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勵志文章
從北大經濟學院學生王一鳴寫給人大附中高三學生的信中知道,他每當精疲力盡的時候,就看看這篇勵志文章。他當時能把其中的好多內容背下來,還把一些句子分別抄在各個筆記本上。
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從初中開始,我的夢,就是復旦大學。高三了,我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我的夢想,每天無數次被灌輸高考這個概念,除了背水一戰(zhàn),我別無選擇。我在床頭的小柜子上刻了幾個大字:殺進復旦!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的我“殺氣騰騰信誓旦旦”的樣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過著同樣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瘋狂網上購物,八卦,戀愛問題……都被我忍痛拋棄了,長達7年的Q齡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個能一邊娛樂一邊學習的人,厭倦總是有的,偶爾也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對夢想的瘋狂在初入高三時達到了極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來臨之際幻化成自己早已認定的那個大學之夢,夢想的動力強大得讓我躊躇滿志躍躍欲試。
從老師公布高考復習進度表開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開始記錄我的高三。在第一頁上,只有幾個字:復旦,等著我!第二頁,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標——650分以上。第三頁,是一段話:“我知道,一切都會有的。我會擁有大考小考的失敗,但永遠不會放棄努力與夢想。環(huán)境只能影響我,不能決定我的未來。決定我的未來只有我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手邊的事,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這三頁,一直默默地支撐我整個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師說的:飛不飛得出這漫漫大山,就看這次高考了。許多有夢想的 同學和我一樣在心中默念著“必須贏下這場這場戰(zhàn)役”!
高三上學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來臨,也是從那刻起我開始感到高考的真實。國慶放假的幾天,我一天也不敢邁出家門,從祖國生日那天開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結束,每天早上7點起床,一直做作業(yè)到凌晨1點,其中的吃飯和午休都在書桌上完成。我悶在家里狠命學習,睜開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頭天晚上沒完成的數學題,累了就幻想著拿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情景。我真的那樣癲狂地甘愿做一個最老實的學生……后來我才知道,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經歇斯底里過。
那條街,閃耀著我們紫色的夢,搖曳著我們的年少輕狂,涌動著我們那如紫羅蘭般美的情,暮然回首,那便是青春。
——題記
不知為何,總會憶起那條街,那條綠葉輕舞,花香滿溢,天空藍得讓人沒有理由悲傷的街,亦真切亦夢幻。是夢吧?卻真實的能讓人笑出花來。是現實么?卻彌漫著童話的氣息?;蛟S,正是這種亦真亦夢,才讓我們心甘情愿把裝滿夢的瓶子系在十七歲的青春,望其隨風舞出我們心中的形狀。
——“白鴿掠過我們的頭頂,劃出一片純潔”
我和你,兩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子,總喜歡做著同樣不著邊際的夢,幻想著我們的幻想,追求著我們的追求,青春著我們的青春。初中三年,既漫長又短暫,我們懷揣著紫色的夢,沿著青春那條街執(zhí)著地往前沖。終于,我們又可以繼續(xù)在十七歲的青春里幫彼此編織著屬于我們共同的回憶。漫步論朝陽,那是青春的火熱;搭肩談未來,那是夢想的湛藍;抱頭找安慰,那是生活的細碎……“謝謝你,一路的陪伴!因為有你,我總能看到那些自由的白鴿,掠過我們的頭頂,劃出一片純潔,那是永不褪色的友誼,那是永不逝去的青春?!蹦憧傁矚g把藏在我心里的話掛在嘴邊。
——“四方墻下的月光,照出一絲甜蜜”
我和你,彼此陌生但都是熱愛流行音樂的青少年,總愛戴著耳機在校園里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因為我們的朦朧情愫,因為我們的傲慢不羈,因為我們的志同道合,兩條平行線終于相交了。這是十七歲的青春萌芽,這是十七歲的青春涌動,這是十七歲的青春奇跡。我們,就喜歡牽著手在石板凳上背對背地坐著,享受著四方墻下的月光,照出一絲甜蜜,就這樣搖曳著我們的年少輕狂?;蛟S,在開始時就明白沒有結果,但只因為是青春,就想適當地瘋狂,適當就好。
——“那句未說出的話,是我愛你”
我和你,是前世今生都剪不斷的緣。因為你,我才有機會踏上十七歲的旅途,感受一路上美好的點點滴滴。是你賦予我享受一切的權利,我總能認識地這么透徹。但十七歲的青春就是這樣,有點任性,有點叛逆,有點瘋狂,只會把“我愛你”藏在心里最深的那個角落。讓不知情的你躲在夜晚偷偷地掉淚。其實,我想告訴你,那個未說出的話,是我愛你,真的愛你。這是藏在我心里最深的情。
十七歲的青春街,裹著我們的夢想,夾著我們的個性,藏著我們的情義,就是這么令人癡狂。十七歲的青春街,永遠的青春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