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坻位于中國天津市中北部,分布著多個少數(shù)民族,包括漢、回、滿、壯、蒙古、朝鮮、瑤、土家、苗、藏、侗等15個少數(shù)民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寶坻的風俗習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風俗習慣
刀剪不外借
因為它被視為兇器,借刀剪等于借禍,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刀是兇器,誰知道您借去干什么用啊,假如您借來行兇的話,刀的主人也得跟著吃掛落兒。正因為刀和剪在家庭主兇,所以按寶坻老規(guī)矩,不能跟別人借刀和剪,別人也不會借給你。
來借香火招人罵
香火主要有兩個說法,一是香是拜佛的信物,民間有“拜佛不燒香,拜了也白拜”的說法,既然這香是您向神仙祈禱時用的,所以它必須是您自己誠心誠意請來的。借別人的,說明誠意不足。二是民間里家族的血脈傳承也被視為傳遞香火,所以借什么也不能借香火,否則等于是侮辱人呢!
借尿芥子代表借子
誰家生了娃可是件大喜事,但若要是小孩的尿芥子不夠使可是不能隨便借的,因為”芥子“有”借子“之意,若要不小心借了芥子,人家可是會不愿意的。
借藥代表送病
街坊鄰居得個感冒發(fā)燒也在所難免,家中若是沒有救急的藥,是不能找鄰居借的,當然,鄰居也不會借給你,因為借藥”送病“之說,是非常不吉利的。
藥鍋
借藥鍋的規(guī)矩。您家里要是有了病人熬藥,家里正好沒藥鍋,您就得跟鄰居借,在這兒有句話千萬千得記下,那就是用完了就在自個兒家擱著,人家不來要,絕對不能去還。這里邊的意思是,人家全家身子骨兒好著哪,不需要熬藥。按寶坻的規(guī)矩藥鍋是不能還的,您要真還了,就有盼人家急需熬藥這不吉利的意思了。
借碗
假如哪天家里來客人,盤、碗不夠,需要到街坊家去借, 您可要記著,這空碗可不能就這么直接送過去,一定要裝些自個家的食物,或者盛碗水再還去。可不能讓老街坊笑話,不懂事兒。
過年習俗
年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除夕前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開始拜年,老寶坻人對拜年非常重視。按照習俗,初一這一天,女婿要先看岳父岳母,現(xiàn)在一般都是初二的時候,女兒女婿才回娘家拜年。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chǎn)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年初二
二這一天,是拜財神的日子。這一天如果有送財神者,不可以說“不要”,要說“已有”。商家一般拜武財神——關公。百姓家拜比干。因為百姓認為比干沒有心了,一定沒有私心,辦事一定能公正。
這一天也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忌回門禮為單,由于傳統(tǒng)上認為單數(shù)不吉利,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須成雙。
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年初三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xiàn)在人們難得春節(jié)團聚,對此已經(jīng)淡化許多。
另外,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
年初四
正月初四這一天,老寶坻人是不離家的,因為灶王爺要來查戶口。雖然是個傳說,但符合人們過年期間需要有一天在家調整的要求,所以老寶坻人有了正月初四不離家的習俗。但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寶坻民俗特色。
民俗風情
“送月子”:婦女分娩,俗稱“坐月子”。小兒降生后,至親好友,尤其產(chǎn)婦娘家近人,都來看望祝賀,并送白面、稻米、紅糖、雞蛋等物。有的也為嬰兒送花布、童衣以示祝賀。
“賀十兒”:小兒降生12天,俗稱“十兒”。是小兒出生后最隆重的祝賀日,親朋多送賀禮,有糕點、童衣、布料、壓歲錢、手鐲、腳鐲、項鎖等物。主人設酒宴款待,甚為隆重。今多為送衣帽、糖面、雞蛋和壓歲錢等。
“賀生日”:舊時縣民每年到誕生之日,一般要換新衣、吃面條、雞蛋以示慶祝。如屬老年誕辰,子侄晚輩要設宴拜壽,有的親朋也來登門祝賀。如今賀生日多限于為兒童和老年人舉辦,主要是飲宴。
“慶大壽”:舊時,家族長輩年逾50歲以后,每到一個十年歲數(shù),一般要慶大壽。儀式為請親朋、宴賓客。賀壽者則獻壽帳、壽聯(lián),送酒肉果品等,飲宴前進行祝壽禮,晚輩拜賀,親友送祝頌語。另有出嫁女兒給年當66歲的父母買一刀豬肉,表示祝愿父母長壽的俗例。
“賀新居”:舊時縣民以起建新屋為大事。起新屋時貼紅聯(lián)、放鞭炮,謂能驅吉避兇,兼示祝賀。遷入新居,稱“喬遷之喜”。屆時,主家多于黎明從原來的老灶中移火種到新灶,謂之“接火種”,親朋鄰里送喜聯(lián)、贈賀詞表示祝賀,主人請茶請酒致謝,至親好友多送些錢、糧、酒等物相助,俗稱“交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