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元宵節(jié)又叫“上元節(jié)”或“燈節(jié)”,到現(xiàn)在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淖钣幸饬x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大全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最有意義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大全1
今天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再過兩天我們學校就該開學了,晚上爸爸媽媽來姥姥家接我,我們一起吃完湯圓就代表著我的寒假生活結束了,不過今年元宵節(jié)也有不一樣的,晚上吃的元宵是我和姥姥親手做的。
下午,姥姥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桌子上,叫我?guī)椭ツ米∶媾璧倪呇?,不讓盆動。我答應了一聲,就幫姥姥把面盆扶住了。然后,姥姥就拿來了一碗開水倒進了面盆里,接著,她用雙手用力地和起來。米粉很快就被姥姥和成了一團,面盆邊上的干粉還有許多,姥姥叫我再去拿一點水來倒進面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團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來。不一會兒,姥姥就把一個粉團和好了。她還把面盆邊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團上面,再和了一下。
現(xiàn)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湯圓了。
等到吃湯圓前半個小時,姥姥開始動手做了起來。我看到她從粉團上面抓了一團粉,用手搓成了一個圓柱形,然后,在中間挖了一個孔,邊挖邊轉,那個孔漸漸變大了。接著,姥姥把剁好的湯圓餡放了一點進去。然后,她就把這一個湯圓收口了。我看著姥姥做的樣子覺得自己也心動了,也想親手去做湯圓。我立刻跟姥姥說了一聲就動手做了起來。我像姥姥一樣做著。我覺得沒有自己做得沒有姥姥那樣容易,但是也把一個湯圓做好了。姥姥看了看說:“嗯,第一個能夠做得這么好,已經不錯了?!苯又矣指牙炎隽讼氯?。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把湯圓全部做好了。
接著,就是煮湯圓了。姥姥把水澆開,就放了一半湯圓下去。這時,鍋子里的熱氣冒了起來,人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燒了幾分鐘,姥姥倒了兩次冷水,才揭開鍋蓋說:“好了,現(xiàn)在可以盛起來吃了?!边@時,我看到湯圓已經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動手盛湯圓,我分別把湯圓端給了姥爺、姥姥和媽媽,讓大家先吃。這時,老爺、姥姥笑得連眼睛都看不見了。然后,我接過爸爸遞給我的湯圓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啊,今天的湯圓真好吃,我比平時整整多吃了一倍,接下來我也該回家調整我的狀態(tài)了,迎接新的學期的到來。
最有意義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大全2
“啦啦啦……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是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湯圓湯圓賣湯圓,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誒嘿呦……”咦?這是誰在唱歌?哈哈!當然是我!我們正包湯圓呢!你也來試試吧!
媽媽準備好了芝麻粉,湯圓粉,白糖,水,面粉等,我們便開始包湯圓了。我挽起袖子,抓了一把面團,學著媽媽的樣子,捏成一個小小的碗型,再用塑料小瓢根舀了一小勺芝麻粉倒在“小碗”里,在做這一步時,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結果,一大半芝麻粉都灑到桌子上了。連試了幾次都是這樣,但我毫不氣餒,把胳膊倚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重新舀了一小勺芝麻糖,倒進“小碗”里,這一次,果然成功了!我興高采烈,不經意之間,我的目光瞟到了媽媽手上,只見她的動作嫻熟而有序,已經包了將近20個了,而我包的數(shù)量與媽媽包的數(shù)量竟有著天壤之別!我連忙加快了包湯圓的速度,飛快地將湯圓封口,可真應了那句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我在封口這方面又遇到了困難:怎么也封不回去了!我又把頭往媽媽那邊探了探,終于知道了我無法封口的原因:因為我加芝麻糖時,填滿了整個“小碗”,而媽媽加芝麻糖時,卻只加小小的一勺。于是,我又用瓢根刮走了一點芝麻糖,再封口時,果然封住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包湯圓時遇到的困難就少多了,速度開始一點一點,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加快,到最后,我差不多都能趕上媽媽包湯圓的速度了。我的意忘形,幾乎忘記了自己手的酸痛,全然不知盛湯圓的鐵盤子正從桌子上一點一點地滑落下來。
“小心!”還是媽媽眼尖,跑過來一把接住鐵盤,雖然大多數(shù)湯圓沒事,但還是有幾個沒有及時“搶救”過來的湯圓還是滾落到了地上,成了“泥牌湯圓”。
包湯圓的活動繼續(xù)進行,沒過多久,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三大盤又白又圓的湯圓?!敖K于包好了?!蔽议L吁了一口氣,幫助媽媽把湯圓放到鍋里燒,只見一個個可愛的小湯圓宛如一位位小朋友,在水面上漂浮游泳,快樂極了!
