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03.糖酵解途徑中,哪種酶催化的反應產物對該酶有正反饋作用?
A.葡萄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
C.磷酸甘油酸激酶
D.丙酮酸激酶
104.糖酵解途徑中,催化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應的酶是
A.葡萄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l
C.磷酸甘油酸激酶
D.丙酮酸激酶
105.下列哪種酶催化的反應屬于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C.己糖激酶
D.琥珀酸脫氫酶
106.糖酵解途徑的終產物是
A.乳酸
B.丙酮酸
C.丙酮
D.乙酰CoA
107.既能催化糖酵解也能催化糖異生的酶是
A.6-磷酸果糖激酶-l
B.丙酮酸激酶
C.果糖雙磷酸酶-l
D.磷酸甘油酸激酶
l08.與糖異生無關的酶是
A.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
B.丙酮酸激酶
C.果糖雙磷酸酶-l
D.醛縮酶
109.三羧酸循環(huán)每循環(huán)1次
A.其代謝產物是C02和H2O
B.有2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應
C.生成4分子還原當量
D.可生成3分子NADPH+H+
1l0.下列哪條代謝途徑與核酸的合成密切相關?
A.糖酵解
B.糖有氧氧化
C.糖異生
D.磷酸戊糖旁路
lll.決定糖代謝時產生的丙酮酸代謝去向的是
A.6-磷酸果糖激酶-1的活性
B.NADH+H+的去路
C.NADPH+H+的去路
D.FADH2的去路
112.調節(jié)糖酵解途徑流量最主要的酶是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l
C.丙酮酸激酶
D.1,6-雙磷酸果糖
113.能使丙酮酸激酶活性增高的因素是
A.1,6-雙磷酸果糖
B.ATP
C.丙氨酸
D.胰高血糖素
114.對6.磷酸果糖激酶-l有抑制作用的是
A.1,6-雙磷酸果糖
B.2,6-雙磷酸果糖
C.AMP
D.檸檬酸
115.巴斯德效應是指
A.糖酵解抑制糖有氧氧化
B.糖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抑制糖異生
D.糖異生抑制糖有氧氧化
116.磷酸戊糖旁路途徑的流量取決于
A.NADH/NAD+的比例
B.NADPH/NADP+的比例
C.ADP/ATP的比例
D.FAD/FADH2的比例
117.糖原合成時的活性葡萄糖是
A.6-磷酸葡萄糖
B.1,6-二磷酸葡萄糖
C.UDP
D.UDPG
118.糖原合成時,每增加l分子葡萄糖殘基需消耗
A.1個ATP
B.2個ATP
C.3個ATP
D.4個ATP
1 19.糖原分子中葡萄糖單位之間存在的化學鍵是
A.β-1,4糖苷鍵
B.β-1,4糖苷鍵與β-1,6糖苷鍵
C.β-1,6糖苷鍵
D.α-1,4糖苷鍵與α-l,6糖苷鍵
120.肌糖原不能分解為葡萄糖直接補充血糖是因為肌肉中無
A.糖原磷酸化酶
B.脫支酶
C.6-磷酸葡萄糖激酶
D.葡萄糖岳磷酸酶
121.肌糖原分解代謝主要受下列哪種因素的調節(jié)?
A.血糖水平
B.胰島素
C.胰高血糖素
D.腎上腺素
122.關于糖異生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調節(jié)糖異生的關鍵酶有4個
B.腎臟可進行糖異生
C.肌糖異生產生的糖可維持血糖
D.有利于維持酸堿平衡
123.肝內調節(jié)糖分解或糖異生反應方向的主要信號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雙磷酸果糖
D.2,6-雙磷酸果糖
124.肌糖原合成不存在三碳途徑的原因是
A.肌已糖激酶Km太高
B.肌通過經典途徑合成糖原
C.肌不能進行糖異生
D.肌不能合成糖原
125.生物素是下列哪種酶的輔酶?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丙酮酸脫氫酶
D.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
126.2分子乳酸異生成葡萄糖需消耗
A.6分子ATP
B.5分子ATP
C.4分子ATP
D.2分子ATP
127.對調節(jié)經常性血糖波動作用不大的激素是
A.胰島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質激素
D.腎上腺素
128.在生理情況下,胰島素可引起下列哪一種作用增加?
