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地處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是非洲的內陸國家。馬里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班巴拉語,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馬里風俗禮儀習慣,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馬里人的飲食習慣
馬里人在吃飯上很有規(guī)矩。一般吃雞大腿的歸年長者或男人吃;雞胸肉歸年長的婦女吃;雞脖、胃和肝歸當家人吃;雞頭、爪和翅歸孩子們吃。他們有吃鼠肉的習慣。他們的鼠肉是憑借不吃鼠肉的狗來給他們捕捉的。馬里第三大區(qū)首府錫卡索的居民,有捕食螞蟻的習慣。他們吃的大都是長約寸許的白蟻和成蟻和剛脫翼的幼蟻。他們喜歡吃中餐,用餐不習慣使用刀叉和筷子,而是樂于以右手抓食取飯。
在馬里,最著名的菜肴就是“沙烤全駝”。這種菜的制作,要經過一段復雜的過程。他們先將宰殺的全駝割去雙峰,去除內臟并洗凈,再將事先烤好的一只全羊放入駝腹、而凈羊腹內再裝一只烤好的全雞,凈雞膛內再裝一只煮熟的雞蛋,然后封駝腹,不放任何調料,把全駝放入用干柴燒灼了的烤坑內,在駝身上埋一層薄沙,上面架好干柴烘烤,約兩小時左右即可啟食。
馬里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烹制少調料,餐桌備調料;注重菜肴的鮮嫩、香。
②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愛微甜味。
③主食 以米為主,對面食也樂于品嘗。
④副食 愛吃駱駝肉、牛肉、羊肉、雞肉、蛋類、魚等;蔬菜喜歡胡蘿卜、土豆、卷心菜、西紅柿等;調料愛用鹽、蔥、姜等。
⑤制法 對烤、煎、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軟炸里脊、炸香蕉夾、鹽爆里脊、手抓羊肉、香酥雞、烤全羊、烤肉、軟炸雞條、扒三白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飲啤酒,愛喝可可、咖啡和綠茶。
⑨果品 愛吃西瓜、芒果、香蕉、椰子等水果;干果愛吃花生米等。
馬里的風俗禁忌
馬里人有一多半信奉伊斯蘭教,信大體上拜物教的人占30.5%,信奉天主教和--教新教的共占1.5%。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臟和下賤的。使用左手實際上就是對人的一種污辱。有的也忌諱“13”數(shù)。認為“13”是個不幸和不吉祥的數(shù)字。馬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
生活細節(jié)
馬里人非常重視禮節(jié),待客十分熱情。只要客人前去光臨,主要總要端出一杯清香爽口的薄荷茶來殷勤招待的。若正趕上主人家吃飯,必留你一起共餐的。若遇到無親投宿者,不管彼此是否相識,主要也會騰出一席之地,讓你住下的。即使是過路人走到這里缺了盤纏,主要也會解囊相助的。他們在生活習俗上有五種較為特殊的習慣:其一是刷牙不用牙刷,而用檸檬樹枝磨牙;其二是吃飯不用刀叉或筷子,而用右手抓食;其三是便后不用手紙,而用左手擦拭鑄后沖洗;其四是一年四季晚上睡覺都不用被子,而且一塊布蓋在身上;其五是母親不用雙手抱孩子,而用布兜把嬰兒背在背后。馬里的加布古、莫普提和桑加等地方的人,有以部落為村,民風古撲,實行有飯大家吃的待客習俗。吃飯時,任何人都能去某一家吃飯,而主人不管對誰都主動分發(fā)食品。馬里婦女不僅喜歡佩戴手鐲、腳鐲、項鏈,更講究耳環(huán)和鼻環(huán)。一般她們的耳環(huán)又大又重,下邊還有兩個“洋桃”似的墜兒。由于耳環(huán)過沉,她們不得不用一條細繩拴在頭上,兩端分別與耳環(huán)系住,以減輕耳的負擔,一般他們的鼻環(huán)都分兩種,小的套在鼻翼處,大的夾在兩個鼻孔的中間。馬里的女姓一般都習慣染妝。她們常以染足、畫手、梁牙齦等染妝方式來相互媲美。馬里人對狗頗為喜愛。他們認為狗忠實可愛,是勇敢、無畏、神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