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間天堂,仿佛大自然獨自鐘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麗的景致。那里山水清麗,風光宜人。去過蘇杭嗎,西湖的山水,蘇州的園林,美在旖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必修一語文《江南的冬景》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必修一語文《江南的冬景》教案
學習目標:
1.欣賞大自然的美,熱愛大自然的美。
2.理解郁達夫的散文風格,郁達夫散文語言的清麗明快。
3.學習從文章結(jié)構(gòu)、語言特色、寫作方法等方面賞析散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大自然向我們展示著它的崇高和優(yōu)雅,我們感悟自然,會理解自然,從大自然中得到某種啟示。
江南,人間天堂,仿佛大自然獨自鐘情于那里,安排下最美麗的景致。那里山水清麗,風光宜人。去過蘇杭嗎,西湖的山水,蘇州的園林,美在旖旎。去過周莊嗎?小橋流水,楊柳依依的景致,粉墻黑瓦,煙雨迷離的村舍,美在婉約。江南,說不盡的江南。
郁達夫文中的江南,究竟指哪里?是長江以南的所有地區(qū)?
——指江浙地區(qū)(第6小節(jié)),是長江以南江蘇和浙江兩省的部分地區(qū),也可指長江三角洲一帶。
能說出一些古人描寫江南的詩句嗎?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以上的詩句都是說江南之春景,江南的冬景如何,郁達夫給我們描繪了江南的冬景。 冬景在我們的感覺中,總不是太討好的,冷是一大特點??捎暨_夫描繪出了江南冬景的可愛之處。
二、閱讀課文
(一)用八到十分鐘時間仔細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畫出文中的關(guān)鍵句。
(二)思考明確:作家寫了哪些江南冬天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點?
三、老師帶領同學閱讀、討論、分析、欣賞
1、檢查課本上要求畫出的字詞,注音解釋有關(guān)詞語,亦可在講析文章時穿插著講。
煊羊肉(xuān) 蟄居(zhé) 烏桕(jiù) 赭色(zhě) 槎椏(chá yā) 給予(jǐ yǔ) 剝花生米(bāo) 剝削(bō) 拿出紗衫來著(zhuó) 用不著(zháo) 夾衣(jiá) 夾克(jiā) 泊船(bó) 湖泊(pō) 月暈(yùn) 暈頭轉(zhuǎn)向(yūn)擱筆(gē) 擱不住(gé)
2、檢查畫出的關(guān)鍵句,一起看,有哪些句子概括了江南冬景的特點?
——回答:每二段末——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是也可愛得很么?
第三段——江南的冬景,……,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
(還畫出了哪些句子一并可討論一下,畫得好不好,是否是主旨關(guān)鍵句。要多表揚鼓勵。)
2、文章一二段寫什么,各用一句話概括內(nèi)容。(概括能力很重要,培養(yǎng)提取信息的能力。)
——北國的冬天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
(說“異境”,美啊,說明北國冬景也有特色。不過江南冬景也有特色。江南冬天里,人能做些什么,有何特點?)
——江南冬天“可營屋外的生涯”,是可愛的冬景。
提示:
我們可以把一二段理解為是文章的引子,對比北國的冬天“是一年中最有勁的蟄居異境”,寫江南冬天可以“屋外生涯(活動)”的可愛。
第三段為文章的綱。寫出江南冬景的總特點——“江南的冬景,……,有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
3、下文作者是如何寫江南冬景的“明朗“的?第5、6、7、8、9段的各有哪些句子你在課本上畫出來了?明確:
——江南大地讓人感覺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5段)
——寒郊散步,是特異的恩惠。(6段)
——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名勝,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7段)
——江南雪景非?!懊利悺薄?8段)
——旱冬給瓷意享受江南的人更多快活。(9段)
如果我們給這四段,各概括為一個畫面,可怎樣概括呢,某某圖,某某圖?
——“大地微微暖氣吹圖”“寒郊散步圖”“微雨寒村圖”“冬雪圖”“旱冬逍遙圖”
(同學們有更好的概括,誰說得好就用誰的,不過,此處不應多化時間。)
4、你覺得這些段落中哪些寫的景物美,而語言也生動優(yōu)美?
