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有很多種,什么芋頭燒肉,毛氏紅燒肉,腐乳燒肉......
和平時(shí)家里的紅燒肉相比,外婆紅燒肉用的是花雕酒,多了酒的香味,濃油赤醬的,更有南方菜肴的特色。和北方的紅燒肉不同,少一分咸、多一分甜。外婆紅燒肉里加了鵪鶉虎皮蛋,很好吃的哦。紅燒肉香甜潤(rùn)滑,油而不膩。咬一口,濃郁的酒香清甜,更加不會(huì)膩。
關(guān)于這道菜的名字為啥叫外婆紅燒肉呢,我想大多數(shù)人和我的理解是一樣的,外婆最能代表的就是家常的味道。
可是要做好這道菜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未必哦!
這是一道上海本幫菜,本幫菜是指純粹的上海家常菜,有很濃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特點(diǎn):濃油赤醬,口感香,酥,軟,肥,濃!重油,重醬色,重甜! 上海紅燒肉最能體現(xiàn)出濃油赤醬的特色,除了酒、醬油和糖之外,完全不加其他調(diào)味料,用上海話說就是“正宗“,靠火候功夫,做出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咸的味道來。
想要把這道“尚海派外婆紅燒肉”做出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咸的味道來更加不是一件簡(jiǎn)單的事,沒有一定的功底那是做不出來的。我們的主廚:楊緒文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哦。
現(xiàn)在來說說怎么做這道菜吧:首先取上好的帶皮五花肉洗凈,切成合適的均勻肉塊。鍋里放少許油,肉下鍋煸炒透,加黃酒燜透后,再加紅醬油、鮮醬油。燒至醬油滲入肉中,湯汁干時(shí),加適量水,大塊的冰糖,再加入幾顆煮好的雞蛋煮到湯汁快要收干時(shí),快速用大火翻炒,至醬汁自然成芡,赤醬緊包紅燒肉時(shí),起鍋裝盤。
詳解做法:
1、將鵪鶉蛋清凈后下冷水鍋中加蓋煮沸,關(guān)火后悶五分鐘以上。
2、五花肉放溫水鍋中用大火燒沸,改中火煮兩分鐘以去血沫。
3、五花肉撈出后切成約一厘米見方的塊(可依個(gè)人喜歡的大小切塊);鵪鶉蛋
取出后用涼水浸泡約五分鐘后去殼,用廚房用紙拭干水分;老姜拍破;香蔥切成兩段;
干切段。
4、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下鵪鶉蛋用中小火慢炸。
5、炸呈金黃色時(shí)撈出瀝干油分。
6、鍋中留約半湯勺油用微火燒至溫?zé)?,下冰糖慢慢翻炒?/p>
7、炒至鍋中煙霧繚繞糖呈焦黃色。
8、倒入五花肉后立即關(guān)火,快速翻動(dòng)肉塊使之均勻地裹上糖色。
9、加約三斤湯或水(如果鍋小可以分成幾次加,但在中途加水時(shí)一定要是沸水),開大火燒沸后放入老姜、八角、花椒、桂皮、干辣椒、香蔥、醬油、料酒,加蓋后改小火慢燒。
10、燒半小時(shí)后下鵪鶉蛋、鹽,用大火燒沸后改小火慢燒約一小時(shí)。
11、當(dāng)湯汁將干時(shí)改大火收汁。
12、收干湯汁后關(guān)火,撿去蔥、姜、八角、桂皮不要,將鵪鶉蛋擺放在盤子周圍,再把肉盛進(jìn)盤中即成。
宗教民俗 八大菜之閩菜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