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天津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天津大學工程力學考研大綱已發(fā)布,詳情如下:
801理論力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門課程主要考察學生對理論力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運用力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熟練進行研究對象的受力分析、靜力學平衡問題求解;運動分析、各運動量的求解;動力學分析及動力學綜合問題的求解。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靜力學(20~40%):
(1)掌握各種常見約束類型。對物體系統(tǒng)能熟練地進行受力分析。
(2)熟練計算力的投影和力矩、力偶。
(3)應用各類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單個物體、物體系統(tǒng)和平面桁架的平衡問題(主要是求約束反力和桁架內力問題)。
(4)考慮滑動摩擦時平面物系的平衡問題。
運動學(20~40%):
(1)理解剛體平動和定軸轉動的特征。熟練求解定軸轉動剛體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求解定軸轉動剛體上各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2)掌握點的合成運動中的基本概念。熟練應用點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問題中的運動學問題。
(3)理解剛體平面運動的特征。熟練應用基點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平面機構上各點的速度。能熟練應用基點法求平面機構上各點的加速度。
動力學(40~60%):
(1)熟練計算力的功和質點、質點系、平面運動剛體的動能。應用質點和質點系的動能定理求解有關的動力學問題。
(2)能計算動力學中各基本物理量。熟練運用動量定理、質心運動定理、剛體繞定軸轉動等動力學普遍定理綜合求解動力學問題。
(3)掌握剛體平動及對稱剛體作定軸轉動和平面運動時慣性力系的簡化結果。應用達朗伯原理(動靜法)求解動力學問題。
(4)應用虛位移原理求解問題。
(5)計算單自由度系統(tǒng)的振動問題
三、試卷類型及比例
綜合計算題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荚嚂r間為三小時。
802材料力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掌握研究桿件內力、應力、變形分布規(guī)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研究桿件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問題的理論和和計算方法。概念清楚,具有熟練的分析和計算能力,能將工程實際構件抽象為力學模型,運用材料力學知識分析解決簡單的工程實際問題。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基本部分:(占試題85%)
1)對材料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確認識。
2)能熟練地分析桿件在各種基本變形下的內力、計算其應力和變形,進行強度和剛度計算。
3)對應力狀態(tài)理論和廣義虎克定律有明確的認識和熟練的計算能力;
4)掌握強度理論,并能將其應用于組合變形構件的強度計算。
5)熟練掌握簡單靜不定問題的求解方法。
6)對能量法的有關基本原理有明確認識,并熟練地掌握一種計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7)會計算軸向受壓桿件的臨界載荷與臨界應力,并進行穩(wěn)定性校核。
8)掌握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及其初步測試方法。
9)對于電測實驗應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認識。
2.提高部分:(占試題15%)
1)薄壁截面梁的彎曲切應力,彎曲中心的概念等。
2)各種變形下桿件的應變能計算及用能量方法計算桿件變形,求解簡單超靜定問題
3)了解動載荷的概念,會計算構件受沖擊時的應力和變形;了解交變應力下材料的疲勞破壞的概念、疲勞極限和影響構件疲勞極限的主要因素。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綜合計算分析題為主,選擇、填空題不超過總分的1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筆試,三個小時。
818結構力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結構力學課程是結構工程、橋梁及隧道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專業(yè)的技術基礎課,考試的總體要求是準確理解基本概念和結構計算原理;掌握各種結構的計算方法,能做到活學活用,所得的計算結果正確。
二、考試內容及比例
1.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5%
2.靜定結構的內力及位移計算:靜定結構包括靜定梁,靜定平面剛架,三鉸拱,靜定桁架,靜定組合結構。占25%
3.超靜定結構的內力及位移計算:包括用力法及位移法計算超靜定結構。占40%
4.結構在移動荷載作用下的計算:包括影響線的做法及應用。占5%
5.結構在動力荷載作用下的計算:包括單自由度及多自由度體系的自由振動,單自由度及多自由度體系在簡諧荷載作用下的強迫振動。占25%
三、試卷題型及比例
1.選擇題:16%
2.判斷題:16%
