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的心是一片粗糲荒蕪,只要眼里充滿陽光,生活就充滿希望;心底充滿溫暖,生命就充滿力量。走出煩惱,就可獲得生命的升華。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名人勵志正能量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勵志故事1:最完美的缺點
他的聲音渾圓沉實,磅礴磊落,穿透力強,深受中國內(nèi)地、臺灣地區(qū)乃至全球各地億萬觀眾的喜愛,被譽為“鳳凰之聲”。他,就是鳳凰衛(wèi)視的首席配音師張妙陽。但讓人意外的是,他的巨大成功,竟然是得益于他的一個最大的缺點。
張妙陽出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龍巖,是第三代新加坡華人移民。由于他父親很愛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耳濡目染下,少年的張妙陽深為播音員那標準優(yōu)雅的普通話所吸引,決定長大后也做一個像廣播里那樣出色的播音員。從此,他開始向自己的理想邁進,把說標準優(yōu)雅的普通話當作自己的生命,并且發(fā)展到有語言潔癖的地步。而這個潔癖,卻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那是在張妙陽讀小學時,有一天,教英語的女老師在班上給學生點名。在點到張妙陽的名字時,老師這樣叫道:“臟謬陽!”這讓有語言潔癖的張妙陽很是難受,就死不舉手??吹?jīng)]人舉手,老師又叫:“臟謬陽!”張妙陽還是不搭理她。老師生氣了,惡狠狠地大聲叫道:“臟繆(miù)陽——”這時,張妙陽才輕輕舉起小手說:“我是。”“我叫你三次,你為什么不回答我?你說——”“因為,老師你把我的名字念錯了。我叫張——妙——陽。張是卷舌音,不是骯臟的臟,妙是妙,不是謬,你只讀對了一個字,陽?!?/p>
對此,老師對他是又氣又恨,課后自然免不了一頓嚴厲的批評。但張妙陽依然故我。就是到念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有時中文老師讀錯了一些字音,張妙陽仍然還會毫不客氣地站起來糾正。這樣導致的嚴重后果是,他周圍的同學、老師,包括長輩、同輩和朋友,都十分排斥他,把他當怪物看而不愿意跟他玩。即使如此,他仍然沒有放棄過自己播音員的理想,反而更加努力了。
那時的新加坡,由于移民來自不同的地方,故人們交流的語言,有福建話、馬來話、印度話、潮州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等,語言環(huán)境非?;祀s,人們普通話的水平,自然也比較低下。這樣的一個外部語言環(huán)境,對于一心想提高自己普通話水平的張妙陽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因此,為了學好標準的普通話,在16歲念高一的時候,張妙陽竟然在新加坡當?shù)氐囊患覉蠹埳峡橇艘粍t征聘女朋友的廣告,要求如下:一、年齡不限;二、說規(guī)范、優(yōu)雅的普通話,最好來自北京;三、性格開朗。結(jié)果,廣告登了三天之后,突然接到一個五十幾歲的大娘打來的電話:說她姓毛,是正宗的北京人,曾在北京非常著名的中學教過語文,因為看到他的廣告后,為他好學上進的精神所感動,故愿意當他的女朋友,并免費每周教他六個小時的標準普通話。在這個毛老師的嚴格教導下,張妙陽的普通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雖然如此,但由于家里閩南語的那種先入為主的影響,再加上周圍的語言環(huán)境實在太差,因此,張妙陽的普通話雖然在字音上找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仍然沒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那樣地字正腔圓。更為糟糕的是,他的聲音聽上去,既不像大陸的,也不像臺灣的、香港的,更不像東南亞的,被人嘲笑為“四不像”。雖然,張妙陽那時已在新加坡當上了一家電臺的節(jié)目播音員,并小有名氣。但對于一心想從事播音事業(yè)的張妙陽來說,“四不像”成了他最大的缺點,讓他很是苦惱。
不料,他的這個缺點,卻引起了另外一個人的注意。他就是現(xiàn)在鳳凰衛(wèi)視的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那時,劉長樂先生正準備創(chuàng)辦鳳凰衛(wèi)視,并打算把它打造成一家無論在節(jié)目上,還是在聲音上、風格上都有別于大陸、臺灣和東南亞的電視臺。當他第一次聽到張妙陽那“四不像”的聲音時,覺得很有特色,而且沉實雄厚,越聽越有滋味,覺得這正是他一直苦苦尋找而不得的聲音。于是,他就輾轉(zhuǎn)找到了張妙陽,盛情邀請他擔任鳳凰衛(wèi)視的臺聲工作。結(jié)果,張妙陽那“四不像”的聲音一經(jīng)鳳凰衛(wèi)視播出后,很快就以其獨具一格的味道,贏得了海內(nèi)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如今,張妙陽全面負責鳳凰衛(wèi)視所有頻道宣傳片的解說旁述,而他那巧妙融合兩岸三地語言特色的“四不像”聲音,也乘著大氣的電波,每天傳遍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里,成為鳳凰衛(wèi)視獨樹一幟并不可替代的“鳳凰之聲”。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可避免地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如果我們能夠善于利用好它,并把它放在恰當?shù)奈恢蒙?,那么,缺點就會變成你成功路上的最有力的獨門武器。
