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fā),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fā),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語文教案,感謝您的欣賞。
《最后一課》課文原文
那天早晨上學,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韓麥爾先生罵我,況且他說過要問我們分詞,可是我連一個字也說不上來。我想就別上學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
我走過鎮(zhèn)公所的時候,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里傳出來的:敗仗啦,征發(fā)啦,司令部的各種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鐵匠華希特帶著他的徒弟也擠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見我在廣場上跑過,就向我喊:“用不著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開玩笑,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學校開始上課的時候,總有一陣喧鬧,就是在街上也能聽到。開課桌啦,關課桌啦,大家怕吵捂著耳朵大聲背書啦……還有老師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我本來打算趁那一陣喧鬧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靜靜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樣。我從開著的窗子望進去,看見同學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韓麥爾先生呢,踱來踱去,胳膊底下夾著那怕人的鐵戒尺。我只好推開門,當著大家的面走進靜悄悄的教室。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臉多么紅,心多么慌!
可是一點兒也沒有什么。韓麥爾先生見了我,很溫和地說:“快坐好,小弗郎士,我們就要開始上課,不等你了。”
我一縱身跨過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靜了一點兒,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fā)獎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最使我吃驚的是,后邊幾排一向空著的板凳上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他們也跟我們一樣肅靜。其中有郝叟老頭兒,戴著他那頂三角帽,有從前的鎮(zhèn)長,從前的郵遞員,還有些旁的人。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郝叟還帶著一本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他把書翻開,攤在膝頭上,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
我看見這些情形,正在詫異,韓麥爾先生已經(jīng)坐上椅子,像剛才對我說話那樣,又柔和又嚴肅地對我們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jīng)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師明天就到。今天是你們最后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
我聽了這幾句話,心里萬分難過。啊,那些壞家伙,他們貼在鎮(zhèn)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
我?guī)缀踹€不會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我這些課本,語法啦,歷史啦,剛才我還覺得那么討厭,帶著又那么沉重,現(xiàn)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還有韓麥爾先生也一樣。他就要離開了,我再也不能看見他了!想起這些,我忘了他給我的懲罰,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憐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禮服,原來是為了紀念這最后一課!現(xiàn)在我明白了,鎮(zhèn)上那些老年人為什么來坐在教室里。這好像告訴我,他們也懊悔當初沒常到學校里來。他們像是用這種方式來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來忠誠的服務,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我正想著這些的時候,忽然聽見老師叫我的名字。輪到我背書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條出名難學的分詞用法從頭到尾說出來,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又沒有一點兒錯誤,那么任何代價我都愿意拿出來的??墒情_頭幾個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搖搖晃晃,心里挺難受,頭也不敢抬起來。我聽見韓麥爾先生對我說:
“我也不責備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夠難受的了。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這么想:‘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F(xiàn)在看看我們的結果吧。唉,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F(xiàn)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對我們說了:‘怎么?你們還自己說是法國人呢,你們連自己的語言都不會說,不會寫!……’不過,可憐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個人的過錯,我們大家都有許多地方應該責備自己呢。
“你們的爹媽對你們的學習不夠關心。他們?yōu)榱硕噘嵰稽c兒錢,寧可叫你們丟下書本到地里,到紗廠里去干活兒。我呢,我難道就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fā)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都那么專心,教室里那么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來,他一直在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學生;用了多年的課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損了;院子里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著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蓱z的人啊,現(xiàn)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夠的勇氣把今天的功課堅持到底。習字課完了,他又教了一堂歷史。接著又教初級班拼他們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頭兒已經(jīng)戴上眼鏡,兩手捧著他那本初級讀本,跟他們一起拼這些字母。他感情激動,連聲音都發(fā)抖了。聽到他古怪的聲音,我們又想笑,又難過。啊!這最后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jīng)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p>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課文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2、了解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從情節(jié)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小說的三要素: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
【教學重難點】
1、分析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2、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相結合,自由、合作相結合。
【教學時間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1、熟讀課文,從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入手,理清課文內容。
2、感受“最后一課”的課堂氣氛,分析小弗朗士的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二、導入
通過提問、討論,引入新課的教學。
1、學生教師都會有“最后一課”的經(jīng)歷,例如:放假前的最后一課、畢業(yè)前最后一課、調動工作前最后一課,請問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說《最后一課》是何種情況下的“最后一課”?這“最后一課”上的是一堂什么課?