A.脂肪動員
B.酮體生成
C.糖原分解
D.蛋白質合成
二、B型題:每小題只能從中選擇l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個選項可以被選擇一次或多次。
A.胞核
B.胞液
C.線粒體
D.內質網
129.糖酵解的反應部位在細胞的
130.三羧酸循環(huán)的反應部位在細胞的
131.氧化磷酸化的反應部位在細胞的
A.1分子ATP
B.2分子ATP
C.3分子ATP
D.4分子ATP
132.1分子葡萄糖酵解可生成
133.1分子葡萄糖酵解可凈生成
134.糖原的l個葡萄糖殘基酵解可生成
135.糖原的l個葡萄糖殘基酵解可凈生成
A.2
B.6
C.8
D.19
136.1分子葡萄糖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經酵解途徑產生的ATP分子數之比為
137.1分子葡萄糖通過有氧氧化或無氧酵解凈產生的ATP分子數之比為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糖原磷酸化酶
D.糖原合酶
E.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
138.糖酵解的關鍵酶是
139.糖異生的關鍵酶是
140.糖原合成的關鍵酶是
141.糖原分解的關鍵酶是
142.磷酸戊糖旁路的關鍵酶是
A.肝糖原的分解
B.肌糖原的分解
C.肌蛋白的降解
D.肝糖異生
143.短期饑餓時血糖的主要來源是
144.長期饑餓時血糖的主要來源是
三、X型題: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
145.位于細胞胞液中的代謝途徑有
A.糖酵解
B.糖異生
C.磷酸戊糖旁路
D.糖原合成
146.糖酵解途徑中,催化生成ATP的酶是
A.6-磷酸果糖激酶-1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烯醇化酶
D.丙酮酸激酶
147.糖有氧氧化的關鍵酶是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1
C.丙酮酸激酶
D.異檸檬酸脫氫酶
148.6-磷酸葡萄糖參與的代謝反應有
A.糖有氧氧化
B.糖異生
C.磷酸戊糖旁路
D.糖原合成
149.關于乙酰CoA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高能化合物
B.不能自由穿過線粒體膜
C.是酮體合成的原料
D.氨基酸代謝能產生乙酰CoA
150.乙酰CoA是合成下列哪些物質的原料?
A.膽固醇
B.酮體
C.長鏈脂酸
D.檸檬酸
151.1分子丙酮酸徹底氧化
A.共有8步反應
B.共產生l5分子ATP
C.有2次脫羧
D.有5次脫氫
152.體內糖代謝過程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應有
A.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琥珀酰CoA→琥珀酸
153.體內NADPH的功能是
A.許多合成代謝的供氫體
B.參與羥化反應
C.攜帶的氫通過呼吸鏈氧化供能
D.維持谷胱甘肽的還原狀態(tài)
154.乳酸循環(huán)經過下列哪些途徑?
A.糖異生
B.糖酵解
C.肝糖原合成
D.肝糖原分解
155.丙氨酸
A.可異生成葡萄糖
B.可氧化供能
C.可還原為乳酸
D.可轉變?yōu)楸?/p>
156.能進行糖異生的器官是
A.小腸
B.肝
C.肌肉
D.腎
157.既是糖分解代謝的產物又是糖異生原料的物質是
A.乳酸
B.乙酰CoA
C.谷氨酸
D.丙酮酸
參考答案:
l03.B l04.D l05.A106.B l07.D l08.B l09.C ll0.D lll.B ll2.B113.A ll4.D ll5.B ll6.B ll7.D ll8.B ll9.D120.D l21.D l22.C l23.D l24.C l25.B l26.A127.D l28.D l29.B l30.C l31.C l32.D l33.B134.D l35.C l36.A l37.D l38.A l39.B l40.D141.C l42.E l43.D l44.C l45.ABCD l46.BD l47.ABCD 148.ABCD l49.ABCD l50.ABCD l51.BD l52.ABD l53.ABD l54.ABCD 155.ABCD l56.BD l57.AD
103.B
104.D
l05.A
106.B 注意區(qū)分:糖酵解的終產物是乳酸,糖酵解途徑的終產物是丙酮酸。糖酵解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稱糖酵解途徑;第二階段為丙酮酸還原為乳酸。
107.D 催化糖酵解和糖異生的關鍵酶都是不可逆的,因此排除這兩種反應的關鍵酶就是答案所在。催化糖酵解的關鍵酶包括: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l、丙酮酸激酶;催化糖異生的關鍵酶是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雙磷酸酶-l、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108.丙酮酸激酶是催化糖酵解的關鍵酶,解題方法請參閱上題。