勵志故事2: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永遠要記住,不管別人怎么說,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1933年10月2日,他出生于英國的薩里郡韋弗利地區(qū)。從小他就對生物學情有獨鐘。但是,他的生物課成績卻在250個男學生里面排名倒數(shù)第一,其他理科成績也墊底。
為此,老師加德姆在他的成績表上寫道:“我相信他有成為科學家的志向,但以他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來看,這真是萬分的荒謬可笑”;“繼續(xù)教他簡直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當時這位男孩把這張成績表放在他的桌子上方天天看著,“以資鼓勵”自己。
后來他申報牛津大學時,由于成績不佳,被古典文學研究系錄取。但是,他仍然對生物學“耿耿于懷”,甚至在學校養(yǎng)過上千只毛毛蟲,看著它們變成飛蛾,這讓老師們很討厭。他后來轉(zhuǎn)入動物學系,正式開始科研生涯。
1958年,在完成博士學位時,他從蝌蚪細胞中提取出完整細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舉成名,他被稱為“克隆教父”。
1983年,他到劍橋大學擔任細胞生物學教授。1996年的克隆羊誕生后證實他的理論亦適用于哺乳動物(包括人類)。他的這個理論為以后干細胞的研究打下了基礎。
他就是約翰·格登。
1962年9月4日他出生于日本大阪府。他不是一個乖孩子,學習無所用心,卻酷愛柔道和棒球,甚至為此骨折了十多次。因此,為了能幫助受傷的運動員們,他從神戶大學醫(yī)學部畢業(yè)后進入國立大阪醫(yī)院的整形外科,成為一名研修醫(yī)生。
然而,他第一次做手術(shù)——一次良性瘤切除手術(shù),熟練的醫(yī)生十分鐘就可以做完,但他卻鼓搗了一個小時也沒有完成。他笨拙的手術(shù)技術(shù)成為同事們恥笑的對象,一些前輩們甚至送他外號——絆腳石。
由于在接觸得不到有效治療的患者時,他開始感到,為了治愈這些疾患必須做好基礎研究。1989年他毅然辭去了收入頗豐的醫(yī)師職業(yè),學習完成了碩士課程,1993年前往美國格萊斯頓研究所進行胚胎干細胞研究。1999年,回國后他向奈良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申請助教授職位,仍然堅持他的干細胞研究。
他便是日本的山中伸彌。
2012年10月8日,山中伸彌和約翰·格登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從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一個是被教師評定的不可調(diào)教的“最差學生”,一個是被同事和前輩們恥笑的笨拙的“絆腳石”,卻最終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不在乎別人說什么,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堅定信念,矢志不渝,愈挫愈勇,就一定能踏平坎坷成通途,躍上輝煌之巔。
勵志故事3:大師和的兒子
德國青年卜勞恩又一次失業(yè)了。
他滿大街地轉(zhuǎn)了一天,依然沒有找到工作。情緒極度低落的卜勞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將身上最后一點錢換了酒喝下肚后,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兒子克里斯蒂安并沒給他爭氣,他的成績居然比上學期還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了起來。當卜勞恩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習慣地拿起筆寫日記:5月6日,星期一,真是個倒霉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也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么盼頭?卜勞恩走進克里斯蒂安的房間,準備叫兒子起床時,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上學去了。同時卜勞恩突然發(fā)現(xiàn),克里斯蒂安的小日記本忘鎖進抽屜了。他忍不住好奇便拿過來翻看起來: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學的時候,我?guī)椭晃幻ぱ劾夏棠踢^了馬路,心情很好。只是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當我晚上將這個消息告訴爸爸的時候,他卻沒有責備我,而是深情地盯著我看了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