——著重朗讀第5、7段,體會語言之優(yōu)美。5段著重色彩,突出江南冬天的生機。7段著重場景,用畫畫的筆調(diào)來寫作,寫出了冬景的層次:小村、白雨、烏篷船、酒客、黃暈的燈光。(可講細一點)
作者在寫景中,我們有沒有體會到作者的情感,甚至我們也被作者的情緒所感染?
——有,這就是作者在江南冬景中的喜悅之情,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就叫做情景交融,當然也有些句子是直接抒情的,大家朗讀時要體會,作者寫完景,往往情不自禁地直抒感情了。
5、朗讀第8段,從古人的詩句來領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生活的悠閑,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麗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夜深人靜后的溫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雪后冬晨的驚喜)
總結(jié):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讓人感覺溫暖的美好時光。
6、第10段,照應了哪里?
開頭的“引子”,即第二段,體現(xiàn)了文章結(jié)構(gòu)的完整。又照應第三段“明朗的情調(diào)”。
7、讀完本文,你覺得在寫作方面有哪些啟示?
——討論。大致明確:
要善于觀察或體察大自然,要感悟自然的美。注意景物的細節(jié)(以第5段為例),細膩便生動。寫作時要有綱,還要有條理。語言要形象生動一些,優(yōu)美一些,能讓人身臨其境,能感染人,所以要學習錘煉語言??捎靡恍懽魇址ǎ鐚Ρ戎鴮?,如引用來寫,來加深文章的內(nèi)涵。還要注意情感的充沛,筆端帶有情感,或間接抒情,或直接抒情。(以上可突出幾點或一二點來講,不必俱到)
8、遷移。討論我們此地屬什么地區(qū),冬天有什么特點。一個地方總有特點,在于我們的發(fā)現(xiàn)。老師感覺江北的冬天,過年特有氣氛,如門聯(lián)啊,鞭炮啊,蒸饅頭啊,做豆腐啊,洗涮啊,比江南有特色。老師在江南,覺得過年的氣氛沒有江北濃。我們可以想想江北的冬景怎樣,過年的情景怎樣,寫一篇文章作周練。
四、課外作業(yè):
熟讀第5、7、8節(jié)。背誦8節(jié)的詩句
《江南的冬景》賞析
郁達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是難得的一篇美文,但在教學中,也有自己的淺薄的見解,說出來以求方家指正。
讓我們來看第一句。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這中間,有的是蘿卜鴨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jié)期.請問這句話中“蘿卜”到底算不算“水果”里的呢?我們既可以理解成是也可以理解成不是,這就有了歧義.另外“水果的閑食”該如何來理解呢?閑食的范圍顯然大于水果,那么就應當去掉“水果的”三個字才通。再看這一句中的“節(jié)期”是不是妥當呢?很顯然“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指的是具體的節(jié)日而不是節(jié)期,況且節(jié)期是什么意思呢?徑過改動的句子變成了這樣: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這中間,有的是蘿卜,鴨兒梨等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jié)日。
讓我們來看第二個句子。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狂風也吹不倒的。從厲害的程度來看,野火顯然強過寒風,應該先說寒風后說野火。厲害的狂風不能吹倒它們,比狂風更厲害的野火也燒不盡它們。所以這句話就變成了: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狂風吹不倒,就是野火也燒不盡的。
讓我們來看第三句話。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歲時的肅殺,而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到。前半句也通順,但讀來讀去總有些別扭,那是因為有些詞語的順序不符和我們的語感,需要改變一下。后半句有一個關(guān)聯(lián)詞語用的也不恰當,需要添加一個字。這樣這個句子就變成了這樣: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后,你肯一個人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而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才最容易體會得到。
讓我們來看第四句話。說起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這句話中的第二個逗號不應該加,因為這明明是一句話,不應該分開說。而且“所”字用的有些多余,應該去掉。這句話應該改成這樣:說起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恩惠。
第五個句子。“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在這個句子中,凍宵三友究竟是指雪月梅呢還是另有所指呢?這就有歧義了。在這里冬宵三友指的應該是雪月梅,而不是其他的。為了消除歧義,只需將“的”字改為“這”字就行了。這句話就變成了這樣:“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這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
第六個句子。有幾年,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這句話也不符合我們的語感,總覺得別扭。就作者寫文章時而言。下春雪是未來的事,應該在下字前加一個會字,表示未來的事情。句子就變成了這樣:有幾年,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歷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會下一點春雪的。
