于上春日,游玩至溫玉池邊,方脫衣澡盥,忽感蓮蕊九苞,一開發(fā),化生九子,夫人護(hù)抱鞠養(yǎng)宮中,志愿性成圣哲,佐輔乾坤,諸子洎壯冠乃各修,園地功行俱滿,白晝沖天,并受得三清貴職矣!天皇大帝,長子也,紫徽上宮紀(jì)綱,元化眾星主領(lǐng)。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極中目明堂布政下土。

  道經(jīng)中稱紫微北極大帝的職能為:執(zhí)掌天經(jīng)地緯,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一切現(xiàn)象的宗王,能呼風(fēng)喚雨,役使雷電鬼神。如《九天應(yīng)元雷聲昔化天尊玉樞寶經(jīng)集注》卷上曰:“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庇纱俗衔⒋蟮凼艿綒v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與玉皇大帝一起奉祀?,F(xiàn)在四川大足等地,還可見到宋代塑造的紫徽大帝神像?!睹魇范Y志四》載:“明時(shí),宮廷還敕建了紫微殿,”設(shè)象祭告“。其形象為帝王打扮,旁邊有威風(fēng)凜凜的武將護(hù)衛(wèi),十分高貴威嚴(yán)。紫微大帝的神誕日為農(nóng)歷的四月十八日。

  南極長生大帝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tǒng)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雷玉府。

  對(duì)于南極長生大帝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元始天王長子之說。據(jù)道經(jīng)《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jié)胎,名曰混沌?;煦缂炔?,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yùn)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hào)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hào)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边@位真王,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zāi)八難,一切眾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報(bào)緣對(duì)。又因牿劫相求,無量眾苦,不舍晝夜,生死往來,如旋車輪。故真王以神通力,憫三界一切眾生,即詣?dòng)袂逄熘性忌系?,金閥之下,禮請(qǐng)殷勤,乞問紫微上宮紫玉瓊?cè)镏?,于九霄寶箓之?nèi),請(qǐng)《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生護(hù)命秘法》傳付下世。其二為元始天王第九子之說。據(jù)道經(jīng)《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jīng)》稱元始天王“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統(tǒng)領(lǐng)”。同時(shí),《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職》中對(duì)南極長生大帝的神職亦有記載,謂南極長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職太陽九炁玉賢君、玉清保仙王,諱棍洞,字曜華。同卷《八帝封號(hào)官職位》中亦稱:“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綽霄太平應(yīng)化道主大帝,遙領(lǐng)扶桑太陽九炁神君。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

  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于我國古代星辰崇拜,《上精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lián)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cè)f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精,上應(yīng)始口(左先右刂)?!逼鋵?shí),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自六顆星組成?!缎墙?jīng)》稱:“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后宮,大帝正妃。又住天子六將軍,又主三公。”所以后人又以勾陳為后宮?!稌x書天文志》又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搓惪谥幸恍?,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zhí)萬神圖?!钡澜涛樟诉@些信仰,稱龍漢年問有一國王名叫同御,圣德無邊,時(shí)人稟受八萬四千大劫;國王有一玉妃,明哲慈慧,號(hào)曰紫光夫人,誓塵劫中已發(fā)至愿,愿生圣子,輔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榮茂之時(shí),游戲后苑至金蓮溫玉池邊,脫服澡盥,忽有所感,蓮花九苞,應(yīng)時(shí)開發(fā),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掌握符圖紀(jì)綱元化,為眾星之主領(lǐng)。是說見于道經(jīng)《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jīng)》中。另宋張君房《云笈七羲》卷二十四稱:“璇璣星君,字處行,勾陳六星主之,常陳天之虎責(zé)也?!辈⒘泄搓惿蠈m目天皇大帝名目,列為四御之一。

  勾陳大帝的職能為:協(xié)助玉皇大帝執(zhí)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tǒng)御眾星,并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后土”,俗稱“后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臺(tái),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國古代對(duì)土地的崇拜?!抖Y記都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bào)焉?!惫糯藗兩ㄓ匈囉诘?,故“親于地”,并加以“美報(bào)、獻(xiàn)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約始于春秋時(shí)期。

  關(guān)于后土的記載很多,大多集中在《左傳》、《禮記》、《山梅經(jīng)》、《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稱后土為共工氏之子,為中央之神。如: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顓頊?zhǔn)嫌凶釉焕?,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p>

  《禮記洠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鄭注: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顓頊?zhǔn)现?,曰黎,兼為土官?