怎么會是這樣呢?明明自己是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么就變成深情地盯著他了呢?卜勞恩好奇地翻開了另一頁: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讓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勞恩又是一驚,趕緊去屋里拿來自己的日記本看:5月5日,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日,又被他吵得不得安生。如果他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了他的小提琴不可。
拿著兩本日記,卜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他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起,竟然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堪,難道自己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嗎?
那天之后,卜勞恩變得積極和開朗了起來,他日記里的內(nèi)容也漸漸變了: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有哪家單位肯聘用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我想,只要總結(jié)經(jīng)驗,明天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我今天終于應聘成功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但我覺得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著名的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國福格蘭特山區(qū)的翁特蓋膝格林村,曾經(jīng)在工廠當過鉗工,后來又給《橫斷面》《新萊比錫報》《前進》《詼諧報》作過畫,還為他的朋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納的許多作品畫過插圖。
卜勞恩的連環(huán)漫畫《父與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shù)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從而使卜勞恩成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漫畫巨匠。連環(huán)漫畫《父與子》的素材,大多來源于他和兒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日子。《父與子》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征,受到人們一致的高度贊揚,聲譽遠遠地越出了國界。
卜勞恩的經(jīng)典名言是:一個人,只要具備善良、正直和寬容的性格,那么,便沒有什么困難能夠壓得倒他。寬容別人,寬容生活,就是寬容自己。后來有人采訪卜勞恩時問他,聽說是一本日記造就了您今天的大師成就,這是真的嗎?卜勞恩說:是的,確實是因為一本日記,但需要申明的是,那個大師不是我,真正的大師是我的兒子——克里斯蒂安。
勵志故事4:領袖人生從差等生開始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我們都是小蟲子……但我堅信我是一只螢火蟲!”而他這只有著非凡政治歷程和軍事生涯的“螢火蟲”,卻是從一個“差等生”開始的。
在度過自己的第12個生日后。丘吉爾進入了考試這塊冷冰冰的“陣地”。對丘吉爾來說,主考官們感到頗為“親切”的科目,幾乎全是他最不感興趣的。他倒是很想接受歷史、詩歌、作文方面的考核??伤麄兤粗乩∥暮蛿?shù)學;他迫切地希望他們能給自己一個機會,讓他來講一講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伤麄兛偸窍敕皆O法地問一些他不了解的東西……于是最終的結(jié)果是:這個叫溫斯頓·丘吉爾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合格。
