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主要講述的是錢學青年赴美、勵志求學、涉險回國、建功立業(yè)等一系列鮮為人知的曲折人生。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錢學森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錢學森觀后感1
這是一部平鋪直敘的傳記式電影,你不可能指望有太多的驚喜,卻也不會想到平淡至此,開頭的2分鐘基本濃縮了整90分鐘的故事全部,可以直接跳到結尾——反倒是結尾,用一部分真實的影像還原終點:Until death do us apart。蔣英被攙到錢老的遺體前,輕聲喚他,把臉貼在他的臉上,直接讓我掉下淚來。
給傳記性的電影打分是件尷尬的事情,不是說故事不好,而是這人的一生有太多值得圈點,背景又過于宏觀,無法濃縮在短短的電影里,處處是高潮,平鋪出來反倒失去了高潮。雖然鏡頭不斷在真實與戲劇的影像間穿插,想要盡可能給一個詳盡并真實的剖面,也醞釀了足夠豐沛的情緒,卻并不能叫人咀嚼出多少好味。
一直認為衡量一部好電影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講好一個故事,二是成功地傳達出情感或價值觀。
從第一點上,有些貪多,試圖串講若干個好故事,于是每個故事只有幾句話,像流水賬一樣潦草??墒堑诙c卻做得很好,主旋律電影都這樣不是嗎?人們眼目所追尋之處,永遠也不缺乏精神與信念。
說說演員吧。
幾周前剛看過對蔣英女士的采訪,她真是個美麗的女人,年輕時是,年老亦是,馥靜、優(yōu)雅。錢說:跟我走,她便跟了他一輩子,六十二年,波折動蕩,聚少離多,甘愿地守望他。我們樂于稱頌的,是她與他共同經歷每一處風浪,忽略掉的,是他帶給她無數平淡甚至寂寞的日子。一個凡事素心以待,卻又保持天真的女人,該怎樣描畫?張雨綺撐不起來,如果換作趙雅芝來演,我想會好點。
陳坤演技算不錯,但和真實的錢學森相比,還是如他自己所說:燕雀安知鴻鵠。單從形似上,錢的模樣,一眼望過去就聰明,但是文雅和氣收斂,眼里含笑;可是陳的眼神有他標志性的桀驁,戾氣,涼薄??赡芩氡憩F出睿智冷靜、有鋒芒,卻有點收不回來。說到底,陳坤只是一個年輕的演員,懂得在叉腰、蹙眉、眼神的轉換上去詮釋一個知識份子,已經不錯了,我不能指望自己從他身上看到一個真正偉大的科學家,那是靈魂的東西,與演技無關。
“皇阿瑪”和“在首爾的林師傅”,他倆是來搞笑的么?說方言本來是想最大化呈現歷史人物的真實,可是這里拾人牙慧用得實在蹩腳,他倆所到之處,一片歡樂笑聲。
許多演員喜歡運用豐富的表情,仿佛不這樣賣力,就不能讓觀眾明白他們現在是在詮釋“欣慰”、“憂慮”、“矛盾”等復雜的內心和情緒。也許是底蘊單薄,也不夠氣場,才會借助于皺眉、轉眼珠、張嘴……等等這些流于表面的微表情。使得drama 只是 drama。
以唐國強大叔為首,他長期飾演的M主席,哪有一點偉人氣場?瞇著桃花眼,一副和藹的文藝老青年的模樣。真實影像中的M,沒有多少表情,卻極有傲氣和力量,霸氣無比。其他真實的歷史人物——如錢、蔣、周,其氣質風流,也是無論多好的演員都無法臨摹的。
當然這怎能強求。電影最大限度去呈現一段歷史和人物,畫皮畫骨,卻難畫風流。從這個層面上講,我認為文字比影像表達的內容多多了,而真實的生命和歷史,又比文字要表達的內容多多了。
錢學森觀后感2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偉大人物,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我們一輩子懷念的名字。
今天中午,我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影片,再次走進了這位偉人的崢嶸歲月。他是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學生,1911年出生于上海,為了能夠更好地報效祖國,于1935年留學美國。看完電影,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錢學森波瀾壯闊的一生,震撼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努力趕超的干勁。
對國家的深沉愛意決定了錢學森一生的方向,也造就了錢學森偉大的一生。假若錢學森沒有堅持報效祖國的決心,而是留在美國,也許他仍舊會是一個享譽全球的科學家,但他絕不會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錢學森——報效祖國的行動卻需要一個人的高尚的愛國之心作為支撐,這就是錢學森最讓人敬佩的一點。
錢學森在美國的導師曾經這樣問過他:你回到中國能做什么?現在中國的航天業(yè)沒有任何基礎,你回去相當于回到了農耕時代。錢學森堅定的說:祖國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就算只是回去種蘋果!所以最終,回國愿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yè)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1964年,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并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縱觀影片,錢學森的臉上都帶著自信和堅定的笑容,這一點讓我為之動容。一個科學家不能只做好科學就夠了,更重要的是他要用他的人格魅力,彰顯著科學的魅力和人格之美。
錢學森觀后感3
一部普通的電影,往往能使人受益匪淺。前不久,我觀看了《錢學森》電影,主要講述了錢學森忠心報國的事跡。
當我看到第一次氫彈實驗,導彈突然開始泄漏氣體,在飛行途中從天而降時,我心里“咯噔”一下,瞬間心灰意冷。可錢學森一點也悲傷,他認真地在爆炸點邊測量;分析。在經過無數次研究;討論后,他終于找到了失敗的根源,才使第二顆氫彈取得成功?!皟蓮椇弦弧惫こ踢M行了八年,錢學森受盡挫折,過度勞累使他過早蒼老。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錢學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留在失敗的陰影里,不能自拔。作為一名少年先鋒隊員,怎么能知難而退呢?