  《山梅經(jīng)蔠蕨經(jīng)》:“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惫弊ⅲ荷?,皆以歲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梅經(jīng)全譯》案:古神話當(dāng)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山梅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黎(后土)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鳴,蓋時(shí)間之神也。)

  《山梅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山梅經(jīng)》。

  《山梅經(jīng)蔠蕨經(jīng)》:“共工生后土?!痹妗渡矫方?jīng)全譯》案:《國語脠語》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奔创私?jīng)“共工生后土”之歷史。

  《楚辭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蓖跻葑ⅲ河亩?,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淮南子天文訓(xùn)》:“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

  以上關(guān)于后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xiàn)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xiàn)的,有的則記官名,均為男性。但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后”字均為女人形狀。至于“土”,《釋名釋天》曰:“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

  東王公

  與西王母共為道教尊神的東王公,又稱“木公”,“東華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shí)期,當(dāng)時(shí)楚地信仰“東皇太一”神,又稱“東君”,即為神化了的太陽神(太陽星君),此為東王公之前身。

  東王公一詞,始見于晉葛洪《枕中書》,書中稱之為扶桑大帝,文曰:“元始君經(jīng)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hào)日元陽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梅之中?!薄断蓚魈нz》說他“冠三維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號(hào)玉皇君?!薄墩骒`位業(yè)圖》將其排在上清左位,號(hào)曰太微東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顯示了其由日神演變而來。

  對(duì)于東王公的來歷有諸多記載,《枕中書》稱他為元始天尊與太元圣母所生?!断蓚魈нz》又說他為青陽之元?dú)?,百物之先也?!队详栯s俎前集》卷一和《列仙全傳》卷一皆稱其諱倪,安君明,鐘化于碧梅之上,蒼靈之墟。

  道教創(chuàng)立后,將東王公納入神系,稱其主陽和之氣,理于東方,亦號(hào)王公焉。與金母皆挺質(zhì)太玄,毓神玄奧,于東方溟溟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而形成,與西王母共理二氣而育養(yǎng)天地、陶鈞萬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塵外記》所說與《列仙傳》略同,稱東王公居方諸山上,并說方諸山在東梅之內(nèi),其諸司命三十五,所以錄天上人問罪福,帝君為大司命總統(tǒng)之。山上有東華臺(tái),帝君常以丁卯日登臺(tái)四望學(xué)道之品者。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日三天真皇,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升仙得道之時(shí),得先拜木公(東王公),后謁金母(西王母),此后才得升入九天,入?yún)⑷?,拜太上而觀元始。故漢初有小兒歌謠曰:“著青裙,入天門,揖金母,拜木公?!睍r(shí)人皆不知道,只有子房往而視之,并說:“此東王公之童也?!甭暦Q從前元始天尊告十方天人曰:“吾自造言混沌,化生二儀,役御陰陽,始封皇上元君。自東華扶桑大帝陽,始封皇上元君。自東華扶桑大等棱量水火,定平劫數(shù),中皇元年,太上于玉清瓊房金閥上宮授帝寶經(jīng)花圈玉訣,使傳后學(xué)玉名合真之人?!惫省缎V》云:“東華不秘于真訣是也?!弊细疄闁|華帝君校功行的地方。秦漢時(shí),相傳海中有三島,而十洲位列其中:上島三洲,為蓬萊、方丈、瀛洲;中島三洲,為美蓉、閬苑、瑤池;下島三洲,為赤城、玄關(guān)、桃源。三島九洲鼎峙洪蒙之中。三島之間有紫府州,為東華帝君別理統(tǒng)傳靈官職位,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轉(zhuǎn)真圣,入虛無洞天的地方。凡此三遷都是由東華帝君主管。據(jù)《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xùn)|華之上也。紫府者,職居紫府,統(tǒng)三十五四司,遷轉(zhuǎn)洞虛宮較品真仙也。陽者主東方少陽之氣,生化萬匯也。帝君者,位東方諸天之尊,君牧眾圣,為生物之主?!惫省兑住吩唬骸暗鄢龊跽鹨病!币虼擞小皷|華紫府少陽帝君”之稱。又《真教元符經(jīng)》云:“昔二儀未分,溟滓蒙洪如雞子,玄黃之中生自然。有盤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曰盤古,乃是天地之精,自號(hào)元始天王,游行虛空之中。又有太元圣母化生天脊膂中,經(jīng)百劫,天王行施,圣母連生天皇,號(hào)上皇元年,始世三萬六千歲,受元始上帝符命,為東目大帝扶桑大君東皇公,號(hào)曰元陽。