3.分析計算題:68%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1.劉昭培,張韞美主編,《結構力學》,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2.龍馭球,包世華主編,《結構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12自動控制理論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包括經(jīng)典控制理論和現(xiàn)代控制理論的基礎部分,主要考察學生對自動控制系統(tǒng)進行分析和綜合設計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及比例
經(jīng)典控制理論部分(占60%):
1、控制系統(tǒng)的數(shù)學模型
系統(tǒng)的輸入、輸出微分方程模型,非線性系統(tǒng)在工作點處的線性化,傳遞函數(shù),結構圖及其化簡,梅遜增益公式。
2、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
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勞斯判據(jù),一階系統(tǒng)和二階系統(tǒng)的階躍響應和性能指標,系統(tǒng)的主導極點和動態(tài)性能估算,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誤差,根軌跡和參數(shù)根軌跡。
3、控制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系統(tǒng)的幅相頻率特性曲線,奈奎斯特穩(wěn)定判據(jù);系統(tǒng)的對數(shù)頻率特性曲線,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指標。
4、控制系統(tǒng)的綜合
控制系統(tǒng)的時域指標和頻域指標及之間的關系,根軌跡法和頻率特性法的串聯(lián)超前校正,滯后校正,超前-滯后校正,按期望頻率特性進行校正。
5、離散時間系統(tǒng)
脈沖傳遞函數(shù),開環(huán)和閉環(huán)系統(tǒng)的脈沖傳遞函數(shù),離散時間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析,極點位置和暫態(tài)響應的關系,穩(wěn)態(tài)誤差計算,根軌跡分析。
6、非線性控制系統(tǒng)
相平面的概念,奇點及其分類,極限環(huán)及其分類,非線性系統(tǒng)的相平面分析方法,非線性系統(tǒng)的描述函數(shù)分析方法。
現(xiàn)代控制理論部分(占40%):
7、系統(tǒng)的狀態(tài)空間表達式,線性變換,單輸入、單輸出系統(tǒng)的能控標準實現(xiàn)和能觀標準實現(xiàn),狀態(tài)方程的解。李亞普諾夫穩(wěn)定性,李亞普諾夫第二法。
8、可控性和可觀性及其判定方法,單輸入、單輸出系統(tǒng)的極點配置,狀態(tài)觀測器設計,系統(tǒng)的鎮(zhèn)定和解耦。
三、試卷類型
分析與計算題為主。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筆試,三小時。
五、參考教材
1、自動控制原理,科學出版社,夏超英
2、現(xiàn)代控制理論,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劉豹
3、自動控制原理,科學出版社,胡壽松
(1)填空題、選擇題,約占20%~30%。
(2)分析題、簡答題,約占10%~15%。
(3)計算題、結構設計題,約占55%~7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150分)。
836高等代數(shù)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比較系統(tǒng)地理解高等代數(sh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代數(shù)的基本方法,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運算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多項式:數(shù)域,二元多項式、整除、公因式、互素、不可約多項式、因式分解定理、重因式、多項式、函數(shù)、復系數(shù)與實系數(shù)多項式的因式分解,有理系數(shù)多項式,多元多項式。
2.行列式:排列,n階行列式的定義,n階行列式的性質及計算,行列式展開(按一行(一列)展開,拉普拉斯定理)克萊姆法則。
3.矩陣:矩陣的概念,矩陣的運算,逆矩陣、矩陣乘積的行列式、分塊矩陣、初等矩陣、初等變換,分塊矩陣和初等變換及其應用,矩陣的秩。
4.線性方程組:n維向量空間,n維向量的線性相關性,向量組的極大線性無關組,向量組的秩和線性方程組的解法、有解的判別原理、解的結構。
5.二次型: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二次型的標準型、性、化二次型為標準型,正定二次型。
6.線性空間:集合、映射、線性空間的定義與性質?;?、維數(shù)與坐標、基變換與坐標變換,線性子空間,子空間的交與和,直和,線性空間的同構。
7.線性變換的定義及其運算,線性變交換的矩陣,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對角矩陣,線性變換的值域與核、不變子空間。
8.λ-矩陣:λ-矩陣的概念,λ的矩陣在初等變換下的標準型,行列式因子,不變因子,及初等因子,矩陣相似的條件,矩陣的若當標準型及理論推導。
9.歐幾里德空間:歐幾里德空間的定義與基本性質,標準正交基,歐氏空間的同構和正交變換,子空間及其正交系,正交補,對稱矩陣的標準形。向量到子空間的距離,最小二乘法,酉空間。
各部分占10%左右。
三、考試的題型及比例
1.填空題15%。2.計算題40%。3.證明題45%。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均為筆試。考試時間為三小時。(滿分150分)
2015年考研政治大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下一篇:2016年浙江考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