明確:這是一堂法語課,愛國課。因普法戰(zhàn)爭,法國戰(zhàn)敗,被迫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小弗朗士所在的學校被強迫取消法語課。
2、這堂課與往常的課有什么不同?
明確:課堂氣氛、聽課的人、老師的教態(tài)、“我”的學習態(tài)度等均與往常的課大不相同。
板書:最后一課──反常的一課
三、感知內容
1、閱讀課文,并在文中劃出下列問題的相關內容: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那天早晨
地點:上學路上、課堂
人物:小弗朗士、韓麥爾先生、學生、郝叟、從前的鎮(zhèn)長、從前的郵遞員等,還有正在操練的普魯士兵。
2、同桌交流:
找出課文中描寫小弗朗士心理變化過程的相關語句。
3、提問、討論:
這一天教室里的氣氛與平常日子有什么不同?這種氣氛的渲染有何作用?
明確:反常。
整個教室有一種不平常的嚴肅的氣氛。肅靜代替了喧鬧,韓麥爾先生的鐵戒尺由平日的“拿著”變成了“在胳膊底下挾著”,禮服代替了便服,說話“溫和”。
教室空著的板凳坐滿了鎮(zhèn)上的人,而且“個個看來都很憂愁”。
作者對上“最后一課”的嚴肅、莊重和悲沉的氣氛作了渲染,突出這最后一堂法語課的不尋常意義,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祖國領土、祖國語言熱愛和懷戀的感情。
四、重點引導
在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引導。
按地點、時間的變化、理清本篇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分析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過程。
情節(jié) 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 開端:上學路上 貪玩、幼稚、怕老師 發(fā)展:上課之前
上課之中 詫異、理解學習的重要、懂得怎樣愛國 高潮(結局):宣布下課 理解、敬愛老師
明確: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過程,反映了一個變化、成長中的兒童愛國情感由潛在到成熟的過程。
五、小結
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是愛國的具體表現(xiàn),特別是在主權遭侵犯、國土遭踐踏的時候,這種感覺才最強烈。課文《最后一課》就是通過對小主人公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上的所見、所聞、所感的細致描寫,反映了他的愛國情感。
六、作業(yè)
1、反復朗讀描寫小弗朗士心理、韓麥爾先生動作、語言的句子、語段。
2、用下列詞語造句:懊悔、祈禱。
【板書設計】
7、最后一課
【法國】都德
反常的一課:氣氛、老師的著裝、語氣、聽課的人、“我”的學習態(tài)度。
情節(jié) 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 開端:上學路上 貪玩、幼稚、怕老師 發(fā)展:上課之前
上課之中 詫異、理解學習的重要、懂得怎樣愛國 高潮(結局):宣布下課 理解、敬愛老師
第二教時
略。
【自我點評】
七年級語文下冊《最后一課》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小說,小主人公小弗朗士的年齡也與七年級的學生相近,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課文的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營造嚴肅、莊重、悲沉的氣氛,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領悟愛國主義情感。
1、教學目標的設置切合學生實際且明確清晰。
2、把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作為教學的重點,既能讓學生全面、深刻地感知課文內容,又能引導學生在寫作時運用這些方法刻畫人物形象。
3、對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七年級的學生尚難以理解,教學設計中將此作為難點,并在教學中予以突破,是非常必要的。
4、教學設計時,能注意新課的導入和教學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自然過渡。
5、能注重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既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6、板書設計簡潔、重點突出。
7、作業(yè)設計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最后一課》教學反思
《最后一課》是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由于其主題表現(xiàn)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先進課本,作為中小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法文學的教材。但這又是一篇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遠的文章,由于時代關系,或者生活經(jīng)歷的原因,學生無法真正走進韓麥爾老師和小弗郎士的世界。以往教學,每次總有不少的遺憾,總覺得學生一直在文本外打轉,雖然也能說出小說的主題等等,但總覺得隔靴搔癢。相關的背景是學生必須要了解的,關鍵就在于怎樣讓學生進入人物的情感世界。