  據(jù)諸道經(jīng)記載,東王公又號(hào)青童君、東方諸、青提帝君,名號(hào)雖殊,但有一東華。后來又給他安排姓氏、配對(duì)(西王母)職能(掌管男性仙籍),并尊稱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其誕辰日為農(nóng)歷的二月初六。

  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有“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號(hào),簡稱救苦天尊。相傳其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統(tǒng)御萬類。道教說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來,誓愿救度一切眾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據(jù)《太乙救苦護(hù)身妙經(jīng)》說:“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shù),物隨聲應(yīng)?;蜃√鞂m,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耶,或?yàn)橄赏衽?,或?yàn)榈劬ト?,或?yàn)樘熳鹫嫒?,或?yàn)榻饎偵裢?,或?yàn)槟趿κ?,或?yàn)樘鞄煹朗?,或?yàn)榛嗜死暇?,或?yàn)樘灬t(yī)功曹,或?yàn)槟凶优?,或?yàn)槲奈涔僭?,或?yàn)槎即笤獛?,或?yàn)榻處煻U師,或?yàn)轱L(fēng)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yīng)物隨機(jī)?!?/p>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耶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禱天尊或“誦念圣號(hào)”,即可“解憂排難,化兇為吉”,亦可“功行圓滿,天日升天”?!?/p>

  至于天尊的形象,《道教靈驗(yàn)記》描繪道:端坐于九色蓮花座,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fù)韺氉?,頭上環(huán)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恃衛(wèi)在他身旁。其誕辰日為農(nóng)歷的十一月十一日,相傳民間的《拔度血湖寶懺》是他傳授的。又《青玄濟(jì)煉鐵鑵施自全集》稱他:身騎九頭獅子,手持楊柳灑瓊漿以救苦度亡,“東極青華妙嚴(yán)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云中;南極丹臺(tái)開寶笈,北都玄禁破羅豐;唯愿垂光來救苦,眾等稽首禮慈窖;施食功德不思議,孤魂滯魄早超升”。

  對(duì)于天尊的神職,《漂放蓮燈集放生咒》曰:“天羅神,地羅神,慧劍出鞘斬妖精,一切災(zāi)難化為塵,尋聲救苦解救羅網(wǎng)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難度眾生?!?《靈寶無量度人上經(jīng)大法》卷五七曰:“太一尋聲救苦天尊主煉仙魄”和“太一救苦天尊隨形赴感,尋聲救苦天尊應(yīng)念垂慈?!钡澜?jīng)還稱東極青玄上帝即化太乙救苦天尊,又應(yīng)化十方,而為十方救苦天尊?!妒醺婧喨分屑戳杏惺骄瓤嗵熳鸬穆毮?,稱: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zhí)掌風(fēng)雷地獄,權(quán)衡霹靂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惡者標(biāo)于黑簿,考察無私。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位列離宮,尊居午位,執(zhí)掌火醫(yī)地獄,威專烈焰之權(quán),杳杳冥譴,莫破幽之燭,茫??嗝?,難逢濟(jì)險(xiǎn)之舟,生死殊途,輪目不免?!?/p>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位列兌宮,尊居酉位,執(zhí)掌金鋼地獄,威司考掠之權(quán),詮量功德,了無毫發(fā)之私,報(bào)對(duì)冤仇,備極再三之間,善篇有記,罪積無差。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位居坎宮,尊居子位,執(zhí)掌冥冷地獄,權(quán)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鐵,欲出無門,劍生萬樹之傍,實(shí)觀有懼,眾生無賴,五苦難逃。

