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期間的高溫天氣是屬于這個節(jié)氣的正?,F(xiàn)象,大暑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高溫炎熱,有些地區(qū)會出現(xiàn)雷暴天氣,因此防旱抗洪不能松懈,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大暑的特點資料介紹,歡迎閱讀!
大暑的特點資料
高溫濕熱、雷暴頻繁。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農(nóng)作物成長。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雷雨天氣橫行的節(jié)氣。
一般說來,大暑節(jié)氣是華南地區(qū)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xiàn)最頻繁的時期。
在江南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在這炎熱時節(jié),滴雨似黃金。
在北方內(nèi)陸地區(qū)夏季干燥酷熱,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兩月。約從大暑節(jié)氣開始,我國北方地區(qū)陸續(xù)進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時段。
舌尖上的“大暑”
正所謂“熱在三伏”,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據(jù)說此類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大暑節(jié)氣,在廣東一些地方,流傳著“吃仙草”的習俗。資料顯示,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具有消暑功效,在夏日頗受歡迎。它還可以做成“燒仙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而每年大暑這天,福建莆田人家素有吃荔枝、溫湯羊肉和吃米糟的習慣。荔枝香甜可口自不必說,溫湯羊肉也是一道富有營養(yǎng)的美味佳肴。
山東一些地方有“喝暑羊”的習俗?!昂仁钛颉奔春妊蛉鉁?,據(jù)此前媒體報道,在棗莊市,市民大暑這天會到當?shù)氐难蛉鉁^“喝暑羊”。
大暑歷史淵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p>
《通緯·孝經(jīng)援神契》說:“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p>
斗指丙為大暑,這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物候現(xiàn)象
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每到大暑時節(jié),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jīng)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由來故事風俗
在這里講講關于大暑的一個故事,古代人們會把腐草當做螢火蟲,因為它們常常在草叢里產(chǎn)卵,孵化后就產(chǎn)生了這種誤解。據(jù)說東晉時代,有一個叫人車胤的人自幼聰穎好學,十分勤奮。但因家境貧困,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時間背誦詩文。有個夏夜,他發(fā)現(xiàn)許多閃著光的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便心生一計,找了一只白絹口袋,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自此學識與日俱增,后來在鄉(xiāng)里之間也很有聲望,最后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尚書。
大暑吃什么養(yǎng)生法則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大暑的特點資料介紹
下一篇:大暑節(jié)氣忌諱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