第七個句子。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這句話中的“使”字明顯多余,因為引誘本身就是施動者,干嗎還用個使字呢?改變后的句子變成了這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你在房間里坐不住。
最后一個句子??昭圆蝗鐚嵺`,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去湖上散散步吧。第三個分句應該是我也不想再寫下去了,這才是我們的習慣。再往后的兩個分句應該是先擱下紙筆,再拿起手杖,這才是我們的習慣性動作。
達夫先生由于在日本留學多年,因此作品明顯受日本文化影響頗深。整篇文章用了太多的的字,這明顯是日本人說話的習慣。讀者可以到文章中去找,滿篇皆是的字,不該用的地方也用了,不一一贅述了。羅嗦了這么多,還望大方之家指正。也用這篇文章表達對郁達夫先生的尊敬與熱愛
《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
《江南的冬景》重在培養(yǎng)學生對寫景散文的鑒賞能力,總結(jié)一些寫景方法,從而來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課堂的結(jié)構(gòu)安排為:找出江南冬景的總特點——鑒賞三幅冬景畫面——總結(jié)寫景方法——學生寫作實踐。把課堂分解為塊狀結(jié)構(gòu),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導向。課堂的內(nèi)容由淺入深,從閱讀到寫作,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把學到的知識指導寫作,就有了針對性。
我在上這堂課時,進程還是比較順利,學生配合得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對時間的安排,要盡可能留多的時間給學生寫作、交流。我留給學生十五分鐘,但是因為部分學生操作比較慢,所以完成情況不一,導致只匆匆地交流了一篇文章。在閱讀鑒賞部分花的時間還是多了一些。根據(jù)評課人的意見,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還是欠缺不少。
1、語文課上要有瑯瑯書聲,學生通過閱讀來加強對課本的感悟,特別是一些優(yōu)美的散文。郁達夫的這篇文章,恰恰就是很有畫面感的寫景散文。在課堂上欣賞了三幅畫面,我只是讓學生自由朗讀,而沒有實現(xiàn)美讀,這是一種遺憾。
2、對文本整體把握不夠。這堂課我選取了三幅圖景,簡單地鑒賞了一下,然后就讓學生寫作。對文本缺少整體把握。一篇美文本來就是一座美麗的房子,需要我們整體感知,而對作文的指導可以放在另外一堂課,專門用來寫作。也就是把閱讀和寫作分開,閱讀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而寫作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而這堂課過于注重手法的運用,忽視了對美文的品味。一開始,讓學生歸納了江南冬景的特點:可愛和明朗。這兩個中心詞是全文的綱,是貫穿全文的,然后把它貫穿所有的圖景進行鑒賞,最后還是歸結(jié)到這個特點上來,那么學生對郁達夫描寫的江南的冬景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也能從美文中獲得美的感受。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經(jīng)常思考,如何在整體把握與重點架起橋梁。
3、對情景創(chuàng)設不夠重視。也就是組織學生活動,要讓學生動起來。這是我在平時備課中忽略的,調(diào)動學生比較僵硬。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什么時候用到探究,什么時候用到合作,并且要考慮這些是否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該具有操作性,要讓學生有地方可以下手。比如,示例法,可以選擇一幅圖,我自己示范從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感受、寫景手法這些方面鑒賞,然后讓學生按同樣的方式鑒賞下面兩幅;或者可以讓學生用四個字給這幾幅畫命名;或者可以把寫景的句子打亂,讓學生來排列,因為作者安排景物描寫的時候有內(nèi)在的順序,這也值得我們學習。
4、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不夠。高一學生其實內(nèi)心還是比較稚嫩,希望受到鼓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評價,給學生成功感,有自信感。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生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回答問題,可以表揚他,“他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學生還能談自己的感受,可以評價,“他不僅能找出關(guān)鍵詞,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5、小結(jié)要讓學生有所收獲。到課的最后,往往是匆匆忙忙,會忽略對課的總結(jié)。這堂課我也嘗試者進行總結(jié),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到了總結(jié)部分,往往就變成了教師自己的事情,學生就在傾聽。我應該要換一種小結(jié)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來評價和小結(jié),這也是新課程的理念。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學習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也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用新理念武裝的教師
必修一語文《死水》教案
上一篇:必修一語文《江南的冬景》教案
下一篇:必修一語文《落日》教案