  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位列艮宮,尊居丑位,執(zhí)掌鑊揚(yáng)地獄,威張煮潰之權(quán),七情六欲,難逃業(yè)境之分明,五體四肢,最苦風(fēng)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惡攸分?!?/p>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位列巽宮,尊居幽府,執(zhí)掌銅柱地獄,威專履足之刑,辯明善惡,如日月之無私,注判姓名,若風(fēng)雷之莫測。凡有眾生,難逃六道?!?/p>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位列坤宮,尊居泉曲,執(zhí)掌屠割地獄,威權(quán)刀割之刑,無偏無黨,賞刑罰于多劫千生,難理難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轉(zhuǎn),功德定分?!?/p>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位列乾宮,尊居陰府,執(zhí)掌火車地獄,威司運(yùn)轉(zhuǎn)之權(quán),設(shè)衡石而考功過,平等無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當(dāng),無私無曲,不順不逆?!?/p>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敕合乾元,德隆坤域,執(zhí)掌昔掠地獄,威張熾盛之權(quán),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難明,一十八地獄之經(jīng)由,人人戰(zhàn)栗,凡積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時(shí),九地輪目,三途往返?!?/p>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位尊幽都,名尊十帝,執(zhí)掌羅豐之府,權(quán)衡憲法之嚴(yán),有生有死,兩分而入之機(jī),無黨無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時(shí)所造,此際何逃?!?/p>

  上述諸天尊的神性職守,已體現(xiàn)出地府冥王的職能。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還化十方冥王、真君。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化冥府一殿泰素妙廣真君秉廣大王,神居玄冥宮,神誕二月一日。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化冥府二殿陰德定休真君楚江大王,神居昔明宮,神誕三月一日。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化冥府三殿洞明昔靜真君宋帝大王,神居糾集宮,神誕二月八日。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化冥府四殿玄德五靈真君伍官大王,神居太和宮,神誕二月十八日。

  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化冥府五殿最勝耀靈真君閻羅大王,神居糾綸宮,神誕元月八日。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化冥府六殿寶肅昭成真君卞城大王,神居明晨宮,神誕三月八日。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化冥府七殿等觀明理真君泰山大王,神居神華宮,神誕三月廿七日。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化冥府八殿飛魔衍慶真君都市大王,神居碧真宮,神誕四月一日。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化冥府九殿無上正度真君平等大王,神居七非宮,神誕四月八日。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化冥府十殿五華威靈真君輪轉(zhuǎn)大王,神居肅英宮,神誕四月廿七日。

  西王母

  東晉葛洪在《枕中書》中稱其為元始天王與太玄圣母通氣結(jié)精后所生之女,號(hào)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漢夫人,“所治群仙無量也”。后來《古今圖書集成帠異典》卷二二二又宣稱她是自“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生而飛翔,以主毓神元奧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jié)氣成形”。而成太陰之精,女仙之宗,與太陽之精東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氣,而育養(yǎng)天地,陶鈞萬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隸屬。凡是世上成仙之人,進(jìn)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后謁東王公”,然后才能進(jìn)入三清境,拜見元始天尊。

  據(jù)說黃帝討蚩尤之暴,咸所未禁,當(dāng)黃帝歸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廣三寸,長一尺,青瑩如玉,丹血為文的真符,裁其戰(zhàn)略密訣:“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勝,戰(zhàn)則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黃帝以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術(shù),陰符之機(jī),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細(xì)心研讀了玄子之術(shù)后,遂克蚩尤于中原。當(dāng)虞舜攝位佐堯治事時(shí),王母遣使授舜白玉環(huán)。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圖,遂使舜建功立業(yè)。在黃帝九州疆域的基礎(chǔ)上,將疆域擴(kuò)展為十二卅。此時(shí)王母又遣使獻(xiàn)給舜一種古雅的樂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風(fēng)。