這就是丘吉爾報考哈羅公學的入學考試時的情景。在拉丁文試卷上,丘吉爾一個問題也沒有答出來!但哈羅公學的校長韋爾登博士以他“超群”的洞察力認定丘吉爾具備了進入哈羅公學的資格。丘吉爾被編在最差學生的行列。他在低年級待了一年時間。別的學生都在持續(xù)不斷地學習拉丁文、希臘文這些極為時髦的科目。而丘吉爾卻被認為是只能學英語的“差等生”。幾年后,當他的伙伴們寫了一些優(yōu)秀的拉丁文詩歌和精粹簡練的希臘語短詩而獲獎、出名和大展宏圖的時候,丘吉爾卻不得不憑借普通的英語來謀生。但他并不認為自己處于劣勢。
當丘吉爾的學業(yè)明顯停滯不前的時候。他竟然因準確無誤地背出1200行麥考利的《古羅馬的遺跡》,當著全校同學的面領到了獎品。這顯然被認為是“撞了大運”。在高年級的最后階段,丘吉爾又成功地通過了英國陸軍學校——桑德赫斯特學院的預考,而很多成績在他之上的男生們都沒有通過考試。
盡管有太多失敗的考試經(jīng)歷,但這次考試激發(fā)起了丘吉爾的“特殊”勇氣——因為就在兩個月前,他收到了父親的來信。在信中,生性幽默的父親言語尖刻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滿。并預言兒子“將是一個一事無成的飯桶”!但這一次,丘吉爾又碰上了好運。他事前被告知,在一些試題中,考生們將要根據(jù)記憶畫一張某個國家的地圖。就在考試的頭一天,為了進行最后的準備,他將地圖冊中的所有地圖剪下來放在帽子里隨時記憶。他先抽出了新西蘭,牢牢地記住了那塊領土的地理狀況,然后是澳大利亞……果然不出所料,試卷中的第一道題就是:“畫一張新西蘭地圖?!?/p>
于是,丘吉爾開始了軍旅生涯。丘吉爾的這一選擇,是他從小就喜歡收集玩具錫兵的結(jié)果。在家里,丘吉爾“統(tǒng)帥”著一個將近1500人、并擁有一個騎兵旅的“步兵師”。父親問他是否愿意參軍,他想。如果能統(tǒng)帥一支真正的軍隊,那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立即表示愿意。結(jié)果。他的話立即被當真了。
丘吉爾一直認為。當初是自己的父親慧眼識珠,才發(fā)現(xiàn)了他具備軍事天才的素質(zhì)。但父親后來告訴他:“溫斯頓,我知道你一直是個‘差等生’。所以我只能得出你沒有聰明到能當律師的程度的結(jié)論,并一直打算通過我同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系。替你在商界謀個差事……”
不管怎么說。“差等生”丘吉爾最終順利地進入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實現(xiàn)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目標。
勵志故事5:齊白石晚年的感悟
齊白石是著名的書畫大師。1952年的一天,詩人艾青前來拜訪已是88歲高齡的齊白石,艾青還帶來了一幅畫,請他鑒別真?zhèn)?,齊白石拿出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對艾青說:“我用剛創(chuàng)作好的兩幅畫跟你換這幅,行嗎?”
艾青聽后,趕緊收起這幅畫,笑笑應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換?!饼R白石見換畫無望,不禁嘆了一口氣:“我年輕時畫畫多認真呀,現(xiàn)在退步了。”原來,艾青所帶來的這幅畫正是齊白石數(shù)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齊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兒子起來上廁所,發(fā)現(xiàn)父親沒在房間,正要四處尋找時,卻發(fā)現(xiàn)書房里的燈是亮著的,走進一看,原來父親正坐在書桌前,一筆一畫地描紅。
兒子不解,便問道:“您都這么大年紀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會突然想起來要描紅,而且還描這般初級的東西?”
誰知齊白石卻搖了搖頭,不緊不慢地回答道:“現(xiàn)在我的聲望高,很多人說我畫得好,覺得我隨便抹一筆都是好的,我也被這些贊譽弄得有些飄飄然了,無形之中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幾天,我看見年輕時畫的一幅畫,才猛然驚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實之詞蒙蔽了,所以還要重新認真練習,要自己管住自己?!?/p>
此后,即便是年齡越來越大,齊白石依然堅持每天必畫畫,從不敢慢怠,甚至有時為了畫一幅畫,往往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不被贊譽沖昏頭腦,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也許正是這位書畫大師成功的原因。
2019精選名人的勵志故事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2019名人勵志正能量故事集
下一篇:2019青少年勵志故事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