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這個節(jié)氣之后,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關于夏至的忌諱,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夏至的禁忌有哪些,歡迎閱讀!
夏至的禁忌
1、忌諱剃頭理發(fā)
據(jù)《清嘉錄》記載,“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夏至日忌諱剃頭的習俗來源于清朝時期,據(jù)說這天不僅要按時起居,不準撒謊罵人,而且這天如果剃頭理發(fā)則影響人的財運。
2、忌坐門檻
江蘇、浙江等地,夏至日坐門檻,俗信坐門檻就會患疰夏,夏至日氣溫比較高,因此最好坐在陰涼的地方。
3、忌有雷雨
農(nóng)諺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睂r(nóng)民來說,最害怕夏至日這天有雷雨天氣,因為無論是干旱還是伏熱,都是會影響農(nóng)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時候,人們忌諱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夏至節(jié)氣食俗
1、熱面
在酷熱的夏天吃熱面,那叫“鍋挑兒”,據(jù)說有“辟惡”之意,吃熱面是為驅(qū)除邪惡,多出汗以祛除人體內(nèi)滯留的潮氣和暑氣。
2、夏至羹
湖南長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夏至羹”,民諺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3、夏至餅
夏收完畢,新麥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嘗新的習俗,也有人用麥粉調(diào)糊糊,攤成薄餅烤熟食用。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
4、荔枝
廣州粵語地區(qū)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地區(qū)都非常喜歡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兩者合吃不熱。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癥,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適量。在吃荔枝前后喝一點鹽水或者綠豆水、冬瓜水、生地湯等有解暑的功效。
5、新麥
山東部分地區(qū),夏至日有煮新麥粒吃的習俗,孩子們用新麥秸編的小笊籬,在湯水中撈取新麥粒吃,既嘗新,又是一種游戲。
6、生菜、涼面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開始大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欲,但是又不至于會因為過于寒涼而損害身體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將近的時候,涼面等食物就開始大賣了。
7、狗肉
夏至吃狗肉主要是流行在我國廣東地區(qū),廣東地區(qū)有一句諺語是這么說的“夏至狗,沒路走”,說的就是夏至吃狗肉的風俗。值得注意的是,狗肉性熱,夏至吃狗肉應該適可而止,不要食用過多,以免引起上火等身體不適。
8、莧菜和葫蘆
某些地區(qū)夏至當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會到娘家吃飯,舅舅家就會準備莧菜和葫蘆做菜,寓意吃了莧菜就不會發(fā)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
9、夏至蛋
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后加紅棗煮湯吃,叫“吃夏至蛋”。湘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于夏至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wǎng)袋裝上,系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nèi)サ皻⒌俺缘簟C耖g以為夏至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爛?!?/p>
夏至節(jié)氣的含義
夏至節(jié)氣的含義是炎熱的夏天來臨。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夏至之后,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
24節(jié)氣夏至節(jié)氣養(yǎng)生要點
上一篇:夏至的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