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解的數學題。我絞盡腦汁,沒有做出來。我選擇了放棄,當老師公布答案時,我其實只差一步。哪怕再看一眼題目,再思考一分鐘,結果就會對。這樣慘痛的教訓,我一直銘記在心。
學森學森,學問像森林。今后,我要錢學森學習,做一個不畏艱難、敢于攻堅,報效祖國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做到,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觀后感4
近日,我們在所黨委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錢學森》,一部感人至深、激人奮發(fā)的作品。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長大后當一名科學家的夢想,我也不例外。同時我還有一位科學家作為榜樣,那就是偉大的科學家、控制論的開創(chuàng)者——錢學森。
這部電影真實生動地的講述了錢學森同志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奮斗一生的感人事跡。從最初在國外留學、突破重重阻隔回到祖國,到為我國航天事業(yè)鞠躬盡瘁,我們不得不由衷地慨嘆這位科學家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
在這部影片中,有很多情節(jié)令我感受很深。他不畏美國政府的威脅與迫害,不為美國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科研環(huán)境所誘惑,立志歸來建設祖國的精神自然可嘉。但最令我感動的是,當錢學森同志給我們國家的研究人員有的甚至可以說只是工農兵講解有關火箭知識時,問大家聽懂了么,當大家都一致表示沒聽懂時,他回想起了當時在美國講學時對那些人的不理解置之不理,可是在這兒他卻笑著說:“來,咱再講一遍!”。那是何等的精神,之前都不屑給人講這些自認為很簡單的東西,而如今卻耐心地給大家一遍遍重復講解。這是因為他愛自己的祖國,愛自己的人民,他把深深的愛傾注于這份偉大的事業(yè),傾注于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中。錢學森同志把他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
在錢學森先生的耄耋之年,他對夫人所表現出的那種內疚,夫人蔣英所表現出的那種寬容和大度,他們生活上的互相扶持和心靈之間的默契令我淚流滿面。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時6分,我們敬愛的錢學森同志走了,他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我們祖國的科學事業(yè),是我們每一位科院人的榜樣。一代偉人走了,可是他的精神永存。
錢學森觀后感5
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令全中國驕傲的名字,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名字,更是一個令我們一輩子難忘的名字!
錢學森是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學生,他寫出了一本堪稱經典的《工程控制論》,他的老師稱錢學森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他。這本《工程控制論》迄今為止,依然享有盛名。不僅如此,錢學森還成就了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和導彈事業(yè),被光榮地稱為“導彈之父”。
錢學森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相反,經歷過許多磨難,其間,他曾被美國政府軟禁過五年,五年啊,多少個春秋?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分分秒秒?在這五年里,錢學森不但沒有向美國政府投降,相反,在他的心里,始終只有一句說:我要回祖國去!當時美國政府授予錢學森終身教授的稱號,還聲稱只要他留下,無論什么都可以滿足他,這是一個多么大的糖衣炮彈啊!但是錢學森毫不動搖。最后,在多方努力下,錢學森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錢學森的事跡讓我十分感動,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回到自己祖國的懷抱,一個人愛國竟到了如此地步。他回國以后,為我國的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一枚原子彈研制成功,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勝利升空……他還拒絕采訪,拒絕寫傳記,心中掛念的是祖國的科技以及祖國人民的水平。在他的身上,我終于明白什么是“以國為重”!
錢學森爺爺雖然去世了,但我一定要向錢學森爺爺學習,繼承并發(fā)揚他的愛國精神!“錢學森”,這個名字我一輩子銘記在心,因為長大后,我也要像錢學森爺爺一樣,成為祖國的棟梁,為國爭光!
游武當山觀后感700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論語讀后感700字初中
下一篇:《格列佛游記》小說讀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