  魏時(shí),曹植作《仙人篇》頌日:“東過王母廬,俯視五岳間?!边@“王母廬”即今之山東泰山腳下王母池,唐代時(shí)稱之為瑤池。據(jù)載,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創(chuàng)建道觀加以祭祀,隋朝李諤有文日:昔黃帝建岱岳觀,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內(nèi)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畫中亦有體現(xiàn)。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調(diào)和陰陽,致召萬靈,統(tǒng)括真圣,“若隱若現(xiàn),運(yùn)百靈而準(zhǔn)今”的女仙。她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樂,百歲蟠桃,開金碧之靈園”。她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擁護(hù),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當(dāng)然會(huì)贏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據(jù)說西王母的誕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會(huì)集于瑤池,為王母慶壽,謂為“蟠桃會(huì)”。同時(shí),她還常出入天庭,賜福賜壽于人間的善男信女。

  道教神仙表

  一:至尊三清及諸尊神

  三清:

  元始天尊(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也稱玉清大帝)

  靈寶天尊(也稱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道德天尊(也稱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五老君: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簡稱青靈始老蒼帝君)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簡稱丹靈真老赤帝君)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簡稱元靈元老黃帝君)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簡稱皓靈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陰朔單郁絕五靈玄老君(簡稱五靈玄老黑帝君)

  二:天地日月星宸等諸大神

  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四御: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北極星君)

  南極長生大帝(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tǒng)天元圣天尊)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勾陳大帝,天皇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后土,后土娘娘)

  五星七曜星君:

  太陽

  太陰(月亮)

  歲星(木星)

  熒惑星(火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鎮(zhèn)星(土星)

  北斗七星君

  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天樞)

  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天璇)

  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天璣)

  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天權(quán))

  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

  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

  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 (搖光)

  第一至第四為魁

  第五至第七為標(biāo)

  合而為斗。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jī)宮:上生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

  青龍(東):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西):奎、婁、胃、昴、畢、觜、參

  朱雀(南):井、鬼、柳、星、張、翼、軫

  玄武(北):斗、牛、女、虛、危、室、壁

  十方諸天尊: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圓明道母天尊:斗姆,北極坎宮

  三官大帝

  天官:紫微大帝

  地官:清虛大帝

  水官:洞陰大帝

  降魔護(hù)道天尊:亦稱高明大帝.祖天師,即道教創(chuàng)立者張道陵

  真武大帝:亦即佑圣靈應(yīng)真君.翊圣保德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亦即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元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亦稱青玄上帝

  太乙雷聲普化天尊:亦稱都天糾察大靈官.王善天君

  南極長生司命真君:亦稱南極真人.壽星.老人星

  東岳大帝:全稱為東岳天齊仁圣大帝,又稱東岳天齊大帝,東岳泰山君,酆都大帝

  三:靈官.太歲諸神及人身中之神

  靈官:有所謂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

  功曹:亦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shí)的神

  城隍:據(jù)說由《周禮》蠟祭凡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

  土地:由古代之社稷神衍化而來

  灶君

  門神

  財(cái)神

  瘟疫神

  四:真人和仙人

  四大真人(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

  南華真人:即先秦道家學(xué)者莊周

  微妙元通真君:沖虛真人:即先秦道家學(xué)者,鄭人列御冠

  通玄真人:據(jù)傳為文子,姓辛名钘,一名計(jì)然

  洞靈真人:即亢倉子,亦稱亢桑子.庚桑子

  仙人(超脫塵世.有神通變化.長生不死,是謂仙人)

  赤松子:神農(nóng)時(shí)雨師

  寧封子:黃帝時(shí)人

  赤精子:顓頊時(shí)人

  彭祖:顓頊帝之玄孫

  容成公:黃帝之師

  安期生:海上仙人

  三茅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

  許真君:晉代道士許遜

  北五祖:

  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君王玄甫

  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鐘離權(quán)

  純陽演正警化采佑帝君呂洞賓

  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蟾

  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

  南五祖:

  紫陽真人張伯端

  翠玄真人石杏林

  紫賢真人薜道光

  翠虛真人陳泥丸

  紫清真人白玉蟾

  北七真:

  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馬鈺

  長真凝神玄靜溫德真君譚處端

  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劉處玄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yīng)主教真君邱處機(jī)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晤王處一

  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郝大通

  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孫不二

  八仙:

  鐵拐李

  漢鐘離

  張果老

  何仙姑

  藍(lán)采和

  呂洞賓

  韓湘子

  曹國舅

  西天靈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 注:通常三世佛分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

  豎三世佛:

  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xiàn)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dá)多),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

  橫三世佛: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

  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gè)名詞.西游原著里,提及了南無過去現(xiàn)在未來佛,本書中稱之為三世佛。)

  四大金剛:

  五臺(tái)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佛:

  東方不動(dòng)(身)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薩: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 目犍連神通第一 | 阿難陀多聞第一 | 優(yōu)波離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葉頭陀第一 | 富樓那說法第一 | 迦旃延論議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 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托塔羅漢 | 探手羅漢 | 過江羅漢 | 芭蕉羅漢 | 靜座羅漢 |騎象羅漢 | 看門羅漢 | 降龍羅漢 | 舉缽羅漢 | 布袋羅漢 |長眉羅漢 | 開心羅漢 | 喜慶羅漢 | 挖耳羅漢 | 笑獅羅漢 |

  伏虎羅漢 | 沉思羅漢 | 騎鹿羅漢 |

  十八伽藍(lán):

  美音 | 梵音 | 天鼓 | 嘆妙 | 嘆美 | 摩妙 | 雷音 | 師子 | 妙嘆

  梵響 | 人音 | 佛奴 | 頌德 | 廣目 | 妙眼 | 徹聽 | 徹視 | 遍視

  二十諸天:

  日天(又名日宮天子)| 大梵天 | 多聞天 | 金剛密跡 |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宮天子) | 帝釋天 | 持國天 | 大自在天 | 摩利支天;

  (大)辯才天 | (大)功德天 | 增長天 | 散脂大將 | 婆竭龍王;

  韋馱天(戰(zhàn)神塞犍陀) | 堅(jiān)牢地神 | 廣目天 | 菩提樹神 | 閻摩羅王。

  重要神仙表

  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記里也稱為太上道祖)

  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

  上清境禹馀天靈寶天尊

  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稱為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極觀音

  東方崇恩圣帝

  三島十洲仙翁?hào)|華大帝君(名"金蟬氏",號(hào)木公)

  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 順風(fēng)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電母(金光圣母)| 風(fēng)伯 | 雨師 | 游奕靈官 |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腳大仙 | 廣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吳剛 | 天蓬元帥 | 天佑元帥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釵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陰星君 | 太陽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托塔天王李靖 | 金咤 | 木咤(行者惠岸) | 三壇海會(huì)大神哪咤 | 巨靈神 | 月老 | 左輔右弼 | 二郎神楊戩 | 太乙雷聲應(yīng)化天尊王善王靈官 | 薩真人 | 紫陽真人(張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聾 | 地啞

  三官大帝:

  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廣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承乙 、值日神周登 、值時(shí)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字敬之,號(hào)許旌陽)、邱弘濟(jì)、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jiān)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zhí)明神君。

  四瀆龍神:

  黃河 | 長江 | 淮河 | 濟(jì)水河神

  馬趙溫關(guān)四大元帥:

  馬元帥 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 即武財(cái)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 溫瓊,東岳大帝部將

  關(guān)元帥 關(guān)羽。

  五方謁諦:

  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五炁真君: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 | 南方熒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鎮(zhèn)星土德真君

  五岳:

  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東岳帝君,名金虹氏,東華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為東華帝君的四個(gè)兒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東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為陰神玉女 | 丁卯神司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張文通 | 丁丑神趙子玉 | 六甲為陽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長 |甲午神衛(wèi)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jī)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