湯圓燒好了,媽媽先給我盛了一碗,看著那白白的湯圓,我禁不住輕輕咬了一口,軟化的芝麻糖流入我的舌尖,真是太美味了!
湯圓真好吃,但包湯圓的過程比它更香,更甜,更美……
最有意義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大全3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痹娙税拙右住段鳑黾俊吩娭袑Υ擞猩鷦拥拿枥L:“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痹娭忻枋龅氖钱敃r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
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
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
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野缀毆{,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
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最有意義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大全4
在元宵佳節(jié)那一天,老媽帶我來到了中山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就發(fā)現(xiàn)這時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著輪椅的老人。這里什么燈都有:樹上掛著的燈,地上擺著的燈,水中漂著的燈。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只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說: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
這里,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那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著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爸袊垺暗淖炖镢曋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國龍“的兩只前爪向前躍,后腿直向后蹬,好像在天空中騰云駕霧?!爸袊垺按髿獍蹴?,楞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好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面對著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須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說,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個母親抱著自已的孩子說:“看,那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坝械?#39;小朋友手拉手,說“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里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有來得急說,就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有相機的就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節(jié),怎么滿池的荷花都開了?哦!原來是荷花燈呀!還伴著荷葉呢。風一吹,荷花就好像穿著粉色紗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熒光閃爍的湖面比做一個舞臺的話。幾十朵荷花邊與一群小鴨們游了過來,看著天空與星星玩耍,與月亮聊天,我仿佛也加入了這荷花燈的行列??椿舻娜藗兎路鹨布尤脒M去一起舞蹈起來……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好像一個新生命 ,我地法想象 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就好像把我?guī)Щ厣咸焖频模退阍谶@寒冷的元宵節(jié)里也倍感溫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那個,看完那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節(jié)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里看燈展!
最有意義的元宵節(jié)作文700字大全5
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節(jié)了,我們這兒俗稱小年。集市就在家門口,也沒有心情去轉。兒子呢,也不像我小時候那樣,纏著父母去給他買煙花,而是找同學玩去了。感覺這樣的節(jié)日和平常沒什么兩樣。真的,節(jié)日,要的是一份興致,一份盼望,一份欣喜,一份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對于這樣一個傳統(tǒng)、隆重的節(jié)日,我心底的歡喜哪兒去了呢?我小時候的小年哪兒去了呢?
小時候的小年是多么的快樂,多么的熱鬧,盡管那是一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它帶給我的卻是滿滿的歡喜,父母濃濃的愛……
小年前,我們這兒會有三天集市,正月初九、正月十二、正月十四,記憶中的小年,父親總會在這三天去集市上,零零碎碎地買些吃的菜啦、肉啦,但最重要的,每到小年,父親一定會也總不會忘為我們姐弟幾個買一些煙花,所謂煙花,其實就是那種很簡單的 “娃娃”, 它就是一個娃娃形狀,可以站在地上,父親用火柴點著它頭上的“小辮”,它就會放出五顏六色的小禮花,能有半個屋頂那么高,有時父親會用手拿著,讓它對著墻壁綻放。吃完餃子后,小弟總會嚷嚷著讓父親點娃娃,我們也總會說:“別心急,這得等到天黑了再點,不然會看不到它的彩光?!庇谑?,我們也和小弟一起慢慢等待天色漸漸暗下來。
首先,母親給各路神仙、祖輩仙人“送元寶”、燒香,我們跟著母親一起磕頭。接著就是上燈了,上燈是很忙活人的,各個門前兩旁,壓水井旁,大門前,廁所內等都是要它有光亮的,我們把手指細的小蠟燭點著,然后在地上滴點蠟淚,把蠟燭粘在需要上燈的地方,這就萬事大吉了。這時候,院子里、大門前亮了,紅紅的小蠟燭搖曳著溫暖的小火苗,歡喜到了我們的心里。這個時刻,對大人來說,最歡喜的是沒有風,點著的蠟燭不會滅,這證明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如果有風,點著的蠟燭會被風吹滅,母親便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怎么不收燈呀?”從母親的語氣里我們聽出了大人的擔心。于是,在上燈有風的時候,我們便會用小手罩住蠟燭,不讓風把火苗吹滅。沒有商量、沒有約定,家家戶戶幾乎都在這個時刻上燈,自家的燈上完了,就該從家里跑出來觀賞胡同里別家大門的燈了,大人拉家常,小孩子蹦跳著,然后再一同去當街轉轉玩玩,一村的人這都又集合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