109.C 三羧酸循環(huán)的最終代謝產物是C02和水。每次循環(huán)有4次脫氫反應(4分子還原當量),其中3次脫氫由NAD+接受,1次脫氫由FAD接受,進入氧化磷酸化反應生成ATP。每次三羧酸循環(huán)產生l2ATP,有l(wèi)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110.D 葡萄糖通過磷酸戊糖旁路產生的5一磷酸核糖是體內合成核苷酸的主要原料。
111.B
ll2.B ①糖代謝時產生的丙酮酸的代謝去向由NADH+H+的去路決定:有氧時NADH+H+可進入線粒體內氧化;無氧時NADH+H+不能被氧化,丙酮酸就作為氫接受體而生成乳酸。②雖然糖酵解的關鍵酶有3個,但調節(jié)糖酵解途徑流量最重要的是6一磷酸果糖激酶.l的活性。
113.A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關鍵酶之一,其激活劑為1,6.雙磷酸果糖;其抑制劑為ATP、丙氨酸、胰高血糖素等。
114.D 調節(jié)糖酵解最重要的關鍵酶是6.磷酸果糖激酶一l,此酶是一四聚體,受多種變構效應劑的調節(jié)。其變構抑制劑是ATP、檸檬酸;其變構激活劑是AMP、ADP、1,6-雙磷酸果糖、2,6-雙磷酸果糖(為的變構激活劑)。
115.B 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醇發(fā)酵)的現象稱巴斯德(Pastuer)效應。
116.B磷酸戊糖旁路途徑的關鍵酶是6一磷酸葡萄糖脫氫酶,其活性決定6.磷酸葡萄糖進入該途徑的流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主要受NADPH/NADP+的調節(jié)(代謝產物的負反饋調節(jié))。當NADPH/NADP+比例增高時,酶活性被抑制;當NADPH/NADP+比例降低時,酶被激活。
117.D
ll8.B
119.D 糖原分子包括主鏈和分支。在主鏈,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鍵相連;在分支,葡萄糖基以α-1,6糖苷鍵相連。
120.D 糖原的分解部位是肝、肌肉和腎。糖原分解習慣上指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肝糖原的分解步驟是:在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下,肝糖原分解下1個葡萄糖基,生成l.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變位酶的作用下,轉變?yōu)?-磷酸葡萄糖,后者被葡萄糖-6-磷酸酶水解為葡萄糖,釋放入血補充血糖。由于肌肉組織中沒有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肌糖原不能分解為葡萄糖補充血糖。
121.D 肝糖原的分解代謝主要受胰高血糖素的調節(jié),肌糖原分解主要受腎上腺素的調節(jié)。腎上腺素的作用機制是通過肝和肌的細胞膜受體、cAMP、蛋白激酶級聯激活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在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在肌則經糖酵解生成乳酸。
122.C 從非糖物質(乳酸、氨基酸和甘油)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倪^程稱為糖異生。機體內進行糖異生的主要器官是肝;在正常情況下,腎糖異生能力只有肝的l/10;肌糖異生活性很低,生成的乳酸不能在肌內重新合成葡萄糖補充血糖(C錯)。長期饑餓時,腎糖異生增強,有利于維持酸堿平衡。
123.D 糖酵解和糖異生是方向相反的兩條代謝途徑。肝內調節(jié)糖分解或糖異生反應方向的主要信號是2,6-雙磷酸果糖的水平。進食后,胰高血糖素/胰島素比例降低,2,6-雙磷酸果糖水平增加,糖異生被抑制,糖分解加強,為合成脂酸提供乙酰CoA。饑餓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2,6-雙磷酸果糖水平降低,從糖分解轉為糖異生。
124.C 肝直接從葡萄糖經UDPG合成糖原的過程稱糖原合成的直接途徑。肝將攝取的葡萄糖先分解為丙酮酸、乳酸等三碳化合物,后者再異生為糖原,這個過程稱糖原合成的間接途徑,也稱三碳途徑。由于肌不能進行糖異生,因此肌糖原合成不存在三碳途徑。
125.B ①丙酮酸羧化酶是糖異生最重要的關鍵酶,其輔酶是生物素。②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是糖有氧氧化的7個關鍵酶之一,由丙酮酸脫氫酶E。、二氫硫辛酰胺轉乙酰酶E:和二氫硫辛酰胺脫氫酶E,組成參與的輔酶有硫胺素焦磷酸酯TPP、硫辛酸、FAD、NAD+和CoA。③丙酮酸激酶是催化糖酵解的關鍵酶之一,其輔基為K+、Mg2+。
126.A 肌通過糖酵解生成乳酸,由于肌內糖異生活性低,肌內生成的乳酸不能異生成糖,只能經細胞膜彌散人血,再人肝,在肝內異生為葡萄糖。葡萄糖釋放入血后又被肌攝取。這樣構成的循環(huán)稱乳酸循環(huán)。乳酸循環(huán)是個耗能過程,2分子乳酸異生成葡萄糖需消耗6ATP。