  (《獅駝國》中的北斗七星君為北斗星君的另一個(gè)稱號(hào):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后三星組成斗柄,稱"杓")

  增長天王手下八將:

  龐劉荀畢、鄧辛張?zhí)眨淙麨閯⒖?、荀雷吉、龐煜、畢宗遠(yuǎn);鄧伯溫、辛漢臣、張?jiān)?、陶元信(四目?/p>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羅睺(蝕星) | 計(jì)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jiān)侣?、翼火蛇、軫水蚓、角木蛟。

  三十六天將:

  蔣光 | 鐘英 | 金游 | 殷郊 | 龐煜 | 劉吉 | 關(guān)羽 |

  馬勝 | 溫瓊 | 王善 | 康應(yīng) | 朱彥 | 呂魁 |

  方角 | 耿通 | 鄧伯溫 | 辛漢臣 | 張?jiān)?| 陶元信 |

  荀雷吉 | 畢宗遠(yuǎn) | 趙公明 | 吳明遠(yuǎn) | 李青天 | 梅天順 |

  熊光顯 | 石遠(yuǎn)信 | 孔雷結(jié) | 陳元遠(yuǎn) | 林大華 | 周青遠(yuǎn) |

  紀(jì)雷剛 | 崔志旭 | 江飛捷 | 賀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將的版本是最多,以上僅供參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為東華帝君,估計(jì)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萊三仙:

  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cái)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cái)神);

  壽星南極仙翁,女壽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師、玄武元帥。

  龜蛇二將(又名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小張?zhí)优c五大神龍

  黎山老母、鎮(zhèn)元子

  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 | 南海龍王敖欽 | 西海龍王敖閏 | 北海龍王敖順 | 井海王

  神霄派諸神 (樓主PS:相較于一樓的詳細(xì)介紹這個(gè)是個(gè)比較簡短的大概)

  微北極大帝

  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為道教虛構(gòu)),玉清真王與神霄八帝合起來又稱為神霄九宸大帝

  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黃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ㄌ姨斓?、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真君、采訪真君)

  九司三省與北極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豪做┦?、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極四圣:

  天蓬元帥(豬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帥

  翊圣元帥

  玄武元帥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陰曹地府、北陰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guān)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羅酆六天:

  (以下為宮名,六天為守宮神)

  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十殿閻王:

  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及其手下將、臣:首席判官崔府君、鐘魁、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孟婆神、

  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縱橫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華真人——莊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萬古丹王——魏伯陽 | 太極真人——?jiǎng)?/p>

  詼諧歲星——東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費(fèi)長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凈明教主——許遜 | 蓬萊(都)水監(jiān)——陶弘景 | 天師——寇謙之

  情仙——裴航 | 扶搖子——陳摶 | 顯化真人——張三豐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長春子丘處機(jī)、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 清凈散人孫不二、長生子劉處玄、長真子譚處端、丹陽子馬鈺)

  民間神靈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門神 秦叔寶、尉遲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稱"九天監(jiān)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稱"九天衛(wèi)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廁神紫姑 | 石敢當(dāng) | 小兒神項(xiàng)橐 | 朱天大帝崇幀 | 茶神陸羽 | 花神 | 染織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師神魯班 | 紡織神黃道婆 | 蠶神馬頭娘(山海經(jīng)載為西陵氏,嫘祖) | 獄神皋陶 | 梨園神唐明皇|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驅(qū)蝗神劉猛(取猛將軍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張帥 | 農(nóng)神后稷| 瘟神:又稱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間又有稱五瘟,其中春瘟張?jiān)?、夏瘟劉元達(dá)、 秋瘟趙公明、冬瘟鐘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yè)。| 窯神太上老君 | 賊神時(shí)遷 | 窮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飛 | 周公、桃花女 | 歡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精選圖文

221381
領(lǐng)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lǐng)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

Z范文網(wǎng)、范文協(xié)會(huì)網(wǎng)、范文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