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xiàn)了青年時期的高遠抱負和奮發(fā)精神。他雖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讒傷,但并不氣餒,反而鄙視和嘲笑讒佞的小人。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選修語文《安定城樓》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選修語文《安定城樓》教案
教學(xué)目標:
1、結(jié)合背景了解詩人感情。
2、理解本詩的四個典故的含義
3、背誦、默寫本詩。
一、作家、作品簡介:
1、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稱“小李杜”;詩風(fēng)與杜甫更為接近,“唐人知學(xué)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王安石語)。杜牧的詩風(fēng)則更近似李白。
李商隱與李賀,都是唐室宗親,但因年代久遠,家境已十分貧寒;他從小穎悟,十六歲即以《才論》、《圣論》兩篇古文“出諸公間”,并受東都(洛陽)留守令狐楚賞識,令狐楚是當(dāng)時駢文章奏高手,李商隱得他悉心指點,很快青出于藍,這一技之長成為他后來謀生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種技能。
二十六歲時,李商隱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進士,次年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為妻,琴瑟和諧。但當(dāng)時的牛(僧孺)李(德裕)黨爭激烈,令狐楚屬牛黨,王茂元則屬李黨。李商隱此舉被視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責(zé)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黨排擠。此后一生在牛、李兩黨的傾軋中度過,困頓凄涼,終年四十六歲。
李商隱的愛情詩成就極高,他的《無題》詩十余首,取前兩字為題而實質(zhì)是無題的詩又有十余首,如《錦瑟》、《碧城》、《為有》等,其他似有題而實無題的詩若干首,寫纏綿悱惻的愛情,寫幻想,寫傷感:“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fēng)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錦瑟》文字錦繡華美,字面意義易于理解而內(nèi)容極深,歷來有“一篇錦瑟解人難”之稱。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晚晴》);“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給人以極深的印象。
2、感覺李商隱
昨夜的星辰 又被昨夜的風(fēng)吹落(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無邊的追憶 依舊是當(dāng)初的惘然(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丹山路上 雛鳳清聲(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夜雨秋池 相思難寄(巴山夜雨漲秋池)
你的落寞 化作無數(shù)無數(shù)的無題
吐絲成繭 燭淚成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云鬢暗改 夜吟覺寒(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二、問題探究
1、試分析王安石最喜歡“永憶江湖悲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這一警句的原因。
因為這兩句通過錯綜巧妙的句式,有力的把回轉(zhuǎn)天地的慷慨豪邁的氣概,和歸隱江湖的瀟灑飄逸的風(fēng)度,這樣截然不同風(fēng)格統(tǒng)一了起來;把遼闊無比的“天地”和小如一葉的“扁舟”加以對比,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魅力。
2、試分析本詩各聯(lián)的特色
首聯(lián):壯闊。頷聯(lián):感傷。頸聯(lián):檢定。尾聯(lián):憤慨。
3、清人朱鶴齡概括出李詩的特點為“沉博絕麗”,試分析“沉博”這一特點
表面看來,詩風(fēng)平易流暢,但寄托卻很幽深,情感波瀾顯得層層回旋,而又層層深入。圍繞意境的“高遠”這一個中心,抒寫了高樓遠眺,再寫歷史上理想高遠的悲劇性人物,接著寫平生理想是怎樣一個高遠的具體內(nèi)容,最后又用高遠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無恥之輩的丑惡
《安定城樓》原文和譯文
原文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游。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鹓雛竟未休。
譯文
何以解憂?雄城延綿,我獨自登上高峻的安定城樓,
看綠柳繁枝飄飄,西北風(fēng)暖,春色充滿遠處的水洲。
我如同賈誼年青有壯志,可懷才難遇只能白白淚流,
我如同王粲無奈離故鄉(xiāng),我比他飄泊更遠也更悲愁。
一直渴望功成名就后、白發(fā)蒼蒼時,安然歸隱江湖,
一直渴望造福社會后,一葉扁舟游四方,品詩飲酒。
我沒料到小人們會把“腐鼠”一樣的小利當(dāng)成美味,
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潔的鳳凰搶它的腐鼠,好不知羞!