127.D 腎上腺索主要在應激狀態(tài)下起升高血糖的作用,對經常性(如進食后)血糖波動不起作用。經常性血糖波動的調節(jié)主要通過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進行調節(jié)。
128.D 胰島素分泌時,血糖肯定要降低。脂肪動員、糖原分解、肝糖異生都是升高血糖的因素,因此答案不可能是AC。飽食后,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解作用抑制,脂肪動員減少,進入肝的脂酸減少,酮體生成減少。胰島素是參與蛋白質合成全過程的激素,因此胰島素分泌增加時,蛋白質合成增加。
129.B
l30.C
l31.C 糖酵解的部位在胞液,三羧酸循環(huán)和氧化磷酸化的部位在肝線粒體。
132.D
l33.B
l34.D
l35.C 糖酵解的產能過程為:①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1ATP);②6-磷酸葡萄 糖一l,6-雙磷酸果糖(一1 ATP);③2×(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ATP);④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一丙酮酸)(+2ATP)。因此1分子葡萄糖酵解可生成4ATP,凈生成2ATP。從糖原開始的糖酵解,由于越過了“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的反應過程,與從葡萄糖開始的糖酵解相比,少消耗1ATP。
136.A
l37.D l分子葡萄糖經無氧酵解產生4ATP,經有氧氧化的糖酵解途徑產生8ATP。1分子葡萄糖經無氧酵解凈產生2ATP,經有氧氧化徹底分解凈產生38/36ATP。
138.A
l39.B
l40.D
l41.C
l42.E 糖酵解的3個關鍵酶為6一磷酸果糖激酶一l、丙酮酸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糖異生的關鍵酶為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雙磷酸酶.1、6-磷酸葡萄糖酶。糖原合成的關鍵酶是糖原合酶。糖原分解的關鍵酶是糖原磷酸化酶。磷酸戊糖途徑的關鍵酶是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
143.D
l44.C ①短期饑餓時,肝糖原顯著減少。肝糖異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肝糖異生速度約為l509葡萄N/d,來源于腎皮質的糖異生很少(約占20%左右)。②長期饑餓時,血糖主要來自肌蛋白降解來的氨基酸,其次為甘油。
145.ABCD 代謝途徑在細胞內的分布歸納成試題,以便記憶。
146.BD
147.ABCD 調節(jié)糖有氧氧化的關鍵酶有7個: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l、丙酮酸激酶、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檸檬酸合酶、異檸檬酸脫氫酶和α-酮戊二酸脫氫酶。
148.ABCD 6-磷酸葡萄糖是處于糖代謝各種途徑交匯點上的化合物。
149.ABCD 乙酰CoA是含高能磷酸鍵的高能化合物,是合成酮體和脂酸的原料。某些氨基酸,如丙氨酸可轉變?yōu)楸?乙酰CoA。正因為乙酰CoA不能自由穿越線粒體膜,因此丙酮酸進入線粒體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后,可在線粒體內繼續(xù)完成三羧酸循環(huán)。
150.ABCD 以乙酰CoA為原料合成的物質,歸納成試題,以便同學們記憶。
151.BD 丙酮酸進入線粒體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后者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徹底氧化,共有10步反應,共產生15ATP(丙酮酸一乙酰CoA的反應產生3ATP+三羧酸循環(huán)產生的l2ATP),有5次脫氫(丙酮酸→乙酰CoA的1次脫氫+三羧酸循環(huán)的4次脫氫),有3次脫羧(丙酮酸→乙酰CoA的1次脫羧+三羧酸循環(huán)的2次脫羧)。
152.ABD 糖代謝過程中,有3個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應,分別是ABD項。其中糖酵解途徑中有2個,即AB項,三羧酸循環(huán)中有l(wèi)個,即D項。
153.ABD 攜帶的氫經電子傳遞鏈氧化供能的是NADH,而不是NADPH,因此體內其中一條呼吸鏈的名稱為NADH呼吸鏈。ABD項都是NADPH的功能。
154.ABCD 參閱第126題解答。
155.ABCD 丙氨酸是生糖氨基酸,當然可異生成葡萄糖。丙氨酸可通過轉氨基作用轉變?yōu)楸?,后者循糖酵解途徑轉變?yōu)槿樗?,最后氧化供能?/p>
156.BD參閱第122題解答。
157.AD 糖異生的原料為乳酸、氨基酸和甘油。糖酵解可產生丙酮酸和乳酸,丙酮酸是生糖氨基酸,可異生為糖,因此AD為答案項。由于丙酮酸-乙酰CoA的反應不可逆,故乙酰CoA不能異生為糖(B錯)。谷氨酸是生糖氨基酸,雖可異生為糖,但卻不是糖酵解或有氧氧化的代謝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