這就使得提高有效閱讀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要讓學生真實的閱讀。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讓學生去迎合老師的體驗,圍著老師的心理感受轉,而應該讓學生讀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自己去發(fā)現(xiàn)。所以,有時候課前的導引,未必是好事,多說不如少說,少說不如不說。如在這堂課上,講背景,講作者,講歷史,給學生的閱讀設好了樊籠,只會讓課堂成為老師思維的再現(xiàn),效果不好。倒不如,讓學生將作品認真細致地閱讀,學生可能依照自己的興趣,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自由度極大的閱讀。這樣壓力小,學生反而容易被作品本身吸引,達到真實閱讀的目的。
其次,要引導學生的閱讀動機,要讓學生產生直接閱讀的意念,這個意念最好不要是外界壓力下的閱讀愿望,而應該是沒有明顯的外力作用下,由自己的主觀要求(如理想、求知欲、審美趣味)產生的讀書熱情。變閱讀的某種刺激為自我要求。如教讀《最后一課》,我作了如下設計。課文中的小弗郎士和同學們年齡相近,然而他卻不能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課文寫他上“最后一課”的感受,重點寫了他的所見、所想,可以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①小弗郎士的眼睛具有很大的穿透力,透視出韓麥爾先生上最后一課同以前上課的許多變化,你能找出這些變化嗎?②小弗郎士的心理具有神奇的折射作用,折射出最后一課和往常上課教師、學生的 不同感受,文中究竟寫了哪些不同的感受呢?這樣以設疑作為閱讀的導語,通過激發(fā)求知欲,很快將學生閱讀內動機激發(fā)出來,成為推動閱讀的內驅力。
去除旁雜,突出重點。這是學生上中學以來第一次接觸到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所以我決定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整節(jié)課僅圍繞著小弗朗士作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深入共感,激發(fā)共鳴。七年級學生與小弗郎士年齡相仿,班上不少同學就像最后一課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樣:天真幼稚不懂事,學習不認真自覺,甚至有厭學情緒。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jīng)大概了解了《最后一課》的故事情節(jié),或許你與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樣,也有過厭學的時候。討厭學校,討厭課本,害怕被老師提問。現(xiàn)在老師問你:假如有一天,外敵入侵,家園淪喪,不再允許你學祖國的語言,也不再允許你說母語,那么,你將如何面對?
全面參與,動腦動筆。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這批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相當差,不少同學沒辦法用恰當?shù)皿w的書面語言把心中想說的話描述出來,鑒于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熱鬧,設計了為課文做旁批,發(fā)揮想象力,對課文進行創(chuàng)造性續(xù)寫這些既動腦又動筆的環(huán)節(jié)。
水到渠成,暢談感想。中國自古講究“文以載道”,所以,當學生通過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后,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最后一課,不僅使小弗郎士變懂事了,更喚醒了他的愛國熱情。那么,你從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么有益的東西?沒有生硬的說教,學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美好東西”,“熱愛祖國,就要熱愛祖國的語言,學好祖國的語言”等體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上完之后,我覺得根據(jù)小說故事情節(jié)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領會理解課文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等教學目標基本實現(xiàn)了。
不足之處依然存在,這一次備教材備得較充分,但沒真正備好學生,課堂氣氛沒有原來想象的那么熱烈。而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更加體會到學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為課文作旁批之后,不會將相關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告訴大家;在談小弗郎士內心變化的時候,對老師的態(tài)度變化只想到由于老師變得溫和而產生的親切感,未能注意到韓麥爾先生由一個普通教師變成一個愛國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學當中還須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人教版初一下冊《黃河頌》語文教案
下一篇:人教版初一下冊《丑小鴨》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