注釋
①此詩馮《譜》、張《箋》俱編入文宗開成三年(838)。商隱于開成三年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不中,乃回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關(guān)內(nèi)道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參《舊唐書·地理志》)。王茂元于大和九年(835)節(jié)度涇原,至開成四年猶在涇原。因唐之涇原在隋代為安定郡,故此詩依舊習(xí)稱“安定城樓”。
②迢遞: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xù)綿延。謝朓《隨王鼓吹曲》:“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③汀洲:汀指水邊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寫登樓所見。
④賈生:指西漢人賈誼?!妒酚洝べZ生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庇帧稘h書·賈誼傳》載:賈誼認為“時事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太息者六?!耙虼恕睌?shù)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納他的建議。后來他嘔血而亡,年僅33歲。商隱此時27歲,以賈生自比。
⑤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度龂尽の簳ね豸觽鳌份d: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荊州,依附劉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樓賦》,其中有句云:“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商隱此以寄人籬下的王粲自比。
《安定城樓》詩歌鑒賞
1.此詩馮《譜》、張《箋》俱編入文宗開成三年(838)。商隱于開成三年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不中,乃回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關(guān)內(nèi)道涇州(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參《舊唐書·地理志》)。王茂元于大和九年(835)節(jié)度涇原,至開成四年猶在涇原。因唐之涇原在隋代為安定郡,故此詩依舊習(xí)稱'安定城樓'。
2.迢遞:此形容樓高而且連續(xù)綿延。謝朓《隨王鼓吹曲》:'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3.汀洲:汀指水邊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此句寫登樓所見。
4.賈生:指西漢人賈誼。《史記·賈生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一歲中至太中大夫。'又《漢書·賈誼傳》載:賈誼認為'時事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太息者六。'因此'數(shù)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納他的建議。后來他嘔血而亡,年僅33歲。商隱此時27歲,以賈生自比。
5.王粲:東漢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度龂尽の簳ね豸觽鳌份d:王粲年輕時曾流寓荊州,依附劉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樓賦》,其中有句云:'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商隱此以寄人籬下的王粲自比。
6.永憶兩句:《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乘扁舟歸隱五湖。商隱用此事,說自己總想著年老時歸隱江湖,但必須等到把治理國家的事業(yè)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7.不知二句:鹓雛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鳳凰的鳥?!肚f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商隱以莊子和鹓雛自比,說自己有高遠的心志,并非汲汲于官位利祿之輩,但讒佞之徒卻以小人之心度之。
李商隱的七律中,這首詩寫得較有氣魄,表現(xiàn)了青年時期的高遠抱負和奮發(fā)精神。他雖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讒傷,但并不氣餒,反而鄙視和嘲笑讒佞的小人。詩中多用典故,這是他作詩的特色,但此詩流暢明快?!恫虒挿蛟娫挕份d:'王荊公晚年這次喜義山詩,以為唐人知學(xué)老杜而得其藩籬者,唯義山一人而已。每誦其……'永憶……扁舟'……之類,雖老杜無以過也。'《李義山詩集輯評》引朱彝尊曰:'通首皆失意語,而結(jié)句尤顯然?!诹溆绕妫笕素M但不能作,且不能解。'紀昀曰:'刺同侶猜忌之作。'《昭昧詹言》:'此詩脈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間之者。然用事穢雜,與前不相稱
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寫于唐文宗開成三年(838),時詩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涇州(今甘肅涇川),當(dāng)時是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隱仕途受阻,遠道投王茂元幕,還被王茂元招為女婿,而在當(dāng)時的牛李黨爭中,王茂元屬李黨。據(jù)說李商隱就是因為這一原因,在應(yīng)博學(xué)宏辭科試時受當(dāng)權(quán)的牛黨排擠。這首詩就是在應(yīng)試落選后重回涇州時所作。詩中主要抒寫了詩人自己建功立業(yè)的志趣、懷才不遇的苦悶和無端受讒的憤慨。它是晚唐時期年輕士子在朋黨爭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實寫照。
