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5日至6月7日左右,我們會迎來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芒種,芒種屬于夏季,這個時節(jié)的氣候特點就是氣溫升高,降水量也增加,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芒種時節(jié)的氣候特征簡介,歡迎閱讀!
芒種時節(jié)的氣候特征
這個節(jié)氣一般在每年公歷6月6日前后,屬于夏天的第三個時令,它的主要寓意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
這時候雨量充沛,尤其是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wěn)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時節(jié)。而氣溫是顯著升高的,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區(qū),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區(qū)的人們,一般來說都能夠體驗到夏天的炎熱。
芒種一到,夏熟作物要收獲,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種的莊稼要管理,收、種、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jié)。同時還出現(xiàn)了著名的梅雨現(xiàn)象,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要做好防潮的措施。
芒種的禁忌事宜
1、忌刮風
有些老一輩的習俗認為,芒種這天刮北風,夏天會發(fā)生旱情。
2、忌無雷
有的地方,芒種這天忌不打雷。芒種不打雷,這一年的莊稼就沒有好收成。
3、躲端午
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qū),端午這天人們終日不能出門,而四川合川的人則在午時閉戶不出,這叫做“躲端午。
4、剪頭發(fā)
在臺灣基隆,芒種時期必須要剪理頭發(fā),否則會被鬼奪去纏棕子。女人則不得解開頭發(fā)睡覺,不然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
芒種美好寓意
芒種正值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這一“收”一“種”道出了人生大事,不過種和收;有種,才有收;種好,才能收好的人生道理。
芒種的氣候特征是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這樣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無論從播種和移栽來講,都是很適宜的。因此,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上,必須抓緊時間,搶種大春作物,及時移栽水稻。故民間把“芒種”稱為“忙種”,說明到了這個時節(jié),已是農業(yè)耕種最忙的季節(jié)。民間“芒種不種,種了無用”的諺語,這意味著這時節(jié)已是較晚的播種期,必須搶時播種。到了芒種時節(jié),應該抓緊栽插水稻;如果再推遲,因氣溫提高,水稻營養(yǎng)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蟲害,產(chǎn)量必然不高。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來說,芒種一到,是一年中最忙的時節(jié)。
芒種的農事活動
北部地區(qū)
麥茬稻、江淮之間單季晚稻開始栽插。雙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蟲害。林地培土鋤草。
華南區(qū)
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種,早玉米收獲,早黃豆收獲,晚黃豆播種。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蟲。
華中區(qū)
搶晴收麥,選留麥種。搶種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中稻追肥,發(fā)棵末期結合耘耥排水烤田。加強單季晚稻管理,認真除雜。
華北區(qū)
一般麥田開始收割。夏收夏種同時抓緊。加強棉田管理,治蚜,澆水,追肥。
西北區(qū)
冬小麥防治病蟲。春玉米澆水,中耕,鋤草,追肥。谷子中耕鋤草,間苗,糜子播種、查苗,補苗。
東北區(qū)
冬、春小麥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谷子、玉米 ,高粱 、棉花 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鏟耥。高粱、谷子,玉米兩次鏟耥。棉花打葉,水稻鋤草,準備追肥,防治病蟲害,做好防雹工作。
24節(jié)氣芒種的習俗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skin/tiku/images/icon_star.png)
上一篇:芒種時節(jié)的氣候特征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