首聯(lián)扣題,寫登樓所見。頷聯(lián)以古人自況。賈誼為漢文帝獻《治安策》,條陳時勢,中有“痛哭”“長太息”之語;王粲遠道避亂荊州,投依劉表,作《登樓賦》;兩人都有懷才不遇之痛。詩人化用杜甫“去國哀王粲,傷時哭賈生”的成句,寫得更具體更動感情。上句一個'虛'字,既是對賈誼獻策未售、英才埋沒的惋惜,又是對自己報國無門的慨嘆。下句則借王粲十七歲時遠游荊州、十五年間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終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隱憂。頸聯(lián)由憂時感事、自嘆不遇轉(zhuǎn)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時范蠡輔越王勾踐滅吳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坝缿洝笔恰皥猿值叵蛲钡囊馑?。這一聯(lián)所表現(xiàn)的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賞,以為“雖老杜無以過也”。但是,詩人這種要功名不要祿位的衷情,在朋黨傾軋的環(huán)境下卻屢遭歪曲,于是詩人憤憤不平地唱出了尾聯(lián)。尾聯(lián)運用《莊子.秋水》中所寫的鴟鷹嘴含腐鼠忌鵷雛搶奪而鵷雛不屑一顧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譏諷。表明自己應(yīng)試博學(xué)宏辭,不是為了區(qū)區(qū)祿位。遠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飛黃騰達。對于那些利祿熏心的權(quán)貴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無端造謠中傷,則表現(xiàn)了極大的憤怒。
全詩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個典故,都能貼合自己的身份、處境與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聯(lián)系、構(gòu)思縝密。如頷聯(lián)所用的賈誼、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齡同自己相仿,都是奮發(fā)有為的青年時期;二是經(jīng)歷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虛垂涕”、“更遠游”之痛;三是與頸、尾聯(lián)結(jié)構(gòu)緊湊,頸聯(lián)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闡明“垂涕”“遠游”的目的,尾聯(lián)鴟鷹忌鳳凰之曲則速寫他人對“垂涕”“遠游”動機的歪曲。另外,此詩用典手法也多有變化,賈誼、王粲典是明用,好在準確深沉;范蠡曲是隱用,好在有意無意之間;出于《莊子》的典是活用,好在靈巧而流轉(zhuǎn)。正由于能通過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樓》才成為李商隱七律代表作之一。
【品評】
李商隱于開成二年 (837)中進士,當(dāng)時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和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互相傾軋。李商隱原來依附的令狐楚是牛黨。令狐楚死后,李商隱在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工作,并做了他的女婿,而王茂元被認為是李黨。因此,李商隱在參加博學(xué)宏詞科考試時,受到牛黨的排斥,不幸落選,于開成三年春回到?jīng)苤?,作此詩。這時他二十六歲。
此詩以登高望遠,略寫春景發(fā)端,接著借兩位古人抒發(fā)懷抱。賈誼少年時上《治安策》,指出可為“痛哭”“流涕”的種種政治缺失,并提出鞏固中央政權(quán)的建議,卻未采納,其涕淚等于白流。他自己也渴望濟人匡國,而應(yīng)試落選,無由進入仕途,憂時之淚也同樣白流。王粲少年時遠游荊州,依附劉表,春日登當(dāng)陽城樓作《登樓賦》,發(fā)出“雖信美而非吾土”的慨嘆。自己落第遠游,寄人籬下,只能作一名幕僚,春日登安定城樓,也有滿腹積郁正待傾吐。兩句詩用典精當(dāng),只述前賢遭遇,而自己的處境和心情已和盤托出。
五、六兩句為全篇警策?!坝缿浗?,是說他并不貪圖利祿,而是始終向往江湖,希望過灑脫飄逸的生活。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欲回天地”,即希望大顯身手, 使國家由混亂轉(zhuǎn)安定、由衰弱轉(zhuǎn)強盛。 等到這一愿望實現(xiàn)的“白發(fā)”之年,便“入扁舟”而“歸”江湖。這里暗用了春私時代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而句法回旋綜錯,境界闊大高遠,恰切地表現(xiàn)了宏偉抱負和高尚情操。難怪王安石最喜吟誦,認為“雖老杜無以過”(《苕溪漁隱業(yè)話》卷二二引《蔡寬夫詩話》)。在章法上,又水到渠成地引出尾聯(lián),用《莊子》寓言,對那些抓住腐鼠便吃得滿有滋味,壓根兒不知鹓雛之志而橫加猜忌的小人給予辛辣的諷刺。
前兩聯(lián)憂念國事,感慨身世,哀惋中見憤激。后兩聯(lián)自抒偉抱,抨擊腐惡,振拔處見雄放。全詩賦比交替,虛實相生,文情跌宕,氣勢磅礴,學(xué)杜甫七律而獨得精髓,是李商隱早期律詩中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有七律圣手之稱。他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漢族。詩作文學(xué)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fēng)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fēng)格農(nóng)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滎陽
選修語文《長安晚秋》教案
上一篇:選修語文《安定城樓》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